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111) 鸡蛋(0)
发表于 2010-12-5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转自于<漫天雪论坛之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第一期第一讲 平仄入门

(一)学点语法小知识

1、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结构的规律。语法所反映的是语言单位(词素、词、词组、句子)之间的各种关系,它以语言结构为概括对象。任何语言都有它。一种语言结构规律的总和叫语法构造。语言的语法构造具有鲜明的系统性。

2、语素和词的概念
   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也是最小的语音(有一定读音)语义(有一定意义)的结合体,每个语素都表示一定的意义。如“岛”“愁”“枇杷”“布尔什维克”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意义单位,或者说,词是能自由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可以是一个语素,也可由几个语素组合而成。词和语素都是语言单位。

3、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主要有

(1)双声联绵词: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参差、仿佛、玲珑、蜘蛛、尴尬、踌躇、等。

(2)指两个字的韵母相同,如:从容、烂漫、逍遥、翩跹、叮咛峥蝾、徘徊、荡漾、汹涌、等。

(3)音译词:指一些外来词,如:迪斯科、可口可乐、因特网、吉普、布尔什维克等。
鲜花(1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平仄入门

    声律规则是对联很重要的基础要素之一,所谓“属笔易巧,选和至难”(刘勰),即写文章做对联措辞工巧容易做到,而要使声律和谐却很困难。了解一些关于对联声律方面的基础知识,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什么是平仄?怎样辨别平仄声?

    平仄本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所谓平声,在音韵上表示没有升降的字音,而仄,按字典释义,就是不平的意思,也就是表示有升降的字音。即平声是没有升降的(严格说来,部分平声比如阳平,还是属于升调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对联中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抑扬顿挫多样化,让口感丰富,不至于单调。


   当前对联的格律应用上,并存着两套平仄系统:
   
    一是今音:即以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新四声作为划分平仄的依据。新四声也就是现代普通话所分的四个声调,即阴平(第一声。比如:央)、阳平(第二声,比如:羊),上声(第三声,比如:养)、去声(第四声,比如:样)。在以今音为基础的诗歌和对联的格律应用中,把新四声的阴平和阳平(第一、二声)称为平声,上声和去声(第三、四声)称为仄声。

    二是古音。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其中平即平声,《平水韵部》里,上平、下平字表里所有的字均属平声。古汉语中的平声字包括现代汉语中的第一、二声中的大多数。上、去、入声调的字属仄声。这个比较复杂,因为古音和今音相比,多了一类入声字,现代汉语里没有入声字,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分布在新四声的各个声调里了,而其中相当多的字出现在平声里,如:拍、积、屈、突、实、德、吉、竹、福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联友经常问到,一些联句中明明某个地方本来应该用仄声的,句中却用了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属阴平或阳平的字,因为这个联句用的是古韵,那个平声字在古汉语里往往读入声。比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拍”在现代汉语中读一声,也就是阴平,但在古汉语则是入声字,属仄声。

   参加学习的朋友中,和我一样从来没有研习过古汉语的一定很多,那么怎么解决记忆入声字的问题呢,推荐二种方法。

1、推荐一个今音是平声,古音是仄声的入声字查询表,大家可以借助这个表记住一些常用的入声字,够用就OK。
     http://baike.baidu.com/view/1455558.htm?fr=ala0_1

2、准备一两个平仄查询工具,对没有把握的句子,查一下平仄就可以了。 http://bbs.mtxsnow.net/pingze.htm

    查询平仄的时候,大家又会遇到一个问题,有些字显示平仄的时候出现的是一个“通”字,这表示这个字在某些时候读平声,在某些时候读仄声,也可能是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的字,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推荐一篇文章《常见可平可仄的字》,大家可以记住里面罗列的一些字的读音,如果里面没有收录又怎么办呢?那就请教一下周围的朋友好了。
   
    在创作对联的时候,用古音或者用今音都可以,但切记一点,古今音不许混用。
鲜花(1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字义相同,跨平仄两韵部的字

【看】【叹】【过】【望】【患】【忘】【听】【醒】

【凭】【漫】【钿】【售】【撞】【莹】【泯】【司】


二、意义的平仄两读字举例

【便】平声,安静;去声,方便。
【不】平声,同“否”。
【苍】平声,青苍;上声,莽苍。
【禅】平声,禅宗;去声,封禅。
【长】平声,形容词;上声,长幼,长成。
【称】平声,名称;去声,对称。
【乘】平声,升,驾乘;去声,车乘。
【除】平声,除夕,台阶;
【穿】平声,孔洞;去声,贯穿。
【传】平声,动词,流传;去声,传记。
【创】平声,创伤;去声,草创,惩创。
【吹】平声,动词,以口吹;去声,名词,鼓吹,如“横吹”。
【从】平声,动词,由;去声,名词,随从之人。
【当】平声,应当,担当;去声,正当,相称,心以为。
【调】平声,调和;去声,音调,征调。
【分】平声,动词,分开;去声,名词,名分。
【供】平声,供给;去声,陈设。
【观】平声,动词,看;去声,名词,寺观。
【冠】平声,名词,冠冕;去声,动词。
【翰】平声,名词,赤羽山鸡,鸟羽;去声,翰墨,文辞。
【荷】平声,名词;去声,动词,担负。
【和】平声,和谐;去声,唱和。
【华】平声,华美;去声,太华。
【间】平声,中间;去声,参与,离间。
【教】平声,使为;去声,名词,教化。
【禁】平声,同“胜”;去声,禁止,宫禁。
【浪】平声,沧浪;去声,波浪。
【离】平声,别离;去声,离去。
【令】平声,使;去声,命令,县令。
【论】平声,动词,讨论;去声,名词,言论。
【那】平声,何;去声,无那(无奈)。
【难】平声,形容词;去声,名词,患难,灾难。
【判】平声,动词,拚;去声,别,裁。
【傍】平声,同“旁”;去声,依傍。
【扁】平声,扁舟。
【颇】平声,形容词,偏;上声,副词,略。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车骑。
【强】平声,形容词;上声,勉强。
【任】平声,堪;去声,听凭。
【烧】平声,动词;平声,名词,猎人放火焚烧之处。
【胜】平声,胜过。(按:此义唐宋人常读平声)
【疏】平声,形容词;去声,名词,奏疏。(按:形容词多作“疏”)
【施】平声,施行;去声,施舍。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按:晚唐以后有以仄为动词,或名词用平声者)。
【王】去声,统治,称王。
【为】平声,动词,作为;去声,因。
【闻】平声,动词;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名词;仄声,动词,使污。
【先】平声,时间在前的,祖先;去声,先行,事先致意。
【鲜】上声,少。
【相】平声,互相;去声,宰相。
【兴】去声,名词,兴致。
【行】去声,名词,德行。
【旋】平声,回旋;去声,俄顷。
【燕】平声,国名,州名,山名。
【要】平声,动词,约;去声,欲得。
【衣】平声,名词;去声,动词,穿衣。
【殷】平声,形容词,富,大;上声,雷声。
【雍】平声,和;上声,州名。
【占】平声,占卜;去声,占据。
【正】平声,正月。
【治】平声,动词,治理;去声,形容词,治理得好。
【中】平声,内;去声,动词,射中。
【重】平声,重复;去声,形容词,轻重。
鲜花(1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平仄两读的字,古代比现代多。大致分为两类:

  1.古代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这类字,如今多半只有一种读音。如:叹、看、望、忘、醒、漫、患、跳、莹……

  2.古代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同
  这类字,至今不少仍保持平仄两读。

  有容易分辨的,如:中(~央,击~)、为、长、传、担、和(~平、~泥)、冠(鸡~,~军)、将、相、荷(~花,负~)、调、称(~呼,~心)、扇、监(~察,太~)、弹、难、强、铺、缝、磨……

  有些字今人已不容易分辨,举例说明于下:(以字的笔画多少为序):

  王 平声,名词,~侯。仄动词,称~。
  从 平声,动词,随~。仄去声,名词,随~的人。今俱平声。
  分 平声,动词,~开。仄去声,名词,名~;又动词,料想。
  不 平声(读fóu),疑问,同“否”。仄声,副词,表示否定。
  占 平声,~卜。仄声,~据。
  令 平声,动词,使。仄去声,名词,命~,县~。今俱仄声。
  过 平声,经~。仄声,~过,~失。今俱仄声。
  华 平声,~美。仄去声,~山。
  行 平声,动词,~走,~为。仄去声,名词,~行。今俱平声。
  创 平声,名词,~伤。仄去声,动词,开~。
  任 平声,堪。仄去声,听~,~务。今俱仄声。(姓、地名“~丘”平声。)
  当 平声,应~,值。仄去声,恰~,心以为。
  衣 平声,~服。仄去声,动词,穿~。
  论 平声,动词,讨~。仄去声,名词,言~。今俱仄声。
  污 平声,~秽。仄去声,动词,~染。今俱平声。
  兴 平声,动词,形容词,~起,~盛。仄去声,名词,~致。
  观 平声,~察。仄去声,名词,寺~。
  更 平声,三~,~改。仄去声,~加。
  吹 平声,口~;仄去声,名词,鼓~。今俱平声。
  间 平声,中~。仄去声,~隔,离~。
  纵 平声,~横。仄去声,放纵。今俱仄声。
  和 平声,形容词,动词,连词,~谐,~好,与。仄去声,动词,唱~。
  治 平声,动词,~理。仄去声,形容词,国~。今俱仄声。
  胜 平声,能承受,~任。仄去声,超过。今俱仄声。
  重 平声,~叠。仄上声,轻~;仄去声,更为。
  便 平声,安静,善辩。仄去声,方~。
  施 平声,~行。仄去声,~舍。今俱平声。
  闻 平声,动词,听。仄去声,名词,名誉。今俱平声。
  扁 平声,名词,~舟。仄上声,形容词,不圆。
  炮 平声,动词,~制。仄去声,名词,~弹。
  乘 平声,名词,史~;动词,~便;驾。仄去声,名词,车~。
  殷 平声,形容词,富。仄上声,形容词,雷声。今俱平声。
  浪 平声,水名,沧~。仄去声,波~。
  教 平声,动词,传授,使令(今仄声)。仄去声,名词,~养。
  颇 平声,形容词,偏~;人名,廉~。仄上声,副词,略,很。今俱平声。
  旋 平声,动词,回~。仄去声,副词,短时间。
  骑 平声,动词,~马。仄去声,名词,~者。今俱平声。
  量 平声,动词,思~,~力(今仄声)。仄去声,名词,器~。
  禁 平声,~受。仄去声,宫~,~令。
  誉 平声,动词,称赞。仄去声,名词,名~。今俱仄声。
  雍 平声,和谐。仄上声,古州名。
  翰 平声,羽~。仄去声,~墨。今俱仄声。
  燕 平声,地名,幽~。仄声,鸟名。
  操 平声,体操。仄去声,节~。今俱平声。

  另外,有个别字古平今仄,如:俱、纫。

  有个别字古仄今平,如:抒、拥、茗、欤。

[发帖际遇]: 花落无言从衡阳中心车站走到衡阳火车站,省了现金1元.
鲜花(1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平声中的古入声字表
  (字以声母表的声母为序。“/”前为阴平,后为阳平。)

  一齐(i) 一揖/ b 遇/鼻 p 劈/ d 滴/笛迪涤敌嫡镝狄荻 t 踢/ j 积·芨绩激击唧屐缉/即急亟殛疾嫉瘠吉棘集及汲岌级圾笈极楫辑藉籍缉 q 七戚漆/ x 昔惜析淅晳锡吸夕汐息熄悉膝/习席袭檄隰

  二支(-i) zh 汁织/直植·殖执挚职侄跖 ch 吃/ sh 失湿虱/十什拾蚀食石实识

  四姑(u) 屋/ p/仆璞 f /伏袱福幅蝠辐匐弗拂佛·(仿~)绋服菔绂 d  督/独毒渎读椟牍犊 t 秃突/ k 哭窟/ h 忽惚/核斛鹄鹘觳 zh /竹竺逐烛躅蹋 ch 出/ sh 叔淑菽/孰熟塾赎秫 z /足卒族镞 s /俗

  五鱼(ü) j 掬鞠鞫/菊局橘 q 曲(弯~)屈/ x 戌/

  六麻(a) b 八叭扒/拔跋魅 p /扒 f 发(~展)/伐筏阀乏罚 d 答搭哒/答瘩达怛 t 塌/ l 拉/ zh 吒扎/扎札轧(~钢)测闸 ch 插插/察 sh 杀铩/ z 匝咂/砸杂 c 擦/ s 撒(~娇)/  (ia) 压押鸭/ j 夹挟/夹荚颊铗戛 q 掐裕/ x 呷瞎/侠狭峡匣狎柙黠辖  (ua) 挖/ g 刮聒鸹/ h /滑猾 sh 刷/

  七波(o) 喔 b 饽拨钵剥/勃渤博搏膊薄(轻~)礴伯泊箔舶帛驳踣· p 泊泼/ f /佛(~法) (uo) d 咄掇裰/度(揣~)踱夺铎 t 托脱/橐 l 捋/ g 郭聒蝈/国帼 h 豁/活 zh 拙捉卓桌/灼酌浊镯着啄琢诼斫濯茁缴(弓~) ch 戳/ sh 说(解~)/ z 作/昨 c 撮(~合)/ s 缩/

  八歌(e) /额 d /得德 g 割鸽/阁格骼革葛(~布)隔 k 榼磕/壳 h 喝/合盒核劾阂涸貉阖翮 zh 螫/折哲蜇蛰摺谪辙磔 sh /舌 z /泽择则责啧帻箦

  九耶(ie) 噎/ b 憋鳖/别 p 瞥/ d 跌/叠迭瓞喋堞谍蝶碟牒垤耋 t 贴帖/ n 捏/ j 秸结接揭疖/洁诘拮结颉桀节杰劫讦竭碣捷睫截 x 歇蝎楔/协胁挟  (üe) 曰约/ j 撅屩|觉(~悟)决诀抉玦鴂孓绝倔掘崛角(主~)桷厥橛獗蹶蕨噱攫爵嚼谲 q 缺阙/ x 薛削/学穴噱

  十开(ai) b /白 p 拍/ zh 摘/宅 ch 拆/ s 塞(堵~)/  (uai) sh 摔/

  十一微(ei) h 黑/ z /贼

  十二豪(ao) b 薄剥雹/ zh 着/着 sh /勺芍 z /凿 x 削/

  十三尤(ou) zh 粥/轴

  注:

  ①字后加“·”,表示此字古有入声和非入两读,意义不变
  ②重出的字,表示读音不同,或音同而声调不同。
  ③表中仅收常用字,今平声中的古入声字未全收入。
鲜花(1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园地》第一期第二讲 对联中平仄声的分布规律或规则

管理提醒: 本帖被 苏三 执行加亮操作(2010-07-19)
(一)学点语法小知识

1、词的构成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体现基本意义的语素,又叫词根。加在词根上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如“桌子”里的“桌”是词根,“子”是词缀。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

2、合成词可分为“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

(1)复合式 至少要有两个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从词根和词根之间的关系看,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a.联合型 (也叫并列结构)即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

例如:道路、波浪、声音、停止、帮助、优良、恶劣、骨肉、眉目、尺寸、风浪、笔墨、方圆、国家、人物、忘记。

b.偏正型 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以后一词根的意义为主。例如:课桌、电车、象牙、鹿茸、湘绣、外科、密码、越剧、彩绸、新闻、长江、游击、函授、笔谈、火红、鸟瞰。

c.补充型 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以前一词根的意义为主。
例如:提高、说服、推翻、立正、压缩、摧毁、推广、延长、改进
车辆、书本、马匹、人口、纸张、花朵。

d.述宾型 (又叫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
例如:司机、顶针、理事、管家、司令、站岗、举重、注意、起草、动员、挂钩、干事、绑腿

e.主谓型 其一词根表示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例如:地震、日食、霜降、肉麻、民主、月亮、眼热、胆怯、自卫

(2)附加式 由一个表示具体词汇意义的词根和一个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词缀构成。
词缀+词根  例如
老-   老虎、老乡            
第-   第五、第十
小-   小王、小李
阿-   阿姨、阿毛            

词根+词缀  例如
~子  刀子、瓶子、胖子、
~头  石头、年头、念头、
~儿  鸟儿、花儿、尖儿、

(3)重叠式 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而构成 例如
姐姐、哥哥、爹爹、仅仅、偏偏、刚刚
鲜花(1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对联中平仄声的分布规律或规则
   
    平仄是否谐和是评价一副对联好与不好的重要因素之一。平仄在对联中该怎样安排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⑵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平仄交替,是指对联的一边(上联或者下联)平声字和仄声字必须有规则的间隔使用。平仄对立,是指上下联相应位置的字平仄应该相反,即口诀说的“平对仄,仄对平”。关于对联的平仄规则,我们重点学习下五言和七言句中的平仄分布规律,这是我们接触最多的对联形式。

五言联格律:标准格式有两种
A 上联:平平平仄仄。下联:仄仄仄平平。
B 上联:仄仄平平仄,下联:平平仄仄平。
例如: 残灯明市井==晓月辨楼台  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A)  
例如: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鸟语答松籁==禅钟破谷烟  (B)

七言联格律:标准格式也有两种
A 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
B 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如 名传塞北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楼。 (A)
例如 地到无边天作界==山臻绝顶我为峰。 (B) 
   
    严格按照标准格式创作对联,当然非常好,但很多时候由于内容的需要,在字词选择上往往受到局限,于是,人们希望能有一种严格意义下的变通和宽松,所以,律诗长短句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便被移用到对联上来了。即五言句子逢一、三位置上,七言句子逢一、三、五位置上的字平仄可以不论,而五言二、四位置上、七言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其平仄必须明确、严格,不可含糊。

比如:出句:山如无骨空余相 [对月] “无”字处按照标准格式该为仄声,但因为是处于第三字的位置,所以平仄就通融了。这样的例子很多,挑一些朋友们的句子供大家体会。

对句:娇花多是喜温室 [磨刀霍霍]
出句:寸草何曾惧烈风 [布衣冷酷]  

出句:十万青山擒笔下 [扫冢人]
对句:三千流水入弦端 [百年孤独]

出句:当年小巷炊烟暖 [旁卸]
对句:此际高楼邻壑深 [如画]

出句:转身秋已攀篱上 [姑苏]
对句:侧耳蝉犹抱树歌 [一蓑闲]

出句:渔篓倒出三两月 [扫冢人]
对句:荷风唤醒一塘蛙 [子曰]

出句:一味泥香揉入句[湘灵]
对句:满笺清韵绽成春[梦儿]

   
    虽然对联的平仄规律可以做适当的变通,但对联声律上还是有一些禁忌,所谓禁忌,就是不能随便逾越的界限。对联一忌同声落脚 ,即对联上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一仄一平,且一般要求上联最后一字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非特殊情况不能移易。二忌三平尾,即下联最末三个字,不能都是平声字。这是为了避免声律上的单调,满足听觉上的审美需要。
   
    于是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平仄安排既可以变通,又不能犯忌,如果不能兼顾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补救。当遇到平仄安排不符合一般规定的句子时,我们可以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位置上把另一个该用仄声字的易为平声字或相反,使平、仄声字的比例基本上恢复平衡状态,这一“拗”一“救”,合起来便称为“拗救”。
  
    拗救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本句自救”,一种是“对句相救”。因为本句自救比较常见,所以这里只介绍前者。
  
    在出现拗句的情况下,通过本句调整平仄用字来使平仄字的比例恢复正常的做法,叫做本句自救。比如:五言“平平平仄仄”句式,如果在第四字用了平声,平平平平仄失替,这时,就必须用把第三字换成仄声字加以补救。亦即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也一样,如果第六字用了平声,就必须用第五字来救,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比如“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上句的第六字用了平声的“王”字,便在第五字处用了仄声的“降”字,这样就“救”回来了,这就是“本句自救”。要说明的是,如果上联是拗句,下联依然按照标准格式应对。
  
   单边为其他字数的联的格律。均可以根据意节点或节奏点安排平仄,比如二言、三言、四言、六言等,八言联稍特别,常见的平仄格式有两种。
A 上联: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下联: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B 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例如:帝子长洲仙人旧馆===将军武库学士词宗
例如:左图右史书香永代===绿水青山宇宙长春

当然,八言联也可以看成四言联的组合。

    九言或更多字数的对联,常常以分句的形式进行组合,比如十言联一般是四六言或五五言相加而成,十一言联多为四七言相加。当遇到一些专名、成句入联时(如社会主义,三个代表),这时可遵循“节奏点交替”规则灵活处理。如:
    李谪仙/欲以/千金裘/换酒
    陶彭泽/不为/五斗米/折腰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关于句脚平仄安排

    当一副对联中的上联和下联,有若干句时,每一分句的最后一个字叫句脚。

    句脚平仄规则其实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对联杂志文章《评长联句脚平仄安排的几种思路》(陈学易)一文中指出,长联句脚平仄如何安排,是对联声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代论者主要有三种解决的方法和思路。
一、平仄颠倒组合法,就是将句脚平仄、颠来倒去的任意组合。
二、马蹄韵模式法,马蹄韵就是“平顶平、仄顶仄”。
三、三原则指导法,即①摒除单调。②疏散同声。③平衡平仄。

也就是说,目前并没有公认的句脚平仄规则。
鲜花(1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园地》第一期第三讲 对仗入门


                                                                   对仗入门


   对仗:字典释义为(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而对联中的对仗,简单地说,指的是上下联句子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

一、词性相当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性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要弄清楚这一点,需要解决如下一些问题。

1、词的分类。
    在现代汉语中,汉字分为十二大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上为实词)、介词、副词、助词、连词、叹词、象声词(以上称虚词)。这种划分的方法比较适用于对联创作。

2、怎样才算是词性相当?
    一般来说,名词应该对名词,动词应该对动词,形容词应该对形容词,副词应该对副词,助词应该对助词等等,各归其类,映衬成趣。 但细分,则每类之中仍有很多品种。如名词有专名、有注称;形容词也有普通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如果过分强调小类精工,一者不容易做到,二来也易于使句子拘泥呆板,所谓内容决定形式,若内容可取,属对不妨稍宽。

    那么,什么叫属对稍宽呢,《联律通则》规定了一些从宽范围,比如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等。(大家可以找来看一看)也可以将句子成分、词性和字面作为判断对仗是否成立的三个层面。只要至少满足其中之一,对仗就可以成立。

比如:一庭芳草围新绿;  
      十亩藤花落古香。
    其中“芳草”之“芳”与“藤花”之“藤”,一为形容词,一为名词;“新绿”之“绿”指的是颜色,“古香”之“香”指的是气味。虽同为形容词,并非—类,从个别对语讲,似欠工整,可从全联角度看,却形象鲜明,音节和畅,被一致认为是“工对”。

再如: 莺入梅花 似火炼黄金数点
       鹭栖荷叶 如盘堆白玉一团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都对仗的很工整。

  比较而言,人们对虚词对仗要求并不是很严格,能做到虚词对虚词也就可以了。

3、义类相对
    所谓义类相对,即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
1.天文(日月风雨等)  2.时令(年节朝夕等) 3.地理(山风江河等)4.官室(楼台门户等) 
5.草木(草木桃李等)  6.飞禽(鸡鸟凤鹤等)  7.走兽(狼虎象马等)  8.鱼虫(蛇鱼蚁蝗等) 
9.饮食(茶酒莱肴等) 10.器物(盆杯壶盏等) 11.文具(笔墨纸砚等) 12.衣饰(衣冠巾带等)
13.形体(身心手足等) 14.人事(道德才情等) 15.人伦(父子兄弟等)16.珍宝(金银玉珠等) 
17.军事(弓箭刀剑等) 18.文艺(诗词书画等)19.文史(经典史册等) 20.精神(智愚苦乐等)

“义类相对”与大家常接触的“词性相对”有不尽相同之处,从某种程度讲,“词性相对”是我们借助现代汉语来分析对仗的一种手段,有其局限性,而“义类相对”等法则可能更接近古人的对仗。

二、 结构相同

结构相同,指上下联的句型一致,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等等。

三、节奏相应

    节奏,本是一个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在对联中,则是指一个联句中根据语义所作的小停顿,这种停顿不用标点断开。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尽可能保持一致。也就是说上下联句式应该一样。语意节奏主要依语句结构去划分。
如:
风和--日丽===人杰--地灵,这副对联是二二节奏。
说--真心话===作--老实人,此联是一三节奏。

不眠夜  (慕容泊尔)
寒风---直彻梦;往事---甚缠人。 (二三节奏)

题重阳菊 (废园)
千丝--冷韵--因风--谱;一院--霜心--借酒--题  (二二二一节奏)
鲜花(1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点语法小知识

词类的划分

根据词的不同的语法特征,词可以分为实词、虚词两大类。其中实词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可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一)实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表示人的,如:教师 学生 医生 老板 父亲 巴金等
(2)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 汽车 电话 鲜花 计算机 等
(3)表示抽象事物的,如:精神 物质 关系 友谊 道德 法律等
(4)表示时间的,如:过去 现在 今天 春节 早晨 晚上等
(5)表示处所的,如:北京 江南 亚洲 边疆 学校等
(6)表示方位的,如:上 下左 右 前 后 东 南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 笑 写 看 走 旅游 休息 学习等
(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 减少 扩大 提高 发生 出现等
(3)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 恨 喜欢 讨厌 想念 忘记 重视等
(4)表示可能意愿的,也叫能愿动词,如:能 要 会 敢 可以 应该等
(5)表示趋向的,也叫趋向动词,如:上 下 来 去 上来 回去 起来等
(6)表示判断的,也叫判断词,如是 否等

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1)表示形状的,如:大 小 宽 窄 长 短 笔直 弯曲等
(2)表示性质的,如:好 坏 美 丑 纯粹 高明 诚实 高尚等
(3)表示状态的,如:快 慢 软 硬 拘谨 悠闲 忙碌 兴奋 激动等
(4)表示颜色的,如:黑 紫 橙 苍白  碧绿 红彤彤 绿油油等

4、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如 1、2、3 第一 第二 第三

5、量词:表示计算单位的词,主要是物量词
5、量词: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可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类
(1)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a.专用的,如:
度量衡单位:尺、丈、升、斗、两、斤、磅、吨、分、倾、刻、元、米
个体单位:个、位、件、本、间、把、条、根、张、匹、块、只、架、艘
          幅、座、句、段、篇、章、首
集体单位:双、对、幅、堆、批、群、帮、班、套、串、打、伙
不定单位:些、点

(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a.专用的,如:次、回、趟、顿、番、遭、下、遍
b.借用名词:笔(画一笔)、枪(开一枪)、刀(切一刀)、口、拳、脚
c.借用动词:踢(踢一踢)、看(看一看)、摸(摸一摸)

6、代词: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可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
人称代词:人称代词是指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如“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门、自己、人家”。
疑问代词:是用于提问、表示疑问的词。如“谁、什么、怎样、哪、哪儿、哪里、多少、几”。
指示代词:是指称或代别人、物、情况的词。如“这、那、这样、那样、这儿、那儿、这里、那里、这么、那么、这么样、那么样、个、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1-18 19:00 , Processed in 0.03126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