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说] 传承 [复制链接] (4/574)

鲜花(266) 鸡蛋(0)
发表于 2014-7-6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971年的春天来到了皖南山区。山区的料峭春寒,总是更外逼人,有一种寒气透骨的冷意。多灾多难的神州,那种令人莫测的政治天气就和多变的春季一样,时不时叫人不寒而栗。
陆金坤在1966年转业后,被安排到了江东省担任省委书记,上任不久就被造反派打倒在地了。留在北京的赵秀娥也同时被拉下马,戴上一顶“走资派”的帽子。偏是这个时候,皖南的朱天桥送来一个重要信息——他找到了海涛的奶妈吴凤梅。这个消息还是通过造反派中的“好心人”,送到了蹲在“牛棚”里。赵秀娥得知后急中生智,决定让自己身边的儿子海鸥,代表他们去一趟皖南。一是了解情况,核对一下,这个吴凤鸣是不是他们要找的人?第二件事,假如真是他们找的吴凤梅,当然就是查问海涛的近况了。
海鸥,是赵秀娥在解放前夕生的。巧得很,就比新中国大一天,他生在1949年9月29日。其实很严格地说,连一天都不到。海鸥出生在23点50分。只要在晚生10分钟,海鸥就真成了最标准的共和国同龄人。
今年21岁的陆海鸥,肩负重任启程南下,直达皖南。陆海鸥一到泾县,下车就遇到了来接站的朱天桥夫妻。
十年前,朱天桥就调到省厅工作了。他在副厅长的位置上工作了很多年,直到文革开始不久,也被掀下马来。因为妻子的关系,朱天桥对寻找新四军遗留皖南的那些孩子格外关心,特别是父亲临终遗嘱耿耿于怀的海涛,更是几乎每时每刻都挂在心上。
毛秀丽是新四军三纵队副司令员章乃器的女儿,皖南事变发生时,毛秀丽也只有6岁。新四军撤离云岭时,毛秀丽正在生病,考虑到突围的风险,章乃器夫妻决定把她留在皖南。幸运的是毛秀丽在深山一户猎人家长大,1947年解放战争期间,就被参军的猎户送到了部队上,然后送进了保育院。全国解放以后,章乃器皖南寻亲,找到当地安安局帮助。年轻的安安战士朱天桥,不辞艰辛从1950年初,找到1955年底,终于在一所学校里,找到了已经担任教师的毛秀丽。那一年毛秀丽20岁。朱天桥的精神不仅让章乃器夫妻深深感动,也打动了毛秀丽的芳心,第二年,毛秀丽成了朱天桥的妻子,而且主动要求回到皖南工作。她已经是泾县一个中学的校长,只不过因为文革,不得已呆在家里。
毛秀丽告诉丈夫,新四军在皖南留下了大大小小一共10个孩子。其中有6个是女孩,4个是男孩,已经在1948年解放前,找回一个女孩子,并且落实各种材料得知,有2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就在皖南事变发生之后,被回乡的地主恶霸密告后遭到杀害。现在生死不明的孩子还有5人,其中应该包括海涛。因为根据种种迹象证明,被害的两个男孩子,无论年龄,还是收养人情况,都不符合海涛的情况。这就意味着海涛很可能还活在人间。
朱天桥得知这个情况非常兴奋。从1956年陆金坤来皖南寻亲,因自己父亲病重而中断,赶去探望病榻上的老战友,放弃了继续寻子,朱天桥就主动开始寻找海涛,不间断地找了十五年。几乎找遍了皖南的山山水水,然后又扩大到周边的几个省,始终没有赵凤鸣和海涛的任何消息。一直到最近,得知了一条消息:去年年底从山东迁回来一户人家,这家的女人叫吴凤梅,曾经是云岭附近的人。朱天桥立刻将这个消息送到了北京……
朱天桥夫妻接到陆海鸥非常高兴,论起来他们也应该算是有一份特别的兄弟情意了。因为他们的父母,都曾经是新四军战士,只是陆海鸥比起他们夫妇要小了许多。朱天桥夫妻二人,都已经是奔40的人了,陆海鸥却小了他们将近二十岁,是个标准小弟。两夫妻的大儿女也不过比陆海鸥小2、3岁,所以对陆海鸥格外亲昵。尤其是毛秀丽,简直要把陆海鸥当做自己儿子了,见面就把这么大个小伙子揽在怀里问长问短,搞得陆海鸥很不好意思。
朱天桥看出了陆海鸥的尴尬,笑着把他从妻子身边拉开,说:“秀丽,你想个儿子想疯了吧?搞得人家很不好意思了。”
毛秀丽看着陆海鸥的样子忍不住大笑,还是像对自己孩子一样,轻轻拍拍陆海鸥的面颊,说:“怕什么呀?我就是喜欢他怎么啦?海鸥,你就比我大女儿青萍大了3岁,她今年18了。你给我做女婿好不好?我把青萍嫁给你。”
这一下弄得陆海鸥一个大红脸,也把朱天桥惹上火了。他皱着眉说:“你怎么越说越离谱?他是咱们弟弟。”
毛秀丽白了丈夫一眼,说:“又没有血缘关系,怕什么?”
“你有些荒唐了,你这样胡来了,叫你爸爸和陆叔叔、赵阿姨怎么相处?糊涂!再说你知道海鸥大姐多大,大哥多大?”朱天桥生气了。
毛秀丽却还是不以为然地说:“我怎么会不知道?海鸥大哥是海涛。皖南事变生的,比我小6岁。他大姐叫海英,比我小8岁。不会错吧?海鸥,大姐说得对不对?我连你为什么叫海鸥都知道。”
陆海鸥大感意外,连朱天桥也对妻子刮目相看起来。三个人一路说笑着前往朱天桥与毛秀丽的家里。
路上陆海鸥看着路边的景色,听毛秀丽介绍这里的地形和历史。毛秀丽告诉他:泾县这地方位于安徽省东南,刚巧处在长江南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自古就有这样两句话来形容它的地理位置,叫“枕徽襟池,缘江带河”。自从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置县。就有了“山川清淑,秀甲江南”的美誉。根据古志记载,此地“当吴越之交会,为歙池之襟喉”。因为有条泾水流入芜湖,故而得名泾县。此地处于皖南山区北部,境内多山少地。东南方向是绵亘的黄山余脉,西北是蜿蜒的九华山支脉,还有一条青弋江自西南向东北流过。
陆海鸥听着毛秀丽滔滔不绝地介绍,忍不住很好奇地打断她的话,问:“秀丽姐,你做什么工作啊?口才好棒,普通话说得也标准。天桥大哥说话,我就听不大懂。”
朱天桥笑着告诉他。“你这样夸,你秀丽姐更加得意了。她是教师出身,是泾县中学校长。不过现在和我一样,都靠边站了。你不知道,她是在北方长大,又做了教师,教语文,自然学了一口标准普通话。我不同啊,长期生活在泾县这个地方历史十分悠久,为古越族先民。春秋时期,泾县最早属于吴国。因为处于吴楚交界的兵争之地,两国不断争战于此。公元前480年,吴、楚大战,为楚所得。以后一直是吴、楚争峙的场所。到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后变成越国领土,又成了越、楚争峙场所。公元前355年,楚灭越,之后归楚国。直到前223年,秦王政灭楚国。翌年,平江南,置泾县。你想想一直这样变来变去的,这语言是不是就变得很杂了?我整天和各种人打交道,怎么会不变成这种南腔北调的话?”
陆海鸥点点头,又问毛秀丽:“秀丽姐,你们这里文革搞得也很厉害吗?”
毛秀丽看看陆海鸥胳膊上那个巨大的红绸子做的袖章,叹了口气,指着上面的“红卫兵”三个大字,说:“是啊,那些孩子还不是和你一样,带着个红袖章就以为自己最革命了。”
陆海鸥听出她心中的不快,没有再说话。这些年来文革在全国搞得如火如荼,可陆海鸥随着自己父母,还有他们的一大批老战友,自己从小就认识,熟悉的叔叔、伯伯、阿姨们,都被打成了“走资派”,心中对这场运动已经产生了质疑,已经没有了当初那种激情。


鲜花鸡蛋

翱翔  在2014-7-6 07:47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着话,他们进了一个大院,里面都是些3、4层高的楼房。朱天桥告诉陆海鸥这里是县委的家属大院,他们家就在这里。
车子停在一座楼前停下,三个人刚刚下车,二楼阳台上一个姑娘已经在问话了。
“爸妈,你们把客人接回来啊。”
陆海鸥抬起头,看见阳台上站在个清秀的女孩子,梳着两根长辫子,穿着一身军装,袖子上也和自己一样带着个大红的袖章。陆海鸥心想,这应该就是那个叫青萍的姑娘了吧?想到毛秀丽刚才的话,忍不住有些脸上发烧起来。毛秀丽看见他在朝上看,拉拉他衣袖,笑着说:“你看我大闺女青萍漂亮吧?给你做女朋友又不亏啊。”
一旁的朱天桥连忙打断,说:“你怎么又来了?回到家里,千万不能当着青萍开这种玩笑了。”
陆海鸥走到朱天桥家门口,那姑娘已经打开大门,笑盈盈站在那里迎接。她的身后,还有两个小姑娘,最小一个只有4、5岁的样子,另外一个大一点的,也不过十来岁。
路上已经听毛秀丽说过,他们生下了三个女儿,就是没有个儿子。
青萍非常大方,朝着陆海鸥一伸手,说:“我叫朱青萍,我先说好啊,我只叫你哥,才不会叫叔叔。你才多大一点?我不能叫你叔。”又拉过身后两个妹妹,说:“她是红萍,她是蓝萍,我妹妹,以后也是你妹妹。我有哥哥了,看他们谁敢在欺负我?”青萍指指窗外。
陆海鸥不知道他们指谁?猜想是院子里那些男孩子吧?毛秀丽似乎很满意青萍很喜欢有了这个哥哥,也不去阻止她们。
还是朱天桥走上来,拿过陆海鸥手中的行李,一面朝里面走,一面批评青萍:“你这孩子,怎么也不招呼客人进去?就站在大门口这么大声说话?生怕别人听不见?”
青萍一把抢过父亲手中的行李袋,笑着大声说:“我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啊。爸爸,让他住我屋吧,我睡妹妹屋去。”
朱天桥想想,家里只有四间房,也只有这样安排了,若是让陆海鸥睡书房,就只能睡沙发了,毕竟还是床上舒服。本来朱天桥是想委屈一下陆海鸥的,现在看女儿主动让出房间,自然是最好了。便点点头,对陆海鸥说:“你就睡青萍那屋吧。东西给她,你随我来。”
朱天桥领着陆海鸥走进书房,就把门关了。
青萍在外面很不满意地对毛秀丽发牢骚:“妈——你看爸爸。人家还没和海鸥哥说话,他就给关书房里了。”
红萍和蓝萍也在“叽叽喳喳”帮忙说:“就是嘛,我们好容易才盼来一个大哥哥,我们要他陪我们玩。妈妈,你叫爸爸把哥哥还给我们。”
毛秀丽听见女儿们的话,大笑起来。她把两个小女儿搂在身边,说:“听好。哥哥马上不会走。爸爸找他有正经事儿说,说完就把他还给你们,好不好?现在你们自己去玩,妈妈也要去书房了。”

毛秀丽走进书房,听见朱天桥正在对陆海鸥介绍自己和她眼下的状况。毛秀丽知道,丈夫是担心陆海鸥毕竟年轻气盛,生怕他遇事沉不住气。
“海鸥,大哥不拿你当外人,有些情况要预先告诉你,免得你一时冲动找出麻烦,我不好和陆叔叔、赵阿姨交代。”
陆海鸥注视着朱天桥说了句话,叫朱天桥宽心了。刚刚走进书房的毛秀丽,更是感觉陆海鸥这孩子的贴心。
“大哥、大姐,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爸妈和好多叔叔阿姨的遭遇,让我明白了好多事。你们放心,真有啥事发生,我一定会帮你们照顾好这个家,带好三个……妹妹。”
陆海鸥也弄不明白究竟应该把青萍三姐妹看做晚辈还是妹妹?打了个卡,最后感觉还是当妹妹更合适。
毛秀丽忍不住上去拉住他手,说:“你真是好孩子。你褚大哥也就是未雨绸缪的意思。你从北京过来,形势比我们明白。我是中学校长,在文革初期就首当其冲了,最近总算复课了。可你大哥情况不怎么好了,老邓复出后,他已经恢复工作了最近似乎又有些不妙啊。”
朱天桥接下去说:“我本打算陪你去云岭,看起来不行了。省厅叫我马上回去。你秀丽姐学校才复课,也走不开。只好你自己下去摸了。这样你看好不好?就让青萍陪你去一次。她是本地人,语言上沟通方便些。刚才你不是说,我的话你都听着吃力,进山区就更困难了。”
毛秀丽也马上说:“对。泾县这地方的语种为泾县话,属赵凤鸣吴语,因地处吴语区跟徽语区以及江淮官话交界处,故而虽然东西部使用的都称为泾县话,其实差异挺大,东部说‘东乡话’,属吴语。西部茂林镇、云岭镇、桃花潭镇、丁家桥镇、黄村镇一带称为‘西乡话’,融入了不少的徽语词素和语音,所以本地东西部之间互相交流都有困难。加上历史上外来徙入移民较众,还有说各种各样其他方言的,你一个北京人去山区找人真是很困难。”
陆海鸥想了想,同意了。原本觉得,两个年龄如此相仿的青年男女,一路同行有些不方便。再一想,也觉得也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带着姑娘吗?别人又不知道我们什么关系?
陆海鸥说:“行啊,让青萍给我做翻译兼向导了。”
朱天桥摇摇头,说:“翻译没问题,向导做不了。云岭、茂林她都没有去过。我给你几个人名字,都是当地派出所的,你去了找他们。”
“行,我明天就出发。”
毛秀丽说:“不急,明天先让青萍带你在县城转转,熟悉一下环境。你们两个也要相互熟悉一下不是?别到了外面很尴尬才好。”
陆海鸥笑了,说:“不会吧?我看青萍很大方啊。我是男孩子更加随便。”
朱天桥也笑着说:“听你大姐的吧。现住几天,你们回来我已经去省城了。我也想你多住几天啊。再说泾县可是有值得你去看看的地方。”
陆海鸥好奇地追问:“有风景胜地,还是古迹?我最感兴趣这些东西。”
毛秀丽说:“风景你去云岭、茂林看吧,无论哪里都是景致如画,泾县东南有黄山,西北是九华,哪座山峰不成景?可以先让青萍带你看看几处文化遗址。”
“太好了。”
陆海鸥自幼就喜欢这些,他经常一个人跑进历史博物馆,一呆就是多半天,对着那些出土文物谢谢端详。如今听说这里居然有两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他的兴奋劲儿就别提了。

毛秀丽看着他那样子就想笑,她觉得和自己特别投缘,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大小伙子,真是很想促成他和自己女儿的婚事。她也看得出来,自己那闺女,已经喜欢上这个突然出现在自己生活里的哥哥了。毛秀丽希望陆海鸥在皖南的几天,他们好好相互了解一番,至赵凤鸣所谓辈分,那就完全不是个问题。
门外的姑娘们已经不耐烦了,开始“咚咚咚”敲起门来。毛秀丽过去打开房门,两个小的已经扑进来,一头钻进了陆海鸥的怀里,大声喊叫:“哥哥陪我们玩去。”
陆海鸥天生就喜欢孩子,马上把蓝萍抱起来,另一只手拉着红萍,说:“好啊,哥哥带你们玩。你们说玩什么?”
蓝萍抱住他脖子,说:“去院子玩老鹰捉小鸡。大姐姐做老鹰,我和二姐做小鸡,你做老母鸡。”
青萍扶着门框,看着笑。毛秀丽一个劲儿摇头,对朱天桥说:“你看看你这几个闺女,想个哥哥快想疯了。”
朱天桥趁机取笑妻子,说:“首先要怪你当时的灌输。是你自己想个儿子,想的有点魔怔了吧。”
其实朱天桥自己心里也很喜欢这样温馨的气氛。

第二天,青萍陪着陆海鸥去看瑶庄遗址。那里在县城西南方向,章渡以北就位赵凤鸣县城至云岭的公路左侧。背后是黄山余脉的四顾山,前面有村庄。紧挨着青弋江。曾经出土一批5000~10000年前的陶片、石斧、石锛、石铲、玉琮等石器。青萍一路说个没完,却是和这些出土文物完全无关的内容。每次都是陆海鸥问到了,她才回答几句。可奇怪的是,有说的头头是道。青萍说城西还有个世古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合溪河与青弋江汇流的东岸,依鸿峨山西南麓。同属“良渚文化”。
陆海鸥很好奇地问她:“青萍,你怎么会了解这么多?”
青萍颇为得意地告诉他:“是我妈教的啊。”
青萍说妈妈素来喜欢文学、历史和考古,尤其是关赵凤鸣泾县的文学沉积特别感兴趣。自己耳濡目染,自然就知道得很多了。青萍说她还是更喜欢文学。
她突然背起一首唐诗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陆海鸥笑着接下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李白的《赠汪伦》。”
青萍却俏皮地问:“你可知道此诗出处?”
陆海鸥不好意思地摇摇头。
青萍非常得意地告诉他,这首诗,就是天宝十四年大诗人李白游泾县是写的。他在泾县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不仅是李白、还有杜牧、北宋的王安石,明朝的文天祥都到过这里。
两个人几天下来不仅已经相互熟悉,而且发现双方有很多共同的兴趣个爱好。一句话,两个人双进双出,真是很像一对非常要好的兄妹,又极像热恋中的情侣。毛秀丽是看在眼里喜在眉梢,朱天桥也就不说什么了。

第四天,陆海鸥和青萍去了云岭镇。县城到云岭有40多公里,比起陆金坤15年前回云岭不同了,已经修了一条公路。从县城每天还有一班长途车开往云岭,早晨7点发车,下午大约4点返回县城。途中大约2小时,盘山公路不好走。
长途车上没有什么人,整班车上三三两两坐了几个人。青萍找了个靠窗户的位置,让陆海鸥坐在自己旁边。车子开出县城就开始颠簸,摇得人五脏六腑都要吐出来。陆海鸥生怕青萍会晕车,让她靠着自己的肩膀睡一会儿。早春的山里,清晨时分真有些寒气,青萍索性缩进了陆海鸥的怀里。陆海鸥也不在意,就这么抱着她,只当是个亲妹子。
一路的景致,如毛秀丽说的,真美。黄山余脉山峦巍峨起伏伸向远方的天际。山路两侧青松翠柏交叠,竹林漫山遍野,看出去一片郁郁葱葱。山上的泉水、小溪流从布满青苔的石壁缝隙里渗透出来,滴到石板上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然后流向山沟低洼处汇集到一起,卷起欢快的浪花朝山下奔去。树丛里不是传来鸟儿清脆悦耳的鸣唱,时不时还会露出一直松鼠的小脑袋,朝着开过的车辆,还有挑着担子的山民张望。车子开得很慢,陆海鸥觉得好像故意让自己看清山景一样。可惜就是没有个照相机,要是能把这些精致的景色保留下来,该有多惬意?
睡在他怀里的青萍,不时动动身子,让自己依偎得更加舒服一些。很偶然也会睁开眼睛,扬起下颌看他一眼,然后,又微笑着闭上眼睛继续享受。在青萍心里,是自己这辈子最温馨愉悦的时刻了。她不知道这个哥哥什么时候就会离开自己?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留住他?于是,只有让自己去尽可能享受有他的那种醉人的快乐。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车终于到了云岭镇。陆海鸥扶着青萍跳下车,看着古色古香的小镇。街面都是青石板,年代的久远,让这些石板面变得极为光滑,就像涂抹了一层油,发出一种幽幽的光华。街边参差错落布满小店铺,尽管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些店铺却还是照常开着,任由街上的老户随意地进来坐坐。掌柜的可能还会搭上一杯清茶,一袋低劣的土烟,可那份温馨的乡情,却让这古朴醇厚的韵味,浓浓着温暖着乡里乡亲。
青萍坐久了,有些脚麻,扶住陆海鸥在青石板上,一翘一翘地走。路边一家茶叶店的老板,拿出一只竹椅,让她坐下,然后,自己蹲下来给青萍轻轻地揉着,嘴上和两个人搭讪:“是来走亲?”
陆海鸥完全听不懂这种纯浓的山里乡音,只能茫然地看着青萍。他终于明白了朱天桥坚持要青萍来的理由。青萍对他眨眨眼睛,说:“谢谢老乡。我好多了。不麻了。我们是来找个人,你老认识吴凤梅吗?”
茶叶店的老板突然直起身子,看着陆海鸥,仿佛在回想什么,然后问:“这小哥是不是姓陆?”
陆海鸥居然听懂了他生硬的普通话,大吃一惊,连忙回答:“这位大哥,你怎么会知道我姓陆?”
茶店老板笑了,一把抓住了陆海鸥的手,一只手拉起青萍,说:“赶紧随我回家。我娘想死你们了。”
这回轮到陆海鸥激动了,停住脚步,抓紧对方的手,追问:“等等,你娘是赵凤鸣?你是不是海涛哥?”
他笑着摇摇头,回答:“我是你哥,不是你海涛哥。”
陆海鸥也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就听懂了他这些南腔北调的普通话?继续追问:“你不是海涛,可你是吴凤梅嬢嬢的儿子对不对?”
这一回陆海鸥说得太快,也太复杂了,他听不明白了,求援似的看着青萍,青萍把陆海鸥的问题,用泾县方言重复了一次。
他很肯定地点点头回答:“是。我是吴凤梅的儿子,海涛哥哥的弟弟海虹。当然也是你哥哥。快走,回家看娘。”
这番话还是青萍翻译的。陆海鸥点点头,随着他朝镇西南走。
一路之上他逢人就在说同一句话“这是我兄弟,海涛的弟弟回来了。”
一条街的两侧急速站满了人,犹如夹道欢迎。他们的脸上满是笑容,人人在朝陆海鸥招手致意。那一瞬间,陆海鸥的热泪夺眶而出,他拉起青萍的手对着街边,深深弯下腰,然后直起身,转个方向,有深深滴弯下腰去。然后站直身子大声喊出来:“我是新四军的儿子。我回来了!”
街边的人鼓起掌来,然后朝街心涌,很快就包围了他们,然后簇拥着陆海鸥和青萍继续走。海虹已经一个人赶回家去给母亲报信。

等这一群人走到街的尽头,看见海虹扶着一位满头华发的老妇人站在街心。陆海鸥再顾不上青萍了,他几个大步上去,就在街心当众“扑通”一声跪下,扶着吴凤梅的腿,大声说:“吴凤梅妈妈,儿子海鸥奉父母之命给您跪下了。”
吴凤梅一把将陆海鸥搂进自己怀里,已经泣不成声,抽搐着说:“好孩子,好孩子,快起来,让吴妈妈好好看看你。”
陆海鸥扬起满脸泪花的脸,吴凤梅仔仔细细地端详着,一边流泪,一边自言自语:“像,真像,太像了。”
接着她颤颤巍巍,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
陆海鸥一眼就认出了,那是大哥海涛的满月照。他自己的上衣口袋里就放着一张,还在自己只有两三岁的时候,就看见母亲的房间里这张背后乌云密布的照片。母亲曾经指着照片上那个孩子告诉他:“他就是你大哥海涛。”
陆海鸥从自己上衣口袋里取出海涛的照片,递给吴凤梅,吴凤梅手里拿着两张一模一样的照片,终于嚎啕大哭起来。
“我那可怜的海涛,可怜的秀娥妹妹啊。”
陆海鸥上前抱住吴凤梅,不停地劝慰,自己也在不断的流泪。“吴妈妈,不要难过了。一切都过去了。吴妈妈,海鸥就是来接你去北京的。妈妈让我来接你去家里。”
青萍一脸泪花看着眼前这一幕。她比在场的其他人更加容易被打动,就因为自己的妈妈,也是一个新四军留在皖南的孩子。只是她的妈妈幸运地活下来了,可看起来海涛哥哥,一定已经不在人世了,否则吴凤梅妈妈看见陆海鸥和海涛的照片,就不会哭得如此伤心了。

当天夜里,赵凤鸣讲述了自己带着海涛离开云岭后的遭遇……
30年前,吴凤梅和丈夫带着刚刚满月的海涛离开了云岭。先是到了舒城,住下满月几天,发现舒城的气氛也很紧张,到处是国民党追查新四军的布告。两个人商量下来,决定还是要走。他们一路北上过了淮河,又过了黄河,然后转向东,最后到了山东。投靠了吴凤梅丈夫的一个远房亲戚,差不多在路上风雨兼程,走走停停的走了两年,终于安顿下来了。为了照顾好海涛,他们没有再生孩子。
可谁也不能料到,就在海涛七岁那年,就是1948年,海涛意外得了重病。那时候山东已经解放了,他们急忙将孩子送进医院,抢救了三天三夜,还是没有救过来。海涛不幸还是在全国解放的前夕离开了人世。他在这个世界艰难地活了7个年头,早早地离去了……
说到这里吴凤梅又伤心起来。
吴凤梅摸着陆海鸥的头说:“我一看你就觉得亲,你真像海涛。”
陆海鸥流着泪,笑着说:“好啊,以后我就是您儿子了。”
吴凤梅指着身旁忙来忙去的海虹,说:“海虹也不是我生养的,是海涛去世之后,我在山东领养的一个孤儿。领回来的时候也有4、5岁了。这孩子忠厚、老实,对我很孝顺。叫你妈妈放心吧。”
陆海鸥看了一眼海虹,说:“妈妈,你和海虹一起去北京吧。住一段想回来再回来,也让我尽尽孝心。”
吴凤梅笑笑,说:“再过一段吧,别以为吴妈妈是山里老太婆,什么也不知道。等世道在太平一些,妈妈一定去北京。现在不能去给你爸爸妈妈找麻烦。”
陆海鸥突然想起一件事,便问海虹:“海虹哥,你在街上怎么会认出我?而且怎么会知道我要来啊?”
海虹憨厚地笑着指指墙上放大的一张海涛的照片,说:“我看这张照片有二十年了。你真像海涛哥哥,你会来,是镇上派出所陈同志说的,他接到泾县的电话,说北京有人来找海涛。”
陆海鸥明白了这是朱天桥预先通知了这里的派出所。
他指着青萍告诉赵凤鸣:“妈妈,泾县的电话是青萍爸爸打的,青萍的妈妈也是新四军留在皖南的孩子。”
赵凤鸣把青萍落在身边,带着泪笑着说:“好,好有活着的就好了,你们都长大就好了,咱们新四军有后了,比什么都强。”
青萍依偎着吴凤梅,说:“吴妈妈放心,以后海鸥哥哥走了,我也会回来看你。你就把我当女儿吧。”
吴凤梅笑得满脸泪花:“好好,有那么这些好孩子,妈妈知足了。”
这一夜,云岭镇这家屋子里灯火通明,笑声不断。
鲜花(336) 鸡蛋(21)
发表于 2014-7-6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铁鹰老师  很久未见你的文字了~先去溜达一圈 回来慢慢读~
鲜花(1447) 鸡蛋(78)
发表于 2014-7-6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鹰老师又有新作,草儿可要好好品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1-18 11:51 , Processed in 0.04169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