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59) 鸡蛋(0)
发表于 2016-9-4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试看天堑投鞭渡

   
     公元1659年,郑成功亲率17万大军进取南京城。在战役的开始阶段,郑军取得过大胜,郑成功曾经创作了一首荡气回肠的《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缟素临江誓灭胡,

      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

   不信中原不姓朱!

      诗是古人思想的重要载体。我们仔细阅读古人创作的诗,不但能获得艺术享受,更能深入了解古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的气势很雄伟,将郑成功那种驱逐满夷、恢复河山的壮志展现在世人面前。不过,“试看天堑投鞭渡”这句可就值得深究了!

      只要把马鞭投入长江中,江水就会断流——郑成功真乃充满豪情之人!

      不过,历史上早有“投鞭断流”这个典故——前秦君主苻坚亲率大军征讨东晋,高傲地扬言:“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出自《晋书·苻坚载记》) 战役的结果如何呢?苻坚不但没能征服东晋,自己反而大败而逃。

      郑成功也算熟读史书之人,真不知道他在诗中为什么非用这个典故?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不吉利!他会不会也像苻坚那样壮志难酬呢?

      换句话说,从“试看天堑投鞭渡”是否可以看出郑成功过于自信的心态呢?

      当郑成功攻克重镇镇江之后,南京近在眼前。如果郑成功亲率主力登陆,几天时间就可以攻到南京城下,趁城中的清军还处于慌乱之机,迅速将南京攻下。可惜,他却从水路磨磨蹭蹭地向南京推进(沿长江逆流而上)。

      等郑成功到达南京城外时,清军已经巩固了城防工事,不少援兵进入城中。

      不过,郑军在总兵力上仍然占据优势。部将建议郑成功迅速派兵攻占南京周围的要地,彻底将南京变成一座孤城。可郑成功还是过于轻敌,认为没有这个必要。结果,又有不少清军援兵进入南京。

      南京的清军守将还使出缓兵之计欺骗郑成功——我们愿意投降,但根据我们的规定,您刚来,我们就投降,这样我们在北京的家人就得死。只要我们先坚持一个月再投降,就算尽忠了,家人也免罪。

       郑成功居然被这个诡计所欺骗,继续按兵不动。由于长时间没有战斗,郑军将士的斗志也在消磨。相反,南京内外的清军力量却得以继续增强。最后,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清军向思想上还处于麻痹状态的郑军发起大规模的反击。经过一番激战,郑军大败,损兵大半,被迫退回福建。

       经过这场战役,郑成功的力量受到极大地削弱。从此他再没有力量和机遇向大陆纵深地带发起战略进攻了,明室中兴的希望更加渺茫。

       人不能没有自信,关键是不能过分自信。我们可以分析当时的战略形势:

       1659年,清廷已经征服了大陆地区的大部分土地,在综合力量上占据了明显的优势。相反,当时坚持抗清斗争的势力主要就剩三股:

       一是李定国领导的南明军。不过,随着优势清军的大举入侵,李定国所部主力丧失大半。永历帝在国内无法立足,逼迫逃到缅甸避难。李定国既要在明缅边界坚持游击战以拖住清军,又要关注永历帝在缅甸的动向,可谓力不从心,难以再向清军发起大规模的战役。

      二是郝永忠、刘体纯等原大顺军将领领导的夔东十三家军。该部尽管对清军有一定威胁,但由于偏处川鄂交界的贫困之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除非国内发生大的变故,该部难以凭自己的力量中兴明室。

      三是郑成功所率的抗清义师。郑成功长期在福建沿海地带坚持斗争,尽管取得不少胜利。但能占据的土地仍然很有限,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因此,为了扩大政治影响力,开辟新的资源供应地,是导致郑成功进兵南京的重要原因。

      郑成功应该知道:即使自己攻占了南京,也不过是占据一隅之地,使明室中兴的希望增大,但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双方战略力量的对比。假设占领了南京,该如何面对优势清军的反击?该如何建设一支数量众多,可以和清军铁骑决一雌雄的强大野战军……要最终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还需要走很漫长的路。可惜郑成功连攻占南京这个基本目的都没有达到,思想上就先盲目自信,他能把握的机会就更少了!

      试看天堑投鞭渡——郑成功又变成一位让人遗憾的人物。我们在为他感叹的同时,也该总结相应的历史经验教训了。

鲜花鸡蛋

尘土飞扬  在2016-9-4 15:00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尘土飞扬  在2016-9-4 15:00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5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9-4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尘土飞扬 发表于 2016-9-4 15:04
兄弟,你慢慢发嘛,人气不要一下子曝棚,否则我真的真的会嫉妒的昂

您放心,我掩盖不了您的光芒。
鲜花(279) 鸡蛋(0)
发表于 2016-9-12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毛也有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确,他后来的走式,真正的“当今世界殊”。

郑成功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他是晚明时期的一个非典型。从名字而言,他是成功的,他的子孙,令一代圣祖康熙,也头痛。他又是不成功的,他没有毛的战略宏图。郑,说得好听点,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并无大的战略构想。气局决定一切,他能最终孤悬于海外,已属于最好的结局了。

通观历史,从南往北进攻,没有一次成功的。天才如岳飞,近世如老蒋,皆在这一历史命题下,名落孙山了。倒是毛,得东北,大计遂定焉,毛诗“战锦方为大战略”,是实话,并非诗语。

一如先生所言,历史人物不好定义,需要反思,正中偶下怀也,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1-10 09:57 , Processed in 0.03869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