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12379) 鸡蛋(9)
发表于 2025-8-13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不知是哪位文人的笔墨将上海比喻为一袭华美的旗袍,又将上海石库门拟作是旗袍上古色古香的盘香钮,刹那间就成了这个城市的点缀、装饰或者说略有动感的音符。

其实,这袭旗袍与我的乡土地没有半分的华香关联,我家看到的是河汊交错,芦花秋吹,一片稻香。不过,我住在当年日本兵侵占上海时建造的那种排排式的兵营平房,中间的一条大通道也号称为“弄堂”。也许,就是这个称呼牵搭上石库门里特有的里弄穿堂。

“弄堂”的称呼可能起源于1872年的上海兴仁里,仅仅几年的时间,就有百多处的石库门居住区都规划出“里”和“坊”的地址,以便寻索。但有了坊、里、街、路的称号,却没有“弄”。其实曾经有过弄,那就是英国人在租界中曾称作 PARK  LANE的花园弄,也就是今天最有名的南京东路,这条弄足有五百米长,后改成“大马路”。

说来蛮有趣,我们今天依旧称呼为“里弄”的名称,却是以石库门作代表而传遍城市,划个定义,那就是有石库门的地方才是上海。“里”本是汉语中可居与可耕之地的释义,比如:“乡里”和“故里”,而“弄”则是专指群宅间的通行小道。那“弄堂”的堂又有何解呢?此“堂”其实是“唐”字误用。“唐”在古汉语中是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我们前人在平时的称呼中将坊间大的穿道呼为“大弄堂”,因为这个“堂”与我们的住宅建筑似乎更接近,就这样挤掉“唐”,也成了上海人口中的常用地形称呼。

上海的住宅格局也许是从石库门开始出现了变化,在一条纵轴的主弄堂上依次地两边排开,前后排排伸展,横向上的每个门洞也有着严谨的安排,中间最宽敞的主弄堂通向两头马路,前牌楼和后铁门都有人昼夜启闭看护,彰显了此处的住户都是殷实人家。弄堂内的空间都是有序的一个构成系列,既不浪费土地,又规划出整齐划一的特别居所,让这些由于战乱“逃难”来的江浙富户有着“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自在感觉,让这些“难民”成就了石库门,让石库门成就了他们成为真正的上海市区人。

105518k15h5rzlzwfk5k7w.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1000 鲜花 +10 收起 理由
那年夏天 + 100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鸡蛋

宇泽长安  在2025-8-13 15:03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宇泽长安  在2025-8-13 15:03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若琳  在2025-8-13 10:32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若琳  在2025-8-13 10:32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竹轩听雨  在2025-8-13 10:17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竹轩听雨  在2025-8-13 10:17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那年夏天  在2025-8-13 09:01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那年夏天  在2025-8-13 09:01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1279) 鸡蛋(0)
发表于 2025-8-13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上海待了好多年也没去过这里
鲜花(17030) 鸡蛋(6)
发表于 2025-8-13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弄堂”这个词原来是这样来的,看完文字看图片,果然是这样,整齐划一,严谨有序。
鲜花(1547) 鸡蛋(1)
发表于 2025-8-13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库门起源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大量的吸收了江南地区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
作为一个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中国革命原点,在时隔近百年后的大地上依然闪耀着指引未来的光芒。
鲜花(1645) 鸡蛋(2)
发表于 2025-8-13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祖辈也是为了逃避战乱从绍兴到上海的
印象中逃到上海的宁波苏州绍兴海宁那边的人比较多
电视剧《伪装者》里的主角明家就是从苏州过去的
鲜花(12379) 鸡蛋(9)
 楼主| 发表于 2025-8-13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城花陌 发表于 2025-8-13 09:03
在上海待了好多年也没去过这里

一种家族性的居住小楼,多数是同乡会的集合群居,主要是大门内有个小天井,就像乡村的小院子(当然比较小),解放后期随着劳苦大众翻身,这些民居都归属于政府房管所管理,逐渐有外族外乡的入住单间,也形成了厨房公共用,市井吵闹现象成了普遍现象。
鲜花(12379) 鸡蛋(9)
 楼主| 发表于 2025-8-13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若琳 发表于 2025-8-13 10:38
我的祖辈也是为了逃避战乱从绍兴到上海的
印象中逃到上海的宁波苏州绍兴海宁那边的人比较多
电视剧《伪装 ...

浙江人来上海经商的蛮多的
鲜花(5304) 鸡蛋(2)
发表于 2025-8-13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明白了弄堂和石库门。好字!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25-8-21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月的痕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8-21 20:35 , Processed in 0.027413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