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111) 鸡蛋(0)
发表于 2008-9-13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汉字古、今四声平仄查询系统-------------很实用的校对工具.

2.对联写作基本知识(转自恶人谷)

3.学对歌诀


只作了汇总,这样大家查阅起来比较方便,直接点击需要的标题就可以。

还有很多楹联知识,待俺慢慢寻来。
鲜花(1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3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7) 鸡蛋(0)
发表于 2008-9-15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谨承无言版主之命,转载有关对联相关浅见备供参酌,上请各方贤达指评!!




对联探微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别称门联、联语。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国文字和书法结合的独特艺术形式。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著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对联,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指书写张挂在壁间柱上的对联,如春联、名胜及厅堂联等。广义,包括不张挂,只书写或印成文字的对联,如旧联: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出对句巧用同音及回文句,作为一种文字游戏,对上了就算完成任务、亦不作张挂之用。时至今日,人们已习惯于用广义了。 



最早的对联

一说

  我国最早的对联,据《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记载,在西元964年,孟昶命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题写吉祥词句。孟昶嫌辛寅逊题词不佳,便亲自挥毫题写:

新年纳馀庆

嘉节号长春

 

  又一说

  其一:有人认为最早的对联,比孟昶的还要早五百年。是南朝梁代刘孝绰(西元481~539)和三妹刘令闲所作的。清末谭嗣同在《石菊影庐笔记》中记载,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其门:


闭门罢庆吊

高卧谢公卿

  其二:刘令闲也是个文采四溢的诗人,她题写的门联是:

落花扫仍合

丛兰摘复生



*常见的对联修辞手法:

中国对联常修辞手法,一般而言有如下几种:

一、比喻法:

牆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子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对比喻法对联是大家比较普遍知道的,毛泽东在其著作曾经引用,它是一副对仗工整、形象鲜明的好联。用来比喻一些没有真才实学、夸夸其谈的人,生动而贴切。这样的比喻手法,就是用一个为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或现象,从而显示这种事物的性质,启发人们去思考。或者是把一些较为抽象的名词概念,变成为具体的形象去感染人。
--------------------------------------------------------------------------------
二、人格化:

烛向灯云:靠汝遮光作门面;
锣对鼓曰:亏侬空腹受拳头。

  这是某地元宵节的一副民间的庆灯对联。烛、灯、锣、鼓,都是常见物,但经此摆布,似是人们的一席对话。烛燃著发光,毕竟是在灯裡面,但只有依傍灯笼作门面,才吸引人「欣赏」;而鼓则诉说因腹空遭受拳头之苦。彼此处境不同,感受各异。而著一席对话的内容,恰好体现出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把某些自然现象,或者是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表现为有生命的人的言语或动作,从而使之形象化,去感染人,这就是「人格化」的特徵。这是承袭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一定手法的表现,要根据一定显示生活的需要,根据一定主题与构思的需要,更不宜随便乱用,以免弄巧成拙。
--------------------------------------------------------------------------------
三、问答法

  由于对联有著排偶特点,上下两联之间互为相关,采取一唱一和的「问答法」,较为方便。运用这一手法,要求联词结构严密,呼应自然,从一呼一应中阐明主题思想。它的作用主要是:一方面把抽象的东西通过具体形象去表达出来;另一方面用「答」对「问」,就更便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索,从而达到深刻显示事物本质的目的。

  从前,有人通过戏台演戏中的情景,用联语把其生涯作一番对照,通俗感人,那戏台楹联是:

穷的富的,贵人贱的,睁睁眼看他怎的;
歌斯舞斯,哭斯笑斯,点点头原来如斯。
--------------------------------------------------------------------------------
  前面提到一家财神庙撰联云:

颇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到底给谁是好。
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怎样教我开销。

  此联就是通过这样一问一答,一针见血地揭露了那些财迷心窍者的丑恶面目。
--------------------------------------------------------------------------------
  这种「问答法」,不但反映在社会矛盾上面,而且还反映在描写自然景物上面。杭州飞来峰有一副对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
  江西省石钏山坡仙楼有一副对联:

岭上梅子熟未?
座中木樨香乎?

  这两联同上述两联不同的,就是上下两句都是问,答案是通过游人的感受中找寻,更为有味。
--------------------------------------------------------------------------------
四、衬托法

东海望澎台,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
南天留祠宇,雄图虽渺,称名则妇孺皆知。

  这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祠有一副对联,作者并不正面叙述郑成功当年如何反抗侵略,如何收複台湾的事迹,只是用「澎台风景」作示,接著以「不殊」和「之异」作对立面,衬托上句。如此,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这位民族英雄当年的光辉伟绩来。

  对联写作的衬托法,通常有两种。一是侧面衬托;一是反面衬托。所谓侧面衬托,对主题不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旁边的有关事物显示出来,使主题思想含蓄,引人寻味。
--------------------------------------------------------------------------------
五、对比法

  运用「对比法」来写对联,亦算常见。例如郭沫若少年时戏对: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他年攀桂,登月宫必定有我。

  它说明不同的时代,将有不同的作为。事物的好与坏,是事物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这是客观存在的。但要使人们取得正确的认识,或加深人们的认识,就要凸出事物之间的矛盾所在。这样,就最好是运用「对比法」。
--------------------------------------------------------------------------------
六、集句法

  集句,是对联写作的手法之一。古今以来,集句成联的范围很广,如集诗句、词句、贴句、俗语、成语、格言等等。在古代对联中,集句联占著很大的分量,这样的「集句法」,它的特点是:用现成的句语,按照对联的形式格调凑,这裡只略举数例。

好雨好山兼好客;
宜烟宜雨複宜晴。

  这是用于广东惠州西湖晴雨亭的对联,都是集自唐句。既切合亭名,又适宜于描绘亭榭风光。
--------------------------------------------------------------------------------
  江西省九江瑟瑟亭有一联:

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夜雨;
获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

  上联是采自唐代元稹诗句中词意,概括诗人厅到白居易被贬谪时的心情;下联是采自白居易《瑟瑟行》诗句中的词句,描述白居易送客寻阳江头,听得瑟瑟声那时的景象。而九江的瑟瑟亭正是后人为追记此古迹而建,自然显得贴切。有些集句联,不是完全集自原句,而是带有借意性质的。




*对联要求
 

就对联的形式而言,它的基本格式,是律诗 (五律、七律) 的中心部分,无论五律、七律,全诗共八句,中间四句 (三、四句和五、六句),是两副规范的对偶句,而且对得工整、恰当。换言之,对联即两句对偶句,而又不同律诗中的对偶那样刻板、机械性地相对,而是表现特更为灵活、形象、多样化。对联一般分上下两句 (或称上下两联)。上下两句,要求字数相等,字词相对,平仄协调,左右对称,而意义相似、相联或相反。对联右边的 (人进门靠右手)称上联,左边的 (人进门靠左手)称下联。上联和下联合成一个整体,就称为一副对联。上下联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关连而又不至重複。




创作对联,必须注意对联的特点和要求,不能随意为之。否则,就作不出好联,或者根本不算对联。以下就是一般对联的特点和写作时要注意的地方:

一﹒创作对联要注意形式美观。上下联要求字数相等,字词相对;并作到形、声、义左右相对,这样才会使对联整齐、协调、优美。

二﹒按汉字平仄声(正确说即是以古韵即平水运为淮),上下联的字词,要求平仄相对。而联中每字之平仄安排,亦有一定之规律;上乘之对联都按《马蹄韵》形式创作;而当中亦可根据律诗般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放宽处理。但孤平(仄)及三平(仄)尾必须避免。对联这样平仄交替使用,读起来才会有抑扬顿挫之感,韵律铿锵有致。

三﹒除左右联平仄相对外,还要注意词性相对。即实词中的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中的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连词对连词,助词对助词。

四﹒句子结构和句型,上下联应互为相对,长短联都应这样。上下联的词句,不论多少,都要字数,句数相等,左右相对。

五﹒无论短联或长联,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六﹒对联用字造句,要求鲜明恰当,文雅清新;造句修辞,尽量运用文言,联语对人、对事、对物、对义,针对性要强。

七﹒对联若是挂在墙壁和粘贴在楹柱上的,所以写、读、贴,都要用直行,都要自右至左。右联是上联;左联是下联。

八﹒对联除了上下联外,有时还有横披。横披由四个字组成。这更要高度艺术概括,要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平仄一般没有严格要求。但要切人、切事、切物、切意,并要求与所书写的对联内容相吻合。


*对仗及词性


对联不单止要讲韵律(平对仄,仄对平),还得要讲词性的对仗(实对实,虚对虚等等)。

对联的对仗工整是对联的最起码条件﹐ 对仗分有工对﹑宽对﹑ 借对等几种。

 工对﹕对仗须用同类词性,如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如清杨昌浚题西湖湖心亭联:

  新 水 影 摇 双 槛 碧 ;
形容词 名词 名词 动词 数词 名词 颜色词

旧 山 光 映 四 围 青 。
形容词 名词 名词 动词 数词 名词 颜色词


更严格的要求是,旧时名词又分为若干门类:天文、时令、地理、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鸟兽虫鱼、形体、人事、人伦等。「工对」者如天对地、日对月、春对秋、朝对暮、山对水、大对小、远对近、有对无、来对去……再次为「邻对」者如天文类对地理类、文事类对文物类、飞禽类对走兽类等,最宽者为「词性对」,如名词与名词相对,状词与状词相对,动词与动词相对等。

严格的对仗、词性、词类都要相对,称之工对。

另外还有一种《句中自对》,就是在上下联中,上联与下联本身之中就具有自行作对的词语,有本身完全形成句中自对的,也有一部份形成自对的;然后,再与和它对偶的一方作对。这就是工对中的工对了。"工绝"就是作得极好的工对。如

(一)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天自对地,有自对无。

(二)

文峻若山,品清于水;

事稽在古,贤取诸今。

 

文峻若山自对品清于水;事稽在古自对贤取诸今。

 

宽对 ﹕与工对相对而言。宽对只要词性相同,便可相对。如“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

借对﹕ 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作联者在联中用的是甲义,同时又借用乙义或丙义构成工对,便称借对。如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古制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故「寻常」借义为数字与「七十」相对。

除了借义,还有一种借对是借音,如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借"沧"与"苍"同音,与"蓝"相对。


合掌

福右万户

荫泽千家

 

名扬中外

誉满华洋




**马蹄韵浅淡. (摘自"对联格律.对联谱"--余德泉)

  
对联格律最重要的,为两条联律,分别是句中平仄和句脚平仄
  
句中平仄,指一个联句中每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公式如下
  
(以下所举的,皆是正格,变格不计在此例)
  
一言句:仄
二言句:仄仄
三言句:平平仄,平仄仄
四言句:平平仄仄
五言句: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至七言,最为常用,八言以上,视节奏而定
  
句脚平仄,指对联一边若干句每句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公式如下
  
每边一句:仄
二句:平,仄
三句:平,平,仄
四句:仄,平,平,仄
五句:仄,仄,平,平,仄
  六句:平,仄,仄,平,平,仄
  七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八句: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以此类推
--------------------------------------------------------  
举例如下,每边二句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联句中平仄为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句脚吻合每边二句规则,分别是,忧[平] 面[仄]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下联,句中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句脚,[老]仄 [头]平 平仄几乎相反相对,意境亦然 
  其他的长句,也大同小异
  
  刚才举的例子,与其他长联可互为参照,另外,句中平仄,还可以与所举的公式相反,只要书上规定和允许,看如何与句脚来正确搭配
假设我们出上联,每边三句的上联,比如说分别是(四,五,六的句型,刚才的绿水无..等联,是五,四之句型),句脚公式是,平,平,仄,这时,你就可以依照联律自由组合以下几种联式
  
一型: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二型: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三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亦或者其他的组合,千变万化,不再多言
  
所有这些都合联律正格要求的,其他的依此类推(具体参照句中平仄规则)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建议初学只能按照联律中平仄的规定来组合,忌按自己随心所欲的创造来组合
  
联律和诗律相似,亦规定不能犯[孤平],不能犯[三平尾],[三仄尾](注:诗律不忌三仄尾,联律忌),上下联尽量不能同字
一句五言,或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中,最后三字连续为三个仄声的,视作[三仄尾],为联律之忌,[三平尾]则恰巧相反,是最后三个字同为平声
[孤平],则是上述所五--九言中,九个字中,只有一个字为平声,其他全为仄声,则为孤平,[孤仄]恰巧与此相反,是一句中,只有一个字为仄,其馀为平声(这一点与诗律为最大的不同,诗律中除了所押的字韵为平声外,整句若只有一个平声,也视为孤平)
  
记住这些,就大概就可以把握住对联格律的精华
鲜花(1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六也先生的支持!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9-17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言辛苦了,六也先生辛苦了~~江畔认真学习!
鲜花(1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大家服务,不辛苦不辛苦
鲜花(1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平仄两读字辨析举要

一、 字义相同,跨平仄两韵部的字

【看】 【叹】 【过】 【望】 【患】 【忘】 【听】 【醒】 【凭】 【漫】 【钿】 【售】
【撞】 【莹】 【泯】 【司】

二、意义的平仄两读字举例

【便】平声,安静;去声,方便。
【不】平声,同“否”。
【苍】平声,青苍;上声,莽苍。
【禅】平声,禅宗;去声,封禅。
【长】平声,形容词;上声,长幼,长成。
【称】平声,名称;去声,对称。
【乘】平声,升,驾乘;去声,车乘。
【除】平声,除夕,台阶;
【穿】平声,孔洞;去声,贯穿。
【传】平声,动词,流传;去声,传记。
【创】平声,创伤;去声,草创,惩创。
【吹】平声,动词,以口吹;去声,名词,鼓吹,如“横吹”。
【从】平声,动词,由;去声,名词,随从之人。
【当】平声,应当,担当;去声,正当,相称,心以为。
【调】平声,调和;去声,音调,征调。
【分】平声,动词,分开;去声,名词,名分。
【供】平声,供给;去声,陈设。
【观】平声,动词,看;去声,名词,寺观。
【冠】平声,名词,冠冕;去声,动词。
【翰】平声,名词,赤羽山鸡,鸟羽;去声,翰墨,文辞。
【荷】平声,名词;去声,动词,担负。
【和】平声,和谐;去声,唱和。
【华】平声,华美;去声,太华。
【间】平声,中间;去声,参与,离间。
【教】平声,使为;去声,名词,教化。
【禁】平声,同“胜”;去声,禁止,宫禁。
【浪】平声,沧浪;去声,波浪。
【离】平声,别离;去声,离去。
【令】平声,使;去声,命令,县令。
【论】平声,动词,讨论;去声,名词,言论。
【那】平声,何;去声,无那(无奈)。
【难】平声,形容词;去声,名词,患难,灾难。
【判】平声,动词,拚;去声,别,裁。
【傍】平声,同“旁”;去声,依傍。
【扁】平声,扁舟。
【颇】平声,形容词,偏;上声,副词,略。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车骑。
【强】平声,形容词;上声,勉强。
【任】平声,堪;去声,听凭。
【烧】平声,动词;平声,名词,猎人放火焚烧之处。
【胜】平声,胜过。(按:此义唐宋人常读平声)
【疏】平声,形容词;去声,名词,奏疏。(按:形容词多作“疏”)
【施】平声,施行;去声,施舍。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按:晚唐以后有以仄为动词,或名词用平声者)。
【王】去声,统治,称王。
【为】平声,动词,作为;去声,因。
【闻】平声,动词;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名词;仄声,动词,使污。
【先】平声,时间在前的,祖先;去声,先行,事先致意。
【鲜】上声,少。
【相】平声,互相;去声,宰相。
【兴】去声,名词,兴致。
【行】去声,名词,德行。
【旋】平声,回旋;去声,俄顷。
【燕】平声,国名,州名,山名。
【要】平声,动词,约;去声,欲得。
【衣】平声,名词;去声,动词,穿衣。
【殷】平声,形容词,富,大;上声,雷声。
【雍】平声,和;上声,州名。
【占】平声,占卜;去声,占据。
【正】平声,正月。
【治】平声,动词,治理;去声,形容词,治理得好。
【中】平声,内;去声,动词,射中。
【重】平声,重复;去声,形容词,轻重。

(作者:空空道人)
鲜花(1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的用典
作者:李岫春

顾名思义,用典这一手法,就是在对联中运用典故。什么叫典故呢?简言之,典故就是出于古典书籍中的轶事、趣闻、寓言,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诗句、文章,都可以当作典故运用。我国旧体诗文中多喜用典,对联亦如此。但对联不一定都要用典,不少对联因为用典而使其光彩夺目,文情隽永。如用典不当,也会使作品褪色。用典要讲技巧,必须做到恰当合理,有的放矢,过分和不及都将成为败笔。

一、用典要有思想性
如郑板桥为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写的一联:

曾三颜四

禹寸陶分

曾即孔子弟子曾参。他说过:“吾日三省我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每日反省自己的忠心、守信、复习三个方面,此为“曾三”。“颜”为孔子弟子颜回,他有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故称颜四。“禹寸”,是说大禹珍惜每一寸光阴。《游南子》谓:“大圣大责尺壁,而重寸之阴”。陶分,指学者陶侃珍惜每一分时光。他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郑板桥化古人之名言,以最简练的语句,囊深邃之内容,此联在于激励人们,珍惜时光,思想积极,值得效仿、学习。

二、用典要准确
用好典故,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然而,必须做到用典准确,切不可典义失调。

请看小凤仙挽蔡锷联: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袁世凯本想利用小凤仙以磨洗蔡锷心志,但小凤仙与蔡锷相识后,结为知音,爱憎同道,视为患难知己,后来小凤仙冒险救蔡脱身,完成倒袁大业。不幸蔡病逝,作者将蔡比周郎岁在青年而夭,又暗喻袁世凯是曹操,用典贴切;下联将自己比做红拂,将蔡锷比做李靖。两喻中人物同是在政治上做过一番大事业的英雄,所以此联用典贴切、自然,令人生发联想。

三、用典要新颖
典故是静态的,用典贵在活用,可使典故鲜活起来,给读者以新鲜、真实、完美的感觉。这就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主客观意识融进典故中去,使它具有独特的韵味。

如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马一浮赠毛泽东联:

旋乾转坤,与民更始

开物成务,示我周行

这副联用了四句成语,“旋乾转坤”出自韩愈《潮洲刺史谢上表》一文,这里是说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军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从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民更始”出自《汉书·武帝》,这里是喻毛泽东带领全国人民改造旧的社会面貌,除旧布新。下联的“开物成务”出自《易经·卜辞上》,这里是说毛泽东通晓万物之理,按理办事,从而得以成功。“示我周行”,出自《诗经·大雅·鹿鸣》,这里是说毛泽东为全国人民指出了很好的建设新中国的方法和道路。这些典故,一字不改,现成照搬。整个对联对仗极其工整,气魄宏大,用典贴切,出语自然,既是用典之妙品,又是集成语联之佳作。

成都武侯祠联写得出人意料: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作者赵藩借鉴清末岑春煊、刘丙章先后任四川总督,其一宽一严、尽失其度,终至失误的教训,托出诸葛亮的治蜀之道,针贬时政,颇有余味。赵为岑春煊老师,联语一语双关,明写诸葛亮治蜀之功,暗示岑治蜀之过,致使岑后来迷路得返,当归功于此联之妙力。此联作为墓祠联,不见悲寒之色,用典奇绝,笔法乃联中稀品。毛主席当年游武侯祠时,对此联极为赏识。

下面谈谈用典的几种方式:


拈 用
将古诗文中的原话照搬或稍加改动而成联,称拈用。

如杭州岳庙联:

天下太平,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

乾坤正气,在下为河岳,在上为日星


上联引自岳飞的话:“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则天下太平矣。”只将顺序颠倒一下,属拈来之笔,下联引自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只改动几个字、即翻成新联。


掇 合
在一联里,将不同作品中的互不相干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典故掇在一起,为同一主题服务,即称掇合。

如安徽霍山县韩信祠联:

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此寥寥十字,便全面概括了韩信一生中的重大经历。上联“生死一知己”,是说韩信得以重用及后来谋反被识破者,均为萧何一人。世人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此理也。下联是说,韩信在早年因家贫挨饿,幸被一洗衣妇人救助,才保全生命。后韩谋反被捕,被吕后所杀,存亡都在两个妇人之手,即是下联的含义。

出 新
即用原来的典故翻出新意。

如河南南阳卧龙岗诸葛庐联: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有何辩襄阳南阳


据传此联为清代咸丰年间的南阳知府顾嘉衡所做。有关部门对茅庐的所在地,多有争议,一说在湖北襄阳的隆中,一说在河南南阳。顾嘉衡是清襄阳人,当时他正在南阳任职,地方人士要他证明茅庐的出处,顾颇感为难,于是便撰写一联于卧龙岗处。意思是说既然诸葛亮对政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功绩扬名天下,又何必去为茅庐这一小事而争论不休呢?此联句显示了作者的大度胸怀。

脱 化
即用典用得不着形迹、使典故原来的风貌不易被人察觉。

例如湖南岳阳楼一联:

四面湖山收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此联乍看不见用典,其实不然。下联应是将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脱化。重在“忧乐”二字。二字关情,用得极巧。

改 造
即对所用典故的内容做一番改动,以为己用。

请看下联:

不明才主弃

多故病人疏


传说此联为清代大学土纪晓岚所做,因他的府上人多次被庸医所误,故对不学无术的庸医恨之入骨。为此,他将孟浩然的诗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改变成一幅嘲讽庸医的妙对。按原诗的意思是说,因为没有才华而不被当权者重用,因为身体多病,连老友也疏远了。改联不变一字,只调换了“才”、“明”、“病”、“故”四字的位置,意思则变成为由于庸医所致遭财主嫌弃,由于总出事,故病人都不来求医。可称神来之笔,令人称奇。此为改造典故的很好范例。当然,对用典的改造,不仅在于动字,有的可用原意,有的反其意而用等等。这要作者通晓典故,掌握好用典的分寸及典故的内涵及外延特点,才能得心应手,改出新意,不落俗套。

修 饰
修饰即摘取原文中、诗词中的句子加以修正,以符合对联的要求。

下联是清末秀才许经明为明诚学校所题之联:

明以辩之,学以聚之

诚者成也,校者教也


联中四小句,形成字句对,集引对,联首二字藏“明诚”二字,以誉明诚学校之意,后半句首字冠“学校”二字,主语诚、校与谓语成、教分别构成叠词,妙趣横生。上句“明以辩之”,出自《礼记·中庸》原句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诚之”,在明辩之句中加一“以”字。“学以聚之”语出《易经·乾卦》:君子“学以聚之”。下句“诚者成也”,出自《礼记》,原文为“诚者,自成也”,删去一个“自”字。 “校者教之”出自《史记·儒林传》正文。上句的意思是说,学者要对所学知识必须加以分辨以求其解。学者以学而聚,亦学问之聚处。下联的意思是说教育十分重视“诚”的,只有讲诚,方成大器,联语典雅自然,主意深邃,堪称奇绝之作。

四、用典要照应主题
做对联,不仅形式上要对称,内容上更要讲对称,用典时特别要注意它的对称形式,即文与义的关系。如上下句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典故,典故之间内容要和谐,性质要对称,不要生拉硬扯。典故的引用必须服务于主题,这是关键。因为用典的作用是让人们从典故中更深刻地领悟联语的旨意。如果用典失误,文义错节,题典火调,必然使读者误入歧途。

如庐山白鹿升仙台(又称街碑亭)一联写的与内容十分贴切:

故从此处寻踪迹

更有何人告太平


史传,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之时,有一名周颠的疯和尚,于南京处唱太平歌,歌词大意是说:“朱元漳当了皇帝,天下会得太平”。朱听说后,派人将其招至军中,随军而行。在朱元璋横渡长江时,狂风大作,兵马难行。周颠立于船头,向天大叫数声风雨骤止,顺利渡江,后周颠告辞要走,朱元璋问去何方?周答:我是庐山竹林寺僧人。后来人们传说他在仙人洞北竹村等处骑白鹿升天而去。朱元璋为他在此建升仙台和御碑亭。此联之妙,在于它全面地将故事化为联内,文辞紧扣主题,语言平中具奇,非大家所不能为。

五、用典要自然得体
要明白用典不是点缀作品更不是炫耀文采,卖弄风骚。用典只是一种手段,为了达到作者所要表达的目的。作品是给人看的,用典必须做到不生涩、不枯燥、不失度、不牵强。中国历史典故浩若烟海,我们用典的范围毕竟有限,使用典故必须避免那些生涩、偏颇、繁乱、含义不清以及不称为典故的“典故”入联。更不能随意串联一些成语、典故或者人名以成联,使人读之生厌或不知所云。典故要给人以美感,要成为点睛之笔。

如蒲松龄的镇纸铜条联写的就十分成功: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联语中连用两个典故,上联借用项羽救赵过漳水后,沉船、破釜、背水一战,终获大捷的典故,无半点雕琢之感。下联借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苦熬十年,绝不罢休的顽强意志和远大志向。

六、用典要积极上进
典故是几千年文明史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但由于它产生于封建社会,有的典故有很浓郁的封建落后色彩,如“人生如梦,攀龙附凤、黄金屋、男尊女卑、黄道吉日、盖棺论定、金榜题名”等等,用这些词时必须慎之又慎,否则会陷入封建思想的团圆之中。古为今用必须注意思想性和政治性。毛泽东是用典的高手,在他的诗作中,典故屡见不鲜,像吴刚、嫦娥、孙大圣、唐僧、神女、湘妃、牛郎、盗跖、玉皇、五帝、孔子、陶令、曹操、霸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在他的笔下运用得十分自如、自然。例如,“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联句。如何做好对联,无捷径可走,必须平时多读一些名诗、名句、名联,久而久之,会得悟其真谛。多写,首先应在多读的基础之上。总之,在用典方面要提高自己的创作出新的胆识,不要在别人的陈词滥调中爬行。这是我们的写作水平得以提高的关键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1-2 23:31 , Processed in 0.05910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