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牌会员
性别保密
威望 点
注册时间2008-9-14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好友
UID14148
听众
阅读权限100
- 积分
- 1619
鲜花( 7) 鸡蛋( 0)
|
**谨承无言版主之命,转载有关对联相关浅见备供参酌,上请各方贤达指评!!
对联探微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别称门联、联语。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国文字和书法结合的独特艺术形式。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著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对联,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指书写张挂在壁间柱上的对联,如春联、名胜及厅堂联等。广义,包括不张挂,只书写或印成文字的对联,如旧联: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出对句巧用同音及回文句,作为一种文字游戏,对上了就算完成任务、亦不作张挂之用。时至今日,人们已习惯于用广义了。
最早的对联
一说
我国最早的对联,据《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记载,在西元964年,孟昶命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题写吉祥词句。孟昶嫌辛寅逊题词不佳,便亲自挥毫题写:
新年纳馀庆
嘉节号长春
又一说
其一:有人认为最早的对联,比孟昶的还要早五百年。是南朝梁代刘孝绰(西元481~539)和三妹刘令闲所作的。清末谭嗣同在《石菊影庐笔记》中记载,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其门:
闭门罢庆吊
高卧谢公卿
其二:刘令闲也是个文采四溢的诗人,她题写的门联是:
落花扫仍合
丛兰摘复生
*常见的对联修辞手法:
中国对联常修辞手法,一般而言有如下几种:
一、比喻法:
牆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子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对比喻法对联是大家比较普遍知道的,毛泽东在其著作曾经引用,它是一副对仗工整、形象鲜明的好联。用来比喻一些没有真才实学、夸夸其谈的人,生动而贴切。这样的比喻手法,就是用一个为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或现象,从而显示这种事物的性质,启发人们去思考。或者是把一些较为抽象的名词概念,变成为具体的形象去感染人。
--------------------------------------------------------------------------------
二、人格化:
烛向灯云:靠汝遮光作门面;
锣对鼓曰:亏侬空腹受拳头。
这是某地元宵节的一副民间的庆灯对联。烛、灯、锣、鼓,都是常见物,但经此摆布,似是人们的一席对话。烛燃著发光,毕竟是在灯裡面,但只有依傍灯笼作门面,才吸引人「欣赏」;而鼓则诉说因腹空遭受拳头之苦。彼此处境不同,感受各异。而著一席对话的内容,恰好体现出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把某些自然现象,或者是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表现为有生命的人的言语或动作,从而使之形象化,去感染人,这就是「人格化」的特徵。这是承袭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一定手法的表现,要根据一定显示生活的需要,根据一定主题与构思的需要,更不宜随便乱用,以免弄巧成拙。
--------------------------------------------------------------------------------
三、问答法
由于对联有著排偶特点,上下两联之间互为相关,采取一唱一和的「问答法」,较为方便。运用这一手法,要求联词结构严密,呼应自然,从一呼一应中阐明主题思想。它的作用主要是:一方面把抽象的东西通过具体形象去表达出来;另一方面用「答」对「问」,就更便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索,从而达到深刻显示事物本质的目的。
从前,有人通过戏台演戏中的情景,用联语把其生涯作一番对照,通俗感人,那戏台楹联是:
穷的富的,贵人贱的,睁睁眼看他怎的;
歌斯舞斯,哭斯笑斯,点点头原来如斯。
--------------------------------------------------------------------------------
前面提到一家财神庙撰联云:
颇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到底给谁是好。
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怎样教我开销。
此联就是通过这样一问一答,一针见血地揭露了那些财迷心窍者的丑恶面目。
--------------------------------------------------------------------------------
这种「问答法」,不但反映在社会矛盾上面,而且还反映在描写自然景物上面。杭州飞来峰有一副对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
江西省石钏山坡仙楼有一副对联:
岭上梅子熟未?
座中木樨香乎?
这两联同上述两联不同的,就是上下两句都是问,答案是通过游人的感受中找寻,更为有味。
--------------------------------------------------------------------------------
四、衬托法
东海望澎台,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
南天留祠宇,雄图虽渺,称名则妇孺皆知。
这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祠有一副对联,作者并不正面叙述郑成功当年如何反抗侵略,如何收複台湾的事迹,只是用「澎台风景」作示,接著以「不殊」和「之异」作对立面,衬托上句。如此,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这位民族英雄当年的光辉伟绩来。
对联写作的衬托法,通常有两种。一是侧面衬托;一是反面衬托。所谓侧面衬托,对主题不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旁边的有关事物显示出来,使主题思想含蓄,引人寻味。
--------------------------------------------------------------------------------
五、对比法
运用「对比法」来写对联,亦算常见。例如郭沫若少年时戏对: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他年攀桂,登月宫必定有我。
它说明不同的时代,将有不同的作为。事物的好与坏,是事物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这是客观存在的。但要使人们取得正确的认识,或加深人们的认识,就要凸出事物之间的矛盾所在。这样,就最好是运用「对比法」。
--------------------------------------------------------------------------------
六、集句法
集句,是对联写作的手法之一。古今以来,集句成联的范围很广,如集诗句、词句、贴句、俗语、成语、格言等等。在古代对联中,集句联占著很大的分量,这样的「集句法」,它的特点是:用现成的句语,按照对联的形式格调凑,这裡只略举数例。
好雨好山兼好客;
宜烟宜雨複宜晴。
这是用于广东惠州西湖晴雨亭的对联,都是集自唐句。既切合亭名,又适宜于描绘亭榭风光。
--------------------------------------------------------------------------------
江西省九江瑟瑟亭有一联:
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夜雨;
获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
上联是采自唐代元稹诗句中词意,概括诗人厅到白居易被贬谪时的心情;下联是采自白居易《瑟瑟行》诗句中的词句,描述白居易送客寻阳江头,听得瑟瑟声那时的景象。而九江的瑟瑟亭正是后人为追记此古迹而建,自然显得贴切。有些集句联,不是完全集自原句,而是带有借意性质的。
*对联要求
就对联的形式而言,它的基本格式,是律诗 (五律、七律) 的中心部分,无论五律、七律,全诗共八句,中间四句 (三、四句和五、六句),是两副规范的对偶句,而且对得工整、恰当。换言之,对联即两句对偶句,而又不同律诗中的对偶那样刻板、机械性地相对,而是表现特更为灵活、形象、多样化。对联一般分上下两句 (或称上下两联)。上下两句,要求字数相等,字词相对,平仄协调,左右对称,而意义相似、相联或相反。对联右边的 (人进门靠右手)称上联,左边的 (人进门靠左手)称下联。上联和下联合成一个整体,就称为一副对联。上下联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关连而又不至重複。
创作对联,必须注意对联的特点和要求,不能随意为之。否则,就作不出好联,或者根本不算对联。以下就是一般对联的特点和写作时要注意的地方:
一﹒创作对联要注意形式美观。上下联要求字数相等,字词相对;并作到形、声、义左右相对,这样才会使对联整齐、协调、优美。
二﹒按汉字平仄声(正确说即是以古韵即平水运为淮),上下联的字词,要求平仄相对。而联中每字之平仄安排,亦有一定之规律;上乘之对联都按《马蹄韵》形式创作;而当中亦可根据律诗般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放宽处理。但孤平(仄)及三平(仄)尾必须避免。对联这样平仄交替使用,读起来才会有抑扬顿挫之感,韵律铿锵有致。
三﹒除左右联平仄相对外,还要注意词性相对。即实词中的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中的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连词对连词,助词对助词。
四﹒句子结构和句型,上下联应互为相对,长短联都应这样。上下联的词句,不论多少,都要字数,句数相等,左右相对。
五﹒无论短联或长联,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六﹒对联用字造句,要求鲜明恰当,文雅清新;造句修辞,尽量运用文言,联语对人、对事、对物、对义,针对性要强。
七﹒对联若是挂在墙壁和粘贴在楹柱上的,所以写、读、贴,都要用直行,都要自右至左。右联是上联;左联是下联。
八﹒对联除了上下联外,有时还有横披。横披由四个字组成。这更要高度艺术概括,要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平仄一般没有严格要求。但要切人、切事、切物、切意,并要求与所书写的对联内容相吻合。
*对仗及词性
对联不单止要讲韵律(平对仄,仄对平),还得要讲词性的对仗(实对实,虚对虚等等)。
对联的对仗工整是对联的最起码条件﹐ 对仗分有工对﹑宽对﹑ 借对等几种。
工对﹕对仗须用同类词性,如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如清杨昌浚题西湖湖心亭联:
新 水 影 摇 双 槛 碧 ;
形容词 名词 名词 动词 数词 名词 颜色词
旧 山 光 映 四 围 青 。
形容词 名词 名词 动词 数词 名词 颜色词
更严格的要求是,旧时名词又分为若干门类:天文、时令、地理、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鸟兽虫鱼、形体、人事、人伦等。「工对」者如天对地、日对月、春对秋、朝对暮、山对水、大对小、远对近、有对无、来对去……再次为「邻对」者如天文类对地理类、文事类对文物类、飞禽类对走兽类等,最宽者为「词性对」,如名词与名词相对,状词与状词相对,动词与动词相对等。
严格的对仗、词性、词类都要相对,称之工对。
另外还有一种《句中自对》,就是在上下联中,上联与下联本身之中就具有自行作对的词语,有本身完全形成句中自对的,也有一部份形成自对的;然后,再与和它对偶的一方作对。这就是工对中的工对了。"工绝"就是作得极好的工对。如
(一)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天自对地,有自对无。
(二)
文峻若山,品清于水;
事稽在古,贤取诸今。
文峻若山自对品清于水;事稽在古自对贤取诸今。
宽对 ﹕与工对相对而言。宽对只要词性相同,便可相对。如“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
借对﹕ 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作联者在联中用的是甲义,同时又借用乙义或丙义构成工对,便称借对。如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古制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故「寻常」借义为数字与「七十」相对。
除了借义,还有一种借对是借音,如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借"沧"与"苍"同音,与"蓝"相对。
合掌
福右万户
荫泽千家
名扬中外
誉满华洋
**马蹄韵浅淡. (摘自"对联格律.对联谱"--余德泉)
对联格律最重要的,为两条联律,分别是句中平仄和句脚平仄
句中平仄,指一个联句中每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公式如下
(以下所举的,皆是正格,变格不计在此例)
一言句:仄
二言句:仄仄
三言句:平平仄,平仄仄
四言句:平平仄仄
五言句: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至七言,最为常用,八言以上,视节奏而定
句脚平仄,指对联一边若干句每句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公式如下
每边一句:仄
二句:平,仄
三句:平,平,仄
四句:仄,平,平,仄
五句:仄,仄,平,平,仄
六句:平,仄,仄,平,平,仄
七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八句: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以此类推
--------------------------------------------------------
举例如下,每边二句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联句中平仄为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句脚吻合每边二句规则,分别是,忧[平] 面[仄]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下联,句中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句脚,[老]仄 [头]平 平仄几乎相反相对,意境亦然
其他的长句,也大同小异
刚才举的例子,与其他长联可互为参照,另外,句中平仄,还可以与所举的公式相反,只要书上规定和允许,看如何与句脚来正确搭配
假设我们出上联,每边三句的上联,比如说分别是(四,五,六的句型,刚才的绿水无..等联,是五,四之句型),句脚公式是,平,平,仄,这时,你就可以依照联律自由组合以下几种联式
一型: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二型: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三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亦或者其他的组合,千变万化,不再多言
所有这些都合联律正格要求的,其他的依此类推(具体参照句中平仄规则)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建议初学只能按照联律中平仄的规定来组合,忌按自己随心所欲的创造来组合
联律和诗律相似,亦规定不能犯[孤平],不能犯[三平尾],[三仄尾](注:诗律不忌三仄尾,联律忌),上下联尽量不能同字
一句五言,或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中,最后三字连续为三个仄声的,视作[三仄尾],为联律之忌,[三平尾]则恰巧相反,是最后三个字同为平声
[孤平],则是上述所五--九言中,九个字中,只有一个字为平声,其他全为仄声,则为孤平,[孤仄]恰巧与此相反,是一句中,只有一个字为仄,其馀为平声(这一点与诗律为最大的不同,诗律中除了所押的字韵为平声外,整句若只有一个平声,也视为孤平)
记住这些,就大概就可以把握住对联格律的精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