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散文] 信仰与罪恶 [复制链接] (4/510)

鲜花(63) 鸡蛋(0)
发表于 2011-12-13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顶着40度以上的高温在正午的时候,来到渣滓洞与白公馆。许多的同行者受不了高温的蒸煮,躲在荫处偷凉。整个重庆的上空犹如巨大的桑拿房,哪有什么可以偷凉的去处?无非是坐那一动不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渣滓洞废于N年的一场山洪,如今的渣滓洞是在原址重建的。所以,进门的哨所,有很明显的重塑的痕迹。往里数百米处,就是渣滓洞。原本以为渣滓洞很深邃,其实是几排围着修建的两层木质结构的房子,那洞也有些名不副实。

我不知道渣滓洞名字的由来,或许只是个巧合,这名字竟是如此的不堪。渣滓洞是囚禁人的地方,在那个年代,关的却不是危害社会人群的渣滓,而是一群有坚定信仰的人。他们被另一群自称也有信仰的人关押着,制造出来的罪恶,可谓骇人听闻。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有信仰,而在于是否拿信仰制造罪恶。

每个狭小的房间陈列着曾经关押在此的“政治犯”,照片密密麻麻,不用说每张照片都是一份罪恶,惊讶于小小的房间怎么可以装得下?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一张张年青而没有褪尽稚气的脸,青春洋溢。为了信仰,他们把生命都舍却了。

我在房间里努力找寻熟悉的名字,江姐、许云峰、陈然,还有小萝卜头。很快就看到了江姐的照片,凝视良久。照片没有印证她在我脑海中的高大全的光辉形象。这分明是个普通的女性,还是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性,温柔与妩媚在这些照片上集中体现。是什么力量让一个漂亮的女人做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江姐的事迹很具有代表性,无怪乎小说《红岩》会将江姐的故事提炼出来,便脍炙人口。照片类似于江姐的漂亮女性不乏其人。

许云峰的关押之地,倒是可以称之为洞,也比想像的小很多。审讯室陈列着各种刑具,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牢房与审讯室紧挨着。可以想像,关押在此的政治犯每天都能听到皮鞭的抽打声,老虎凳上的哀嚎声;嗅着鲜血与皮肉的腐腥味,烧红烙铁印在皮肤上烤肉味。

白公馆并不与渣滓洞在一块,相距也不远,五分钟的车程就到了。白公馆是真迹,在拾级而上的歌乐山的半山腰。一个迷你型的庭院,说是馆,其实主建筑就是一栋二层的土木结构的房子。最多的时候却关押了200多名“政治犯”。陈列与渣滓洞一般无异。不同的是,这里面关押着被认为案情较大的“政治犯”。比如,抗日名将王显声和办挺进报的陈然。

听说在重庆有个红卫兵墓地,里面葬着重庆在文革初期因械斗而死去的青年。网上搜索了一下,便看到重庆摄影师田太权以红卫兵墓地为背景创作的一组影像作品《遗忘》,被那超时空的组合所震撼。1967年7月的重庆,年青的狂热信仰者们,正在以简单的武斗到初具规模的战争的形式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悲剧。信仰的双方没有正面和反面;没有好人和坏人。他们就这样无畏地结束对方鲜活而年青的生命。

女儿在重庆读书,我想,我应该还有机会去重庆,那一定要去红卫兵墓地看看,深层次体会父辈那代人的信仰。

2011-12-13

评分

参与人数 2草币 +400 +10 +10 鲜花 +10 收起 理由
听雨入梦 + 200
云舞蝶衣 + 200 + 10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57) 鸡蛋(2)
发表于 2011-12-14 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也看过不少关于渣滓洞与白公馆方面的文章,看老兄这篇,依旧难以平复的感受。末段所提到六几年的一些人间悲剧,昨天,还在和朋友在酒桌上探讨。的确是为了一种信仰,被思想的至高点所左右吧,造就了那一场场全国性的苍白可悲的惨剧和数万计的生命。。。
[发帖际遇]: 无尘又娶了一房姨太太,花掉了143 元 草币. 。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43) 鸡蛋(0)
发表于 2011-12-15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尘诠释的很深刻!赞!
鲜花(43) 鸡蛋(0)
发表于 2011-12-15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场面惨不忍睹啊!
鲜花(27) 鸡蛋(0)
发表于 2011-12-15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写的很棒,有记有评,记得有条不紊,评得入木三分。佩服。
[发帖际遇]: 听雨入梦 撒豆成兵落木成林,玉手一挥,散文成型,赚了423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6-3 20:27 , Processed in 0.065901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