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一刻] 寓言哲理 [复制链接] (912/12726)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只屎壳郎

一个小岛上放养着一头牛,有两只屎壳郎靠吃牛粪而生活。冬季来临,一只屎壳郎对另一只说,他想立刻飞到大陆去过冬,让那只单独留在岛上,这样食物就足够充饥了。他还说,如果他发现丰富的食物,将带些回来。他飞到了大陆,发现有许多牛粪,还是稀的,就在那里停留下来过冬。冬天一晃就过去了,他又飞回到岛上。另一只屎壳郎看见他浑身油光发亮,长得又肥又壮,便责怪他不履行诺言,什么都没有带回来。他答道:“你不要责怪我,去责备那地方的自然条件吧,因为只可以在那里吃,一点也不能带回来。”

    这故事是说不讲信用的朋友是不可信赖的。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蚂蚁

很久很久以前,蚂蚁本来是人,他们有田可耕,有地可种。但他们不满足于自己劳动所得,不愿辛勤劳作,却很羡慕别人的东西,经常去偷邻居的果实。宙斯对他们的贪婪感到气愤,便把他们变成了现在称之为蚂蚁的小动物。虽然他们的模样改变了,本性却依然如旧,直到现在他们仍在别人的田里走来走去,拾捡小麦和大麦,贮存在自己的窝里。

    这故事说明,本性恶劣的人,即使受到了最严厉的惩罚,恶习也不会改变。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河狸

河狸是生活在水中的四足动物。据说它的阴部可用于治疗某种病,因此人们一看见它就追赶,要捉住它,割下它的阴部来。海狸知道被追赶的原因,便靠腿的力量竭力逃生,以保护自己的身体。每到它要被捉住时,它便把自己的阴部撕下来,抛出去,这样就能保全自己的生命。

    这故事是说,聪明的人宁愿抛弃财富,以保全自己的生命。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航海者

有几个人乘船出海。大海的气候变化万千,船刚驶入海面时,恰恰碰上了狂风巨浪,船几乎被巨浪吞没。有个人撕破衣服,大声悲惨地痛哭,祈求庇护神,许愿说如能得救,定当还愿报恩。过了不久,风暴过去了,大海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大家为幸免于难而互相祝福,手舞足蹈,高兴极了。老实的舵工却对他们说道:“朋友们,幸免于难确实值得高兴庆贺。但我们还必须勇敢地去面对说不定还会再来的狂风巨浪。”

  这故事告诫人们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风平浪静时仍要警惕随时可能降临的惊涛骇浪。
[发帖际遇]: 一个袋子砸在了 来无踪去无影 头上,来无踪去无影 赚了 185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只鹦鹉、国王和他儿子

两只鹦鹉是父子,深受国王父子的宠爱,国王所享用的烤肉,是它俩的家常便饭。年龄
使不同的人和鸟建起了诚挚的友谊,国王喜爱老鹦鹉;而王子则与雏鹦鹉玩耍在一起,十分
地熟悉,两者在一起成长、一起在学校相伴。这小鹦鹉可真是天大的福气,因为它的小主人
是王子!

    王子天生热爱鸟雀,他又养了一只十分漂亮的麻雀,也是全国最珍贵的一只。麻雀给小
王子增添了不少童年时的欢乐。一天,小鹦鹉和麻雀在一起嬉戏,在孩子们中间常会发生游
戏变成吵架的事情,这会儿也出现在两只鸟之间。结果,麻雀竟被小鹦鹉啄了个半死,只见
它耷拉着脑袋和翅膀,看样子活下来的希望实在不多了。小王子一气之下,就令人把小鹦鹉
活活处死了。

    噩耗传到老鹦鹉耳中,悲伤的父亲绝望地哭泣,但是哭喊也挽救不了一命归阴的小鹦
鹉。悲痛至极的老鹦鹉暴怒地扑向小王子,狠命地啄瞎了他的眼睛,尔后赶紧逃亡飞到一棵
松树上,藏到了树的顶梢端。在这安全保险的半空中,它细细品味着丧子和报仇的复杂情感。

    国王想把这鸟儿诓回去,就亲自来到树下对它说:“朋友,请你飞到我身旁来,哭泣对
我们都已不起作用,我们要抛开怨恨、复仇、哭丧的情绪。现在我应该承认我是非常的痛
苦,但千错万错都怪我们,是我的儿子先动的手。我的儿子,不,是命运之神造成了这起事
故,巴赫克女神早在她的生死簿上记载着:在我们的孩子中一个将死去,另一个则会在争斗
中眼睛失明。

    我们作父亲的要彼此安慰,你现在飞回到笼子里来吧!”老鹦鹉回答说:“陛下,在发
生了如此惨祸之后,难道你还认为我会相信你的话?我知道,你是想用什么命中注定、发誓
保证啦,用这种欺骗神灵的话语来想使我上钩。谢天谢地,幸亏命运之神让我站在这高高的
松树之梢,我将会远远地避开小王子,藏在密林的深处。否则的话,我会勾起陛下的愤怒和
仇恨的情绪。我要寂寞地聊度我的残生。我十分清楚,国王都好报复,而权力又如神一般无
处不在。我倒是情愿相信陛下会忘记我的这次大不敬,但我想我还是远远地躲开你的眼睛和
手为好。陛下,我的朋友,我求你还是走开的好,站在树下也是白搭,别再说要我回来的话
了,疏远对仇恨来说是一剂令人头脑清醒的良药,正如同可以医治爱情的创伤一样有效。”
[发帖际遇]: 一个袋子砸在了 来无踪去无影 头上,来无踪去无影 赚了 130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羊替牛

古时候,人们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有一天,齐国都城里来了一个人,他牵着一头牛从皇宫大殿前走过。这时,恰值齐宣王在大殿门口看见了,命人叫住那牵牛的人,便问道:“你打算把这头牛牵到那里去呢?”那人回答说:“我要牵去宰了用来祭钟。”  

  齐宣王听了后,看了看那头牛,然后说:“这头牛本来没有罪过呀,却要白白地去死,看着它那吓得颤颤抖抖、哆哆嗦嗦的样子,我真不忍心看了。把它放了吧!”  

  那个牵牛的人说:“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请您把祭钟这一仪式也废除了吧?”  

  “这怎么可以废除呢?”齐宣王严肃起来,接着说:“这样子吧,就用一只羊代替这头牛吧!”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人们:杀牛和杀羊都是屠杀生命。对牛的怜悯与对羊的残忍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能算是仁慈。齐宣王的以羊替牛只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可见他的虚伪。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涸辙之鱼

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  

  庄子听罢转喜为怒,脸都气得变了色。他忿然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赶路到府上来时,半路突听呼救声。环顾四周不见人影,再观察周围,原来是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据称,这条鲫鱼原住东海,不幸沦落车辙里,无力自拔,眼看快要干死了。请求路人给点水,救救性命。”  

  监河侯听了庄周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鲫鱼。  

  庄子白了监河侯一眼,冷冷地说:“我说可以,等我到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到你这儿来,把你接回东海老家去罢!”  

  监河侯听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么行呢?”  

  “是哇,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即气得睁大了眼,说眼下断了水,没有安身之处,只需几桶水就能解困,你说的所谓引水全是空话大话,不等把水引来,我早就成了鱼市上的干鱼啦!”  

  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是人们的常识。这篇寓言揭露了监河侯假大方,真吝啬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之人的惯用伎俩。老实人的态度是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鲁国少人才

鲁哀公对拜见他的庄子深有感慨地说:“咱鲁国儒士很多,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  

  庄子听了鲁君的判断,却不以为然地持否定态度:“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鲁哀公反问庄子:  

  “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能说鲁国少儒士吗?”  

  庄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鲁国的所见所闻:  

  “我听说在儒士中,头戴圆形礼帽的通晓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丝带系玉玦(jue)的,遇事清醒果断。”庄子见鲁王认真听着,接着表示自己的见解:“其实那些造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着儒装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实学。”  

  他向鲁王建议:“您如果认为我判断得不正确,可以在全国范围发布命令,宣布旨意,凡没有真才实学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问斩!”  

  鲁哀公采纳了庄子的谏言,在全国张贴命令。不过5天,鲁国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见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独有一男子汉,穿戴儒装立于国宫门前。鲁哀公闻讯立即传旨召见。鲁哀公见来者仪态不俗,用国家大事考问他,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千变万化,对方对答如流,思维敏捷,果然是位饱学之士。  

  庄子了解到鲁国在下达命令后,仅有一位儒士被国君召进宫,敢于回答问题。于是他发表自己的看法:“以鲁国之大,举国上下仅只一名儒士,能说人才济济吗?”  

  这篇寓言很有讽喻意味。真才实学不是靠衣着来装扮的,形式不能取代实质。一种思想、学说或职业吃香与流行后,就会有人弄虚作假,附庸风雅,借以谋取私利。
[发帖际遇]: 来无踪去无影 乐于助人,奖励 199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玉器和瓦罐

韩昭侯平时说话不大注意,往往在无意间将一些重大的机密事情泄露了出去,使得大臣们周密的计划不能实施。大家对此很伤脑筋,却又不好直言告诉韩昭侯。

  有一位叫堂谿(xi)公的聪明人,自告奋勇到韩昭候那里去,对韩昭侯说:“假如这里有一只玉做的酒器,价值千金,它的中间是空的,没有底,它能盛水吗?”韩昭侯说:“不能盛水。”堂豁公又说:“有一只瓦罐子,很不值钱,但它不漏,你看,它能盛酒吗?”韩昭侯说:“可以。”

  于是,堂谿公因势利导,接着说:“这就是了。一个瓦罐子,虽然值不了几文钱,非常卑贱,但因为它不漏,却可以用来装酒;而一个玉做的酒器,尽管它十分贵重,但由于它空而无底,因此连水都不能装,更不用说人们会将可口的饮料倒进里面去了。人也是一样,作为一个地位至尊、举止至重的国君,如果经常泄露臣下商讨有关国家的机密的话,那么他就好像一件没有底的玉器。即使是再有才干的人,如果他的机密总是被泄露出去了,那他的计划就无法实施,因此就不能施展他的才干和谋略了。”

  一番话说得韩昭侯恍然大悟,他连连点头说道:“你的话真对,你的话真对。”

  从此以后,凡是要采取重要措施,大臣们在一起密谋策划的计划、方案,韩昭侯都小心对待,慎之又慎,连晚上睡觉都是独自一人,因为他担心自己在熟睡中说梦话时把计划和策略泄露给别人听见,以至于误了国家大事。

  堂谿公开导韩昭侯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智慧的人很善于说话,能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治国安邦的大道理;能够虚心接受意见、不唯我独尊的人,才是明智的领导者。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1-12 13:23 , Processed in 0.04269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