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一刻] 虚无缥缈[水楼] [复制链接] (7831/48599)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炎凉趋附人情通患

饥则附,饱则翱;燠则趋,寒则弃,人情通患也。

翱:飞翔。据《晋书·慕容垂载记》说:"垂犹鹰也,饥则附人,饱则高翱。"

燠:温暖,此形容富贵人家。

穷困饥饿时就投靠人家,吃饱了就远走高飞;遇到了有钱的就去巴结讨好,看见贫困的就鄙弃不顾,这就是一般人普遍存在的毛病。

如果你成功了,一定会有人巴结你、讨好你;但你可别失败,一旦失败他一定会像避瘟疫一样避开你;人就喜欢接近成功的人、走运的人,而避开失败的人、倒霉的人。即使是世界上你最爱或最爱你的人,那又如何呢?他或她是世界最敢于无情伤害你的人,最敢于撕破面具、向你伸出匕首的人。他或她可以容得下世界上所有的人的伤害,唯独不能忍受你的伤害。正派人一般都待人热诚,所谓古道热肠;遇事正直,所谓胸怀坦荡。他既不会巴结,更不会趁人之危,落井下石。所以,在社交中要能识别人,结识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发帖际遇]: 虚无缥缈 捡了钱没交公 草币 降了 100 元 .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地父母敦睦气象

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恶有则,便是燮理的功夫;天地一大父母也,使民无怨咨,物无氛疹,亦是敦睦的气象。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愆:过失、错误。

燮理:调和、调理。

怨咨:怨恨、叹息。

氛疹:氛当凶气解,氛疹是疾病。
[发帖际遇]: 虚无缥缈 在论坛发帖时没有注意,被小偷偷去了 110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自己的身心就等于一个小世界,不论高兴与愤怒都不可以犯错误,尤其对于喜欢的和厌恶的东西也要有一定标准,这就是做人的谐和调理的功夫;大自然就像人类的父母,负责养育人,要让每个人都没有牢骚怨尤,使万物都没有灾害而顺利成长,这也是造物者一番恩德、天地间一片祥和的景象。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门关》记有兜率和尚的"三转语"。兜率和尚三转语的第一句是:"拔草参去,只图见性,即今上人,性在何处。"行脚于草莽之中,遍访名师,参究禅的玄要,不是为了别的,真正的目的是见性成佛。那么现在你的自性、个性、本性到底在哪里呢?《金刚经》言:"三世心不可得。"二祖慧可大师也说过:"觅心了不可得。"请把心、把佛性摆出来看看。彻悟的人对此有对偈:"蟋蟀隐草间,有声但无影。""识得自性,方脱生死。眼逃落时,作么生脱"。一旦悟道见性,从这里起你就脱离了生死,那么当你将永远地合上双眼离开人世时,你怎样脱离生死呢?请你速速道来。禅僧中有许多人死时十分安详,也有人边喊"痛"边离开人世的。有位高僧说:"普通的人都会生病,现在我也有病了,病情都一样,不过这病本身跟普通人的病是相同还是不同的呢?如果说相同,我这个神僧的脸往何处搁。如果说不同,我的病苦之状跟普通人不是一样的吗?""脱得生死,便知去处。四大分离,向何处去"是第三句。佛语中说脱离了生死轮回的世界,就会明白死后的去处。可是当你我死去,构成肉身的地、水、火、风这四大要素都分离了,人还往哪里去呢?禅并不承认死后的世界。如果有谁把第二句的意思与死后的世界联系起来,他是不懂禅的。禅的问题,着眼点始终是现在、这里、自己。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窗读易午案谈经

读易晓窗,丹砂研松间之露;谈经午案,宝磬宣竹下之风。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易:指《易经》。

丹砂:也叫朱砂,成分含一硫化汞,是提炼水银的重要原料,又可用来制成红颜料。

磬:用坚美石头或玉所制成的乐器,敲打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发帖际遇]: 虚无缥缈 股票分红,赚了 142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晨静坐窗前读《易经》,用松树上滴下来的露水来研朱砂圈点书中的精义;中午时刻在书桌上诵读经书,轻轻敲打着宝磬,让那清脆的声音随风扩散到竹林间。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荀子曾说:对于天下的各种事物不能融会贯通,就不能称做善于学习。荀子说这话是要求我们把死书读活,不要拘泥于字句,放得开,又收得拢,万变不离其宗。三国时魏有个叫管辂的人,精通《易经》,一天,何晏向他请教《易》中有关"阳爻"的问题,得到满意解释后,何晏心悦诚服地赞叹:"君论阴阳,举世无双。"当时,邓飏正在座,便问管辂:"人说你善解《易经》,可你刚才所言,却又没一句谈论《易经》的爻辞,这是什么原因呢?"管辂应声答道:"真正懂得《易经》的人,绝不死抠爻辞的说明而论《易经》,相反,只取精神,说人事,这才是真正的知《易经》精神,用《易经》之玄妙。"
[发帖际遇]: 虚无缥缈 捡了钱没交公 草币 降了 97 元 .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日有人问阿难尊者:"佛最重要的教诲是什么?"阿难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意即莫做恶事,广施善行,自净其心,即可成佛。唐代有位道林和尚,他总坐在大松树上坐禅,故赢得"鸟巢和尚"的雅号。白乐天(白居易)任杭州知府时,曾问过和尚,"佛法的真正精神是什么?"鸟巢和尚应诺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种道理不是连三岁孩童都懂吗?""是啊!可是实行起来,连八十岁的老翁都觉得难!"
[发帖际遇]: 虚无缥缈 发帖时在路边捡到 166 元 草币,偷偷放进了口袋. 幸运榜 / 衰神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2-2 01:03 , Processed in 0.07909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