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民族情
——关于端午节
江南铁鹰
中国的节日是包涵着很重民俗色彩的,又恰恰是这样的民俗色彩,充分地展示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情怀。每一个中国节,无一不是民族情愫凝结而成。清明、端午、重阳、中秋,直到春节,哪一个节日里,没有感人的故事?哪一个节日,又没有一整套的民俗贯穿在其中?
节日,一年一度,把这些充满民族情愫规定为国假,是个既符合民心,又符合国情,而且可以弘扬与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实在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事。像每逢清明节的祭奠先人,每逢重阳节的尊重老人,还有,每逢中秋的期盼团圆。今天是端午节了,又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一个充满民族情怀的节日。
端午,又称重五,始于对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追忆。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最伟大、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离骚》,这是他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七百七十七个字,诗中叙述了诗人为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所遭受的打击和迫害,深刻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对人民和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其实,人们之所以歌颂和追忆他,恰恰就是对这种精神的肯定。
屈原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所受的摧残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个打渔的隐者,隐者见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劝他“不要拘泥”、“随和一些”,和权贵们同流合污。屈原道:“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公元前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汨罗江,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死时大约六十二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只算短短的一瞬间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人们在江上赛龙舟,包粽子,薰艾草,喝雄黄酒,用这一整套的民俗礼仪过节,就不仅是在追思先人屈原了,也是在一代又一代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接棒者:子安/上官明月
(相关史料见于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