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一刻] 生命的意义在于灌水 [复制链接] (1673/29246)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德国已经取得了世界各国的原谅和信任,但即使西方国家允许德国重新武装,德国也把这支50万人的队伍完全纳入北约的指挥之下,自觉放弃获取核武器的权利,并保证严格采取防御政策,同意数十万北约大军驻扎在联邦德国境内。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反观日本,不仅在道歉上推三阻四,勉勉强强,国内更有不少政客、学者屡屡开脱战争责任,这包括质疑南京大屠杀、为强征慰安妇辩护(把慰安妇说成是受害人的自愿行为)、修改教科书。特别是战争的直接责任人裕仁天皇生前从未因战争行为公开道歉,仅在接见韩国总统时表示“遗憾”。天皇的态度助长右翼份子的气焰,日本军国主义狂热者至今仍为了捍卫天皇名誉采取激进手段。1990年长崎市长本岛等公开表示裕仁天皇应该负战争责任,遭到右翼人士枪击重伤入院。不仅如此,更有多位首相参拜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尽管日本在二战期间给相关国家造成如此重大的伤害,但年年日本高调纪念的却是广岛和长崎,俨然把自己打扮成战争的受害者。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侵略事实,日本更是多方狡辩否认。1977年,日本文部省在一个标准历史书中把二战中的日本给战争对方造成的伤亡、日本的战争暴行,和强行将中国及朝鲜犯人送往日本劳动营的内容删去,只留下了一些美国轰炸东京的照片、一幅广岛废墟的照片和一份日本战争死亡人数的统计表。1988年日本首相竹下登说:“上次战争是否是侵略战争,应当由后世历史学家做评价。” 1986年9月,日本文部大臣藤尾正行宣称1910年日本对朝鲜的吞并是朝鲜心甘情愿成为殖民地。 1988年春,二战后法务大臣、文部大臣、日本国土厅首脑奥野诚亮否认南京大屠杀,“东京审判无效”,要从舆论上“再审东京审判” 。1990年,日本众议员石原慎太郎在接受采访时说:“人们说日本人在那里(指南京)搞了一次大屠杀,但那不是真的,它是中国人编造的故事。这个故事破坏了日本的形象,它全是谎言。” 1994年5月,法务大臣永野茂门说“南京大屠杀是捏造出来的”。当时的日本首相羽田孜竟还称赞永野是“一个正直而又稳重的人”。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对历史的歪曲从来没有停止过,最新的一次则是2012年2月20日,南京的友好城市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在会见南京代表团时称,“南京事件没有发生过”。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的战争态度,和德国相比简直不可以道里计。我们不妨设想,德国如果质疑自己是否发动了侵略战争、质疑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死亡人数、如果德国领导人参拜希特勒自杀之地、高调纪念二战中死于盟国轰炸的受难者,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由于日本无法彻底正视、反思历史,也自然无法取得亚洲各国的原谅,也一直被世界所警惕,并一而再成为恶化各国关系的导火索。1971年日本天皇裕仁访问荷兰的时候被愤怒的荷兰民众袭击,而且引发暴力抗议示威。裕仁天皇访问美国时,他并没有对战争道歉,因而在有的地方被称作“希特勒”,要他滚回去;他种下的纪念树在第二天便被砍倒,树根上被倒了浓盐酸。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为了入常可谓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譬如对苏丹就提供了1亿美元的援助),但最终依然是众叛亲离。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和德国的差距并不仅仅体现在历史问题上、政治智慧上。经济上也同样如此。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一结束,冷战继起。日本和德国借助冷战的历史契机(日本命运的转折点主要是朝鲜战争,德国则接受了36.5亿美元的马歇尔援助,而且美国对它们实行不对称贸易战略:即在贸易保护的同时,它们的产品可以不受限制的进入美国),凭借和平红利(即军费开支几乎为零)和二战前积累的人力和技术基础,两个战败国迅速复苏,均重新成为经济强国。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这两个国家的命运却是那么的耐人寻味。虽然日、德经济复兴都严重依赖对外出口——德国的出口量甚至在八十年代时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但神奇的是德国没有和任何一个国家发生贸易摩擦。相比之下,日本不仅被美国强压着签订了广场协议,更被迫终结日本奇迹,并从此进入长达二十多年、持续至今的停滞期。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究其原因在于,德国的出口战略和日本完全不同。

一是德国没有采取入侵式的贸易出口方式:它尽量分散其出口产品的种类。以1987年为例,德国没有一种产品的出口能占到25%以上的份额。而日本机电产品的出口却占到74%;二是德国向尽可能多的国家出口,大多数公司只把不超过10%的产品出口到美国。而日本则是把高达5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如1969年美国进口的钢铁42%来自日本,彩电更是高达90%。八十年代日本生产的半导体不仅占领美国市场而且还进入美国在欧洲的市场。能源危机后,日本生产的价廉、省油汽车更是充斥美国;三是为了不引起进口国的反感,德国在出口大量商品之后,还会在当地同时进口大量产品。而日本则是出口在美国,同时又在第三世界国家进口,以捞取巨额回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1-15 13:09 , Processed in 0.03435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