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害我还要翻译一下,注释者曰:
从元代到明代各版本,“小桥流水“这句,平沙”都写的“人家”,只有《历代诗余》写成“小桥流水平沙”,《历代诗余》不仅这句不同,古道西风瘦马 的“西风”还写成“凄风”,因为下句“夕阳西下”,大概是回避重复字。王国维这里所引用的,大概就是根据《历代诗余》吧。

观堂即王国维。王国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上学的时候,老师的说法是:“枯藤老树昏鸦”是实景,“小桥流水人家”是虚境,是作者心中对家园的怀念,这叫对比手法。

牵强,很牵强。

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流水平沙,一词之差,意境相去甚远。

小桥流水人家,如江南水乡般温馨,小桥流水平沙,则显荒凉。

还有,古道凄风瘦马,也有道理,马致远老先生不至于那么没词儿,翻来覆去用一个“西”字。

整体来看: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平沙
古道凄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似乎意境更统一,是不?

说实话,我也不是很懂。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考:这个版本的出处,注释者说是《历代诗余》

诗余,“词”的别名。

        我们来看看《历代诗余》是什么家伙?

       百度:《历代诗余》是大清康熙爷让大学士沈辰垣等人编著的。历史评价说:是书卷帙宏富,然编审尚未精详,书中有不少讹误需待订正。
   
         这就完蛋了。

        一是年代上看,元刊本明刻本之类的较早,时间上比较接近,切多种版本一致。
        二是《历代诗余》多有谬误,不足为据了。如把周邦彦《风流子》(新绿小池塘)说成是贺铸的,把南宋萧泰来所作《满江红》当做北宋词人晏几道的,因为两个人都号小山。

       所以目前教材上使用的,还是市面流行的“小桥流水人家”版。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版本问题,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可争的了,“人家”绝对是正版。

可我还有个问题,就是王国维为什么选择这个“平沙”版?

作为一个国学大师级别的、对诗词曲的研究空前绝后的学者,不可能不知道另一个版本更权威。

王国维没做解释。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另有白朴也写过一首《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手法与马致远那首一样,前两句意境颇为相近,而“一点飞鸿”则急转直下,呈现秋之多彩,开朗清健了许多。意境有大相径庭了。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朴也是元曲名家,与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齐名,称“关王白马”。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扯来扯去,胡思乱想,忽的又想起你。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呵呵,我这儿酸了一夜的文,不知你睡的是否安稳。

风飘一夜,满目皆秋。



鲜花(21)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17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桂子 于 2012-10-17 01:52 编辑

一夜之间,气温骤降,满目萧条,和几个诗人闲侃秋思,想起几日前读过的醉笑的《 风飘一夜 · 满目秋》,借来一用,望文 生意。不当之处,多谅解。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注】:上周在某论坛写的,因桂子说要剖析一下此贴。故转贴过来,等着挨刀。

鲜花(21)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17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桂子 于 2012-10-17 15:02 编辑

初步整理了一下,作者闻秋而悲,一起呵成,没作 如是说。笔者自作主张。

一.秋 从心生。

开篇
“隔着窗子,听得见外面的风吹着树叶,哗哗的响。

秋风瑟瑟,不时的从窗缝里溜进来,发出轻轻的咝咝的低吟,吹在背上,凉飕飕的。

起身拉紧窗帘,回到电脑前,看你的头像依旧亮着,想说句话,却不知该说什么,呆了半晌"。——这是作者的秋天,感觉秋 吹过树,从窗缝里溜进来,吹在作者的背上,此时的作者坐在桌前,思念伊人感怀万千。自然界的秋从外面来了,来的猝不及防,触到了作者的背,凉意弥漫着。
看你的头像依旧亮着,想说句话,却不知该说什么,呆了半晌——这是作者内心的秋天。自然界的秋天带来的身体上的凉意,而心头的凉意却是作者直面的那个人——相隔 千里却近在咫尺,无法言说的殇在作者的心里凝成一个无语凝咽的悲凉之秋。

想起西厢记里的词“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 霜林醉,都是离人泪。景色的秋天靠离人的眼泪来酿造。这是一个怎样的秋天呢,作者没有继续把自我的秋天无限的放大,而是笔锋戛然一转,回到了历史之秋。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300 +10 +10 鲜花 +3 收起 理由
醉笑陪君三万场 + 300 + 10 + 10 + 3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12-26 22:42 , Processed in 0.07417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