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229) 鸡蛋(1)
发表于 2012-10-19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万场 于 2012-10-19 01:46 编辑

看了嘉人的八卦帖,笑的不行。

配合一下嘉人,说说醉笑与冷笑的历史关系。

冷笑和醉笑,史称“冷醉二笑”。

记得曾经写过两个关于冷笑的旧帖,一个是冷笑接手并改版艺文视点时,一个是冷笑第一次从艺文下版时。

这两个帖子可以说明醉笑跟冷笑的一些历史渊源,也是醉笑眼中的冷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说明:2011年7月,冷醉二笑在威海。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万场 于 2012-10-19 01:27 编辑

  第一篇:风雨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为小冷喝彩  
  发表于2011-6-1209:09:53
  
  这几天没休息好,午夜过后本来是写东西的时候,心里仍然乱乱的。来论坛一年了,却越来越看不明白。早点睡吧,我习惯的到各个版面转一圈——自从开了情感版,下线之前总要到各个版面转转——什么毛病啊这是,想起南唐后主调侃冯延巳的那句:干卿底事?!
  
  犯贱呗——俺醉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情感,处江湖之远则忧论坛。。。。。。
  
  一边泛酸以自嘲,一边点开《艺文视点》。
  
  打开版面,浓浓的书卷气扑面而来:版头换上了一副水墨丹青的山水人物:画面古朴而悠远:云烟袅袅、流水潺潺,琴声悠悠,酒香阵阵,竹风清清。。。。。。。顿觉琴书流韵,翰墨生香。
  
  画面中间,两个黑字白边的行草“艺文”和两个红色的宋体“视点”,运用色彩的对比和字体的变化,于明暗相间中,一动一静、一放一收,不仅体现出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更与“水墨丹青”这一传统绘画艺术,在表现手法上协调一致,使文字和画面在视觉审美感受上融为一体,和谐对应。
  
  这幅水墨画上的人物,应该是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而画面上只有五个人,应该是《竹林七贤图》的局部。
  
  那么,这幅画中的“竹林七贤”所蕴藏的深刻的思想意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鲜明的人文特征,是对《艺文视点》版主题的标榜和深化,成功的营造出一种由近及远、纵横古今的文化艺术氛围,使传统的民族文化历史与现实遥相呼应、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主义思想一脉相承。
  
  小小版头,看似简单,不过在一幅现成的画上加上几个字而已,其实不然,要在这方寸之间,以最少的材料,最简单的手段,准确的表现出它应有的内涵,谈何容易?
  
  新版头从内容到形式,都对《艺文视点》的理念作出了准确的把握和艺术的烘托,选材精当,构思奇妙、独具匠心。
  
  这幅“竹林七贤”的水墨丹青,应该是大家手笔,虽是局部,但画中的人物和景物都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和象征意义,其构图之精美,意境之雅致,人物之鲜活,不难判断是“竹林七贤”。
  
  看完版头,看到冷笑的帖子:关于《艺文视点》改版云云,下设的子栏目的设计不知道是出自谁的手笔,如果是冷笑,还真得要刮目相看。
  
  我对冷笑印象一直不好,同为辽阳人,向来互相诋毁,从不来往,倒是这两天醉笑因再次下版而悲愤不已的时候,小冷主动跟我聊天,帮我解解心焦。就冲这一点,冷笑还算个爷们。
  
  爷们不是敢骂人,也不是不骂人,爷们是生气了就骂人,骂完了还能再做朋友。
  
  看到这么漂亮的版头,和这么规范的栏目,暗暗有些钦佩这个小老乡——这活干的漂亮。在目前六星面临的调整风雨中,这是最给力的一个动作。
  
  从前的《六星书吧》后来改版为《艺文视点》重新定位,是一次完善,一次飞跃。
  
  醉笑宅心仁厚,冷笑骂了我那么多次,给我两句好话,就把我感动的稀里哗啦的。现在想想,还有点愤愤不平,小莫,你说我有点亏不?
  
  为了小冷的患难相助,更为小冷能做出今天的起飞,醉笑尽弃前嫌,给《艺文视点》,给冷笑以全力支持。我去时尚前,起草了好几篇书评影评,原是准备贴时尚的,这次时尚解散了,不如做个顺水人情,都送了冷笑吧。
  
  特以此篇祝贺《艺文视点》全新版面的起飞,小冷,醉笑为你喝彩!
  
  风雨中,一颗新星冉冉升起,风雨过后,小冷为首的《艺文视点》必是六星天空上最耀眼的一颗星。
  
  【注:个别肉麻文字略有删节】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删节,看上去还是有点肉麻。

这马屁拍的。

小莫,四哥当时那么无耻,你怎么不提醒我啊。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万场 于 2012-10-19 13:51 编辑

  第二篇:别冷笑:XX论坛明星时代的终结
  
  发表于2011-9-2612:10:41
  
  闭关三十七天,醉笑匆匆忙忙来《艺文视点》报平安,向那些牵挂着醉笑生死的人们,因为内心里,《艺文视点》依然是醉笑的家园。
  
  刚刚酝酿着为《艺文视点》写点什么,选了两个题目,一个是《我未成名君未嫁——晚唐才子罗隐》,另一个是想把这三十七天的经历和感受写个连载。今天一上线,见到真真在QQ上说我新换的头像很娘娘腔,我急忙登陆论坛换头像,却见冷笑在《艺文视点》连发三帖——《冷笑告别》。
  
  除了冷笑自己申明的理由之外,我不知道冷笑为什么辞版,问他,也是说要学习进修。
  醉笑甚为惋惜。我曾经在刚刚改版的《艺文视点》发帖说,冷笑是六星论坛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可惜这最后的一颗明星,也隐去了。
  
  快餐时代,我们需要明星来满足我们的葱白情怀,论坛也需要明星,这也是论坛吸引我们的主要力量。遍观六星论坛三两年的历史上,版友熙熙,版主攘攘,上上下下,来来往往,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并非所有登场的都是明星,倒是插科打诨的小丑和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平庸之辈多些。
  
  论坛里的所谓“明星”,就是若干年之后谈起这个论坛,你就自然会想到他、提到他,他们是代表着那个时代那个版面风格的人物;他们是论坛的标识性建筑物——存在时,影响着整个论坛或者某个版面的个性风格和繁荣局面;离去时,也标志着这种个性风格和繁荣局面的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醉笑的心目中:论坛灵魂的领舞者斋主,小说版的人民作家散仙,情感版的流浪者醉笑,艺文版的文化狂人冷笑,时尚的女军医小伊,还有伤不起的司马青衫,都算是六星论坛的明星人物。如果这些人尚在,六星必定是另一番模样,可惜的是,他们都离开了。
  
  冷笑是我的老乡,我叫他“小冷”。我们俩的关系,用小冷的话说,可谓“不打不相识”:从他来到六星,我们俩就一直在掐架,直到他重新定位《艺文视点》,一幅《竹林七贤》的版头,让醉笑欣然前往,而我们的第一次通电话,听着彼此的辽阳乡音,一齐嘿嘿的笑着,一股暖流在我们的胸中激荡,所有的误会隔阂,在那一瞬间冰消瓦解,云开雾散。我曾经说过:他不用多写帖子,尽管他写了那么多;冷笑牛逼哄哄的存在,就是艺文视点的最靓的风景。
  
  醉笑以为:冷笑一去,艺文休矣!
  
  冷笑是论坛最后一个具有明星效应的首版;冷笑的离开,标志着六星论坛明星时代的终结。
  
  我在QQ上对冷笑说:感谢论坛,让我认识了冷笑并成为朋友。在威海,我们俩住在一个房间,彻夜长谈,他身上那种北方男人独有的大气和霸气,宽容和雅量,醉笑自叹弗如。
  
  离开论坛,我们依然是朋友。如果有一天我回辽阳,一定去见小冷。
  
  谨以此文,送别即将离开论坛、离开他倾注了那么多心血的《艺文视点》的冷笑,再用一曲悲凉的《一枝花》送小冷一程。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醉笑以为:冷笑一去,艺文休矣!
-------------------------------------------

注释:不幸言中。冷笑走后不到三个月,艺文就关门大吉了。

不久冷笑不忍艺文倒闭,再次出山重新开版,艺文又恢复了往日的辉煌。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第二篇,我都感动了。

冷笑,你赶紧补写两篇夸奖醉笑的帖子,不然我心里不平衡。
鲜花(16)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19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四哥
讲我不知道的历史
{:1_325:}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冉 发表于 2012-10-19 13:37
我没脚着肉麻,要是我写的,比这还得麻~

{:1_325:}小莫要是没觉得麻,这说明四哥写的比较真实。

小莫是我和冷笑友谊的公证人。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之心 发表于 2012-10-19 09:26
冒个泡,以表示存在
PS  咋就米人写字夸过俺捏

水之心好。

四哥盼望你好久了。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浊世临寒 发表于 2012-10-19 09:32
惊见二位大亨,不胜喜悦!

冷笑比我丰满,我就是一小富农,冷笑是大地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31 09:03 , Processed in 0.05587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