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一刻] 水与争锋 [复制链接] (28758/109695)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快,李斯和韩非便成为一对死党。两人居则同室,出则同车,亲密之态,不逊于新婚的夫妻。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象李斯和韩非这样令后人心潮澎湃的两个男人的相遇实不多见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究其原因,一是要相遇的两个人都是超重量级人物,而且吨位相当,二是要足够年轻,至少不能太老,人一老,便会固执或傲慢得令人生厌。三是要在一起的时间够长,一夜情什么的都不能算。四是要互相影响,彼此促益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是两人分开后均能境界较前有一提升。想来想去,大概也只有唐朝那两个半人半神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了。这种可遇不可求的相逢,缘分啊。与此相比,一男一女的相遇则等而下之了许多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便是才子佳人遇见,那又如何?大家见面了,做爱了,爽的只能是自己,就算拍成A片流传后世,后人想到你们来,最多也就是性欲高涨,断然不会心魄摇荡,只悔生之晚也,不得从游请益。所以说,境界有差距。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扯远了,打住。坚决打住。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李斯和韩非如此相得,最高兴的莫过于荀卿老先生了。他苍老的心灵如同秋日的田野,沉浸在丰收的金黄之中。他不无自豪地在孔子画像前祝曰:吾道之光,吾道之倡,又岂在门人之寡众?视韩非李斯二人,较圣门七十二贤人孰如?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到李斯,他在韩非身上学到的知识不会比他从荀卿身上学到的少。韩非以他独特的贵族身份和超凡的天才,将李斯领入了一片全新的天地。韩非带来的珍贵典籍、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判断、对历朝得失的深入见解,都使李斯受益非浅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斯象一块贪婪而高效的海绵,能迅速把他所接触到的知识吸干消化。日后,李斯回忆起这段美好的求学岁月时,这样评价他和韩非的关系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遇李斯,韩非不失为韩非,不遇韩非,李斯不得为李斯。这话多少有些谦虚。我愿意做这样一个比喻,即把李斯和韩非比拟成两个生产知识的国家。韩非国通过口吃牌火车向李斯国倾销了大量的知识产品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斯国却也通过抬杠号货轮向韩非国反倾销了大量的知识产品。除了荀卿国之外,韩非国和李斯国互为最大的知识贸易伙伴。只不过最终结算下来,韩非国是贸易顺差国,李斯国是贸易逆差国。当时就是这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9-11 14:44 , Processed in 0.04621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