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一刻] 水与争锋 [复制链接] (28758/109650)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斯说得性起,又开始来回兜圈。吕不韦看得眼晕,索性闭上眼睛,任李斯充满力度的声音在自己耳边慷慨陈词: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位士人久受相国奉养之恩,早盼能为相国建功立业。文章千古事,只字未敢轻。相国借重彼等之才,委以立言大任,试问谁人敢不竭尽才智,惟恐有负相国厚望?士人中或有滥竽充数之辈,胸中一无所有,闻知著书一事,必知难而退,如是则不费吹灰之力,而有沙汰之功。士人既倾力著作,则无暇于外寻衅生事,如是则百姓得以安息,必大赞相国驭下有方。士人文章即出,相国览卷一阅,便可知晓其才学之高下,相国择其贤者而用之,如是则开得士之捷径。此其利一也。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大公子素以善养士而名闻天下。然以李斯观之,四人身灭事废,何足道哉。今相国集门客著书,书成之日,缮写誊抄而传于诸侯,则天下之人,皆知四公子养士乃为一己之私欲,相国养士却为造福于万代,于是鄙四公子而尊相国。此其利二也。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千士人合力著书,实为亘古未有之壮观。于斯时也,相国摆宴设酒,邀文武百官齐至相府,观瞻著书盛况,则秦国皆知相国以立言宏道为重,而以江山社稷为轻也。相国得以自明心迹于目前,此其利三也。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斯书即成,必汪洋恣肆,蔚蔚大观。足堪传诸久远,遗泽后世。虽历百千年,相国之名也必高垂而不朽。此其利四也。”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吕不韦被李斯煽动得坐立不安,豪情万丈。吕不韦问道:“此书如成,何以名之?”
  “无相国,则不能有此书。号曰吕子春秋可也。”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吕不韦颇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充其量只能算个提供著书场地和经费的大款,书的思想内容基本上和自己没啥个关系,是以这个“子”字可万万不敢腆颜承担。于是说道:“本相以为,还是名为吕氏春秋较为适宜。”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斯点头赞同。通过这一易名事件,他敏锐地察觉到吕不韦在文化上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恩,以后一定要找机会对他狠狠予以打击。
  于是吕不韦大悦,对李斯顿生相见何晚之意,恭声道:“先生幸教,不韦敬受命。”于是延李斯入坐,奉为上客。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斯却并不领情,他向吕不韦躬身行大礼,高声道:“相国在上,李斯再请八武士之人头。”
  吕不韦一楞,他以为这事已经算完了呢。八武士乃是托关系才得到目前这份工作的,七大姑八大姨这样攀起来,多少和吕不韦都有点沾亲带故,虽说杀了也不心疼,但能不杀最好还是不杀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生逢乱世的政治家,吕不韦的唯一缺陷便是杀心不够重。又或者他和希区柯克有着同样的嗜好,喜欢慢工出细活,带着浪漫的忧伤,在内心的挣扎中,让一个人的死亡变得艰难而漫长。总之,他不喜欢大面积地杀人,觉得这样太缺少艺术上的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9-11 00:32 , Processed in 0.04440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