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一刻] 水与争锋 [复制链接] (28758/109613)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甘罗者,秦故相甘茂之孙也,名门之后,高干子弟。六十三年前,甘茂遭同僚向寿、公孙奭排挤怨谗,只身亡秦而去,后在魏国郁郁而终。甘茂既死,吕不韦养甘罗为庶子,极亲爱之。甘罗少立大志,要恢复祖父荣耀,重振甘氏一门。当机会来临之时,甘罗一计成名,声闻诸侯,誉为不世出之奇才。其计谋简要叙述如下: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燕太子丹入质于秦。吕不韦欲派张唐使燕,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不肯行。他的理由是:“使燕必经赵国,当年臣为秦昭王伐赵,赵国深恨怨臣,悬赏百里之地求臣项上人头。臣入赵,必死也,不可以行。” 吕不韦无奈。甘罗自告奋勇前去劝说张唐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甘罗的策略简单而犀利,你张唐既然怕死,于是以死惧之。甘罗说张唐道:“得罪了一个你得罪不起的人,后果是严重的。昔日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结果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卿之功不如武安君,文信侯之专更胜应侯,文信侯自请卿相燕,卿逆令而不肯行,文信侯欲杀卿,只在反掌之间耳。卿使燕虽九死一生,留在秦国则十死不生,还要连累宗族家人。愿君善择之。” 张唐于是不敢再摆谱,乖乖地令装治行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倘事尽于此,则甘罗也仅一辩士而已,不足为奇。甘罗又谓吕不韦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吕不韦许行。甘罗于是以秦使臣的身份入赵访问。吕不韦交给甘罗的外交任务很明确,向赵王打个招呼,保障张唐平安经过赵国即可。然而使臣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甘罗立功心切,一到赵国便自作主张,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通好,合计伐赵,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危矣。秦之亲燕,无他故,欲相与攻赵,而广河间之地也;王不如割五城与臣,以广秦之河间。秦所望即遂,则归燕太子丹,止张唐之行,绝燕之好,而与赵为欢。王以强赵攻弱燕,而秦作壁上观,不发兵救燕。攻燕所得,岂止五城而已哉?”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赵王大悦,赐甘罗黄金百镒,白璧二双,以五城地图付之,使还报秦王。赵王被人卖了,除了帮别人数钱之外,确实也没更好的办法。堤内损失堤外补,赵王乃命庞煖、李牧合兵伐燕,得上谷三十城,而以十一城归秦。总结这笔买卖,赵国还是小小地赚了一笔,赚得辛苦,赚得憋气。大头却都落在秦国手里。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国空手套白狼,坐收其利,不费一兵一卒,净赚河间五城,又得上谷十一城,甘罗之功也,其越权逾份之罪,自然不再追究。秦王于是封甘罗为上卿。今俗传甘罗十二当宰相,正本于此。当年所封甘茂田宅,秦王尽赐还甘罗。祖宗荣耀,一朝光复。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五部分
  甘罗一计成名的时候,只有十二岁,标准的儿童一个。十二岁的时候,曹三还在为时常尿床而烦恼羞愧,甘罗却已经将他的一肚子坏水遍撒燕赵大地。虽然,而我将议论之。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试析甘罗此计,恫吓张唐,出卖燕国,讹诈赵王,可谓阴损狡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甘罗所为,背信弃义,惟利是图,诚小人也。或说,河间五城和上谷十一城终究是活生生地落入秦国的腰包,甘罗其有功于秦。何责之苛也!于此论点,吾人未敢苟同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甘罗只是个短线操盘手,只顾眼前,不及长远。甘罗貌似两头获利,殊不知,如此一来,秦国失信于天下,其本来就不怎么美妙的国际形象,更是雪上加霜。不仅燕国恨秦之背信弃义,赵国也恨秦之敲诈勒索,早为日后荆轲刺秦、赵高亡秦张本。好在当时秦国太过强大,六国之灭已成定局,甘罗之过不及显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9-10 07:47 , Processed in 0.02169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