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一刻] 水与争锋 [复制链接] (28758/109529)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们走过她的帐房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
  好像红太阳
  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抛弃了财产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那粉红的笑脸
  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
  跟在她身旁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完之后,听者大都会有一种淡淡的惆怅,但慢慢也就忘了。倘听者较为敏感,却会感到灵魂深处的悸动。没错,那是潜意识被唤醒却又不能彻底醒来的感觉。
  毫无疑问,所有的民歌之中,这是最伟大、最晦涩的一首。在我看来,从对灵魂的揭示深度而言,这首歌并不亚于歌德的浮士德。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歌本来是王洛宾写给他当年非常喜欢的一位藏族姑娘——藏族千户长的女儿卓玛的。然而,这首歌的内涵要远比它看上去的来得深邃、复杂。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王洛宾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写了些什么。这是一首天授的作品。不是王洛宾写出了它,而是它选择了王洛宾。这样的作品,与年代无关,与伦理无关,与教育无关,于性别无关。它直入人心,因人而异地或浅或深。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歌可以说集合了众多的心理情结。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自己分析分析。而在这其中,救星情结尤为突出。整首歌,蕴涵着一个从救星出现的狂喜到救星露出本来面目后的大悲的原始悲剧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姑娘就是期待的救星。她住在遥远的地方。遥远有多远?用一生能否到达?我不知道。但是,当她出现的时候,她对我许下承诺,她会让我进她的帐房,每天都能看到她那粉红的笑脸,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于是,我抛弃了财产,毅然跟她前往。作为代价,我为她放羊。但是,到了后来,她连羊也不让我放了。我只能退而求其次,变成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也是好的。然后,她便要抽打我。而我也只剩下绝望的哀求:皮鞭细一些,抽打轻一些。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这样解释还是比较玄乎。但若是把姑娘换成那开国的皇帝,把我换成普通的老百姓,再来看整首歌曲,你会看到什么呢?是的,一个民族的苦难史,以及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把话题回到每个单独的人。每个人都期待着救星,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拯救。这是不能被否认的。作为一个个人,你的救星可能是一封信,一笔汇款,一通情人的电话,一个老板的决定,一条办事处的法令。当你得到了,你便获救了,作为一个个人。但作为一个集体的、一个种族的一员,我们的救星又是怎样的?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我们的祖先,那些最早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他们身上又有些什么故事。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消失。我们的身上,依然残存着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经所历,这些祖先留下的遗物,不是存在银行里,也不是锁在保险柜里,而是在一个最安全的地方,我们的头脑里,成为我们的集体无意识。救星情结,便是祖先的遗物之一。它暗示了我们遥远祖先的最初遭遇。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斯的师兄韩非为后世记下了这样的故事: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9-4 18:45 , Processed in 0.03431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