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一刻] 水与争锋 [复制链接] (28758/109434)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演义和话本里,古时战争更多的是一种两军主帅的单挑游戏,士兵们则只是免费入场的观众兼啦啦队。倘果真如此,则天下当无战也。一战之时,英国民间有语:“捉德国之君王将帅及英国之宰执,各置一战壕中,使双方对掷炸弹,则三分钟内两国必议和也。”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将千万士兵的砍杀互残简化为两将的一决雌雄,说书人和小说家非单图省却口舌笔墨,更借此传达了他们天真的弭兵理想:两国相攻伐,士卒何罪过?且令君帅相博,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然而,果真让两将单挑,士卒只需作壁上观即可,在古往今来的众多队伍中,至少有一支队伍的士卒是坚决不会答应的。这支队伍,就是虎狼之师,大秦铁军。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商鞅自己也承认:凡战者,民之所恶也。但在他执政的短短二十年里,他却成功地将战争变成了老百姓的最爱。秦军士卒,对战争有着异乎寻常的狂热和迷恋。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贝克特等待戈多。秦国老百姓等待的却是打仗。无战可得,辗转反侧。闻战则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商鞅的秘诀很简单,他扼杀了民众所有的希望,只有打仗杀敌,立功授爵,才是民众唯一的出路。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打过群架的同学应该有这样的体会:两队人马一通乱战,每个人都眼睛通红,脑袋空空。挨了一拳,不知道是谁打的,揍了别人一拳,也没时间来看看被揍者的脸。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古时候的战场上,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个敌人通常要挨好几剑,才会最终毙命。而这几剑很有可能出自不同人的手笔。那么,杀死这名敌人的功劳该记在哪位战士的身上?军功当前,每个战士都会抢着应承是自己干的。孰真孰伪?即便起死者于地下,怕也是说不清道不明。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要对军功进行封赏,就必须确立一个简明的考核标准。秦国的解决方案是:谁杀人谁举证。你说敌人是你杀的,那么就把他的脑袋砍下来作为证据。正所谓:一头在手,军功我有。我们可以想象,秦国的老兵在向新兵传授战场经验时,一定会说上这么一句:“杀完人,别忘了砍头哦。”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军功得来费辛苦,而秦国对军功的爵位赏赐也绝不含糊。得到爵位,不仅意味着社会地位的提高,更有丰厚的物质利益。凡斩敌国甲士一颗首级,赐爵位一级,赏田一顷、住宅九亩、庶子一人;倘要做官,则授五十石之官。功赏相长,军功越大,爵位越高,特权越大。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因为所欲有胜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秦兵在战场上无不威猛疯狂,六国队伍望而生畏,未战先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8-29 00:56 , Processed in 0.02277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