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2753) 鸡蛋(3)
发表于 2012-12-29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人生当以真示之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读后感

   书拿到手,自然要一睹为快。先看了序,然后浏览书目,再把整本书大概翻了翻,才逐章细读。这本书,文字朴素,几乎没有修饰辞,直抒胸臆,就如多年前看武打小说里的真正高手,没有花架子,一招一式,朴实却极具威力,让我非常喜欢。
   一
   我很羡慕季老先生,无论在启蒙,还是求学阶段,他无疑是幸运的。他的老师有前清翰林、进士、国学大师、世界级顶尖学者等。从他们身上,季老先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治学方法。显然,后者更为重要。只有幸运不能算成功,季老先人聪明,而且好学,在高中三年六次考试,能拿六个甲等第一,很能说明问题。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包括季老先生也不能免俗。他用了三年时间,搜集资料,写成卡片,然后整理,拟提纲,最后成文章。文章写成后,为炫耀文采,他费了很长的时间,写出一篇相当长的导言。岂料教授将导言全部划掉,并笑着说:“这篇导言统统不要!你这里面全是华而不实的空话,一点新东西也没有!别人要攻击你,到处都是暴露点,一点防御也没有!” 这对他的打击很大,也警醒了他。抛弃浮华,严谨治学,成为他一生秉持的原则。
   创新是一个人进步的灵魂。对此,季老先生很有体会,“写论文,他们(德国人)强调一个‘新’字,没有新见解,就不必写文章。见解不论大小,唯新是图。题目不怕小,就怕不新。我个人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只有这样,学术才能‘日日新’,才能有进步。”反观国内各界盛行的抄袭风,到处是固步自封、装腔作势的所谓学者,我只有感叹稀嘘了。
   二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外语折磨了我十多年,成绩一直不理想,上大学后,更觉受罪。上班后,又自学过几年,下过大功夫,但终究不得法,连基本的使用也没有掌握。
   对于学外语,季老先生认为不要妄想捷径,外语中没有“御道”,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和勤奋,要做一个“有心人”,就是有志向去学习又肯动脑筋。高卧不起,等天上落下馅儿饼来的人绝对学不好外语的,别的东西也不会学好的。要尽快接触原文,不要让语法缠住手脚,语法在接触原文过程中逐步深化。老先生学俄文时,教师只教他念了念字母,教了点名词动词变化,立即让学生读果戈里的《鼻子》,天天拼命查字典,苦不堪言。然而学生的主动性完全调动起来了。一个学期,就念完了《鼻子》和一本教科书。反观中国是慢吞吞地循序渐进,学了好久,还不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读原著。是啊,如此他学会了英语、德语、俄语、吐火罗文、巴利文、梵文、阿拉伯文等。而我,学了十几年英语,却没读过一本原著,难怪一直无法跨过这一道障碍!
   三
   季老先生一生淡泊,不贪图享受,又耐得住寂寞。他自认为“在生活方面,我是一个最枯燥乏味的人,所有的玩的东西,我几乎全不会,也几乎全无兴趣。”在哥廷根的10年里,“早点后,我一般是到梵文研究所去,在那里一呆就是一天,午饭在学生食堂或者饭馆里吃,吃完就回研究所。整整10年,不懂什么叫午睡,德国人也没有午睡的习惯。”十年如一日,“我每天几乎是一个人坐拥书城,‘躲进小楼成一统’,我就是这些宝典的伙伴和主人,它们任我支配,其威风虽南面王不易也。”如此专注行事,不成功才怪?
   四
   爱读书的人,喜欢书,珍爱书,就如宗教信徒的执着,常人无法理解。我们不理解有信仰的人,他们即使饭吃不饱、穿不暖,也要捐钱盖寺庙。对于书的投入,季老先生如忠实的信徒,数十年积累,已拥有数万册书(如果不遭遇疯狂的文革,应该更多)。他在文中两次提到,由于穷,为买书,两次牺牲一个月的饭费。“可我积习难除,仍然节约出一个月的饭费,到东交民巷一个德国书店订购了一部德国诗人薛德林的全集,这是我手边最宝贵的东西,爱之如心头肉。”如此得来的书籍,自然如孩子般宝贝,如有丢失,心里的难过自然无法形容“我过于相信别人,引狼入室,最近搬移书籍,才发现丢书惨重。”
   五
   老先生说,德国还有一种特殊的购书制度,除了大学图书馆有充足的购书经费之外,每个研究所都有自己独立的购书经费,教授可以任意购买他认为有用的书,不管大学图书馆是否有复本。借书是绝对自由的,有一个借书簿,自己写上借出书的书名、借出日期;归还时,写上一个归还日期就行了。从来没有人来管,可是也从来没有丢过书,不管是多么珍贵的版本。
   前段时间,我在党校学习两个月,借阅了十余本书。遗憾的是,图书馆里新书很少,多数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前的书籍。问管理员,为何不多添下新书,她回答,经费紧张。每天看着学校漂亮高大的办公楼,还有一栋即将完工的二十多层高楼,我心里就憋得难受。在党校期间,我们有一堂课现场教学课,在自治区图书馆。老师讲,西方国家的图书馆分布在最好地段,市民借阅书籍、还书非常便捷,开车路过,不用下车就能将书还掉。以色列甚至在公交车站上设有图书架,人们可以拿回家去,但那上面的书不少反多,因为好多人把自己读过的书捐献出来了。
   从党校回来,我曾兴冲冲跑到图书馆,想办个借书证。管理员告诉我,因为系统升级,停办书证。问得多长时间。答曰,几个月,或者半年以后。我无语而回。
   六
   一个朋友打来电话,我说正在读这本书。她说,好多人说季羡林有点怪。我回答,我感觉他并不怪,应该是一个精神非常健全的人。只不过他的时间很珍贵,平常人难以接近,他也没闲功夫进行无谓的交际,在众人眼里自然显得另类了。季老先生对人生看得很透,也非常有见解。他说“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他进一步说“至于人与人的关系,我的想法是: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
   对于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他指出“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对此,我不由想起一句俗语:你看看人家!他的做人标准,远高出我们。
   也许经历得多,他的心态很好。“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也。”
   七
   老先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常感叹,世上知音少,知己更难。这是由于人们的价值观、文化素养、生活习惯不同所造成,也就是隔膜。他说,我们平常所谓“隔膜”是指“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鲁迅的“隔膜”是单方面以主观愿望或猜度去了解对方,要求对方。这样做,鲜有不碰钉子的。他举了一个事例:“我在德国住了十年,没有看到有人在大街上吵架,也很少看到小孩子打架。有一天,我看到就在我窗外马路对面的人行道上,有两个男孩在打架,一个大的约十三四岁,一个小的只有约七八岁,个子相差一截,力量悬殊明显。不知为什么,两个人竟然十起架来。不到一个回合,小的被打倒在地,哭了几声,立即又爬起来继续交手,当然又被打倒在地。如此被打倒了几次,小孩边哭边打,并不服输,日耳曼民族的特性昭然可见。此时,周围已经拢了一些围观者。我总期望,有一个人会像中国一样,主持正义,说一句:‘你这么大了,怎么能欺负小的呢!’但是没有。最后还是对门住的一位老太太从窗子里对准两个小孩泼出一盆冷水,两个小孩各自哈哈大笑,战斗才告结束。”对这件事,他经过思考,得出“这件小事给了我一个重要的教训:在西方国家眼中,谁的拳头大,正义就在谁手里,我从此脱离了隔膜党。” 看来,今后我们要学会不要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或现象妄下判断。
   2012-12-26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300 +10 +10 鲜花 +10 收起 理由
红影 + 300 + 10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鸡蛋

红影  在2012-12-30 08:45  送朵鲜花  并说:赞
鲜花(63) 鸡蛋(0)
发表于 2012-12-29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收藏一下。
鲜花(665) 鸡蛋(3)
发表于 2012-12-30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帖子,特地去搜了一下季老先生的生平,很是佩服。
在求真求实,术业有专攻,对人生有自己见地等方面老先生真的是非常人所及。
想想自己,精力分散,从未认真做成一事,很惭愧。
鲜花(2753) 鸡蛋(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1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之所以没有成伟大的人,或许就与我们的不专一有关。
鲜花(3883) 鸡蛋(3)
发表于 2013-1-1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真”字,比较的难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12-28 04:14 , Processed in 0.04607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