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665) 鸡蛋(3)
 楼主| 发表于 2013-1-4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忆相逢,当年此处曾醉酒==自离别,之后半生未开怀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13-1-4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藕看看~~
鲜花(665) 鸡蛋(3)
 楼主| 发表于 2013-1-4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790) 鸡蛋(9)
发表于 2013-1-5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影 发表于 2013-1-4 10:46
问好如意
这些是美丽的精神食粮,分享着才快乐。红影没事时也喜欢翻翻看看,顺便再怀念一下以前 ...

红影也是善感之人哦
鲜花(665) 鸡蛋(3)
 楼主| 发表于 2013-1-5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意 发表于 2013-1-5 08:51
红影也是善感之人哦

谢谢如意理解,人也许都是这样的,对曾经的欢乐念念不忘。
谢香茶,请你
鲜花(790) 鸡蛋(9)
发表于 2013-1-5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影 发表于 2013-1-5 10:57
谢谢如意理解,人也许都是这样的,对曾经的欢乐念念不忘。
谢香茶,请你

嘿嘿,让我们来分享你记忆中的快乐与忧伤
鲜花(665) 鸡蛋(3)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些东西来:
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下联以异物对之,或和其意、驳其意。对联要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要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句法相同。
鲜花(665) 鸡蛋(3)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语每个音节独立性强,都有确定的长度和音调,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皆分平仄两大类。平对仄即谓相反。通常今音中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古音中部分仄声和现代不同,如何判别?方法二:1、读诗词时注意判断记忆。常用之。2、用方言发音短有力则仄
鲜花(665) 鸡蛋(3)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可以当代学者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来概括:
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
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鲜花(665) 鸡蛋(3)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的如:足、独、菊、一、出、伏、哭、叔、祝、俗、乙、佛、侄、屈、发、没、突、忽、兀、达、舌、设、绝、托、白、石、析、击、笛、摘、剔、直、得、塞、压、鸭……你试用方言读一下,我用潮语读都是短有力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8-17 07:41 , Processed in 0.02626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