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266) 鸡蛋(0)
发表于 2013-1-27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本《红楼梦》,鸿鸿巨著,洋洋洒洒数十万字,人物万千但不纷杂,个个逼真传神。尤其是书中的女子,在曹雪芹先生的笔下,一个个栩栩如生,宛如天成。200多年来,在文学史上得成就无人能出其右。  《黛玉传》史湘云
贾府上下,大观园中,红楼女子聪颖灵秀者,尽在金陵十二钗:姿容绝世、聪明灵秀的林黛玉,温和理性、聪颖善良的薛宝钗,袅娜风流、鲜艳妩媚的秦可卿,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的妙玉,还有炙手可热、专横跋扈的王熙凤……倘若她们真能从太虚幻境中翩然而出,红尘中顿生“执子之手,与尔偕老”的将会是谁?
如果说《红楼梦》中的女子在现实中存在的话,那么能做老婆的,最理想的莫过于史湘云。
史湘云,别号枕霞旧友,史侯家小姐,贾母内侄孙女。原籍金陵,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忠靖侯史鼎抚养。婶母待她不好,每被人问及家事,她便红了眼圈,史鼎迁任外省大员,贾母舍不得她,接来园中居住。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
体健貌端史湘云不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女子,《红楼梦》中最美丽的女子当数黛玉、晴雯。史湘云的美貌比不了她们,但黛玉太尖刻,晴雯太野辣。史湘云的确是美女无疑,而且是一个健康的美女,红楼女儿,生得美丽的生命多,但生命旺盛的不多,一大半病病怏怏的。黛玉从会吃饭起就吃药,宝钗有“热症”,王熙凤表面刚强,最亲近的平儿也知她是死撑。湘云却体健貌端,割腥啖膻,烧烤鹿肉,全不当一回事。喝醉了酒,枕着芍药花在石头上露宿,香梦沉酣,也没见她感冒,身体素质自然是一级棒。在医疗费高昂的今天,每年要节省一大笔开支。
善良细心史湘云有一种传统侠义、古道热肠的善良,在群芳射覆的游戏中,香菱慌乱得毫无头绪,旁人都笑观其败,幸灾乐祸。唯有史湘云,急得抓耳挠腮、不惜私传谜底,结果作弊被当场拿获;邢岫烟,一个处身于贵族中的平民女子,和宝玉、宝琴、平儿是一天生日,别人谁也不记得,独史湘云道出了岫烟的生日,让贫寒的女子顺势过了个华诞。这些或许是小事,但闺中又有多少大事,且又有谁肯为香菱、岫烟这类女子留上半分心呢?她的善良与明智,使她超脱了身份的羁绊,从而两袖清风、一身轻快地行走于天地之间,呈现出一种潇酒飘逸的大家风度。
乐观豁达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寄人篱下。尽管她身世比林黛玉还苦三分,但她从没象林黛玉那样整日悲戚戚的,在贾府随时可以听到她的笑声,笑却是真挚无邪的笑,发自乐观的天性,更皆出语谐趣。如行酒令:“这丫头不是那鸭头,这头上哪有桂花油?”说不尽的俏皮,一时令人倾倒。她对生活永远兴味盎然,属于她的色彩明快、温暖,一如雪地里戴着的大红猩猩昭君套,那是湘云最配的颜色啊。和乐观的女人在一起生活,男人此生不会倦怠。
才思敏捷大观园里,才女云集,但才思可堪与钗、黛一拼的,仅湘云一人而已。芦雪庵、凹晶馆以及历次赛诗联句,湘云都来得快且多,芦雪庵一役,湘云有鹿肉助兴,诗思敏捷,独战宝琴、宝钗、黛玉。不仅如此,就这么一个大家闺秀,女红刺绣,湘云样样拿得出手,在依婶母而居时,身在豪门,针线女工都须自己动手,常常做针线活儿到三更。可谓是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在今天看来,属于那种可以精神交流,可以同甘共苦,让人有疼她宠她的愿望。
体健、貌端、高智商、诗词女红针线样样精通,能吃寄人篱下、半夜做活儿的苦,也能享受雪地割腥啖肉的乐。既娇憨可喜,又直爽大方,这样的女子,恐怕在莽莽红尘中只是个虚幻而已!
800年前,辛弃疾有词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感叹象孙权这样英明神武的英雄世间难得,那么一句杜撰的“娶妻当若史湘云”,又道出了芸芸众生中多少男人的苦恼与无奈!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300 收起 理由
飘泊 + 30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鸡蛋

巴山  在2013-1-29 10:02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娶美女、才女。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玫瑰丽人  在2013-1-27 23:30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的女儿中,人们会因为黛玉的孤高自许拈酸吃醋而不喜欢这个“病西施”,因  史湘云醉卧芍药圃
宝钗的装愚守拙而不喜欢这个“冷美人”,却很少有人不喜欢简简单单英豪阔大的史湘云。史湘云的现代气息最浓,林妹妹说她像个“小骚达子”就是假小子。人说湘云是“巾帼而须眉”,宝玉是“须眉而巾帼”,看似矛盾不过是率真性情的外露,宝玉不喜欢的是世俗的礼,并非不通人情,不然女儿们也不会和他厮混在一起。湘云的诗“萧疏林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纯魏晋风度,自然生活中少不得诗酒了,所以她半醉半醒地说:“你们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我这会子腥的膳的大口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先说史湘云的家境,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和叔叔婶婶住在一起,虽说有小姐身份,但还要做女工一类的针线活,我们很少看到史湘云和别人提及过和哭过。林黛玉也是父母双亡,但多少也感受到了一点父爱母爱,况且到了贾府有贾母罩着,王夫人还能怠慢她不成,难得宝玉也为她撑腰,所以境遇要比史湘云强的多,却动不动就抹眼泪。林妹妹爱哭的根源大致有两点,一点是她家是书香门第比贾家靠武力的,气质上多了一层高贵;另一点她又极通诗文,沾染了文人清高的坏毛病,不大善于和人沟通,所以就落落寡欢,感叹“风霜刀剑严相逼”。史湘云家境虽如此,但每次来贾府时也不忘带点小礼物给丫头小姐们,上上下下的关系显得很融洽,处处洋溢着“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畅快,一不留神她就要做东,幸好有宝钗雪中送炭,并这样说云儿:“说你有心却没心,虽然有心,到底是太直了。”
再说史湘云和宝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宝玉的“宝”,  史湘云
现实中分给了宝钗,宝玉的“玉” 精神上分给了黛玉,且林黛玉号潇湘妃子,那宝玉自然就是舜了,如果有第三个人物出现,很可能是在混淆视线,所以脂砚斋指出这是“间色法”,曹公给湘云的判词“斯陪得才郎仙貌”,这就完成了“乐中悲”的“乐”。回顾这一回,宝钗的金锁引出了金玉良缘,还没弄清是什么金,又添了史湘云的金麒麟,张道士再给宝玉提亲,一时间风云乍起,云波诡秘,黛玉更是入坠十里雾,可以说曹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下面就要将迷雾一层一层的拨开,张道士的这层雾先天不足散得最快,云儿的这层雾是黛玉亲自拨开的。云儿和宝玉最亲的时候,黛玉很是吃醋,可她走近听到的是什么,是云儿劝宝玉仕途经济的话,当然云儿来到贾府是和宝钗住在一起的,难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其影响,有鹦鹉学舌之嫌,但她并没有排斥,就是说她或多或少认可一点,这也是曹公有意要拉开她和宝玉的关系,给矛盾降温,所以她同宝玉到妙玉处乞红梅是得到了黛玉的默许。从整体上看他们,宝玉一心向着黛玉,但有时她幽雅难道;本也心系宝钗,但有时冷酷无情;和云儿相处就轻松畅快了。
再说史湘云的直,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说唱戏的女子像林妹妹,别人尚且避之三分,她偏捅破这层纸,至黛玉迁怒于宝玉,一片好心竟总的两面不是人,不过后来也没见黛玉和史湘云有什么不愉快,倒是凹晶馆两人说出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绝唱。人们称史湘云是诗仙,所以芦雪庵联诗时,她的诗句最多,像她的性格一样斗酒诗百篇。湘云在大观园众儿女中后来居上,黛钗湘都夺过诗魁,到不如说是彼此性格的反映吧。迎春虽然说话不多,但还有几分贵小姐的倦懒之气,反观史湘云暴炭似的人,爱打抱不平,听说迎春受婆子欺负时,她直接说:“等我问问二姐姐去,我骂那婆子一顿,给你们出出气。”不知不觉让人想到嘴利的村妇。她显然是太鲁莽了,还得探春一番精密的筹划。生活中的史湘云看不到是个贵小姐,和丫鬟翠缕谈论阴阳,不厌其烦,主动帮香菱学诗,不怕罗嗦。史湘云就像一个小孩儿,不会将不愉快的事放在心上,只要睡一觉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  红楼梦李少红板中的史湘云
再说史湘云的中性美。黛玉是裹着一幅杏子红陵被,安稳合目的睡着,湘云却是一把青丝,托于枕畔一幅桃绸被,只齐胸盖着,一弯雪白的膀子,撂在外面,宝玉看到后说她连睡觉都不老实,是啊如果老实了就不是有魏晋风度的史湘云了,湘云经典的醉卧芍药圃,比起需精心设计充满诗意的黛玉葬花和不期而至娇态可人的宝钗扑蝶,多了几分随意,更有贵妃醉酒的美,嘴里还叽咕着“泉香而酒洌……醉扶归…宜会亲友”,好一幅香梦沉酣图,好来黛玉拿这件事打趣她说“只恐石凉人睡去”。最后再整体感受一下英豪阔大的史湘云,“青丝托于枕畔,白臂撂于床沿,梦态决裂,豪睡可人。至鹿肉大嚼,茵药酣眠,尤有千仞振衣,万里濯足之概,更觉豪爽也,不可以千古与。”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史湘云是诸姐妹中活得最明白的。
读红楼的次数越多这种感觉越发的强烈起来,红楼梦中多次出现了“明白人”的词,有劝黛玉的,有说凤姐的却独独不见有说湘云的。其实黛玉的痴情和凤姐的好强都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责罚,妙玉的清高和惜春的出家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逃避,而湘云却以她独特的方式表现出一个大智大慧人的“真明白”。
珍爱
湘云是个真正懂爱的人。她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快乐,珍爱每一个有意义的时刻,珍爱朋友也珍爱亲人。比起红楼女儿的爱情来,她的珍爱显得越发的博大而纯洁。
她爱着大观园中姐姐妹妹,也爱着“爱哥哥”,她爱着疼她怜她的贾母,也爱着那些从小和她一起玩大的地位低下的丫鬟们。她同情并且关心着自怜自艾的林黛玉. 这份心肠是其它人中不多见的。她还会将自己带来的小礼物一样样地亲自送到那几个小丫鬟们的手中,连丫鬟们都知道她送的东西其实在贾府中“算不得什么”难得的是她那份心。她不会如其它人那样将人分为几等,她的主子下人的观念是最轻的,对上她不惧怕不媚俗,对下她不嘲笑不欺负。这在大观园中是不是也是独一无二的呢?
珍爱别人说明她是善良的,但在这同时她更加的会珍爱自己。她的生命生来原本是极为高贵的,应该一如元春宝钗一样受极宠爱,可是她生来却是不幸的,父母早亡无人真心疼爱,她的生命在那个家庭中就变得轻如草荠一般。可是她自己很珍视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人格。她能做贾府中由下人们来做的手工,可是她一直一直是乐观的。因为她是笑对生命的。
侠气
其实湘云给我最初的感觉是“侠气”和“男儿气”,很象武侠小说中人。虽然书中对她也有醉卧芍药的描写,可是却总觉得她应该和柳湘莲一样仗剑江湖,做个江湖儿女才是最合适的。
想到湘云总是会先想到她在芦雪庵啖肉食腥才会想起她的锦心绣口,在那个特定的场所,在那个特定的时刻,黛玉的清高让人觉得假假的,而她才“是真名士自风流”,她的大笑,她的开心,她的诗意纵横让人觉得古时文人雅士相聚也不过如此罢了。同时,也有几分楚留香仗剑天下,令狐冲笑傲江湖的风采,让人觉得她活得真实,活得尽兴,活得天然。这一节总会让我在红楼沉闷的空气中长长舒一口气,好像大观园上空阴霾的天空终于也留下了一片晴朗!
她虽然对自己的命运很乐观很能适应,但是对眼中见到的不平事却不能熟视无睹。黛玉笑她:你充什么荆轲、聂政?其实她的骨子里真的就是荆轲、聂政,就是希望天下人公正和平地生活。虽然她做不到,她是她的心却一直在这样努力着。
简单
读红楼读红湘云总是最开心的,有时候觉得她是个透明的人儿。她的一切都是简单的,她的想法不经大脑脱口而出,她的爱与恨更是直接地表达出来。她的简单成就了她的智慧也让她变得格外的可爱。
“反璞归真”说的就是湘云吧,简单却并不是粗线条,不是愚顽。最简单的往往是最丰富的最长久的。多留些空白给自己,多留给空白给他人,一切在繁杂中生活着的人如果走向了简单那才是最幸福的。而湘云的简单也是一样,大观园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而活,宝钗为了自己的将来,黛玉为了自己的爱情,凤姐为了贾府的权势,探春为了家族的兴衰,而湘云为了什么呢?她只是过着快乐一天是一天的日子,时时想着能不能多给别人些开心,她用心教香菱学诗,耐心为黛玉开导,甚至于贾家中大小的下人都对这个不是主子的主子另眼相看。
其实她活得是最明白的最幸福的。因为她幸福地度过她生命中有过的每一个快乐的日子,在快乐的时候不去想那些多余的不快乐。这样当不快乐到来的时候她才可以坦然地接受,因为她的一生毕竟有过很多很多的快乐,比黛玉多比宝钗多得多的快乐。
只因为她活得简单,因简而明,因明而乐。
成熟
很多人认为湘云天真烂漫,不羁世俗,可湘云真的是这样吗?
湘云的身世比黛玉好不到哪去,叔叔婶婶待她也并不好,让他做任务很重的女红,湘云在这样的生活中,还能无邪如孩童吗?
我认为,倒不如说湘云的城府极深,愈是表面天真烂漫,愈是内心苦闷不堪。她常陷入经济危机,与亲戚们比起来很寒酸;她没有父母的疼爱,与宝黛相比贾母更不会想到这个假小子——她只有伪装自己。湘云看起来很天真,成天笑眯眯的,对谁都和气,俨然小孩子——这是因为没人和小孩子计较!她不想像黛玉一样,悲悲切切寄人篱下,但她又无力应对大观园复杂的人情关系,于是只有伪装。这和人们装傻是一个原因。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这里想起电视剧中湘云的结局是在江上的一艘游船上卖唱,将寒塘渡鹤影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冷月寒秋,江清人静,湘云一声声的“爱哥哥救我”让人不由得泪下,可是泪尽时却发现那个人不可能是湘云。湘云是受过苦的,是受得了穷的,但是她的人格是高贵的,“傲世也因同气味,看来唯有我知音”,能写出这样诗句的女孩是不可能接受那样的命运的,同时,她是有傲骨的,如果说真的到了那一步也许别人会认命,但那绝不是湘云。
有人因那句也宜墙角也宜盆就断定湘云对社会有着最强的适应能力,就让她去做了歌妓,显然没有真的明白作者的用意,这个做歌妓的人哪怕是妙玉也不可能是湘云,因为她的身上其他姐妹的才华外,更多了侠骨和更深的是非分辩能力,她能认自己的命,但却不可能辱没自己的人格。
我想她应该是婚后寡居,贫困终老的可能性大些,因为她的婚姻是先有了“如意仙郎”她自己也以为能“博得个地久天长”,丈夫去后她的结局就应该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了,再婚对她来说是没有道理的。
后记:湘云是一个奇怪的人,是书中着意不多写,却不得不写的一个主人公,如果说宝钗黛玉两峰对峙的话,湘云就是书中第三主人公,可是她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忽略着自己。对湘云的喜欢是一直不变的,随着岁月的增长,更加觉得她活得是最幸福的,因为她活得很清楚明白,活得很对得起自己的青春岁月,也越来越觉得她更加的聪明和可爱。
她嫁给了卫若兰,但因为卫若兰在日月派的斗争中死去,所以她守寡.在真本的<红楼梦>中,她最后和宝玉结合为患难夫妻。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脂砚斋究竟是什么人据周汝昌的统计,曹雪芹的朋友至交和他同时代的人给他留下来的诗,至少有17篇。再加上虽然没有明确写清是给曹雪芹的,但经考证得以证明的还有3首,这样加起来一起就是20首。此外,关于曹雪芹的著作,除了周汝昌的《曹雪芹传》之外,还有著名小说家端木蕻良的小说《曹雪芹》、高阳的《曹雪芹别传》等
于2012年5月31号已故去的周汝昌是考证派红学的集大成者,被誉为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周汝昌1918年3月4日生于天津咸水沽镇。燕京大学西语系毕业,曾就教于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他找到曹雪芹生前好友敦敏的《懋斋诗钞》,这一重大发现,为研究曹雪芹提供了重要史料,他由此沉醉红学,一生不醒。
曹雪芹长相如何?根据周汝昌的研究,他认为曹雪芹有很多古典文人的特色。他的长相不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那样面如秋月,色如黄花。他头大,色黑,能讲故事,生性放浪,高谈阔论,能做诗,他的好朋友敦诚、敦敏佩服曹雪芹的就在这一点。这在清初多尔衮的弟弟多铎的后人裕瑞的《枣窗闲笔》里有记载。
脂砚斋究竟是什么人?周汝昌认为,是脂砚斋定了最后这部书的大名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是定名。定名时曹雪芹还活着,那就是说曹雪芹同意把脂砚斋的书评作为这一部伟大著作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两人关系之密切。第二,里边许多批语是从女性的立足点出发的。周汝昌认为她就是《红楼梦》中史湘云的原型。有记载,“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而泪待尽”、“希望造化主、上帝你再造一芹一脂,我们二人亦大快于九泉地下”。这是什么话呀?周汝昌说,“我老老实实告诉诸位,这要不是夫妻关系,他怎么能这么讲话呢?这个正符合了多条记载,《红楼梦》的真本不是这个被高鹗篡改的一百二十回版本。曹雪芹自己写的七十八回以后的情节与我们今天看到的完全不同。在真本中,湘云宝玉后来贫贱到极点,几乎做了乞丐,最后千难万苦,忽然又重会,结为夫妻。”总之,第一,她是书里人物。第二,她是女性。第三,她和曹雪芹的伦理关系,亲密无比,和他的创作文学事业完全不能隔离。
她在书中很真实,曹雪芹没有半点虚构她。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曹雪芹写给贾宝玉判词是“情不情”三个字。贾宝玉的情欲故事从秦可卿(谐音情可情)开始,最后落在贾宝玉的判词“情不情”上。仅仅从“自情可情开始,到情不情结束”这个完整的过程中来看,“情不情”三字也大有特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意味。“情不情”三字是曹雪芹参照“花非花”而来。“花非花”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的开头一句,原诗是:“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走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贾宝玉梦游仙时,警幻仙姑警戒:“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警幻仙姑的话与白居易的诗,说的正是同一道理。与秦可卿的“情可情”要联系到“道可道”来解读一样,贾宝玉的“情不情”则必须联系到“花非花”上来解读。白居易的“花非花”历来被人们视为不知云,其实就是冬天北方夜间凝结在窗户上的霜花。贾宝玉的经历,正像霜花一样,在人们不经意间,荣华一时,转瞬即逝。
十二钗中的十二位女性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贾宝玉的自家同辈,即元、迎、探、惜四姐妹和熙凤、李纨两嫂,谐音“原应叹息春风晚”。第二类是外来的同辈且年龄相仿的五位女性和一个小侄女,宝钗、黛玉、可卿、巧姐、妙玉、湘云。谐音“差忒情欲巧妙云”。两句话组成一付对联。大意是,原本应该叹息春风已晚、春光不再,可我(《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工夫叹息,我要把在花团锦簇的季节里经历过的情欲故事错杂开来,巧妙地述说出来。
其实,在上面的对联中,“王熙凤”和“史湘云”两个人名各有一个字没有用到,就是“熙”和“湘”二字,“熙凤”谐音“西风”,“湘云”谐音“像云”。在繁体字中,“风云”的“云”字与当作“说”讲的“云”是两个字,前者带有雨字头。由此暗示,全联的最后一个“云”字还具有双关意义,既表示“述说”,又暗指整件事情像云一样,被西风一吹就散了。这就是上联剩余的一个“熙”字和下联剩余的一个“湘”字的用途所在。所以,全联还有一句弦外之音:一切都像云一样被西风吹去了。
鲜花(4174) 鸡蛋(0)
发表于 2013-1-27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娶妻当若史湘云

呵呵,又一新的说法。
鲜花(4174) 鸡蛋(0)
发表于 2013-1-27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听说娶妻当娶宝钗的,娶湘云还是第一次听说呢。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7) 鸡蛋(0)
发表于 2013-1-28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史湘云也是一位善解人意的闺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9 11:52 , Processed in 0.02977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