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19) 鸡蛋(0)
发表于 2013-3-24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松风 于 2013-3-25 13:42 编辑

身体是载知识的车
文/万壑松风


  身体是载,知识的车。
  
  八个字,中间停顿,“体”和“的”轻声,余六字重读,其实要喊。这是午夜【注】中学体育老师的专利。
  
  体育老师姓鲁,名中有一山字,行三,祖辈手工艺者,本职钳工,业余习武。误入中学后,做体育教师,直到退休。如今年近八旬,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每天早晨到附近公园,率众习练太极操,不露一处缠丝劲,不聊门派师承话,是远近闻名的“鲁老师傅”。本校教职工碰面,一概呼“山老”,而星散各地的学生回来遇上,仍叫鲁老师。
  
  鲁老师是当年留下来继续任教的少数工宣队成员之一。
  
  口口相传,那些年的鲁老师没有对一位教师动过粗,却经常和文、理科老师探讨太极源流载籍的文字出入,和内外功法之物理学生理学机制,又不厌其烦地鼓动这群书呆子打球、跑步、练拳;每年担任毕业班体育课,带孩子们田径、武术、各种球类。闲暇的时候,自备工具,修理好无数桌椅板凳、门窗和体育器材。
  
  学校的前身是上上个八十年代英国人开办的技工学校。民国后更名为本市第一中学,日治期间只开设小学课程。以后都是高级中学,招收本市和邻城全日制高中生。午夜念书那会儿,原先没有毁坏的英式建筑早已划归一街之隔的某局委家属院,校园里的老房子只剩下那处四平八稳的“目字房”。
  
  “目字房”类似北方三进的四合院,单层砖木结构,原石铺地;内侧挑檐,不对称双坡屋面。屋脊等高,连绵不断,冬暖夏凉。各房间以单侧回廊相连,前后贯通的石板路,笔直穿过“目”字四横间的拱形门洞。原先的格局是两侧教室,中间办公,师生课间活动,就在“目”字中间的三片空地。主体建筑民国初年完成,日治后期和光复前期有许多局部加固、修饰和绿化。以后师生人数增加,教学条件改善,就把教室移出,陆续盖起了联排的二层教学楼。单面,向阳,在“目字房”后面,东西两侧;结实,敞亮、丑陋。
  
  学校的毕业班教室总是安排在教学楼的最前排,就是离“目字房”或校门最近的位置。据说这样日积月累,可以节省很多上学、求教的路上时间。鲁老师所在的体育组,在目字房的西南角,也是校园的西南角。离大家最远。
  
  除了雨雪大风,每天上午课间,鲁老师都会亲自带着毕业班学生跑步。同学们在教学楼前面列队,慢跑出发,绕学校东区露天大操场一周半,再从南面穿过目字房,回到教学楼,列队,解散。全程大约一千五六百米。第三节课的老师,会等孩子们调匀气息后,开始讲课。
  
  每次踏上那条笔直的石板路,大家都会自觉地开始呼喊跑步号子:“一二三四,身体是载,五六七八,知识的车;二二三四,身体是载,五六七八,知识的车;......”,跑出“目字房”的时候,恰好喊四遍。最后是一个长号:“一二三——,四!”,立正,稍息。似有回声,特别响亮,也干脆。
  
  同学们都说,他们跑过去不久,后面没有课的老师,就会陆续走出办公室,开始在走廊里做操、打拳、吐纳,也闲聊家事苦乐,当然少不了评点学生行状。鲁老师偶尔会到处转转,点点头或是摇摇头,在哪里比划一下,很少说话。

    这情景是鲁老师带到学校的,最初可能还有几分不由自主,但老师们很快就习惯了。一直到鲁老师退休后很久,那反反复复的八个字,就是教工课间操的集结号。
  
  鲁老师退休那年的春节团拜会上,一位从文革挺过来的退休校长,郑重其事地告诉大家,“身体是载,知识的车”,是鲁老师带给我们学校最优秀的传统,大家要尽力把它传承下去。随后按老派习惯,呼鲁老师“山老”,并示意众教工一起敬酒。此事旋即流传开来,鲁老师成为这个中学几十年来,唯一被同事们人前背后呼做“某老”的人。
  
  今年春节,午夜蓝调一家回国省亲,听鲁老师说,“目字楼”几年前化作新校区校史馆的建筑模型,一百三十年的原校址变成到处流行的高层住宅护卫独栋别墅。
  
  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还记不记得“身体是载,知识的车”?或者,还跑不跑步?  
  
  
                                                  二〇一三年三月

——————
   
【注】:午夜和蓝调系拙著《午夜蓝调故事》中的一对夫妻,现旅居欧洲,物理学家。本文节选其中一个片段。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300 +10 +10 鲜花 +10 收起 理由
红影 + 300 + 10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鸡蛋

言吾文  在2013-10-6 07:50  送朵鲜花  并说:来忘忧草半月唯一读过两遍的文章,谢松风。
孤花  在2013-9-5 06:47  送朵鲜花  并说:有社会性,内容、笔法值得学习!
鲜花(665) 鸡蛋(3)
发表于 2013-3-24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松风,这文字是来自真实生活吧?很真实的感受。
一位负责的体育老师,一段那个时代的故事。
体育在现在教学里不太受重视,人们给老师送礼,从来想不起体育老师。
但身体是一个人立世的根本,着道理谁都懂,却缺少一个鲁老师监督大家锻炼。

点评

通过午夜夫妇的介绍,鲁老师也是松风的忘年交。  发表于 2013-3-25 13:45
鲜花(665) 鸡蛋(3)
发表于 2013-3-24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这个故事,想起来,好像以前的人更负责点,包括单位里的老师傅们,他们做事总是那么认真、踏实。
现在的新新人类说不上什么感觉,做事不肯沉下心,只浮在上面,做人更是脑袋里充满无营养的快餐文化,再也无人说得出“身体是载,知识的车”这样有韵味的话了。
鲜花(1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老师文武双全,生性乐观,只做事,不论世。老人家的二位兄长现居美国,皆资深教授。
鲜花(665) 鸡蛋(3)
发表于 2013-3-25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松风 发表于 2013-3-25 13:52
鲁老师文武双全,生性乐观,只做事,不论世。老人家的二位兄长现居美国,皆资深教授。

鲁老这样的人很让人敬重。
现在能让人发自内心敬重的人越来越少了呢。
松风有这样的忘年交,很值得欣慰。
鲜花(1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影 发表于 2013-3-25 14:49
鲁老这样的人很让人敬重。
现在能让人发自内心敬重的人越来越少了呢。
松风有这样的忘年交,很值得欣慰 ...

令人敬重的人,依然很多。
鲜花(665) 鸡蛋(3)
发表于 2013-3-27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松风 发表于 2013-3-27 08:09
令人敬重的人,依然很多。

是的,应该也不少,但也许有缘才能结交的吧。
鲜花(27) 鸡蛋(0)
发表于 2013-3-28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的文与回文
鲜花(665) 鸡蛋(3)
发表于 2013-3-28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狂生 发表于 2013-3-28 17:21
精彩的文与回文

尽职的狂生。
问好狂生,晚上好。
鲜花(1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松风 于 2013-8-19 16:28 编辑

忽然想帖个音乐专辑,却忘记方法了。
在自己的贴子里鼓捣一下。误入观者请不必介意。{:soso_e183:}

一会儿弄好了,版主看着不妥就删吧。{:soso_e1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31 08:45 , Processed in 0.059192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