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绿衣清荷 于 2016-2-16 19:50 编辑
玉琳国师(1614~1675),俗姓杨,名通琇,字玉琳,明末清初常州府江阴县人,临济宗师子正宗派著名禅师,中国佛教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杨氏世代习儒奉佛,玉琳刚出生就随家人皈依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莲池大师,得法名“大潜”,故以“潜子”为乳名。受家族影响,玉琳自小就虔心奉佛,十岁时就能不起一念;十五岁开始参禅,因为参禅有省,所以矢志出家;在十九岁那年,经二叔杨西莲推荐,入宜兴磬山禅院,随高僧天隐圆修出家为僧。天隐圆修非常器重玉琳,亲自为他落发,并让他随侍左右。 玉琳禅师在江阴闭关时,他的师父天隐圆修为他作《掩关偈》一首加以鼓励,中有“一把无须锁,深藏在玉琳”一句。玉琳初出家时,法名通琇,字林玹,后得此偈,即更字“玉琳”,以示尊重师恩。又通琇之“通”为天隐圆修弟子排行,玉琳之母皈依天隐圆修,就以“通光”为法名,所以“通琇”应为法名,并非俗名。考诸语录,玉琳国师的二弟名国琛,按照排行,玉琳国师的俗名应该是“国琇”。 玉琳禅师出家未久即心开悟解,继承了天隐圆修的禅法。天隐圆修圆寂后,玉琳禅师继任湖州报恩寺住持,此时玉琳禅师只有二十三岁。如此年轻,就成为一代宗主,这在中国禅宗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玉琳德行高迈、禅风精严,很快声名远扬。因道风上闻,顺治帝慕道心切,于顺治十五年(1658)九月,特意派遣钦差至报恩寺礼请玉琳禅师进京说法。次年二月,四十六岁的玉琳禅师奉召进京,为帝说法。顺治帝以方外之礼事之,并迎往万善殿奉养。顺治帝参问之后,叹服不已,不仅对佛法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对修习禅观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顺治帝拜玉琳为师,并赐号“大觉禅师”,还向玉琳禅师请取法名为“行痴”,自称弟子某某,并不时亲自到玉琳馆舍,向他请教佛道,礼遇极为优渥。同年,顺治帝下诏刊行了玉琳禅师的法要《工夫说》及《客问》,并命大学士金之俊为《客问》附注并序。 玉琳通琇第二次奉召至京是在顺治十七年(1660)十月。当时,顺治皇帝因董妃去世,觉得人生无常,万念俱灰,准备出家,玉琳的弟子慈翁行森也已为顺治剃发。玉琳得知这一消息,对弟子慈翁行森的做法极为不满,因此他一到皇宫,一面叫大家堆放柴草准备火烧慈翁行森,一面劝顺治不要出家。顺治看到如此情形,终于答应蓄发,发愿外显仁王相,内密菩萨行,勤于政治,护持正法。冬十二月,顺治帝选僧一千五百人从玉林禅师受戒,并敕封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玉琳国师由此成为整个清朝第一位国师,也是唯一享有国师尊号的汉族僧人。这次,玉琳在京住的时间较长,直到第二年顺治驾崩才南归湖州。 玉琳国师晚年,受邀前往西天目山重建禅源寺,并常住于此。后来,禅源寺与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常州天宁寺诸大丛林渐趋于兴盛。 康熙十四年,玉琳国师在江苏淮安慈云庵圆寂,享年六十二岁。 两年后,大学士王熙奉命撰写《敕封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塔铭》。 又有僧人音纬、超琦辑出《大觉普济玉琳禅师语录》十卷和《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年谱》二卷行世。 其后,雍正帝在编选《御选语录》时,也将玉琳国师的语录编入。 玉琳通琇两次受召进京,受到了顺治及王宫贵族的宠重,由此成为全国著名的禅师。他不仅个人名满天下,而且他代表的临济派系在江南乃至全国的地位也因此骤然上升。清顺治十六年(1659),玉琳通琇的弟子超敬拓建定山宝仓庵,并且增建镇福庵。目前,留下4块石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