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里第二幕是在北京,应该是56年。
那一年我刚刚跟随妈妈到北京定居。那时候,妈妈在北京酒仙桥的电子管厂担任厂办主任。爸爸早两年已经入京,在解放军政治学院。所以,我们全家住在位于复兴路18号的政治学院里。很清楚记起了,住在西19楼甲门三层。这个地址我已经有50多年记不起来了。我们仅仅在那里住过两年,1958年就搬到了靠近电子管厂的驼房营,电子管厂临时修建的平房宿舍。60年搬入酒仙桥一街坊一楼一单元501。这也是被遗忘很久的地址,总大约有40多年吧?
今天真奇怪,我怎么会如此清晰地复活了陈旧记忆深处的东西?写过回忆文字,却从来记不起这两个地址。难道真是越老越容易记起那些陈年往事?
扯远了。
刚才浮现出的是刚刚到北京的那个初秋天……
记得是父亲抱着我,母亲在旁边,走在回家路上。从哪里回来?去干什么?已经记不起。只记起是个满天繁星的秋夜。
我摸着父亲肩章上的将星,天真地说:“爸爸,你这颗星和天上的一样漂亮,是妈妈从天上摘下来,缝在这里吗?”
父亲大笑。
母亲笑着告诉我。“傻儿子,那是你爸爸刚刚被授衔得到的将星。是国家和人民授予他的军衔,可不是妈妈从天上摘下来的星星。”
我摸着父亲的将星,又问:“爸爸,你不是说,妈妈也打过仗?还会骑马打枪,她为什么没有得到这样的星星?”
“儿子,那是因为你妈妈已经离开队伍了,否则,你的妈妈就应该是一位女将军了。说不一定还会有两颗将星。”父亲说着,看着母亲大笑。
母亲从父亲怀里抱过我,亲了一下,说:“都是因为你三个姐姐啊。”
我斜过脸好奇地问:“和姐姐什么关系啊?”
母亲没有明确回答,只是说:“你太小。以后告诉你。”
(以后,母亲确实告诉我,因为战争很激烈的时候,她却不得不多次脱离队伍去生孩子。这样等于生一个降一级,她在解放前生育四次,自然就是少了四级。母亲这时候已经比父亲低一级,加上四级以后,当然会比父亲高出来了。这些都是后话。)
我又指着天上的满天星斗问:“妈妈,好婆说,这些星星每年中秋节都去月亮家里做客,是真的吗?月亮真的很大很大,所以可以放进这么多小星星?”
母亲大声笑起来,对父亲说:“你看看你儿子的知识啊。他马上要上学了,你也该花一点心思教育他了。”
听得出,母亲的话里有些责备的意思了。
父亲点点头,说:“孩子在长大了,的确需要普及一些科学知识。6、7岁的孩子,星星月亮都搞不懂,跟着两个没有什么文化的老太太真成问题。”
“你不该怪老人和孩子。我天天早出晚归没有时间管,你有时间吧?三个女孩子已经上学,你应该督促她们功课。两个小儿子还小,可以暂时不管。这个大儿子不是你心头宝贝吗?你该尽尽责了。爸爸同志。”
“好,这个星期日,带上他去天文馆看银河,听关于星星和月亮的故事去。”
“别这么偏心。不是带他一个去。他两个弟弟还小,去也看不懂。倒是三个姐姐才需要。”
“没有问题,老婆大人,咱们就带上四个孩子一起去。”
因为有了父亲和母亲的这段话,几天以后,我和三个姐姐,生平第一次走进天文台的圆屋顶里,在那台巨大的天文望远镜里面,看到了月亮上面的环形山,看到了无数颗银河里璀璨的星星。
我终于第一次明白了月亮比地球小很多,是地球的卫星。只是因为离开地球很近,才会显得这么大。反而是那些平时看上去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因为离开地球非常遥远,才会显得那么小。那些比地球还要巨大无数倍的星星,是不可能到月亮里面去做客的。当然,月亮里面也没有什么嫦娥仙女。
再以后,我渐渐长大,在北京少年宫,学习到了更多关于星空的知识。我知道了宇宙飞船,知道了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少年时代的我,在星空的梦幻里成长,向往着有一天自己也可以飞上蓝天,飞近那些美丽的星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