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266) 鸡蛋(0)
发表于 2014-3-3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直就很喜欢诗歌,也尝试过大量的习作。各种各样的体裁,比如诗歌的几个大类现代诗、近体格律诗、古体格律诗、词,以及来自西方的十四行诗。过去写过一些关于诗歌创作的文章,可惜因为前阶段换了一台电脑,存放在移动硬盘上的文件,又因为硬盘故障被格式化了。结果这些文字再一次化为乌有,已经是第二次了。前几年是电脑上的硬盘坏了,结果将尽五百万的文字烟消云散!看起来电脑这东西也不是万能,有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动动笔头子。
     诗歌,是最早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是两个内容:“诗与歌”。有文字表述的是诗,可以吟唱的为歌。所以,诗就是一种文字之歌。再比如词牌原本就是有乐谱可以用来吟唱的一种文体,只是现在大部分词牌已经失去了原曲。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诗歌是一种文学样式,也可以叫它文学体裁,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它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出现是最早的一种。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常使用的传统手法有绝句、词、曲。诗歌按照有无故事情节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照语言有无格律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照有无押韵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现代汉语解释诗歌的定义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宋严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诗歌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形式。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
关于诗歌的起源,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文学史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基本一致的。简单说,就是人类的劳动和生活创作了诗歌。因为古代人类的信息传递要靠声音,靠口口相传的原始方式。为了方便记忆,人类发明了诗歌。社会生活、两性相悦、生产劳动,以及原始宗教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最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以入乐与否,区分歌与诗,入乐为歌,不入乐为诗。
诗从歌中分化而来,为语言艺术,而歌则是一种历史久远的音乐文学。《诗经》是入乐歌唱的,严格地说它是歌,正因为如此,《诗经》被学者称之为我国音乐文学成熟的标志。后期的宋词与元曲也属于这个类型,只是到了近代,又从中分离出来,也成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
我国的诗歌有非常清晰的一条发展脉络:《诗经》→ 《楚辞》→乐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近代诗、现代诗。
关于诗歌的修辞和表现手段,古人早就总结得非常准确: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六义中的风雅颂是诗经的形式分类,赋比兴就是修辞手段。我们今天读到诗经的时候,会发现这些诗歌会分别记载为国风、大小雅,以及颂。这些诗歌中文学价值最高的集中在国风,风就是民风,也就是民歌的意思。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300 +10 +10 鲜花 +10 收起 理由
施玉仁 + 300 + 10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鸡蛋

翱翔  在2014-3-4 08:09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赋比兴是我们今天探讨的重点。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赋”?
赋,是一种文学修辞的手段,但也是一种文体。作为一种修辞,是指主要用来铺陈叙事,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
当然,因为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说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我们在把这层意思讲得更加通俗和现代一些,可以给赋这种修辞手法这样一个定义:赋就是详尽用文字来描述事物和人物的方法。采用的是实描,要详细、形象和贴近真实。
作为一种文体,赋是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它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赋必须押韵,这是赋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主要特征。 起于战国,盛于两汉。《阿房宫赋》则为佳作之一。笔者也曾写过一些赋的习作发表在烟雨红尘,如《回京都赋》、《武夷赋》、《金陵赋》、《秦王宫赋》等。
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赋体文字在南北朝发展到它的鼎盛阶段,但是也被士大夫演变成一种过于铺陈和华丽的文体,不仅讲究有韵,而且要句句对仗,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四六骈文。这种文体可以作为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中一朵奇葩欣赏,但是,并不值得我们现在去提倡和相仿。因为它严重地束缚着作者创作思想的发挥,不利于作者尽情表现自己的才学和情感的表达。故而,在唐朝出现了打着“复古”旗号的散文运动,开始重新重视先秦散文的写作方式。这场运动的旗手,就是唐朝著名的散文学家韩愈。
后期的文人所做的赋,已经于两晋时代大不相同,又被称为“文赋”,或者叫散文赋。它突破了原来从头至尾都是四六句骈体的格局,出现了有韵与无韵相间,骈体文与散文并举的修辞方式。给赋这种古老文体,注入新的生命。笔者习作的就是这样的文赋。
我们不妨试举几个例子:
“金陵雄踞大江之东,襟江带河,依山傍水。左钟山,龙蟠卫护;右石头,虎踞亘横。山川秀美,而集会天下瑰宝;古迹众多,竟纳九州丰华。”这是笔者《金陵赋》中一段文字,这样的写作手法就是文赋的手法了。
再看一下《武夷赋》中的一段文字。
“观九曲溪由西向东,蜿蜒自如,水绕山行多变幻,山临水立增彩韵;滩潭交错恍惚,溪水晶莹剔透。曲曲连环多含异趣,湾湾相套常藏佳景。山不高而气魄秀俊又不失雄浑,水不深却集万千大成。丹山映碧水、绿树衬蓝天、白云飘于山水间;奇峰相叠、嵌空而立,吞云雾,幻天地,其趣妙不可言。”这就是用基本对仗的四六句为主体的景物描写手段,也就是所谓骈体。
但是笔者并没有通篇采用这种手法。
下面这段文字就不是采用骈体,而是比较典型的散文手笔。
“相传泰山育孔子创儒道,武夷造朱熹成理学,百代万世再无可比肩。追思孔子“论语”礼治天下,朱熹撰“四书”集大成。依紫阳言: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实乃“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博大精深。叹吾辈后代子孙,不及前贤万分之一矣!何不效其“反躬践实,穷理致知”,“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日后当以朱子训为做人之本也!“

赋作为一种修辞手段,不仅用在诗歌创作,在现代散文,乃至杂文中,同样可以间或使用。就是采用一连串颇为工整对仗,甚至有韵的排比句,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现代散文中使用,可以使得文章显得华美、旖旎,光彩照人。在杂文中采用,则大大加强了文章的犀利、辛辣和杀伤力。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前面一节,我们谈论了有关赋的运用,这一节,我们谈论比喻兴。
什么是比?比就是类比,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以彼物比此物,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诗经》中比的运用很广泛,比较好理解。其中整首都以拟物手法表达感情的比体诗,如《魏风•硕鼠》《小雅•鹤鸣》,独具特色:而一首诗中部分运用比的手法,更是丰富。《卫风•硕人》,描绘庄姜之美,用了一连串的比“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我们再来看一首人人皆知的诗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瀑布类比为从天而落的银河,就是非常典型的手法。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我们也可以另看一首名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后一句就是兴。
通俗说,兴,就是抒情,就是诗人有感而发的情感。“诗言志”,什么是志?也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意境,情怀,就是兴。
前面就已经提到,诗歌最重要的特征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所以,比兴的修辞手段,更加是诗歌重要的方式。

经常看见网络上有一些很雷人的所谓新诗。是否押韵,可以不论。因为的确也有所谓无韵的诗歌,是否符合分行分利的特点,也可以不论。因为还有所谓的散文诗,就可以不分行列。那么,诗歌最重要的,必须具备的特点,强烈的节奏感,高度浓缩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如果也没有了,恐怕很难算得上是一首诗。希望喜欢诗的朋友一定要弄明白,诗是所有语言艺术中,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它必须符合最基本的条件,绝不是随便分几行字,喊上几句直白的大白话,弄个合辙押韵,就可以算诗的。在诗歌看似简单,寥寥数行,几字的背后,深含着许多内容。所谓可以绕梁三日,回味无穷。我们想去理解诗歌,学习写诗,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先去认真读诗。要读诗,有相对容易读懂和理解,最好的范本就是唐诗宋词。为了进一步帮助大家去了解诗歌和学习诗歌的写作,下一节,我们谈诗歌的节奏感与古代诗歌的平仄。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的节奏感,及古代诗词中的平仄韵律
诗歌的重要特点是它具有的节奏感。所谓节奏感并不是把几个句子分列就是有了节奏,而是指诗歌在韵律上的抑扬顿挫变化。具体说,就是诗句在音韵上的变化。我们先来看几首诗歌。
雪花的快乐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炀,飞炀,飞炀,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 飞炀,飞炀,飞炀,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 飞炀,飞炀,飞炀,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这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一首爱情诗《雪花的快乐》。我们分析一下第一节的节奏感: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平平轻仄仄平仄平仄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仄平仄仄平仄轻平仄
  --飞炀,飞炀,飞炀,
         平平 平平 平平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轻仄仄仄仄仄轻平仄
诗句不同的发音就产生了跌宕起伏的变化,仿佛在吟唱出诗人心底的歌声。这种发音上的音调变化,在现代汉语汉语中被称之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声调,在古代汉语中,特别是诗词中,前人将他们划归成两大类,就是平声和仄声。诗歌就是利用这些平仄的交叉变化,给我们带来优美的韵律享受。只是古韵中还有一类发音是入声字,比现代汉语多一种。随着语言已经语音的时代发展和变化,这类入声字已经基本消失,分别被归入了其他声部。所以,我们今天阅读古诗,有时候会发现它们的音韵,用现代汉语的发音会不符合规范的要求,其实就是古音与今声在发音上的不同。

诗歌上的音韵变化是诗歌区别其他文体的重要特点之一。没有好的音韵变化,就不是一首优秀的诗歌。当然,随着时代发展,现在也有一些现代派的抽象时,可能完全不讲这些。这些究竟算不算诗歌?鄙人才疏学浅,不敢断言。但是,也不敢苟同。
前文讲述过我国诗歌发展的几个阶段,说明现代诗是沿着一条非常明确的轨迹发展而来。那么,很明显有一种传承关系。我们今天学习诗歌,或者说从事诗歌创作,不可能离开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和了解。我不相信,一个从来没有学习过古诗,对古诗没有丝毫了解的人,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
我们学习古诗,除去学习其中优美的意境和修辞手法,还有一点同样非常重要,那就是古代诗歌的格律和音韵。格律和音韵是不可分的有机体,几乎所有古诗的规则都与音韵密切关联。
我们在再来分析两首常见的古诗。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仄声启句,仄声收尾,首句不入韵,常见的五言绝句。所谓仄起仄收式。仄起仄收式的格律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一共只有20个字,却在音韵上排列得十分工整。所谓的仄起仄收,首句入韵,就是诗的第一句第一个字和第五个必须是入声、去声,或者入声字。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五言绝句,还是七言绝句以及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对格律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可以说,一个字不能错,出现差错就叫出律。律是什么?规矩,出律就是违反规矩了。
像这首看似非常简单,也是传诵了千年的唐诗,严格执行着这种规矩。第一句两个仄声字后面是两个平声字,然后再一个是仄声字。我们在诵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音韵变化、跌宕起伏的效果带来了很好的感染力。
第二句的平仄变化,恰恰与上面第一句完全相反。这也是古诗重要的音韵特点。我们通俗一点的解释是,句子内部平仄要两两交替,上句与下句则要求上下相对。再就是最后一个字是整首诗的韵脚。
第三句发生了变化,不是两个平声字连用,而是三个平声字连在一起。为什么不是三个仄声字,就因为这句必须是仄声收尾字,这样四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才会同样出现富有变化的音韵节奏感。
第四句又是与第三句完全相对,就不需要多解释了。最后一个字要和第一句最后一个字是同韵部的,就是押韵。
这首诗有两个韵字,是二、四句的流和楼。
第一句最后是仄声,第二句是平声,第三句是仄声,第四句又是平声,形成平仄平仄的交替。
考虑到我们这节是研讨诗歌的节奏和古诗的平仄关系,对这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其他意境,修辞方面就不做分析了。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本章节中,我们来共同探讨关于诗歌文字的凝练与高度想象力的结合表现。
诗歌需要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才能有效地集中表现出诗人需要反映的内容和思想,这也是诗歌这种语言艺术与其他文学体裁不同的地方。比起其他文学体裁,诗歌则要短小无数倍。寥寥数字,短短几行,就要表现出许多内容,甚至表现庞大的战争场面。这就决定了诗歌艺术需要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以一种极为凝练的语言,来表达这些内容。谈到这个问题,想到一个词语“推敲”的故事。
这个故事源于贾岛的诗句,是一首五律, 《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贾岛因赴考到京。一天,骑着驴,一边走,一边吟诗,忽然得了两句道: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自己觉得这两句还不错。可是,又觉得下句“推”字不够好:既是月下的夜里,门早该关上,恐怕推不开了,不如改为“僧敲月下门”。心里这么琢磨着,嘴里也就反复地念着:“僧推……”、“僧敲……”,他的右手也不知不觉地随着表演起来:一会儿伸手一推,一会儿举手作敲的姿势。
这时,韩愈恰巧从这儿经过,随从仪仗,前呼后拥地过来了。按当时规矩,大官经过,行人必须远远回避让路,否则就要犯罪。贾岛这时正迷在他的那句诗里,竟没有发觉,等到近身,回避也来不及了,当即被差役们扭住,带到韩愈马前。
韩愈问明原委,不但没有责备贾岛,还很称赞他认真的创作态度。对于“推”、“敲”两字,韩愈沉吟了一下,说:“还是‘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骑而行,谈了一些关于诗文写作的问题。从此成了朋友。
这个关于“推敲”的典故,不论是否虚构,都可以说明一点,古代诗人在用词方面非常严谨,可谓做到字字推敲。这样做法又叫炼字,也就是诗歌语言必须凝练,一句诗,一个词,甚至一个字,要表达极为丰富的内容。我们可以再来看看一首连三五岁的小朋友都会背诵的名诗,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仅仅只有20个字,如果我们就用这20个字表现出来的内容,来写一篇散文,恐怕至少不会少于三五百字吧?否则怎么也无法完美地展现诗歌中,明月如霜,诗人客乡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景交融的场面?
当然,要很好地炼字,用最为洗练的文字,来表达诗歌要表现的场面与意境,很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需要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我国古代那些成就斐然的大诗人,不论属于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的风格,都有共同特点,那就是超凡的想象力。
我们还是先分析上面这首《静夜思》。如果第二句的地上霜,换个写法,一定无法完美表达这种效果。诗人看见月光洒在床前,马上联想起秋霜的景象。这就是一种想象力和联想力的突出表现。
完美可以再看一首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是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描写的庐山瀑布,就像一道从天而下的银河一般。诗人有瀑布可以想象到天上的银河,还有更加超凡的想象力可以与之比拟吗?

我们可以再来看看另外两位诗人的作品。白居易是被公认为诗歌最通俗易懂的唐代大诗人,故而很多人认为诗歌也可以很直白来表现。其实通俗易懂并不代表直白。我们不妨看一首他的诗——长歌《琵笆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这几句诗中展开的丰富联想力和想象力,谁敢说不是极为超凡的?急促弹奏琵琶的声音,想大大小小的玉珠丢落盘中发出的清脆声。像黄莺在花下低声鸣唱,像冰下的冷泉流淌的声响,像一只银瓶突然爆破发出的巨响,像战场上战马嘶鸣,刀枪相互撞击的声响,像猛然撕裂了一匹丝帛……诗人一连串精彩的比拟,丰富让一首纸上的诗歌,变成了有声的动画场景,所有的画面和声音都如身临其境。这是简单的直白可以做得到的效果吗?
我们再看一首毛泽东的词。有人批评毛泽东根本不算诗人,也没有一首好诗,都是大白话。我们就来看看他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词人也许写得的确通俗易懂,但是却有着惊人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去做什么?“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怎么做答?“吴刚捧出桂花酒”然后是寂寞的嫦娥仙子,在万里长空上为两位烈士舞动长袖。当听到人间胜利的喜讯,忍不住流下热泪。这些飞泪竟可以化作倾盆而下的暴雨!我想象不出有几个诗人可以有如此大气磅礴的浪漫主义精神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诗歌,是需要极为凝练的语言,和极其丰富想象力与联想力的。关于这一点无论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一样的。现代诗中同样有很多这方面例子,就不再赘述了。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个问题,想谈的是“诗言志”。
经常有人提到“诗言志”,究竟什么叫诗言志?出于何处?怎样去理解“诗言志”?
先来看看“诗言志”,这句话出自哪里?
最早《诗经》的作者关于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这种观念的萌芽。作为一个理论术语提出来,最早大约是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文子告叔向曰:「伯有将为戮矣!诗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以为宾荣,其能久乎?幸而后亡。」
《尚书•尧典》中记舜的话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效》篇云:“《诗》言是其志也。”
其实上述各家所说的“诗言志”,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左传》中所谓“诗以言志”,是指借用或引申《诗经》中的某些篇章来暗示自己的观点和抱负。《尧典》的“诗言志”,是说诗表达的诗人的志向。《论语》中突出政治倾向。庄子“诗以道志”是指人的思想、意愿和感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先秦“诗言志”的内容是有发展变化的。
直到汉代,人们对“诗言志”即“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这个诗歌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基本上趋于明确。《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很明确地指出了我们今天说的“诗言志”的理论,指诗应当表达人们的志向与愿望。

我们今天去理解什么是“诗言志”,还有一点要搞明白,这个志,不仅指志向、抱负、理想、梦想等,还有情感、情怀,亲情、友情和爱情。我们都知道许多诗人,许多优秀的诗篇,都会去表现美好的社会,和美好的感情,特别是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吟诵。
关于亲情和爱情的诗歌太多了,就不举例子了,我们不妨看一首关于友情的名诗,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前两句叙事,记述了自己远行前,友人汪伦特地赶来相送的事情。后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水深三千不及友情。这就是典型的“诗言志”,这个志,就是抒发心中的友情。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在诗歌创作中,采用什么手法来“言志”?是直抒胸臆,还是通过形象思维的象征手法?其实这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要看诗人自身的需要和文学修养的,不需要一概而论。当然能采用形象思维,用更加具有象征意义的方式来描述,诗歌一定会增加美感。诗歌毕竟不是战斗口号,文学样式的东西,还是应该多一些美感。所谓文以曲为高。一般散文和杂文尚且如此,何况诗歌?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燕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一个宫人双目盯着看的是梁间燕子窝,对着一盏油灯,却拔出头钗去救一只扑火的蛾子,全诗没有一句在直抒胸臆,发什么感慨。可是却在述说一个可怜的宫女,一入深宫不见天日,对家庭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所有一切都隐隐暗含在全诗中。这就是形象思维,就是所谓赋比兴的效果。铺陈描述的过程中,以燕巢暗喻家,用飞蛾扑火,比喻自己入宫的情景。这是唐朝诗人张祜的《咏内人》。
可谓一切尽在不言中,就是诗歌美之所在。

再看看下面的名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大文学家,大政治家曹操的《观沧海》。最后一句明言“歌以咏志”。什么是曹操要歌咏的志?全诗一字没提。诗中始终在描述的都是一个大好中国的壮丽景色,那么又为什么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意在言外,就是这么壮丽的国家,需要有一个胸怀大志者来一统江山,此人非操莫属。

这就是大诗人的手笔吧?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前面描述了中华大地上一派壮丽的江山如画之美丽,后面列举了,历代无数成功的帝王将相丰功伟绩,最后却笔锋一转,一句说出了诗人真正要所言之志:真正的风流人物,还是要数今天的我!

可见诗歌的言志不是直白的喊口号,一首爱情诗中,翻来覆去都是直白的“我爱你”,却不是一首经典好诗。《诗经》中的《邶风•击鼓》 ,全篇20句,80个字,没有一个爱字,却给我们描述了一幅爱至千年的画卷。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老朽关于诗歌的一些浅识,写到这里就算结束了。这篇粗糙的文字,是老朽对诗歌的个人看法和理解,不是什么名家观点。写此文是应了烟雨红尘一位朋友的要求,在此要感谢金子川先生,不是他的提议,也不会有老朽这篇拙作了。无论对大家有没有帮助,至少对老朽自己也是一个认识诗歌的总结。
鲜花(11935) 鸡蛋(4)
发表于 2014-3-3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夏看完之后,对诗歌也有了一定了解了,嘿嘿
鲜花(58) 鸡蛋(0)
发表于 2014-3-3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看完了,有几个释义不全面。
鲜花(336) 鸡蛋(21)
发表于 2014-3-4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之后对于诗歌有了一定的了解,有的内容并不是很懂 辛苦了铁鹰老师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3-4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雨过无痕 发表于 2014-3-3 21:17
我也看完了,有几个释义不全面。

浅识怎么会全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1-5 09:56 , Processed in 0.62227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