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望雲 于 2014-7-13 11:24 编辑
读了落叶满空山先生的佳作《我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后,感慨良多。平静自然,清新流畅,充满感情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不鲜见的,只是现在很多人都没有了读诗的习惯或者是爱好,大家都忙于生存的搏斗之中,没有“闲功夫”去品赏那些“金玉良言”。因此,人生也可能失去了很多“另一些”快乐和享受。悲夫! 下面就说说那些写离愁思念的诗词吧。 当我们在生活中感知到离别之痛时,会自然地想起白居易那首深情饱满的《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我们所以会想到这首词,很大成分就在于这首词朴实无华,而又深情款款,写尽了离人的千古相思之态,道尽了离人的永恒相思之痛,能引发世间离人的强烈共鸣。 过去,泗水本是淮河的支流,而汴水又是泗水的支流。庞大的淮河水系,几乎布满了整个华北平原与江汉平原东北部,以及太湖平原北部地区。据说,当时白居易在开封与他心爱的女人柳枝作了一次痛苦的离别。当心爱的人从开封乘上汴水的船一步一步从他的眼前消失,飘向江南时,他把一腔的离别与相思之痛,化着了一道道缠绵交织的水和想象中的点点吴地的山。这山水便是那道不尽的相思和离愁。词的上阙头三句实写,全是景语。而在文学艺术中,所谓景语即情语,这里是典型的借景抒情;第四句带点幻化的色彩,在写景中直抒愁情别绪;下阙前三句虚写,写内心的真实感受,爱恨交织,即所谓直抒胸怀;最后一句实写又带点想象,塑出离人明月倚楼的相思之态。全词正如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所说,若“晴空冰柱”,通体虚明,不着迹象,而含情无际。由汴而泗而淮,心逐流波,愈行愈远,直到天际吴山,仍是愁痕点点,情思绵绵。 这愁也太绵长太沉重太动人了! 有人说白居易是用了思妇的口吻去写相思的,我却不以为为然。为什么白氏就不能在夜静人深的时候,独倚明月楼上,去思念一个他无比心爱的女子呢?难道明月倚楼思故人,是女子的特权? 像白居易这样清新明快抒写离愁与思念之痛的不乏其人。柳永就是大家之一。 一首《雨霖霖》,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别离痛苦和无奈;那“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别后空虚与无着;那“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清与孤苦,无不让人深切而真实地品尝到离人的苦痛。因此我们也自然会感叹诗人们高超的艺术手法,并不得不陶醉缠绵其中了。 东坡大师也是写离别之痛的词坛高手。他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知感动了多少有情人。那虽然是写阴阳两界的离别相思,但仍不妨碍人们去感受人间的离别之痛和思念之苦。“不思量,自难忘。”这种思念是没有时空的断裂的;“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这种思念是是极致而坚贞不移的。这些发自肺俯的思念之语,根本没有华丽的修饰和装点,活脱脱把词人阴阳两界的思念之深苦情怀自然地表现出来了,让人不禁扼腕揾泪。这也正是这首绝妙好辞能千百年来总打动人们的缘由吧。 还有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的期待与承诺;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悼亡》)的坚定与永恒;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的牵挂与遗憾;甚至还有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的细心与体贴、温柔和缠绵。等等。诗人们的每一次咏唱都令人热血沸腾,让人经历一次椎心彻骨的审美体验,让人的精神得到一次升华! 让我们在纷纷扰扰的世界里静静地坐下来,用心去读读那些绝妙好辞吧。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一些,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浪漫一点! 2012年11月10日随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