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50) 鸡蛋(0)
发表于 2015-4-26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出自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原注:余田园在东京)。


《杜臆》
说喜者云喜跃,此诗无一字非喜,无一字不跃。其喜在“还乡”,而最妙在束语直写还乡之路,他人决不敢道。

《近体秋阳》
白首不能放歌,要须纵酒而歌,还乡无人作伴,聊请青春相伴,对法整而乱,乱而整(“还乡”句下)。一气注下,格律清异。

鲜花(5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汇评
《潜溪诗眼》
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夫人感极则悲,悲定而后喜。忽闻大盗之平,喜唐室复见太平,顾视妻子,知免流离,故曰“却看妻子愁何在”;其喜之至也,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故曰“漫展诗书喜欲狂”;从此有乐生之心,故曰“白日放歌须纵酒”;于是率中原流寓之人同归,以青春和暖之时即路,故曰“青春作伴好还乡”。言其道涂则曰“欲从巴峡穿巫峡”,言其所归则曰“便下襄阳到洛阳”此盖曲尽一时之意,惬当众人之情,通畅而有条理,如辩士之语言也。

《诗薮》
老杜好句中迭用字,惟“落花游丝”妙极。此外,如……“便下襄阳向洛阳”之类,颇令人厌。



《唐诗快》
写出意外惊喜之况,有如长比放流,骏马注坡,直是一往奔腾,不可收拾。


《杜诗说》
杜诗强半言愁,其言喜者,惟《寄弟》数首,及此作而已。言愁者使人对之欲哭,言喜者使人对之欲笑。盖能以其性情,达之纸墨,而后人之性情,类为之感动故也。使舍此而徒讨论其格调,剽拟其字句,抑末矣。


《义门读书记》
如龙。二泉云:后半喜之极,故言之泽。


《杜诗解》
“愁何在”妙。平日我虽不在妻子面前愁,妻子却偏要在我面前愁,一切攒眉泪眼之状,甚是难看。“漫卷诗书”妙,身在剑外,惟以诗书消遣过日,心却不在诗书上。


《初白庵诗评》
由浅入深,句法相生,自首至尾,一气贯注,似此章法,香山以外罕有其匹。


《杜诗详注》
顾宸曰:杜诗之妙,有以命意胜者,有以篇法胜者,有以俚质胜者,有以仓卒造状胜者。此诗之“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即从”、“便下”,于仓卒间,写出欲歌欲哭之状,使人千载如见。朱瀚曰:“涕泪”,为收河北;狂喜,为收河南。此通章关键也。而河北则先点后发,河南则先发后点,详略顿挫,笔如游龙。又地名凡六见,主宾虚实,累累如贯珠,真善于将多者。


《絸斋诗谈》

一气如注,并异日归程一齐算出,神理如生,古今绝唱也。

《唐宋诗醇》
惊喜溢于字句之外,故其为诗,一气呵成,法极无迹。末联撒手空行,如懒残履衡岳之石,旋转而下,非有伯昏瞀人之气者不能也。


《唐诗别裁》
一气流注,不见句法字法之迹。对结自是落句、故收得住。若他人为之,仍是中间对偶,便无气力。


《读杜心解》
八句诗,其疾如飞。题事只一句,馀俱写情。得力全在次句。于情理,妙在逼真,于文势,妙在反振。三、四,以转作承,第五,乃能缓受,第六,上下引脉,七、八,紧申“还乡”,生平第一首快诗也。


《杜诗镜铨》
结联,毛西河云,即实从归途一直快数作结,大奇。且两“峡”两“阳”作跌宕句,律法又变。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陈德公曰:所谓狂喜,其中生气莽溢行间,结二尤见踊跃如鹜。作诗有气,岂在字句争妍?


《读杜私言》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纯用倒装,在起手犹难。


《杜诗集评》
李因笃云:转宕有神,纵横自得,深情老致,此为七律绝顶之篇。律诗中当带古意,乃致神境。然崔颢《黄鹤楼》以散为古,公此篇以整为古,较崔作更难。



《岘傭说诗》
“剑外忽传收蓟北”,今人动笔,便接“喜欲狂”矣。忽拗一笔云:“初闻涕泪满衣裳”,以曲取势。活动在“初闻”两字,从“初闻”转出“却看”,从“却看”转出“漫卷”,才到喜得“还乡”正面,又不遽接“还乡”,用“白首放歌”一句垫之,然后转到“还乡”。收笔“巴峡穿巫峡”、“襄阳下洛阳”,正说还乡矣,又恐通首太流利,作对句锁之。即走即守,再三读之,思之,可悟俯仰用笔之妙。



《全唐风雅》
写喜意真切,愈朴而近(“漫卷诗书”句下)。自然是喜意流动得人,结复何等自然。喜愿之极,诚有如此,他语不足易也。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15-4-26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85) 鸡蛋(0)
发表于 2015-4-26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是耳熟能详的佳作了,我记得中学课本里就有收录。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5-4-27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杜的~
鲜花(5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5-4-27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心兔 发表于 2015-4-26 19:54
这首诗是耳熟能详的佳作了,我记得中学课本里就有收录。

恩。搬几个搜韵微信平台整理的集子过来与大家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31 16:56 , Processed in 0.03593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