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65) 鸡蛋(0)
发表于 2015-11-19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雪夜听风 于 2015-11-19 14:55 编辑

  越过垭口,太阳出来了。  
  心里一默今年居然是第九次来达弄。
  读过沈从文的散文《时间》,想起他说的“大别言之,聪明人要理解生活,愚蠢人要习惯生活。”情不自禁哑然失笑。望着初冬时节的山峦起伏,垭口那边高处地带积着雪,熠熠生辉。但天空里有云,灰色的云,不像夏季阳光灿烂,而是随着时光的流淌,转移似一会儿阳光钻出来,静静地洒在起伏延绵的山坡,整个群山之间,除了墨绿色的针叶植物、冷云杉、刺柏等等,就是一派枯萎的景象。
  前些天读到英国人威尔逊——著名植物学家,这是一个百年前来过这片土地的外国人。他在来中国之前,身份是英国皇家园林的一名工人,他在中国待了十三年,采集了大量属于中国的植物标本,在采集的过程中,他还被砸断了一条腿。后来,他回国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再后来,他遇上了一场车祸而不幸身亡。但是,就是在这一路上,像岷江百合、黄花杓兰、绿绒蒿等听起来就是让人神往不已的植物花卉,正是这个叫威尔逊的英国人给带到了西方,成为今天许多植物经培植之后的由来与著名观赏花卉。站在一个学者的角度,我是非常羡慕威尔逊的人生游历。在一百多年前,他从汉口乘坐一只木船逆流而上,深入边远的中国西部大山丛林,采集了大约6万多、4千多个品种的植物。那时的气候、植被显然是跟当下不同,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曾经的地方,早已经地貌改变。  同时,还有一个外国人,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人物。那就是约瑟夫.洛克。还有一个或许是并不熟悉的美国传教士德尔克。
  关于这三个外国人,我在今年差不多大半年的时间里,就是沿着他们曾经所走过的地方,进行了一次“故地重游”。

  然而,对于这座叫沙勿的寺院,我一年之内居然去了九次,肯定是有着特殊的目的。
  沙勿寺大致是建于公元九世纪。当时并没有寺院,而是神堂,到了公元十一世纪才正式修建了寺院。最初沙勿寺的母寺为苟象寺,因为西与若尔盖、北与迭部接壤,两边的村民为争草山、牧场,总免不了会发生一些矛盾冲突,在那个年代,发生了冲突,就得有人出来调停。寺院和高僧往往则充当了调停人的角色。  
   尤忠丹培是目前沙勿寺的主持,四十岁。我到沙勿寺院时,他正在寺院后边自己的住处室内用功,听见一个年长的僧人从后门溜到他的住处,立即从修缮已新的正门进来,伸出他那双手由于经常要干活而粗糙的手,我们握了一下,他立即显得很高兴地对我说道,我以为你不来了呢。
  尤忠丹培汉语说得并不流利,他站在寺院内的坝子里,下午的阳光从半当河谷那边斜照射过来,即使是初冬,高原上的阳光却非常大气,仍然显得是那么的慷慨照耀着我们。
   从九月初开始,因为公路时通时断,把我来这里的计划完全打乱了。我带着歉意望他,解释道,不好意思,道路不好,今天我都是越过垭口山绕道来的。
   沙勿寺是苯波教的寺院。
   沙勿村民是来自西藏。在九世纪,正是晚唐和吐蕃王朝的衰落时期,沙勿的村民来到了这个川甘边界的半山村。过着半耕半牧的生活,自然,在这个辗转迁徙的过程中,也将他们的宗教信仰带到了沙勿。
   沙勿村大致有百户的人家,所有的建筑完全是依山傍势,呈阶梯状分布在台地内,站在山下就能看见错落有致,塔板房,三层,建筑物周围是开垦的田垅,也类似梯田,河谷地带也是田垅。但,高半山种植着大都是耐干旱的农作物,像玉米、洋芋、青稞、胡豆等等。
   沙勿寺院经过了修缮,但还没来得及上漆绘画。
   我非常庆幸沙勿寺院的修缮,不是先拆的修缮,而是一层又一层地包裹着。这样,经过历年的修缮,沙勿寺院面积是在增大,但是,自明代以来的文物却得以保存了下来。尤其是描绘苯教始祖辛饶.米且沃的壁画,那是不多见的珍贵文物。沙勿寺内供奉的自然也是辛饶.米且沃的本尊雕像。区别就在于本尊的头顶是蓝色的发髻。不是释加牟尼佛祖的造像。这是识别藏传佛教不同教派的标志性的色彩。
  站在寺院外面,时光也仿佛在我的身边一点一点地如同漏沙般离去。我知道,这是属于我的时光,在一座寺院的时光。常听说藏文化博大精深,是的,就是像这样一座小小的沙勿寺院,也是足够自己待个大半年的。从寺院的历史、建筑风格、寺院的珍藏品等等,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认识、梳理、研究、鉴别。需要一头扎到底的精神,虽不至穷经皓首,但,却是需要从一点一滴来做起。
  就像沙勿村民们的脸上,见到像我这样的外来者时,没有一人不是充满着灿烂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对于我而言,那是一份久违的真挚,是足以打动内心的东西。

鲜花鸡蛋

天知  在2015-11-23 21:59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2824) 鸡蛋(3)
发表于 2015-11-19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啊!欣赏
鲜花(272) 鸡蛋(0)
发表于 2015-11-20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传承和保护变成一种危机的时候,这个民族已经开始滑向无知。
雪夜老师的文字总是如此厚重,让人不胜唏嘘,可惜无法达成一种社会共识,君不见在历史和新潮纠结之时,往往是新潮将历史完全抹掉。一段沿续就此中结,其不知历史是最坚挺的新潮。
鲜花(1420) 鸡蛋(4)
发表于 2015-11-22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风游记,每到一处总能读出很好的历史来,赞一个。
鲜花(40) 鸡蛋(1)
发表于 2015-11-23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来看听风写游历,真的很享受。嘿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1-9 19:31 , Processed in 0.04197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