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随笔] 安乐村笔记 [复制链接] (7/706)

鲜花(65) 鸡蛋(0)
发表于 2016-4-6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雪夜听风 于 2016-4-6 09:42 编辑

  桃花比春雨来得早些,开放在山坡崖畔,但杂灌林还没发芽,依然是冬色萧瑟,一、两天的好天气过后,便是降温和阴霾的天气,春天里还有着寒意,雨水来得也似乎比往年迟些,出了城往西南方,是一个叫安乐乡的山谷,谷口外是白水江,沿江有两条公路,但在过去安乐人若要去松潘则必会翻越岭岗岩山口,山势巍峨耸立,连绵不断,但岭岗岩起伏一直抵达白水江边时,既是这条山脉的起点,回过来又是往西北方甘肃延绵近千里的无限拓展,总的称谓是叫岷山山脉,但岷山山脉却如同人的骨架似,有个脊椎,然后连结分发出大大小小彼此有关联的骨头,如果说山是骨头,那么,这些大大小小的沟壑和沟壑间的溪流便是毛细血管,便是构成岷山肌肉的纤维及碳化合水等等物质了。  

   安乐的山体主要由叶岩层和砂叶层板结构成,土壤层不厚,土地则是大小不规则的坡地台田,主要农作物是玉米、洋芋及少量的荞,物产丰富,但却并不丰饶肥沃,村落依着溪边沿着一层层的台地而座落,房前屋后栽植着核桃树、梨树和苹果树。安乐乡现在有11个村,人口一、两千人,民族主要为藏、汉两族。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安乐乡所在的白水河两岸还没公路,但并不等于说没有羊肠山路,没有宽大约一米左右的官道。因为即使是莽莽群山之间,总是有着路,像百年前安乐村民所需的生活必用品,盐、布匹、茶等等就是马帮们穿着深谷高山,就像蚂蚁搬家运般源源不断地从甘肃、松潘方向给驮送进来,这就有了路,是崎岖的山路,如果不是这样,所有的村庄便会失去起码的生存必需条件。
  渐渐,我对于大山的理解似乎变得明晰了起来,几年来的大量田野调查证明,那些尽管残破,但始终保留下来的大山深处的小道,就像一部无言的史书,记录下曾经的脚步们所走过的痕迹。百年前的驮夫们的老照片至少补充了一些空白与缺失,驮夫们头缠青色或者白色的头包裹布,穿着长衫,由于营养不好面部显得疲惫而颧骨突出,一双茫然的眼神里透着对未来的不可知和麻木,那眼神里看不出希望,就像一群驮马似只是运输工具的一部分。而在另一个方面,至少却又给了我以对中国西部最底层的这些人非常能吃苦,并且勤劳的印象。
  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驮夫们,才使得岷山的毛细血管千百年来输送着不死的物质和精神,才使得岷山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多年以来,我一直寻找着一个点,一个切入口,从文献从田野查阅与行走中,然而,绝大多数却是失望甚至绝望。然而,绝望甚至陷入绝境时却又出现了一线的曙光,光总是能够带给人重新的希望,光引领着在面临着几乎是浩瀚的历史文化的碎片、散片时,继续重新又鼓起了勇气,一遍一遍重复再重复,仿佛幽冥之中神灵在佑护,引领着来到现场,而剩下的是需要开动脑筋,进入苦思冥想的状态,我以为这正是上苍的赐予,让人不敢懈怠,不敢偷懒,并且,只能继续前行,或许才能获得必要的线索。
  白水江发源自弓杠岭斗鸡台和羊膊岭,一条叫白河,一条叫黑河。在这两条河流经大大小小的山谷沟壑时,从这些山谷沟壑的出口又汇入了大大小小的溪流,至靖安桥处白河与黑河汇合成一条江,这条江就叫白水江。
  百年前的白水江两岸小道,就是这片位于岷山山脉中段包括安乐乡在内的山民主要与外界联系的通道。从地图上看,白河与黑河呈不规则的像英文字母“y”字写在茫茫大山的谷底,左边的是白河,右边的叫黑河,四周满是需抬头才能望见的山巅,像在这早春的三月,群山之巅一月之内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终日云雾缭绕,透着虚无飘渺的仙意,半山云雾之下则是盛开的桃花,学名叫甘肃桃,是真正生长在大山野岭的原始蔷薇科母本植物,先开花后生长出嫩绿的树叶。

  白水江在其境内大约一百多华里的路程,流经县城折向了甘肃文县境内,沿江两岸的山坡、河边的岩石悬崖下,还能依然见到三国时代修建的栈道。修桥补路千百年来,一直就是山民们视为积功德的事情。在白水江将出县境内的回龙村,我发现在矗立于江边的岩石崖壁保留着清光绪三十四年和嘉庆二年的文字,内容大致是为开凿对岸河边的道路,当时几位乡绅捐款捐物,在这崖壁用毛笔和金属所刻下的功德记。
   在这个三月,桃花是最闪耀的色彩。河水清澈,而不像夏季波涛汹涌拍打着堤坝发出轰响的模样,似一条玉带般安静地漂舞,几只山雀在水面一掠而过,临河的田地里就有着当地的村民,挥舞着锄头开始了翻地和耕种。

   在这个春天,我经常会在想像当中进行历史的穿越。
   历史仿佛有种一直存在的力量,既能改变着山川胜形,同时也在改变着包括这片大地之上所有的人们的生活。从刀耕火种到狩猎牧渔,原先的河流既比现在宽阔,沿岸的植被也比现在茂盛,而最为关键的是一代又一代的人,操练着几乎没什么改变的口音方言,服装可以根据不同的时代而变化,婚丧嫁娶的内容也可以补充许多的内容,然而,一个地方的语言恐怕是最难改变,也是最顽固因而也是最顽强的如同青铜般的印记。

   安乐最早见于史书的地名叫甸氐道。
   北周叫扶州,隋唐时曾叫同昌郡,邓州,明清时期又改回扶州。
   扶州城不像内地历史上的重镇商埠码头,虽然有条白水江,但山高峡谷深却不能通航运,始终是边地的地理位置又无法聚集大规模的人口。
   那么,扶州城究竟是座怎样的城池呢?
   扶州是一座带有军事要塞性质的城池,整座城周长大约一里七左右,城内设有兵营、都司衙门、军火库房、文庙、武庙、监狱等等。扶州城的居民并不居住在城内,而是沿着城墙根一户连一户自然形成了街道,居民住宅区域。
   
   至雍正三年,因蕃变扶州城毁灭于战火,清兵动用了红衣大炮将扶州城夷为平地。时任松潘总兵的张元佐率游击刘屏瀚、邱名扬指挥不下三个营的清兵围攻扶州城。并且,还动员了龙安府、阴平府作为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总兵相当于今天地区军分区司令,那也是正师级的人物,游击相当于现在的独立旅,游击将军刘屏瀚当时驻扎在阆中,奉朝廷之令开赴了这个藏汉杂居的边地。
   在清代营的编制类似现在的集团军模式,有步战兵、马兵、炮兵、辎重部队,一个营大约五、六百人,分为千总(守备)、把总、土目等等。
   有时,我就在思考,清代底层组织机构包括军事部队,一直就是被忽略的角度。许多的专家学者目光大都是放在提督、巡抚及内阁大学士这样的层级面,庞大的官僚体系到了底层又是如何运转的呢?
   在汉武帝时期,国家的财力、人力、军力等等主要是用于对付北方的匈奴方面,而对西南诸夷主要策略则是“招抚”,甚至为安抚犍为郡主曾派有名的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司马相如回到朝廷向武帝建议西南不可废,最多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地方政权闹得实在不像话时,则派出一支大军进行剿灭。但仍然以当地郡主来管理当地,向朝廷纳贡,地方大员三年可到长安觐见皇帝。
   张骞在出使西城,曾在大夏即现在的阿富汗见到了产自蜀的特产,邛竹、蜀绵以及枸杞酱等等,他回来也向武帝作了报告,大夏人告诉张骞这些东西是从印度来的。由此可见,在西南至少还有一条通道,可以进行贸易往来。

  沿着中安乐村另一侧的偏沟,过去沟的两边是开垦的台地。台地里种植着洋芋、玉米,现在退耕还林,一些地里搭起了大棚,培育着人工菌类和养殖野香猪之类的。我没曾料到,这个沟谷是如此之深,询问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这才弄清楚,翻过沟谷深处的大山,就到了甘肃省甘南地区的一个叫博裕的乡,去年我曾去那里,在该乡居然也有一个白马人居住的村,探访到了一位年过八旬的大爷,他说自己家的老先人正是从安乐逃难躲到了博裕。

  通过查阅史料,安乐村历史上有一个人物叫杨观成。
  他是中田山的土守备,守备是清代绿营五品官,杨观成从松潘漳腊营调至安乐中田,民国二年,松州发生了蕃变,杨观成深明大义,劝说住准备跟着起事的周边土官们,避免了一场祸事。民国四川省府为奖励他的功劳,曾下令表彰杨观成,并且,在安乐口为其刻碑褒奖其功德。现在这块石碑不知所向,大约是毁于那场运动中了吧。
  在安乐村我见到了杨观成的重孙,现年七十二年的杨唤章,老人精神头还不错,眯着眼,站在原杨土守备官邸外的村道上,当地人把这座唯一的居然保存了下来的邛室叫做碉楼,据说那还是当年从黑水那边请来的民工来修造的,碉楼结构看似简单,进入其内部方才知道大有机关文章。
   碉楼内部为三层,但在底层却设有暗道,相当于地下室,可以储备水、粮食,每层四面都设计有对外的观察射击孔,又兼具碉堡的功能,观察射击口内呈喇叭状,里大外小便于楼内里的人观察射击。碉楼为四方形,下大上小,虽历经百多年的风雨地震却依然耸立,全部是用石头堆砌,而没用水泥,仅是使用了黄泥作为粘合质,据说杨土官把粮食和财物皆藏于这座结实的碉楼内。
   而在这座碉楼下边的一处台地内则是一个五品官的住家房子,房子就地取材,木头穿斗结构,八开门,但屋脊和土围墙却做得讲究,皆是雕花的图案,室内现在空空如也。
  正门上方是精美的吊瓜,一层是石头堆砌外表糊着一层泥巴,泥巴墙抹着一层黄泥再用白色的类似石灰粉白。二层取材于当地树枝条编结状交错的菱形状,再用黄泥巴合着麦麸、杂草等糊着,以减轻一层木架结构的负担。走进室内,靠大门窗口左边有一架内梯子直通二层,当年一个堂堂五品员员的住宅,说不上豪华,但是却分明又透着藏汉文化符号的味道。
  杨观成因病活了四十六岁就英年早逝。
  他的孙子杨成仙,也是南坪历史上的一个人物。1949年12月,杨成仙与南坪街上的乡绅赵受百、袍哥杜鸣远等三人主动派人去文县,跟西北解放军62军的人洽谈,促成了南坪的和平解放。杨成仙作为民族上层人士也就成了新政权中的一员。文革中,杨成仙先生受到红卫兵的迫害而自杀。
   一座空洞的宅子,一座矗立的碉楼,是安乐一段历史的印记。
  在村口旁边的一处坡地,杨唤章带着我参观了那棵据说有了四、五百年历史的老槐树。这棵树不是野生的,是人工种植的。从这棵尚未发芽,树形和树冠非常茂盛的老槐树,至少我能断定这个村庄至少是在明代就存在的。而且,据一个当地人告诉我,当年在岭岗岩,当地土兵比赛枪法,用火药枪就能击中挂在扶州城外也是槐树上的西瓜。
    他们还告诉我,当年游击将军刘屏瀚不是沿着白水江从柴门关外开进来的,而是从文县的安昌河进入中路河,经文县中寨,从野猪关翻山至黑角浪从永丰杀出来,打了那个帕拉皇帝刚让笑一个措手不及。所以,我以为还得是要深入到民间,才能通过传说也好,传奇也罢,多少补充一些史书未能记载的历史细节,而这些细节远比当时文人的寥寥几笔来得生动、来得形象。
    土守备下面是土官、土目、副土官等,一个地方,在那时总是要一些负责任,一方面是维持地方治安,而另一个方面却是收取赋税。清代规定,土守备三年可进京朝觐皇帝一次,但杨观成去过无,尚未看到有关记载。而清代基层组织就是依靠着这些人来运转,即使是在边地,朝廷呢给了他们较宽松的权利,可以世袭官位,可以自己收取赋税,而不向朝廷交纳。而一旦边地有事,则责成当地长官、土官维持一方,实在闹得不像话时则派出一支大军加以剿灭。
   咸丰十一年,欧利娃造反就是例子。朝廷派出的是湘军名将周达武,率武字等营从甘肃而来,咸丰年正是太平军闹得正欢的年代,朝廷无暇顾及边地,内得等到同治二年,太平军被镇压了之后,时任甘肃天水总兵的周达武才腾出手来,迅速而果断地消灭了欧利,周达武因来南坪有功,被提拔为四川提督,相当于四川省军区司令,最后回到了老家湖南。其孙女就是赫赫有名的延安时期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嫁给了王稼祥的朱仲丽。

   进入安乐的历史时空,就像我进入罗依时空一样,我感觉时间忽然变慢了起来。
  我喜欢这样,从一个历史的切口,一个历史的时间节点,去寻找着探询着。历史中的事件往往又历史中的人物分不开。在这个只顾结果而忽略过程的当下,梳理就意味着从一个历史的切片开始,注重了历史演变或者是演进的过程,过程太重要了。渐渐地,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时代,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从那样一个历史的过去一步步走过来的。
   日子一天天的到来,又一天天的离去。
   安乐村的那些消失的故事,或许需要有人来梳理,来进行研究整理,村庄在物理意义的层面并没消失,消失的是人,是事,变化的是村庄的肌肤、外表,只要还有人在村庄里生活,若干年、几百年、千年之后,又会下沉淀厚实的东西。
   像尘埃一般,落地为尘,为累积,为一块板结的土壤。
   在这三月雨水降临的时候,被打湿的土壤里,经过阳光孕育又会生长出绿色的庄稼,生长出属于我们生命内部的东西。望着延绵不断的群山,在天气渐渐也变得暖和的时候,带着需要不断解决的疑问上路出发。不完全是为了寻找所谓创作的素材,也并非是为着一时的好奇心的满足,而是一份坚定的执着,这执着尤如阳光一路照耀着前行。这也许就是我的职责和宿命。
   我把这些对于南坪大地田野山川、人文历史调查看成是精神文化之旅,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更加安静,耐心,需要一次次用脚步去完成。

鲜花鸡蛋

尘土飞扬  在2016-4-6 12:55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连城  在2016-4-6 11:03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570) 鸡蛋(0)
发表于 2016-4-6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抢沙发喽
鲜花(570) 鸡蛋(0)
发表于 2016-4-6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看楼主老师的文章!问好
鲜花(570) 鸡蛋(0)
发表于 2016-4-6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俺遇上羊之后就不乖了
鲜花(570) 鸡蛋(0)
发表于 2016-4-6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尘土飞扬 发表于 2016-4-6 12:58
一个笔记,详实着记录了一段历史,一些片断,并有自己的观点和议论,真是高手

据小道消息,人家是作家老师
鲜花(570) 鸡蛋(0)
发表于 2016-4-6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是雪粉
鲜花(570) 鸡蛋(0)
发表于 2016-4-7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尘土飞扬 发表于 2016-4-7 00:23
嗯嗯,一看就是有墨水的

俺打小就崇拜作家和会唱歌的羊腿
鲜花(570) 鸡蛋(0)
发表于 2016-4-7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尘土飞扬 发表于 2016-4-7 12:58
俺打小就葱白会听还不忌口的小丫头。。

不对,嫩打小喜欢的是小P孩,
长大以后才开始逐惭喜欢小丫头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1-10 05:16 , Processed in 0.04040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