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散文] 把根留住 [复制链接] (9/462)

鲜花(30) 鸡蛋(0)
发表于 2016-4-11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西北望 于 2016-4-11 17:15 编辑

                                                                        把根留住

      草长莺飞百花香,柳枝轻拂绿丝长。春姑娘蹒跚着脚步,轻甩衣袂,羞答答来到了尘世。丝丝春雨扣动万物心弦,缕缕轻风撩拨世人情愫。正当人们脱掉厚重的棉衣为春天欢欣雀跃的时候,一个重要的节日扑面而来。

      俗话说:鬼不走干路。清明节时,连苍天也要洒下一场悲怜的细雨,于是便有了“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清明,是个祭奠先人的节日,总是和感伤联系在一起,于是便有了“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伤感。


      水有源,树有根。我从哪里来,来处就是根。根在哪里,灵魂就在哪里。父之精,母之血,生命来自于父母,根就在父母栖身的地方,就在祖辈安息的场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历史血雨腥风,而根文化始终屹立不倒,贯穿我们民族发展的全程。我们号称炎黄子孙,于是乎,不惜耗费巨资为炎黄二帝建陵祭拜。黄帝陵就是他们栖身的地方,就是我们民族的根之所在。当然,未建陵墓之前,我们依然牢记是炎黄子孙,这种根文化已经植入我们的血液,成为了我们精神世界的寄托。但我们还是要建一座恢宏的寝陵,以便有一个凭吊的场所。


       2010年清明节前夕,我写了一篇七千六百言的《清明随感》,去年修改后重新发在空间,好几位网友都留言说是流着泪读完的,当时以为已经交割完毕,以后再不用写这类文章了。然世事难料,今年的清明节前,我不得不再次提笔,写一写有关祭奠先人的文字。


      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歌手童安格一曲《把根留住》风靡两岸三地,赢得无数听众的喜爱。根在哪里?根在精神里,根在灵魂中,根在血液里,但根更需要一个寄托精神的实物。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民众来说,根就在祖先的坟墓里,在一代代相传的族谱里,在一座座或大或小或奢或简的宗祠里。几年前河南省周口市的平坟闹剧最后以市长的辞职收场,正说明了中华根文化的强大。


      父亲1982年去世,十五年后,他的坟几乎被民房包围,我们只好重新择地葬母,方言叫“新拔茔地”。又十一年,祖母病逝,葬在了母亲的上位。母亲去世已经19个年头,终不得与父亲合葬,这也成了我们晚辈的一块心病。
每次上坟,妻都会买很多冥币,表达对先人的尊敬。她并没有见过我的父亲,但前年却梦见父亲在水里挣扎,呼唤救他。父亲因车祸丧生,按照迷信的说法,非正常死亡之人去的地方都不好,于是乎便一心想超度父亲的亡灵。去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今年3月6日便带领弟妹为父母做了一场法事,算是了却了她一桩心愿。


      社会大潮浩浩荡荡,十年来房地产市场风起云涌,城市建设一日千里,我的家乡由环城乡划入柏城镇,再划入柏亭办事处,成了名副其实的城中村。村庄外是小洪河,如今办事处规划沿河修建公园,地被全部征用,所有的坟墓都要搬迁。新规划的墓园距家三公里远,近二千个一米八见方的墓位整齐排列,供几个村子迁坟、葬人。


      这次需要迁移的只有xx和娘的坟。因为弟弟住在老家,居委会只找他说事。弟弟对我说:居委会给了两座坟的迁移费,那就只迁移xx和娘的坟,父亲和太奶的坟等下次赔钱了再迁,如果钱不够就由咱俩平摊,如果有节余就平分。我说钱够吗?他说花不了几个钱,有节余。我说一定不够的,要修栏杆、立碑,不然的话,若干年后的后代就找不到祖坟了。他说:好,钱我拿着,你就操心办吧,反正我也不懂。妻子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她说:父母都是苦命人,分葬几十年,这次不管赔不赔钱,一定要把父亲的坟一起迁过去与母亲合葬,这样一家人才算团圆,在阴间也好相互照应。至于太奶的坟,因为还有大爷爷的后代,我是没权决策迁移的。


       就在我们正商议时,宽新弟打电话询问我其它事情,我顺便问他认不认识刻墓碑的人,他说认识,很快就给了我回话。第二天,我们定了墓位。当时妻子说了一通让我很意外的话:应该留出两个墓位,等我们兄弟死了好葬在父母下面。我接话说:我们的户籍不在老家,没资格葬在这里。胡宽新带我们去看墓碑,最后,我拍板定下了最便宜的青石材质。不是为了省钱,而是我一贯反对奢侈浪费,刻碑只是为了做个标记,没必要用大理石、花岗岩、汉白玉的石料。没有垒基座的工匠,宽新弟自报奋勇,暂时停下了手头的活计。他是一个热心肠人,也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18岁就考上了五级工,砌墙水平杠杠滴。


      宽新执瓦刀,我和弟弟打下手,砌基座的工作做得一丝不苟。他竟然忙里偷闲,不知何时拍下几张我劳动的照片发在说说里,配文是“哥哥为我当小工”,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而那个喊宽新表叔的石碑店老板言而无信,材料总是一拖再拖耽误施工,气得胡宽新在电话里大发虎威。我们从早上七点多直干到夜里九点半,耗用了五百多块转,一百六十元的沙子,五袋半水泥,终于大功告成。晚上洗浴,四肢酸疼,在浴池休息室昏睡了一夜。


      我字斟句酌,写下碑文:显祖母,一九二六年生于朱洪村,嫁于城西黄庄陈XX,二十二岁丈夫远赴台湾,母子幸得娘家收留十一年,弟:朱XX、朱XX,侄:朱XX、朱XX、朱XX、朱XX、朱XX、朱XX。祖母一生大度雍容,高风亮节,历经苦难坚贞不屈,浩然正气与日月同辉。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所以把舅爷、表叔们的名字都刻上,我是想让后世子孙永远铭记朱家对我们陈家的那份恩情。


      而我并未为父母撰写碑文,只刻下了他们的生卒年份和去世日期,因为我们不知道父母生于几月几日。和伟大的母亲在一起,再大的功劳也显得微不足道,就不刻碑文了。


      3月26日傍晚,我和弟弟来到坟前,依次给祖母、母亲、父亲烧纸钱,告诉他们因为办事处规划马上要搬家了,好让他们有个思想准备,这叫提前打招呼。27日下午,墓碑运至墓地,按规矩上覆红布。晚上,宴请了家族中部分需要来帮忙的长辈和兄弟。次日是农历2月20日,早上六点半,迁坟的雇工来到墓地,我们再次烧纸愿意、鸣炮,由我在每个坟的四角铲一锹土,叫做主家动土,然后开始起坟。


      祖母火化后用石棺下葬,打开棺材时,陪葬的物品鲜艳如初,俩人抬出装进了新棺材里。爹娘土葬,娘的木棺一角稍有腐朽,陪葬物品虽有褪色仍完整无损,亦抬出移入新棺。父亲下葬34年了,棺材已腐烂无存,陪葬的钢笔和手表还在,那支笔还是我为他买的,连同枯骨一点点小心移入棺中。


      凡参与迁坟的人、车各发一个蓝色布条,叫做“吉利”;每个司机一个蓝布包封子,内包一盒烟、一小挂炮、一百元钱;棺材上覆盖三尺三蓝布。


      至中午,新坟拢起,墓碑立好,祭奠完毕,把小妹买来的三大束鲜花摆放在墓前。遗憾的是因为迁坟的人家太多太集中,刻碑店忙不过来,青石栏杆还没有安装。


      迁坟过程中,没有人哭泣流泪。


      午餐在饭店吃,14人分坐两桌,美酒佳肴,尽兴而归。


      坟墓,是祭奠先人的一个载体,少了它,后辈人的心里就会空落落的。
                                                           

                                                                                               2016年3月30日
鲜花(449) 鸡蛋(0)
发表于 2016-4-11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坟墓,是祭奠先人的一个载体,少了它,后辈人的心里就会空落落的
-------------------------------------------------------------------------------------------
一篇很不错的文字,有续的诉说,独到的刻画,只不过我在想,当我走了的那天连坟墓这个载体都不会在有,所以先人是幸福的!
鲜花(3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霸道的温柔 发表于 2016-4-11 14:08
坟墓,是祭奠先人的一个载体,少了它,后辈人的心里就会空落落的
-------------------------------------- ...

谢谢您的点评,墓葬是人类的传统,也许永远都不会消失。
鲜花(2627) 鸡蛋(4)
发表于 2016-4-11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我国的优良传统,应该如此坚持,不然世间就少了人情,一如现代孩子们的不解与冷漠
只要我们传承 ,无关封建迷信,有一份诚信,真情,就是对现代孩子们的熏陶,也是对老祖宗的交代
我很遵循先人的孝,义。读你文章,把跟留住,扣人心弦的厚重与温暖。这便是中国的传统,世间的美景。
鲜花(3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恬静雪雪 发表于 2016-4-11 17:06
是啊,我国的优良传统,应该如此坚持,不然世间就少了人情,一如现代孩子们的不解与冷漠
只要我们传承 , ...

绝大部分墓碑上只刻孝子孝孙敬立,而我是把我们家所有后代的名字都刻上的,为的就是传承
鲜花(987) 鸡蛋(2)
发表于 2016-4-11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时节雨纷纷
默念祭奠无断魂
因为
把根留住,
心已安!
鲜花(3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阕清寒 发表于 2016-4-11 18:45
清明时节雨纷纷
默念祭奠无断魂
因为

留下的是民族传统文化,是孝道
鲜花(449) 鸡蛋(0)
发表于 2016-4-11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北望 发表于 2016-4-11 16:15
谢谢您的点评,墓葬是人类的传统,也许永远都不会消失。

嗯嗯,传统消失,倒也干净。
鲜花(987) 鸡蛋(2)
发表于 2016-4-14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北望 发表于 2016-4-11 19:00
留下的是民族传统文化,是孝道

对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1-10 04:59 , Processed in 0.03605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