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449) 鸡蛋(0)
发表于 2016-5-12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是水,
鲜花(4533) 鸡蛋(2)
发表于 2016-5-12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善若水
柔情似水
似水年华
鲜花(4533) 鸡蛋(2)
发表于 2016-5-12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的由来 虽然至今没有人能给灌水给出一个准确地定义,但似乎大多数人都形成了这样一种默契:在论坛上,漫无目的发表没有实质意义的帖子或者和主题不着边际的回复,这种行为可以称之为“灌水”。
鲜花(4533) 鸡蛋(2)
发表于 2016-5-12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神话版:寄托了妃子对舜的哀思

相传上古时代,舜去世以后,他的两个妃子非常悲痛,所以经常跑到湘水上去灌水,以抒发哀思。悲痛到极致难免痛哭,泪洒到青竹上,留下了斑斑的痕迹,后人们就把这种竹子叫做湘妃竹,也叫做斑竹。
鲜花(4533) 鸡蛋(2)
发表于 2016-5-12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常说绛灌之勇,就是指绛侯和灌婴,这两个是汉初功臣。灌婴从小灌水,练得一身好工夫。《史记》上说灌婴“战疾力”,大破项籍,韩信和英布,官至丞相,封颍阴侯。从此人们就把猛将称做“勇灌三军”。从此更出了个关羽,水灌七军,于是成为了“武圣”。后人记叙关羽和他的同时代人时,面对这个灌水人才辈出的年代,只好说:“滚滚长江都是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个时代中灌水文化被发扬光大,水不断要灌得勇猛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还要灌得富有幽默感,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灌水高手在出征某个论坛时,通常还要先灌一杯水,横槊赋湿,以增加灌水的艺术效果!
鲜花(4533) 鸡蛋(2)
发表于 2016-5-12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晋时期的人物以清谈著称(也就是在聊天室中斗嘴),偶尔跑到室外郊游,他们就会选一个有茂林修竹的水潭,玩曲水流觞的游戏。也就是往帖子里灌水,然后把帖子放到水池里传给别人;别人收到了帖子就喝掉水,另外再跟一个帖子。有是大家灌得兴起,上游下来的帖子太多,别说跟了,看都来不及!
鲜花(4533) 鸡蛋(2)
发表于 2016-5-12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员员都须经过灌水考试才能上岗。唐太宗李世民看到各路高手鱼灌而入考场,忍不住哈哈大笑说:“天下英雄,尽入吾论坛中矣!”这时身边的魏征提醒他说:“别灌太多!水能载船,亦能覆舟啊!”在这个朝代中还出现了唐湿(诗)这么一种灌水的形式。
鲜花(4533) 鸡蛋(2)
发表于 2016-5-12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李杜二人成就尤高。李白的著名灌水诗中说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一种多么宏伟的灌水气象啊!他又有一首咏湿论坛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歌颂了在灌水中结下的友谊。唐朝还是一个开放朝代,李白和外国网友晁衡也经常相互灌水,吟湿作河。灌水国际化了!
鲜花(4533) 鸡蛋(2)
发表于 2016-5-12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继唐诗后的宋词则又是另一番灌水风光。后人把宋词按照灌水风格分外两派,其一为豪迈派,代表人物苏轼,写下了“大江东去”的壮丽篇章。其二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只要有人灌水的井边,就有人转帖柳永的词。宋朝理学也很发达,继承了孔子的“一灌之道”。章太炎先生著《汉微言》中云:“仲尼以一灌为道为学。灌之者何?只忠怒耳。”因此宋代的儒者以天理人性为基础,对灌水作了深刻的思辨分析。
鲜花(4533) 鸡蛋(2)
发表于 2016-5-12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的灌水文化开始走向民间。其间有两位畅销小说的作家,一名施耐庵,一名罗贯中,他们对灌水小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施耐庵的小说干脆以《水壶》(水浒传) 为名,以发扬灌水文化。其间还有其他一些形式的灌水作品,如戏曲《十五灌》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1-15 19:38 , Processed in 0.04315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