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59) 鸡蛋(0)
发表于 2017-4-12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自励 于 2017-4-12 22:09 编辑

从犹豫到站稳脚跟

      我们来看《三国演义嘉靖本》中的两段文字:

      征西将军邓艾,致书行军护卫将军诸葛思远麾下:窃观近代贤才,未得如公之尊父也。昔自出茅庐,一言已分三国,扫平荆、益,遂成王霸,古今鲜有及者。后六出祁山,非其智力不足,乃天数耳。今后主昏弱,王道已终,艾奉天子之命,重兵伐蜀,已皆得其地矣。止有成都危在旦夕,公何不应天顺人,仗义来归?表公为琅琊王,以光耀祖宗,决不虚言。幸垂照鉴。
   
   诸葛瞻看毕,疑之未决。其子诸葛尚在侧,问曰:“父亲有意降魏乎?”瞻叱之曰:“吾为何而降耶?”尚曰:“儿见父亲有三顾之意,容魏使入寨,与之相见,一也;得其书而审来意,二也;见封琅琊王而不怒,三也。”瞻扯碎其书,曰:“吾不及吾子也!”叱武土立斩其使,令从者持首回营,见了邓艾。(节选自《嘉靖本》第24卷第4节)

      诸葛瞻看完这封劝降信后,曾经动摇过(这段情节是《毛本》所缺乏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可以揣摩他此时的心理活动:
      
      我的父亲诸葛亮是绝世奇才,他未能统一天下,主要原因并不是智慧不足,而是天意不眷顾他。说明天意不可违!我的才能不如父亲,因此我更需要顺应天意——魏国大军伐蜀,凭我个人的力量无法挽回大局。何况,我一旦降魏,还可以被封为琅琊王,同样可以光宗耀祖呀,我真的没有必要在蜀国这颗大树上吊死。

      但是,自己始终是蜀国重臣,一家人都在接受蜀国两代皇帝的大恩。假设此时冒然降魏,对得起逝去的先主和父亲吗?
              
      如果不降魏,自己有把握击败眼前的邓艾吗?

      就在诸葛瞻的思想激烈碰撞之时,性格耿直的诸葛尚直接问父亲是不是有降魏的想法。诸葛瞻该如何表态呢?

      瞻叱之曰:“吾为何而降耶?”(同上)

      我们需要仔细分析诸葛瞻此时的心理:自己的思想本来就在动摇,可儿子却干脆地问我。我的内心很慌乱,但为了在晚辈和部下面前维护自己的尊严,我不能不故意发火。但是,我扪心自问——既然儿子都有那么坚定的立场,我难道不该羞愧吗?

      尽管父亲发火了。但诸葛尚仍然镇定自若,指出父亲动摇的三个表现:允许魏军使者进入我军大营,说明您还是有议和的想法;接收劝降信后再阅读,读完后仔细思考,说明您还是认可信中的某些内容;信中提出封您为琅琊王的诱饵,您却不发怒——难道您此时的心理不在动摇吗?

      瞻扯碎其书,曰:“吾不及吾子也!”(同上)

       当一个人的态度摇摆不定之时,周围之人的态度就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儿子的话句句在理,诸葛瞻终于亲口说出自己还不如儿子这样的话语——既承认自己之前的心理曾经动摇过,又赞赏儿子的思想境界。同时,自己终于站稳脚跟!为了表示和魏军彻底决裂的态度,不惜违背惯例,先扯劝降信再斩掉使者!


评分

参与人数 2草币 +500 +20 +20 鲜花 +20 收起 理由
冷书生 + 200 + 10 + 10 + 10 很给力!
莫小漠 + 300 + 10 + 10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鸡蛋

莫小漠  在2017-4-12 22:09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5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通常所见的《三国演义》版本是《毛本》,《毛本》中的相关情节如下:

书曰:“征西将军邓艾,致书于行军护卫将军诸葛思远麾下:切观近代贤才,未有如公之尊父也。昔自出茅庐,一言已分三国,扫平荆、益,遂成霸业,古今鲜有及者;后六出祁山,非其智力不足,乃天数耳。今后主昏弱,王气已终,艾奉天子之命,以重兵伐蜀,已皆得其地矣。成都危在旦夕,公何不应天顺人,仗义来归?艾当表公为琅琊王,以光耀祖宗,决不虚言。幸存照鉴。”瞻看毕,勃然大怒,扯碎其书,叱武士立斩来使,令从者持首级回魏营见邓艾。(《毛本》第117回)
鲜花(5777) 鸡蛋(35)
发表于 2017-4-12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哥写的三国,突然想起家里还真有本厚厚的三国呢,从来都没翻过,哈,回头恶补去
鲜花(5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小漠 发表于 2017-4-12 22:10
看哥写的三国,突然想起家里还真有本厚厚的三国呢,从来都没翻过,哈,回头恶补去

小漠:

你看的《三国演义》版本应该是《毛本》——在市场上就叫《三国演义》,而《嘉靖本》在市场上叫《三国志通俗演义》。
鲜花(2860) 鸡蛋(2)
发表于 2017-4-13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诸葛尚作为旁观者更明晰父亲诸葛瞻的心理变化与顾虑。
当初袁崇焕以战求和的策略也不失一种仁心,诸葛瞻的降魏明显私字更重一些。

鲜花鸡蛋

自励  在2017-4-13 22:56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5777) 鸡蛋(35)
发表于 2017-4-13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励 发表于 2017-4-12 22:17
小漠:

你看的《三国演义》版本应该是《毛本》——在市场上就叫《三国演义》,而《嘉靖本》在市场上叫 ...

哦,那应该是,家里那本是三国演义呐
鲜花(5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4-13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小漠 发表于 2017-4-13 22:42
哦,那应该是,家里那本是三国演义呐

小漠如果有兴趣,还可以买一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本》)。
鲜花(5777) 鸡蛋(35)
发表于 2017-4-14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励 发表于 2017-4-13 22:57
小漠如果有兴趣,还可以买一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本》)。

哎哟哥,那可得愁死俺,俺最怕看书了,还是个历史??哎呀呀呀
鲜花(279) 鸡蛋(0)
发表于 2017-4-22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嘉靖本,可能更接近历史的真实。毕竟,在那个大势已去的三国后期,各色人物的得失考究,放在那个大背景去考查,似乎更为经济与合理。

毛本的影响力要超过嘉靖本,但,不能说毛本就比嘉靖本好,这个,一如今天说,流行的,就一定是最好的吗?恐怕未必吧

老师从两个版本的不同说起,其细考功夫,令人致敬呢
鲜花(5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4-25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冷书生 发表于 2017-4-22 09:58
嘉靖本,可能更接近历史的真实。毕竟,在那个大势已去的三国后期,各色人物的得失考究,放在那个大背景去考……

我顺便谈一点:在图书市场还有一种《三国演义》版本叫《叶逢春本》,该书不多见,并且价格较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1-24 10:48 , Processed in 0.05144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