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捡石 于 2018-1-7 01:35 编辑
【佳片有约,共叙芳华】一代人的青春
《芳华》上映第一个周末,太忙没赶上看。朋友圈不停地刷屏。看了简评,很是期待。第二个周末,邀请孩子同去。孩子没兴趣,替我们买了两张票。匆匆忙忙,因为堵车迟到了20分钟,赶上何小萍偷军服拍照被发飙的一幕。很享受在电影院里,抛却烦恼琐碎,喜怒哀乐沉浸在剧情里的感觉。或开怀会心的一笑;或触动心灵泪花闪烁,听到周边轻声的抽泣。
《芳华》与《归来》一样,讲述那段敏感的历史。《归来》截取了更短的历史片段,而《芳华》的叙述跨度更长。《芳华》讲述的是五零后那代人的青春,如今他们已年过六旬。我记得有不少老师是这个岁数,他们大部分已经退休,有几位已逝去。这代人的青春如同时代一样跌宕起伏。我的印象中,他们都很纯粹,很少提起那段不堪的岁月。偶尔听长辈们说起,缺衣少食极度匮乏是平常的,不平常的听起来不可思议让人胆颤心惊。
读过《大墙下的红玉兰》、《蹉跎岁月》、《平凡的世界》。那段历史,课本里读不到,小说、口述历史有不少,如今谈起来依然是个沉重的话题,无法说清说透。《归来》、《芳华》是近些年重拾话题搬上荧幕为数不多的电影,这是五零后的情怀。小心翼翼,欲说又止,不希望历史被忘却,希望后人多思考。
那段历史是个社会制度激烈探索变革的年代。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到,历史上的每一个时间点,都像是一个十字路口。虽然从过去到现在已经只剩单行道,但到未来却有无数岔路可走。其中某些路比较宽、比较平坦,路标比较明确,所以也是可能的选择。然而,历史有时候就是选了一些完全出人意料的道路。历史就这样从一个岔路走到下一个岔路,选择走某条道路而非另一条的原因总是秘不可知。
刘峰、何小萍是那个时代草根奋斗的剪影,标兵、英雄,是他们的巅峰,又不断的挫折、跌落,找不到爱情,理想破灭归零,回归草根。赵立新演的老宁,是个成功人士,文工团家长,代表了时代的价值观,有令人尊敬的一面,也有令人心惊可怕的手段,可是也摆脱不了文工团的解散,为之奋斗的理想破灭归零。我想,五零、六零、七零后几这代人是不幸的,生在了剧烈变革年代,实现理想多么的不易;也是幸运的,躲过了战争。八零以后的人是幸运的,幸好生在了和平、平稳的年代,他们的青春或许没有激荡,可是也有生活的压力。
记得有位老师讲课时分享的一个观点:有理还要有理。我觉得很有道理。有时候,人们会把方法、路径当作目标,忘了初心,忘了出发时是为了什么。《芳华》用唯美的画面,跌宕的情节,给我们讲了一段故事,让经历的人重温,让未经历的人重读。思考,让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让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