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随笔] 一三五不论 [复制链接] (24/1297)

鲜花(10912) 鸡蛋(9)
发表于 2019-6-10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50523uu99t8q8th9d0kjk.jpg

“一三五不论”这句话对于学习古典诗词的人来说,并不陌生,有些人就作为念念如词的口诀,那究竟怎样去理解呢?真的如不少人确定的一三五就是不论的概念吗?否!


首先,“一三五不论”是单指在七言格律上使用,五言律绝上只能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因为第五字是固定平仄。但在七言律、绝上并不是每一句每一式都可以“一三五不论”,而是在一三五的位置上,只能“借用”“补位”,避免犯“孤平”的错误,比如一三位置上就是采用“补”,一位用仄,三位补平,一位用平,三位补仄,这在诵读上有节奏起伏之感觉,避免三平声或者三仄声(单指七言)。


我们在阅读古代人的一些诗句,总觉得平仄声的位置不对,有人选用王勃的诗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来诠释拗救,其基本格式应该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但诗中实际的平仄是「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前句第四字“歧”应仄而用平,拗了,所以本句第三字“在”应平而改用仄,以作补救,这是“二四六分明”的具体表现。其实,在整首七言八句诗就显得别扭,正因为有了“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特别好的表达句,才使此诗得以传诵,因而一个“在”字不足以掩盖瑕疵,后人理解不透彻,便冠以“拗救”之说。


其实“一三五不论”最表现的是在作对联之中,在六言以上的联句最为突出,超出五个字了,位置的互换有了一定的自由度,但在七言对联的模式里,下联的基本格式是不出现“一三五不论”,即使上联有体现,也要使用“补位”,以免“孤平”出现。


我们学写诗词对联这些古典模式,尽量不要采用那种拗救方法,除非自己确定一些特定名词好句不容放弃,那么难得使用一次,发表时最好表述一下,让阅读者理解。


评分

参与人数 2草币 +700 +60 +60 鲜花 +10 收起 理由
扎西才让 + 500 + 50 + 50 + 10
蕙心如兰 + 200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鸡蛋

南歌子  在2019-7-11 00:22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扎西才让  在2019-6-12 21:05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6185) 鸡蛋(30)
发表于 2019-6-10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写平仄时叫什么
鲜花(10413) 鸡蛋(51)
发表于 2019-6-10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边 发表于 2019-6-10 19:15
你写平仄时叫什么

叫格律
鲜花(6185) 鸡蛋(30)
发表于 2019-6-10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介不是越说越晕嘛
鲜花(66) 鸡蛋(0)
发表于 2019-6-10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朝阳大哥知道滴真多!佩服啦!
鲜花(10912) 鸡蛋(9)
 楼主| 发表于 2019-6-10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边 发表于 2019-6-10 19:15
你写平仄时叫什么

绝句、律诗、词牌(长短句)、曲牌、对联。这些是古诗词的一种模式,我现在写的少了。
鲜花(10912) 鸡蛋(9)
 楼主| 发表于 2019-6-10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边 发表于 2019-6-10 20:36
介不是越说越晕嘛

就如你唱歌时有高潮有平稳有低沉,就是不让一句语言过于声平,就是宫商协调吧通俗地讲——抑扬顿挫。
鲜花(10912) 鸡蛋(9)
 楼主| 发表于 2019-6-10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浅’ 发表于 2019-6-10 21:03
朝阳大哥知道滴真多!佩服啦!

没有啦,时间长了的一种顿悟吧。
鲜花(6185) 鸡蛋(30)
发表于 2019-6-10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朝阳 发表于 2019-6-10 21:36
绝句、律诗、词牌(长短句)、曲牌、对联。这些是古诗词的一种模式,我现在写的少了。

不懂
鲜花(10912) 鸡蛋(9)
 楼主| 发表于 2019-6-10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模式不刻意去学,费神累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2-2 22:46 , Processed in 0.05321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