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31) 鸡蛋(0)
发表于 2023-5-1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南山石匠 于 2023-5-1 16:02 编辑

关于《红楼梦》,国内学术界一直有很大争议。知名作家和红学专家学者们都在纷纷解读此书的其中内涵,各自观点都不同。我作为一个空闲时间偶尔读读明清名著之人,冒然去写一篇这样带有“批漏”的文章,一定会让众人大笑不止。我承认没有读透此书。我写此文,只是谈谈我个人的看法。我个人认为,读书嘛,你所领悟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必跟随着他人的观点和思路去走。如果都把名家读书解读都当作一个精典理论来用,那读书就没有意义了,那些都不是自己的。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看法,专家学者有他们的看法,谁对谁错?只有问原著作者本人去吧。只有他本人最清楚其中的内涵。读者也好,专家也罢,无非都是对原著作者真实想法的一个揣测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200 鲜花 +10 收起 理由
呆呆鱼 + 20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鸡蛋

呆呆鱼  在2023-5-1 16:34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呆呆鱼  在2023-5-1 16:34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3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3-5-1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它的知名度列于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排行榜之首。对于该书作者问题,现有两种不同观点:有人认为清代曹雪芹就是该书的原著作者,众说不一,各有千秋。也有人认为曹雪芹并非是原著的创作者,他只是一个编辑。我个人认同后一种观点。
  
  《红楼梦》全书共有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创作写法有着明显差异。可以说,前八十回在文字细节方面更加细腻,各个章回中诗词量较多,同时文字和故事情节上的叙述上较为拖沓(可能也是有部分读者不能坚持读完全书的原因),而后四十回故事则在文字上讲究了精炼,减少了诗词赋量(甚至没有),同时在人物描写和故事情节上有着与前八十回很大不同的风格。打个比方:前八十回像一个体弱多病饱经沧桑的的老年人,人物语言动作姿态上显得慢理斯条,到了后期则像是有了康复的趋势,语气上表现出一种微微的急促感,似乎作者在赶时间要完成这部作品。我个人猜疑,可能整部《红楼梦》著作的作者一共有三人或是更多。打个比方:像一套十室六厅五卫四厨的毛坯别墅房,有一装修者对其中的八室二卫或三厨、前花园或后花园、阳台等部分进行了装修改造,因某种原因,未能将剩下的部分建筑做进一步的装修。过了若干年,有人续再对那套别墅的剩下部分做了进一步的装修和改造。如果这套别墅做为样品供购房者参观,那么对于每一位有心购房的购房者,便能一目了然地看出这套别墅在装修上有着两种不同风格的差异。如果这个比方是成立的,毫无疑问曹雪芹和高鹗二人都不是《红楼梦》最初的创作者,他们只是各自充当了一回房屋的装修工人罢了,而别墅最初的设计及建筑者才是房屋真正建设人。也就是说,当今市面上出版的《红楼梦》一书,有可能有一个最初的故事雏形版本,经曹雪芹和高鹗二人后期的不断增删修补,同时又再不断地做最后的完善整理,于是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整部书稿。众观当今现代名人名著,如莫言的《丰乳肥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贾平凹的《废都》等等,早期的巴金《家》、《春》、《秋》,鲁迅的《药》等知名作品,有哪一位作家在其著作上使用了真实名姓?既然在那个时代原著作者害怕文字狱带来的灾难,那原著作者更不可能署上自己的真实姓名。或许曹雪芹只是一个笔名或代名。但从整部《红楼梦》一书来看,它存在几处令人费解的地方,暂且说是一个“瑕疵”吧,可能与我个人才学疏浅有关,或许是我本人根本没有读懂这部奇书。
鲜花(3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3-5-1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山石匠 于 2023-5-1 16:07 编辑

     一、主要人物年龄前后不一致,是整部《红楼梦》小说最大的“瑕疵”之一。
  
  首先,贾宝玉的年龄是一个解不开的迷,可以说,在整部《红楼梦》小说中,许多主要人物的年龄就像一根富有弹力的橡皮筋,可大可小,完全跟着原著作者的思路在不断变化。贾宝玉这个人物首次出现是在第三回,而在第三回中,原著作者将贾宝玉的大体情况做了一个简单明了的介绍:这政老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叫贾珠,十四岁进学,后来娶了妻,生了子,不到二十岁,一病就死了。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就奇了;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胞胎,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还有许多字迹,你道是不是新闻不是?”以这一段文字看,贾宝玉与他的姐姐贾元春在年龄上仅仅相差一岁。而原著第十八回:那宝玉未入学之先,三四岁时,已得元妃口传教授了几本书,识了数千字在腹中。虽为姊弟,有如母子。以这段话来看,贾宝玉姐姐贾元春不可能大贾宝玉一岁。姐弟二人究竟相差多少岁呢?原著里没有写。一前一后的说法不相一致,让读者无法理解。
  
  再看第九十五回:稍刻,小太监传谕出来,说:“贾娘娘薨逝。”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这段文字表明贾元春死时43岁,而第二回中说贾宝玉仅比他的姐姐小一岁,再到第九十五回止,贾宝玉实际年龄应该42岁才是合情合理。从第八回起,到第九十五回止,贾宝玉的年龄由12岁到42岁,时间上跨越了整整30年。从情理上说,贾宝玉不再是当年那个天真好玩的富家纨绔子弟,而是一个年龄超过40岁的中年成熟男人。而在长达一百二十回的故事叙述中,尽管其中前八十回为一个作者所写,后四十回为另一个作者所续写,但在前八十回故事中,贾宝玉这个人物性格和体貌特征,在原著作者笔下,其言行举止、谈吐及待人接物等表现,却时而以着一个十二三岁少年或更小年龄的小顽童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参看第五十四回:“宝钗笑道:“他专爱自己放大炮仗,还怕这个呢!”王夫人便将宝玉搂入怀内......)。难道是贾宝玉天生口衔宝玉,有长生不老之法?
  
  不妨来看看,贾宝玉的亲生父亲贾政是怎么说的?第一百二十回“贾政叹道:你们不知道,这是我亲眼见的,并非鬼怪......只道宝玉果真有造化,高僧仙道来护佑他的。岂知宝玉是下凡历劫的,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如今叫我才明白。”贾政一番话,终于让读者明白贾宝玉最后的实际年龄是19岁。在整部《红楼梦》小说中,贾宝玉的年龄竟出现三种不同的说法,实在让读者无法理解。
  
  再续说薛蟠和薛宝钗两个人物,也同样如此。第四回:“虽是皇商,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不过赖祖父旧日的情分,户部挂个虚名支领钱粮,其余事体,自有伙计老家人等措办,寡母王氏乃现任京营节度王子腾之妹,与荣国府贾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今年方五十上下,只有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这段文字交代了薛蟠和薛宝钗兄妹二人年龄的相差数。在我国古代,一般女性年满16周岁可以婚配出嫁,薛蟠和薛宝钗的母亲年龄大概在50岁上下,可以推算出薛蟠年龄可能在25到30岁之间,甚至要更大一些。同样道理,其妹年龄应在23到28岁之间。而在原著中的薛宝钗一直以着实际年龄不相符的形态出现在各种场合,而且总是以一个不变的常数年龄出现。类似这样情况还有不少,如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的奶母李嬷嬷、贾母等人物,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二、贾宝玉成长经历出现前后不一致的说法
  
  第九十六回:王夫人道:“他两个因从小儿在一处,所以宝玉和林姑娘又好些。”;第六十四回“宝玉道:“妹妹脸上现有泪痕,如何还哄我呢?......只因他虽和黛玉一处长大,情投意合,又愿同生同死,却只心中领会,从来未曾当面说出”;第二十七回“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一想:宝玉和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的,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不忌,喜怒无常......”上述三段文字分别来自王夫人、贾宝玉、薛宝钗等三人各自对林黛玉身世的同一看法。而第三回:见王夫人所说,便知是这位表兄,一面陪笑说:“舅母所说,可是衔玉而生的?在家时记得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叫宝玉,性虽憨顽,说待姊妹们却是极好的。”这段文字表明林黛玉并非自小与贾宝玉处在一起,林黛玉到贾府的年龄大概在六七岁左右(参看第三回)。前后叙述出现不一致,虽说第九十六回为另一个作者所写,但第二十七和六十四回是均为同一作者所写。如果作者所写的“小儿一处长大”的含义是指6岁以后的事情,那另当别论。
  
  三、多处文字细节描述上出现前后说法不一致
  
  第三回“及至进来,却是位青年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这段文字是林黛玉对贾宝玉穿着时的第一印象。
  
  第八回“一面看宝玉头上戴着累丝嵌宝紫金冠,额上勒着二龙捧珠抹额,身上穿着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系着五色蝴蝶鸾绦,项上挂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那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这段文字是薛宝钗对贾宝玉的第一印象。
  
  第十五回“见宝玉戴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着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面若春花,目如点漆”。这段文字是北静王对贾宝玉的第一印象。
  
  不难看出,林黛玉、薛宝钗、北静王等三人对贾宝玉的第一印象各不相同。贾宝玉头上戴的冠出现了三种不同说法,尤其是贾宝玉头上的“冠”的材质由原来的“金冠”变成了“银冠”。是贾宝玉为了在北静王面前有意表现“低调”还是原著作者的“疏忽大意”呢?
  
  第九回中出的一个叫茗烟的人,他是贾宝玉第一个贴身书童,自第二十八回起,“茗烟”变成了“焙茗”。虽二者仅一字之差,但从原文其意看,实为同一人。
  
  第二十九回“因说起初一日在清虚观打醮的事来,约着宝钗、宝玉、黛玉等看戏去。......把那些道士都赶出去,把楼上打扫了,挂起帘子,一个闲人不许放入庙去,才是好呢。”同一段文字一前一后出现“观”和“庙”,其实二者是两个格局不同的建筑物。
  
  又如第六十七回:薛姨妈道:“这越发奇了。怎么柳相公那样一个年轻的聪明人,一时糊涂了就跟着道士去了呢?......靠那道士,能往那里远去?左不过是在这方近左右的庙里寺里罢了。”道士住的地方称作庙吗?
  
  “观”和“寺”及“庙”等是有区别的。寺庙是佛教建筑,是佛家修行的地方,寺庙是寺和庙的通称。而道观是道士修炼的地方,道观是中国本土宗教活动的场所,二者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宗教。在有些章回中,原著作者将“庵”和“寺”内不同僧人安排出现在同一场合,显然是不符合常理。
  
  四、殡葬场面不符合常理
  
  在整部《红楼梦》小说当中,写殡葬场面的共有十处,其中写的较为详尽同时又非常奢华的是贾家厚葬孙媳秦可卿。
  
  第一个死亡的人是冯渊(第四回),冯渊被薛蟠带人打死。他没有亲人,由家人奴仆把他埋了。葬礼过程省略。
  
  第二场丧礼是贾瑞(第十二回)。葬礼由他的爷爷贾代儒料理,各处去报丧。“三日起经,七日发引,寄灵于铁槛寺,日后带回原籍。”贾代儒有没有能力送孙子回原籍,草草处理。
  
  第三场是秦可卿的葬礼(第十三回和第十四回)。秦可卿是宁国府贾蓉的妻子,秦可卿的丧礼可谓是奢华至极。宁国府府门大开,两边灯火,照如白昼。乱烘烘人来人往,里面哭声摇山振岳。秦可卿停灵七七四十九日。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十九日解冤洗业醮。然后停灵于会芳园中,灵前另有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对坛按七作好事。出殡时,送殡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无数王公贵族,都来送殡或者设祭棚。灵前供用执事等物俱按五品职例,灵牌疏上皆写“诰授贾门秦氏宜人之灵位“。秦可卿死的时候,贾府动作声势弄得很大,她的葬礼是整部《红楼梦》小说中所有葬礼中最为奢华的。
  
  第四场是林如海葬礼(第十四回)。原著作者在第十四回,用极短的一段文字穿插其中,但述叙林如海葬礼的笔墨非常之简,而秦可卿的葬礼足足用了第十三回和第十四回两大篇幅文字来详尽细写,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使得读者能悟道出贾家对待林如海和秦氏二人的态度是天壤之别。尽管林如海之妻贾敏是荣国府嫁出去的女儿,林如海是贾家的姑爷,但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
  
  第五场葬礼是秦钟的葬礼(第十七回),宝玉见了秦钟最后一面。贾母给了银子办葬礼。没有详情记录。
  
  第六场葬礼是老太妃的葬礼(第五十八回)。老太妃的葬礼,百姓三个月内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和婚嫁。贾母等婆媳祖孙等俱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以后方回。请灵至此,还要停放数日,方入地宫。
  
  第七场丧礼是贾敬的葬礼(第六十三回和第六十四回)。贾敬是服丹药而死。他死的时候贾珍等人均不在家,是尤氏一手操办的葬礼。贾珍听到信息后赶回来主持丧事。天子听了,忙下疾殁恩旨曰:“贾敬虽无功于国,念彼祖父之忠,追赐五品之职。”贾珍,贾蓉为礼法所拘,不免在灵旁藉草枕块,恨苦居丧。人散后,仍乘空寻他小姨子们厮混。贾敬的丧事比秦可卿要简单得多。贾敬葬礼期间,还成就一段姻缘,就是贾琏偷娶尤二姐当二房。其实,原著作者完全将可以把第六十四回有关于贾敬葬礼方面的内容合并在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中,不知何原因要分成两个部分来分别散开而写,使得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佩》的主题内容又附带了第六十三回主题结尾内容,使得完整的故事在衔接上出现一个暂时的停顿。
  
  第八场葬礼是尤二姐的葬礼(第六十九回)。尤二姐被王熙凤赚进大观园不久吞金而死。贾琏将尤二姐停灵在梨香院,为了出于体面特意在梨香院开一座大门。停灵七日,做了道场。七日后移灵铁槛寺再放五七,做大道场才掩灵。那日送殡,只不过族中人与王姓夫妇、尤氏婆媳而已。原著作者仅用“王姓夫妇”的文字一笔带过。文中的“王姓夫妇”是指王夫人和贾政吗?原文没有写得很清楚,却有意给读者留了一个猜疑的空间。
  
  第九场葬礼是贾元春的葬礼(第九十五回)。贾元春既是贾政的长女,又是皇宫中的贵妃,葬礼却写的很简单。原著作者只用“过了几日,元妃停灵寝庙,贾母等送殡去了几天。”这段文字,就草草地将贾元春葬礼一笔带过,与第十八回贾元春成为妃子后回父母家,那种一人在上,千百人在下的高高气态,二者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作为一个皇妃,按理说,她的葬礼应该是贾家族晚辈里最高的,可是结局却意外令人大跌眼镜,实在让人费解。同时,贾府里一死人,多半是先将逝者放在铁槛寺,而到了贾元春,却变了庙名灵寝庙。不知灵寝庙和铁槛寺二庙的哪一个级别更高?
  
  第十场是贾母的葬礼(第一百一十回)。贾母生前享尽清福,死后的葬礼较为寒酸的。那时候贾府要么已经被抄家,贾府已经败落下来。从荣府大门起至内宅门,扇扇大开,一色净白纸糊了;孝棚高起,大门前的牌楼立时竖起。主上深仁厚泽,念及世代功勋,又系元妃祖母,赏银一千两,谕礼部主祭。老太太是在南边的,虽有坟地,却没有阴宅。从原文上看,贾母的葬礼上的安排比贾元春要多一些,但从气势上看,还远远不及她一个孙子辈分的媳妇秦氏(秦可卿)。贾家虽已经败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贾家再穷酸,不至于连个像样的葬礼也办不起吧?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无非是想说明贾家从兴旺到败落的原因和迹象。在古时贵族家的葬礼是非常有讲究等级差异,贾母在贾府中做为最有说话权的人物,她是贾家族中威望最高的,也是这个家族最后一个离世的祖宗级别的人物,她的葬礼被如此安排,确实让人费解。
  
  另外,在整部小说众多的葬礼中,在没有冰冻冷藏技术的年代,如何将逝者之体保留长达十日以上甚至数月时间?从这点上看,也是不太符合实际的。
  
  这部小说的“瑕疵”之处,也可能与后来多次删除有关。结合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内容来看,这也可能恰好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曹雪芹并非这部小说的真正原著作者。如原文所示“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其在编排文字中难免不出现一些纰漏,使得整部小说在某些地方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本文参考资料:《红楼梦》(清)曹雪芹(吉林大学出版社)
鲜花(3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3-5-1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献丑了!斗胆发这样的文章,接受《红楼梦》爱好者们的批评指正。
鲜花(1447) 鸡蛋(0)
发表于 2023-5-1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呆呆鱼 于 2023-5-1 16:33 编辑

《红楼梦》全书共有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创作写法有着明显差异。可以说,前八十回在文字细节方面更加细腻,各个章回中诗词量较多,同时文字和故事情节上的叙述上较为拖沓(可能也是有部分读者不能坚持读完全书的原因),而后四十回故事则在文字上讲究了精炼,减少了诗词赋量(甚至没有),同时在人物描写和故事情节上有着与前八十回很大不同的风格。打个比方:前八十回像一个体弱多病饱经沧桑的的老年人,人物语言动作姿态上显得慢理斯条,到了后期则像是有了康复的趋势,语气上表现出一种微微的急促感,似乎作者在赶时间要完成这部作品

===================

看到你的比方,我也比方一下,前80回像黛玉,温婉灵动,美极慧极,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后40回像傻大姐,莽莽撞撞,粗嘎嘎的
鲜花(1447) 鸡蛋(0)
发表于 2023-5-1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难看出,林黛玉、薛宝钗、北静王等三人对贾宝玉的第一印象各不相同。贾宝玉头上戴的冠出现了三种不同说法,尤其是贾宝玉头上的“冠”的材质由原来的“金冠”变成了“银冠”。

=============

宝玉的冠可以有好几个吧,可以换着戴啊
又不是官帽需要按品的。福贵公子的穿戴物品,只要没有僭越,还不就像女生扎头发的橡皮筋,想换哪个换哪个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11-15 20:29 , Processed in 0.107879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