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1327) 鸡蛋(1)
发表于 2023-12-11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记得老早前阅读尼采那本我一直喜欢但一直读不懂的《苏鲁支语录》时,就时不时遇到结构助词“底”字,例如“舞曲(The Dance-song)”中这样的句子:“……我诚然是一座树林,黑暗底树的遥夜……“,那时就有些纳闷,因为那时还不知道底字有这么个用法。当然随后很快就知道了“黑暗底树的遥夜”其实就是“黑暗的树的遥夜”,但译者徐梵澄前辈为什么在同一句子中使用“底”和“的”呢?徐老是一位学界大佬,博学而且严谨,他这么翻译应该有其道理。也就是说,这两个字虽然同义,但很可能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别,这个差别到底是什么呢?虽然目前底字作为助词已经很罕见了(但万维博主苏小白同学还在频繁地使用),但总结一下还是有所裨益的。特别,除了苏小白外,万维 BBS 似乎也有人在用底字作助词。昨天带着这个问题顺带考证了一下,下面就是考证结果,并附上一点个人感概。

首先,古汉语/中古汉语虽然也有“的”字,但那时的“的”字却是个形容词/副词一样的实词,不是虚词,而且是个入声字。这个字义现在还在频繁使用,例如“的确良”。和现代汉语的“底/的”对应的字,毫无疑问是“之”,但“之”字书面色彩过浓,于是大约在唐代,和之字发音差不多的底字就在文言色彩没那么浓的作品里出现,作为结构助词取代之字,例如:《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祗是丑陋底人。当然现在你去查后来修订的广韵,是看不出 “之” 和 “底” 字发音类似这个结论的,例如这两字以及“的”三字的反切是:
    之:止而切,之小韵;
    底:都礼切,邸小韵;
    的:都历切,的小韵。
但在唐代,之和底的发音是差别不大的,这也是底字在口语化的作品里取代之字的原因。但总的说来,“之”字仍然是主要的结构助词。而“的”字呢,和现在的“的”基本上没关系。宋则是唐的延续,在宋代基本上也是这种情形,例如:

    (南宋)石孝友之惜奴娇: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

在现在流行的宋词作品中,偶尔也能见到结构助词“的”,例如大诗人易安的《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谁伴明窗独坐,我共影儿俩个。灯尽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凄凉的我”中就出现了“的”字,但这是个案,而且不少学者认为这是后人修订李清照的作品时改过去的,原文应该是“好个凄凉底我”。

但这种情形在蒙元得以改变,“的”字开始进入文学作品里取代“底”字的作用。因此这条脉络总的说来就是从“之-底-的”的变化/取代的过程。如此这般就到了民国早期的白话文运动。民国时代的学者继承了大清时代学者的严谨,不知出于什么动机(我考证不出),以鲁迅,胡适等为代表的学者试图对“的/底”的用法来个更为细致的规定。因为他们大抵还通晓英文(例如英文中和“的”对应的,包括名词所有格,of,形容词+名词结构,等),所以他们的语法界定肯定也参考了英文。这些规定只能说有个大致的脉络,并无统一的标准(何况现在“底”作为结构助词早就 deprecated 了,基本上名存实亡),总的说来很粗略地大致遵循如下规则:

  a)和英文 of 对应的结构,用底字:King of Sparta -- 斯巴达底国王
  b)名词所有格结构,用的字:King's wife -- 国王的妻子
  c)名词定语,特别是和形容词搭配的名词定语,通常用底,这个规则不是很明显,很多时候也用的字。例如在尼采舞曲中,我们就有这样的翻译:

    divine dances:         神圣底跳舞
    ye light-footed ones:轻飘底你们
    ye beautiful dancers:美丽底跳舞者

等。但一个句子里如果需要两个或者多个结构助词呢,例如尼采的 The Dance-song 中就有:a night of dark trees,等。再比如,The beauty of Sparta's wife,这需要如何翻译?这时句子如何表述,就有结构上的差别,例如如果我们用括号去显示这种结构:

    A night of dark trees = A night of (dark trees)
    The beauty of Sparta's wife = The beauty of (Sparta's wife)

如果我们只用的字翻译这两个句子,那么就有:

    A night of dark trees:          黑暗的树的遥夜
    The beauty of Sparta's wife :斯巴达的妻子的美貌

“斯巴达的妻子的美貌”大约不会引起误读,因为根据意思,这句话的结构应该是“(斯巴达的妻子)的美貌”,而不是“斯巴达的(妻子的美貌)”,这里这个句子之所以不容易引起误读,是因为句子的意思告诉你应该这么理解,而不是因为句子结构本身告诉你应该这么理解。事实上,如果连用几个的字,对语义模糊的诗句等而言,就可能会引起误读,例如“黑暗的树的遥夜”到底是“黑暗的(树的遥夜)”,还是“(黑暗的树)的遥夜”?英文这方面表达就可能清晰点,因为这里对应的“的”字,英文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的,对不对。

因此鲁迅通过如下规定底/的的用法,使得表达更加严谨、精确,那就是内层结构的助词用“底”,外层结构的助词用“的”。例如楼上两例,按照鲁迅的规则,就应该表示成:

    A night of dark trees:          黑暗底树的遥夜
    The beauty of Sparta's wife :斯巴达底妻子的美貌

这样句子结构的精确性就无需借助括号里。鲁迅、胡适等人也比较严格地遵循这个规则,例如:杂质的化学底性质,无办事处主义底社会的组织,等。我草草考察了苏鲁支语录的几章的译文,徐梵澄基本上也遵循了这个规则。

汉语造词能力强,但处理从句时却是力不从心,这和汉语的语法结构有关,例如缺少从句连词 that 等。鲁迅的上述规定,对汉语处理精确表达是有帮助的,只是现在底字作为助词已经被的字完全取代了,鲁迅等引入的这些语法规则,可能因为其繁琐,也就不出意外地被咱们这些败家子悉数遗失在爪洼岛了。

当然,别问我“海底世界”到底是什么意思,呵呵,我不知道,但知道语言的改变总是伴随着代价的。这也许是底字用于结构助词逐步遭到淘汰的原因之一,尽管这可以不成为理由,因为这里的底字如果是结构助词的话,你可以写为“海的世界”。

评分

参与人数 2草币 +2000 鲜花 +11 收起 理由
花落千江水 + 1000 + 10 很给力!
风来紫衣舞 + 1000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鸡蛋

花落千江水  在2023-12-11 08:28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风儿。  在2023-12-11 06:42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3883) 鸡蛋(3)
发表于 2023-12-11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涨知识了
鲜花(1670) 鸡蛋(2)
发表于 2023-12-11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鸟新周愉快!
仔细读了一遍,原来的和底还有这个渊源,不得不感叹,我们语言的博大精深,用词,用字也极其讲究。

鲜花鸡蛋

紫荆棘鸟  在2023-12-11 07:57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1327)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1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胡适的总结、借鉴+规定其实挺好的,但这似乎木有市场。
鲜花(1327)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1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来紫衣舞 发表于 2023-12-11 06:59
紫鸟新周愉快!
仔细读了一遍,原来的和底还有这个渊源,不得不感叹,我们语言的博大精深,用词 ...

紫衣好!这种细致的讲究,其实来自鲁迅胡适等的规定和建议呀,但这丝毫压根就没什么市场,除了几位老学究外,没有人遵循。
只能说汉语不需要这种精确。
鲜花(12202) 鸡蛋(9)
发表于 2023-12-11 08:29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人,我就从未想过海底世界的底也许应该是的。

这是不是类似于古文中的通假字?
鲜花(12202) 鸡蛋(9)
发表于 2023-12-11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儿下雪了,下了一夜,很厚了。一会儿出去拍几张。
鲜花(1670) 鸡蛋(2)
发表于 2023-12-11 09:01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紫荆棘鸟 发表于 2023-12-11 07:56
紫衣好!这种细致的讲究,其实来自鲁迅胡适等的规定和建议呀,但这丝毫压根就没什么市场,除了几位老学究 ...

这种细致的研究,在我们的语言里一直被忽略,如果不是有这些先生们的探究,也许我们都没有机会去真正的了解这些知识的存在,以及仔细区分使用。
鲜花(1327)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1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落千江水 发表于 2023-12-11 08:29
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人,我就从未想过海底世界的底也许应该是的。

这是不是类似于古文中的通假字?

和通常意义上的通假字不同吧,通假字大都是古人的错别字,但之 - 底 - 的 不是,而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底取代之(口语),的取代底。而到民国时期,鲁迅胡适主张底的二字同时用作结构助词,以应付表述精确的需要,并参考了英文中的定语的表述,给的底二字的用法来了个“先斩后奏”的规定。

这个规定看上去很不错,但没有推广开来。
鲜花(1327)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1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荆棘鸟 于 2023-12-11 10:46 编辑
风来紫衣舞 发表于 2023-12-11 09:01
这种细致的研究,在我们的语言里一直被忽略,如果不是有这些先生们的探究,也许我们都没有机会去真正的了 ...


学古汉语是需要知道底这个助词的,但现代汉语中底已经被完全取代了。
鲁迅胡适是在参考了英文的定语的表述(英文中的定语和它修饰的名词有三种表述,汉语只有两种),所以将消失了的助词底字重新引入,和的字同时使用,使得表达更加精确。
例如
黑暗的树的遥夜
这种比较诗意化的双重修饰,都用的字,就会有歧义:
  (黑暗的树)的遥夜   vs  (黑暗的)树的遥夜
因为这种诗意化的表述比较抽象,读者就会犯糊涂,到底哪个表述是作者要说的。用底字后,因为胡适鲁迅等先行规定了底的二字的用法,所以对这种有两个嵌套的定语而言,两个助词同时用,就相当于给原文的嵌套定语表述精确化了,避免用括号来表示其层状结构:
  黑暗底树的遥夜
因为 底 字用于内层的定语修饰,所以上面这句话的意思是:
  (黑暗底树)的遥夜
而不是另一种。

这个规定其实很棒的,但很棒的代价是语法的复杂性增加了。因为汉语本身的表述并不那么追求精确,所以这种很棒的规定没有市场,没有下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11-15 20:12 , Processed in 0.14027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