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文/秋涵影月
大巴车驶出上海之际,天空便洒下了淅淅沥沥的雨滴,宛如一幅水墨画卷在眼前展开。时而细雨如丝,时而大雨如注,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言的故事。这是我过往的旅行中所未曾体验过的景致,坐在车内,透过车窗看外面的风景,别有一番韵味。雨骤然停歇时,远处的青山仿佛被一层薄纱所笼罩,宛如梦境中的景象。云雾缭绕,与天空相接,而天空又与高山相依。若言烈日之下的山水,足够美轮美奂,然则雨后之山色,更添几分儒雅。恰如墨客之笔墨,轻描淡写间,尽显风情,山与水雾相映成趣,让人心旷神怡,忘却尘世之烦恼。
此时,身边同事都纷纷拿起相机,想要捕捉这一刻的美景,而我却依旧静坐不动,不为所动。不是因为我对这美景无动于衷,而是我知道,再好的文字,也无法完全描绘出这一刻的美丽。我想用我的心灵去感受,去品味这份独特的韵味,而不是简单地用快门去定格。
在这湿滑的山路上,任何车辆都需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泥石滑坡,轮胎打滑,这些看似平常的交通隐患,在此时此刻,都变得异常致命。
大巴驶出了浙江,即将进入安徽的地界,恰逢此景。原本宽阔的公路,此时却被一辆又一辆的军车堵得严严实实。那些军车,一辆接一辆,绵延数里,每一辆都占据了整个车道,使得后面的车辆无法超车。那些军车并不是单独行驶,而是像是一条长龙,紧密相连,如同国庆阅兵式的壮观场面。更令我惊讶的是,那些军用卡车的箱体里,竟然装载着三五叶小舟。可想而知,那些军人定是前往江西抗洪救灾的勇士。我心中不禁感慨万分。在这风雨交加的时刻,他们舍弃了安逸,挺身而出,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勇气,让人感到无比的敬佩与崇敬。
然而,这般光景,加上时不时落下的雨,犹如一曲哀歌,延误了我们的行程。到达屯溪时,已是午后1时半。饥饿如狼似虎,饭菜的滋味早已抛诸脑后。高山之上,饭馆稀少,仿佛是这荒凉之地唯一的救赎。一盆番茄炒蛋,标价48元,一盆炒南瓜32元,一碗米饭7元。此价格之高,犹如登天之难。然,亦是为那些挑山工所累。他们背负重担,乘坐索道,攀爬两小时,才到达此境。菜肴之味,不过尔尔,饥饿之人,已顾不得许多。饭毕,已是下午一点,人们戏言:“此乃天上之食。”午餐后,我们又登上开往婺源的大巴。行程紧张,原定的漂流活动被迫取消,转而放在最后一天。当天下午,我们游览了那“小桥流水”。这般的行程安排,犹如人生中的无奈抉择,既有饥饿的苦楚,又有旅途的奔波。生活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无论多么艰难,我们仍需勇往直前。
终于到达了婺源的李坑,雨后,真真切切的江南水墨画。小桥流水,青瓦白墙,一切都透着古朴的气息。这里的人们,都是李氏的后裔,他们世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守护着这份古老的记忆。走进李坑,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年代。这里的建筑,都是以复古为主题,仿佛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然而,沿途的景象却有些令人失望。阳光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出梅潮湿的空气令人感到窒息。街边,村民们摆着各式各样的小摊,卖着茶叶、檀香木艺术品,甚至是当地的土特产。
摊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虽然这些物品都很廉价,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它们是李坑的一部分,是这里人们的日常生活。尽管这里有着种种的不完美,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这里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生动。
或许是刚刚的雨滴还挂在枝头,或许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溪流,宛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不息,引得行人纷纷驻足。那潺潺的水声,仿佛是一曲天籁之音,扣人心弦。我俯下身子,试图捧起一把清凉的溪水,刹那间,一股沁人心脾的凉意透过指尖,直透心扉。
在不远的岸边,几条水牛悠闲地躺在水中,四肢舒展,仿佛在享受着这难得的清凉。在这个闷热的出梅时节,我想,它们或许是最懂得享受生活的生灵。这份恬静和安逸,无疑是幸福的最好注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