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叶满庭红果秋】
搬入新居后,陈大哥家的前院与我家后院相邻。他家前院西南角种有柿树一棵,高高大大,老杆虬枝,大叶四展,蓬蓬如盖。我家后院的木平台正对着柿子树,枝枝叶叶散逸开时,就有许多枝叶探过围墙,伸入后院,交错成木平台的一景。
休闲时,坐在木平台上看书。风吹沙沙,飘逝的树叶落在肩头,书上。卵形的叶片,淡绿色叶背的短绒毛,柔软如棉。选几张形状圆满的,夹在书中,或在叶片上写上几句私语心愿,穿过时间的荒野,闻风坐相悦,不亦乐乎。
柿树何时开花,我一直没有关注到。也许是花太小,不起眼,我又粗枝大叶的,疏忽了。但柿树结果我一定是看到的。从青小的一粒,到圆滚的青黄,再由青黄转红,一颗颗鲜亮夺目。秋风起时,红透的柿子,三五一组,二四一串,高高擎于半空,俨然如苏东坡所描写的“柿叶满庭红果秋”一派写意秋景,热闹而跳脱。
陈大哥是个勤劳热心的人,他豁达开朗。每年柿子成熟,都会亲自爬上柿树,摘一些柿子,分送给四邻八舍。偶有路人想吃,打声招呼,自己去摘即可。我家也不例外,年年收到陈大哥的柿子。每次送来,满满一小篮,夹杂互相问候的话语,融洽的场景,十分暖心。大有汉唐采莲女子与岸上人家对答的风光,是“人世相见唯有礼”的坦荡与喜气。
收到柿子后,我在第一时间里,左弄右摆地一通乱拍照。然后,把较软的柿子挑选出来,把剩下硬的柿子放进米缸,让时间去催熟除涩。整理好照片,发给陈大哥看,说:“你家的柿子多美啊!”他总是及时回复点赞,并露出喜悦的笑容。我随手掰开一个软柿子,放进嘴里,甜润得把一颗清冷的心都软化了。倒不是贪恋柿子有多么美味,而是由它咀嚼出来的人事人情,倍感弥足珍贵。
去年秋天,陈大哥上树摘柿,一脚踏空,从树上摔下来,伤了膝盖骨。住院了好久,大家都为他担心。出院回家后,我们去看他,他开朗如初,说马上会好的,让我们不用担心。果然,开年后他又在院子里忙碌,活动自如。
几场秋雨后,一波波凉风袭来,秋往更深的秋里走,马上又要摘柿子了。那天,在院子看到他,我连忙走近跟他说,“陈大哥,今年千万别自己上树,要么叫我们,要么让物业帮忙摘。”他满口答应着说“好。”
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邻里之间的交往也愈发地淡薄。然而,由柿子引发而积累的情义,在这秋天的澄澈里,好似纳入胸襟的红宝石,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