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侠客
性别保密
威望 点
注册时间2024-11-25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好友
UID55055
听众
阅读权限50
- 积分
- 444
鲜花( 49) 鸡蛋( 0)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福建省仙游县的大蜚山下,位于鲤南镇柳坑街外,有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石质结构的千年古桥,横卧在兰溪中游虎啸潭之上,它就是被人们称为“迎薰门溪光四面”的南桥,古人命名为仙溪桥,亦叫昇仙桥,解放后改称南门桥。
南桥水底都铺长松巨石为中流砥柱,以防洪水冲毁,各桥墩之间,全用几十吨的巨石铺架成桥梁。当时,条条的巨石是从南门外数里山石窝里艰难地运到虎啸潭,并架到18米高的桥墩上足见古人的勤劳和智慧。桥墩为船形,可以削弱洪水冲击力。桥面横铺条石,两旁有石砌扶拦以护行人。桥南扶栏旁有二尊披甲戴盔,手执长剑的石雕卫士,俗称“桥头将军”。桥南立有“可大祠”的石碑,以纪念宋中大夫可大公建桥功德。明御史林兰友在诗里说:“谁造南桥渡,常悬半天虹,往来无病涉,童叟颂丰功。
据《仙游县志》记载:南桥的创建者为飞钱陈氏广东肇庆府太守陈可大(今仙游县鲤城街人),于南宋绍兴八年解甲归里后倡建的。清朝乾隆《飞钱陈氏族谱》中也记载:“可大祖父宋珍善士,始积功累仁,广置祭田,备修南桥,因工程浩大,未能动工兴建。可大父亲奉直大夫乐善好施,广结善缘,仍未酬其志,直至可大公'始酬双闸’之素志”。南门桥长一百七十多米,共有十八墩十九孔,高十八米,桥面宽四米余。桥的两旁有石砌扶栏,可谓壮观。
城关大桥和仙游大桥建造之前,南桥一直是仙游县城与外界交通的枢纽。宋、元、明、清几百年间的历朝官道基本上都经过这里,南桥成了仙游县城与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清代名士郭志曾经记载:明万历年间,大桥正中的东西侧建有两座阁楼,各出栏杆一丈多,游人可在楼中休息或在凭栏眺望溪光水色;每当夜晚,楼上挂满灯笼,映照水面,只见珠光点点,犹如神龙浮海,令人心旷神怡。
据老人传说,南桥兴建之前,南北交通全靠渡船过溪,几多风险。国朝内阁中书云亭《南桥纪事》中载道:“…无有造是桥者,往来几病,跋履转艰,隔岸望洋兴叹,自崖而返.…”真是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而今南桥,山光水色,桥影飞虹,风景优美,引来了不少文人墨客的垂青。桥下彩船扬帆,龙舟竞渡,溪滩上,芦苇丛丛,牛羊欢跳。溪岸上垂柳依依,游人成群,风光旖旎,是人们旅游观光的胜地。
南桥历史悠久,清十九年八月,一场暴雨,冲垮了三个桥墩,后经可大裔孙修复。这座桥,因为是宋、明、清留下的一座千年古迹,所以从民国到现在各级办事处历来非常关心。1929年,因桥面磨损塌陷,由仙游人民倡导筹资整修,桥面改灌水泥混凝土,并建有葫芦护栏。1981年九月被仙游县立碑列为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仙游县又对磨损的基下面灌钢筋水泥以加固桥墩。
1985年,仙游县人民办事处在桥南虎啸山上,建立了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石雕彩画,更添异彩。纪念碑周围,石砌栏杆,鲜花点缀,绿树成荫,环境清幽,为南桥锦上添花。
如今的南桥,以它朴实的雄姿,依然傲立在兰溪之上,仰天长啸。它是仙游人民的骄傲也是陈氏家族的光荣。那过溪搭船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历史文化的车轮,进入了新时代。如今的文献名邦--仙游,除了保留南桥古迹之外,在兰溪的两岸,又建起了城关大桥、仙游大桥、仙港大桥、玉田大桥和金凤桥等,给美丽的兰溪又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座座桥梁相映胜似天上美景。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鸡蛋宇泽长安 在2025-1-10 13:50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宇泽长安 在2025-1-10 13:50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蕙心如兰 在2024-12-21 13:59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