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郑板桥游览莱州云峰山时,为糊涂老人留下了 “难得糊涂”的墨宝,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个“糊涂”哲学。郑公“难得糊涂”的理论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思考久之,人生在世,要想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就应糊涂一些。俗话说,“水清无鱼,人清无友。”有些事还是不能分的太清,也就是糊涂一点。
民间流传一副对联:糊涂人修糊涂庙供的是糊涂神,下联:糊涂庙糊涂神烧香是糊涂人。这副对联源自何处,现无从考究,或许也是戏说罢了。这副对联说人糊涂了、庙糊涂了、神也糊涂了,然而原作者还有一点却未交待清楚,糊涂人敬糊涂神时烧的‘香’是否也是糊涂香呢,如果香也糊涂了那就一切都糊涂了,那才叫糊里糊涂过春秋。但不知作者是否也糊涂了呢?依愚人之见,作者并非糊涂,他只不过是想糊涂而糊涂不了,故作这副对联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而已。
人聪明了之后却又想糊涂,大概是聪明人富有思想,有个性,有才华。走上社会之后经过岁月的洗礼,方知许多不平事自己奈何不得,为了使内心得到平静,这时又想糊涂下去。不过想糊涂也难,哪些事要糊涂,哪些事又不能糊涂,应该糊涂的事要糊涂到什么程度,这个度又如何去把握,这恐怕就难了。也如郑公所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为糊涂更难。
哲者认为“糊涂是一种超人的智慧,是对自己人格和精神的变相坚守。是一种背叛世俗,它是糊涂于外,清楚于内。”“智者难得糊涂弃小异而存大同,成千古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