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张贴对联,成为庆贺春节的一种重要形式。
“对联”包括了春联,对联,春贴、对子等,各地叫法不尽相同。
过春节时称春联,生孩子、过生日,婚丧嫁娶红白喜事贴的叫对
子。
乡下老家有个中学老师,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年年过春节
村子里的乡亲都拿着大红纸求他给写春联,特别是到了除夕这天,
从早到晚去写春联的乡亲络绎不绝。那位老师一大早就摆好了文
房四宝。他写春联的特点是结合你的家庭状况来写,如东家婆媳
不睦,他就给你写一副“三思行好运,百忍享平安,横批:百忍
其家”;如西家夫妻关系不好,他就写一幅:家和人兴百福至,
儿孙绕膝花满堂。横批:家和万事兴。张家是个生意人,他就会
写:集四面八方财宝,聚三江九州鸿福。横批:招财进宝。教书
先生的字好,春联的寓意好,谁能求得他一副字会深感欣慰。
民间传说,古时候当地有个秀才,他家房屋前有一片富翁家的竹
林,景色很是秀美,在过春节时他写了一幅春联: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这幅春联对仗工整,寓意深刻,那位富翁知道后心
怀不满,在第二年春节前便把竹子砍掉半截。秀才见状便又写了
一幅,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翁知道后心里更是不爽,
在第三年春节前便把竹子连根砍掉。这时秀才见状便又写了一幅: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在。由此可见写春联很讲究章法,
不但要对仗工整、简洁精巧,还要寓意深刻。
传说,有一个茶舍的生意不好,聪明的老板请高人写了一幅春联,
上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先喝一杯茶去,下联:劳心苦劳力苦
苦中作乐再倒二两酒来。这幅春联连句新奇妥帖,雅俗共赏,意
趣盎然。人们赞不绝口,广为流传。不仅许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
连跑生意的、走江湖的也来饮酒喝茶。茶舍的生意可谓是生意兴
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经济效益大增。这则是一副春联挽
救了一个经营亏损的茶舍,可见一幅好的对联,它的意义已经超
出了它本身的价值。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始于宋代,盛行于明代。当时的文人墨客也
把春联当成文雅的乐事,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写春
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
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老百姓
过春节的重要标志,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