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人其实都是矛盾的个体,小时候一直盼着长大,长大了就可以不用再被管着,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当然,这些不过是小时候的“以为”,过了几十年回头看,才发现我们一直是被生活推搡着行走,爬过一座又一座山,趟过一条又一条河流。许多事,身不由己,而有关小时候,有关学生时代的回忆,却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被加上各种色彩。
我的学生时代,对人生观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几本书。前期是那些少年有关的文学杂志,比如《少年文艺》、《儿童文学》、《东方少年》等。从小在农村小镇(当时是公社,后来是区,再后来才是镇)上的一个农场长大,离县级三十公里,不通班车,去一次县城要步行十几公里,才能有车可搭,所以我直到十六岁以前,是没去过县城的,对于外界的所有了解,都只能通过书和收音机。八十年代前期,电视机是紧俏物资,需要凭票购买,我们那儿很少。
在那些少年文学杂志中,我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充实着自己对外面世界的认知。也是从那些书里,第一次知道郑渊洁这个名字。郑渊洁小学没毕业被开除,当兵三年,转业后被安排在北京某工厂。我看到他的作品时,作者介绍那一栏都是工人。郑渊洁的作品让我对童话有了新的认知,原来童话可以不用那么低幼,不用那么强行说教。郑渊洁的作品中,少年是该释放天性,自然生长的。”他对于压抑人性、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以及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永远保持着批判态度。在郑渊洁的童话作品中,读者几乎能时时处处地感觉到他对现实社会的叛逆与不满。“
所有这些,都让从未得过三好学生,又正处叛逆期的我,心里特别有共鸣。我成绩不差,小升初全区十几个小学中排第二,中考全镇第三,超县一中分数线一百多分。我只是不听话,上课看课外书,不喜欢交作业,没有任何一位老师当我是好学生。
郑渊洁在八十年代的作品中,唯二的人类角色应该就是皮皮鲁和他的妹妹鲁西西。这些当是我选择皮皮鲁这个马甲的由来。那个时期的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快快长大,长大后自己去邮局把所有的少年文学类杂志全都订了,把郑渊洁的书都买全。当时家里不会给我买任何一本课外书,我看这些东西都是借的。
这么对着屏幕回忆从前,有越写越收不住的感觉,还是回到这次这活动吧。我说过我玩论坛二十多年,从未参加过类似带着社交性质的活动。这一次短短的七天,像把整个学生时代重新走了一遍,只是比之于以前,少了些顽皮和对抗,多了些认真。
第一次参加活动,不太会演,对大家都是陌生的,我也没猜出任何一个马甲的真身。在皮皮鲁的世界里,似乎弥补了少年时代的所有遗憾,这里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们,都比我曾经真实生活中的那些人更善意,更好相处,该说声感激。
最该感谢的当然是小红帽,是你让创世纪的七天,有个最圆满的结局。来日方长,点点滴滴就不在这个贴子里说了。
先就这们吧,交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