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日记] 网海漂流 [复制链接] (705/3671)

鲜花(63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9-19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朝阳公园种了一片农田,高粱 向日葵还有谷子,把人们都吸引了过去,吸引力远高于花卉。 昨天下午我也赶过去拍摄,拍的挺高兴,看到年轻人不知道谷子的名称,直接就叫“小米”。要说我之农村长大看到这些念旧,就想拍摄。
很多年轻人也在拍摄,看着他们在探讨高粱是不是可以做饭吃的时候,觉得特别可爱
鲜花(63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9-19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城里的年轻人没见过农田地,对农作物充满了好奇。“猎奇”往往是“求知”的起点。
      猎奇是城市生活的自然反应: 对于在钢筋水泥森林里长大的年轻人来说,高粱、向日葵、谷子这些作物不再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是变成了“景观”。它们的高度、形态、色彩(尤其是向日葵的金黄和高粱的火红)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异质性”,与常见的观赏花卉截然不同。这种新鲜感和陌生感驱动的“猎奇”,是吸引他们驻足观看和拍照打卡的第一动力。他们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商品名)去努力理解新事物(农作物)的生动体现。这个过程充满了积极的学习意味。小米都知道,高粱很多年轻人弄不清,高粱有很多品种,公园里种的这种能吃口感不好。
鲜花(63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9-19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长大的我看到农作物就感到亲切。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耕文明之一,“耕读传家”的思想深入骨髓。我们的文化、语言、节日(如春节、中秋、端午)、哲学(如“天人合一”、“二十四节气”)无不源于土地和农业。即便我们如今已进入工业化和信息时代,这种深层的文化编码依然留存在我们的血脉中。我对农作物有亲手种植、培育、收获的“具身记忆”。这种记忆是肌肉的、感官的、情感的。所以看到这些作物,唤起的是心中真切的“念旧”之情,是对年轻时的劳动经历的怀念。
鲜花(63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9-19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很多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年轻人来说,这种亲切感可能更抽象,是一种 “文化乡愁” 。它并非对某段个人经历的怀念,而是对一种质朴、自然、与本原连接的生活方式的朦胧向往。在快节奏、高压力的都市生活中,这片农田成了一个象征物,让他们瞬间感受到一种接地气的、宁静的、充满生命力的慰藉。这解释了为什么它的吸引力“远高于花卉”——花卉是纯粹的装饰美,而农作物则蕴含着生命、收获和文化的厚重感。我把照片发给儿子,儿子说把作物名字写上,都不认识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500 鲜花 +10 收起 理由
山人 + 500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63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9-19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500 鲜花 +10 收起 理由
山人 + 500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4140) 鸡蛋(0)
发表于 2025-9-19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霜染枫丹 发表于 2025-9-19 00:53
北京朝阳公园种了一片农田,高粱 向日葵还有谷子,把人们都吸引了过去,吸引力远高于花卉。 昨天下午 ...

大米,小米,小黄米,城里长大的小孩基本都搞不清是怎么一回事,我家的孙子也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9-19 08:51 , Processed in 0.02476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