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1864) 鸡蛋(1)
发表于 2025-10-18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江上飞鸿 于 2025-10-28 12:25 编辑

[
、、、、、、、、、、、、、、、、、、、、、、、、、、、、、、、、、、、、、、、、

评分

参与人数 2草币 +50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巫山烟云 + 10 赞一个!
蕙心如兰 + 5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鸡蛋

巫山烟云  在2025-10-20 01:27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巫山烟云  在2025-10-20 01:27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蕙心如兰  在2025-10-19 09:22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3043) 鸡蛋(3)
发表于 2025-10-19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第一段立即被吸引~!
鲜花(3043) 鸡蛋(3)
发表于 2025-10-19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自雪山奔涌而下,涛声是它永恒的背景音。沿江而行,四座大佛或嵌于石壁,或立在山麓,不仅藏着唐的壮阔、宋的细腻、今的融合,更能让人触摸到千年石壁的微凉、嗅到山间草木的清香、听见江风与梵音的交织。每一步靠近,都是一场与历史、与感官的对话,让山水之美与人文之厚重,在指尖、耳畔、眼底慢慢沉淀。

若论唐代佛造像的“壮阔”,乐山大佛便是最鲜活的注脚。踏上凌云山滨江步道,未近佛身,先听见三江汇流的涛声——岷江的柔、青衣江的清、大渡河的烈,在此撞出浑厚的回响,让人瞬间读懂唐代“镇涛护佛”的初心。公元713年,海通和尚见江涛吞舟,立志凿佛,那“剜目护民”的坚守,如今仍刻在佛旁石碑上,指尖抚过冰凉的石刻文字,仿佛能触到古人的赤诚。。。。感觉实在听董宇辉讲人文历史,写的像中央电视台的广播稿。。。飞鸿友友大才~!
鲜花(3043) 鸡蛋(3)
发表于 2025-10-19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71米高的大佛端坐山壁,抬头望,1021个螺髻错落有致,每一个都经唐代工匠精雕;低头看,佛脚宽达8.5米,能容百人围坐,掌心的纹路深约3厘米,纹理清晰可辨。沿“九曲回廊”栈道下行,山风裹着江水的湿润扑面而来,石壁上的凿痕硌着指尖,那是90年工期(713-803年)里,无数匠人一锤一凿的印记。更妙的是唐代工匠的智慧:佛首螺髻间的暗沟藏得极深,雨水顺着沟缝渗下山,摸上去石壁始终干爽;佛肩衣纹处的孔洞与山体相通,风穿过时似低低的梵响,与江涛相融,成了最特别的“自然经文”。清晨江雾未散时,佛身裹着白纱,鼻间萦绕着山间柏木的清香,再听导游讲起韦皋接力凿佛的往事,唐代的壮阔与匠心,便全在感官里活了过来。看这段文字,飞鸿友友写的很详细,似科考记述,十分有价值~!大赏~!
鲜花(3043) 鸡蛋(3)
发表于 2025-10-19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这段文字,我更多的感慨,依山壁建大佛,大佛与地理、地质、和水文环境融为一体,唐朝的设计师团队,该是狠下了功夫的,从结果来看,在空间选址,布局,细节处理上,是做了统筹细致的安排的。好伟大的古代设计师和工匠们。可惜,这么宏大的工程,设计图纸没有留下。我们丢掉的宝贝太多了~!
鲜花(3043) 鸡蛋(3)
发表于 2025-10-19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座大佛,藏着唐的壮阔、宋的细腻、今的融合,也藏着长江的涛声、山间的草木香、石壁的微凉。循着江水流向寻佛,不仅是读历史,更是用感官拥抱每一段时光——指尖的触感、耳畔的声响、鼻间的香气,都在诉说着人与江、人与佛的羁绊,成了长江流域最动人的人文印记。认真通读了友友笔下的四座大佛,可以作为攻略,咱也去看看呢~!谢谢飞鸿友友好分享~!
鲜花(3846) 鸡蛋(3)
发表于 2025-10-19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飞鸿朋友的这篇文,写得真是好。详细的描写,确切的表述,必须是经过亲临其境的细致观察。而文字中流露出的情怀,更是将景致和内心的感怀表露无遗。
景物的描写惟妙惟肖,移步换景之间,让读者似乎跟着文字游历了一番。
鲜花(6114) 鸡蛋(6)
发表于 2025-10-20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篇也是仔细读过了,描写得相当仔细,行文又非常壮阔,流利,意境非常阔远。言表流露出的 四诗五经,文史地理,渊博深沉。
鲜花(1864)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0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小洛 发表于 2025-10-19 00:48
四座大佛,藏着唐的壮阔、宋的细腻、今的融合,也藏着长江的涛声、山间的草木香、石壁的微凉。循着江水流向 ...

谢谢赏评,你问~~
鲜花(1864)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0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蕙心如兰 发表于 2025-10-19 09:24
飞鸿朋友的这篇文,写得真是好。详细的描写,确切的表述,必须是经过亲临其境的细致观察。而文字中流露出的 ...

谢谢赏评,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10-30 09:08 , Processed in 0.035104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