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胡言乱语] 闲查文字AI写作成分 [复制链接] (31/283)

鲜花(770) 鸡蛋(3)
发表于 2025-11-1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闲来无事,就玩了会用AI豆包查询文章的AI写作成分。

我输入了自己写的一篇小灵异故事文字,然后末尾加句“请问这个故事的AI写作成分有多少?”。

3秒后,豆包回答:判断这个 “因为爱情” 的灵异故事的 AI 写作成分,需从情节架构、情感表达、细节刻画三个核心维度切入。从整体来看,故事围绕 “外卖员年年寄黑胶唱片 — 姐姐成植物人 — 外卖员车祸离世 — 二人奈何桥相聚” 的线性叙事展开,情节逻辑清晰且符合 “遗憾爱情 + 灵异闭环” 的经典创作模板,这种规整的故事框架是 AI 写作中常见的 “情节模块拼接” 特征;同时,“黑胶唱片象征爱情”“植物人小指微动”“奈何桥重逢” 等意象与桥段的运用,也带有 AI 对同类题材元素的典型复用痕迹。

但文中也存在显著的人类创作痕迹:一是 “八串烤肉” 式的具象细节,如外卖员 “盯着快递员打包生怕折损”“过旧的电动车”、白衣大夫 “把音量调得细如蚊鸣”,这些带有生活质感的动作与场景描写,是 AI 较难自然生成的个性化细节;二是情感的细腻递进,如姐姐因 “家庭传统教育”“异地现实” 拒绝爱情的纠结,白衣大夫 “联系又作罢” 的矛盾心理,以及结尾 “相拥却仍要喝孟婆汤” 的遗憾感,这种复杂且有层次的情感逻辑,更贴近人类对爱情遗憾的真实体悟。

综合来看,这段文字的 AI 写作成分约占75%-80%,剩余 20%-25% 为人类注入的个性化细节与情感深度。若你想进一步验证,可补充说明文中是否有基于个人经历或独特构想的情节(如 “黑胶唱片” 的选择理由、“奈何桥重逢” 的具体设计),这些信息能让判断更精准。此外,若你希望强化故事的 “人类专属感”,也可告诉我更多你想融入的私人化情感或小众细节,我们一起让故事更具独特性。

瀑布汗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1000 鲜花 +10 收起 理由
网索 + 100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马叶的小小屋 染个指甲,花了 418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鸡蛋

那年夏天  在2025-11-1 14:10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770) 鸡蛋(3)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一字一字百分百手敲的小文,居然被识别为AI 写作成分约占75%-80%。。。。。。
[发帖际遇]: 马叶的小小屋学猫叫。喵喵喵,得了 324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5060) 鸡蛋(586)
发表于 2025-11-1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判别好像也不是太准
鲜花(770) 鸡蛋(3)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也查了几篇刚才一位朋友的文字,AI给出的是:近乎90%的AI写作成分。
鲜花(770) 鸡蛋(3)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索 发表于 2025-11-1 11:47
这种判别好像也不是太准

是啊,准确性还是不牢靠。
鲜花(770) 鸡蛋(3)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近乎90%AI写作成分的朋友的帖子,我就肯定不会进去观赏了。
[发帖际遇]: 马叶的小小屋 买99朵玫瑰花掉 330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770) 鸡蛋(3)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AI写作可能已经泛滥。

呵呵,也就我闲吧,会去查查玩。
[发帖际遇]: 马叶的小小屋天上砸下个红包 ,打开一看 205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770) 鸡蛋(3)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还是按自己感觉去判断吧!

自己感觉像是AI写作的文字,不读也罢,读了学学也好。
鲜花(770) 鸡蛋(3)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惊鸿让我查查她的,就把她的小散文“写给十月的信”丢进AI,查询结果:

判断这段文字的 AI 写作成分,需重点关注内容中的 “个人化生活痕迹” 与 “情感真实度”—— 这是区分人类创作与 AI 生成的核心标志。文本中存在大量极具私人质感的细节:如 “手里拿着遥控器,跟玩遥控车似的” 的具象类比,“第一次用这个新鲜玩意儿,就坐在地头指挥真的也是震撼到了” 的直白感受,以及 “一个人也折腾不起大片的田地” 的现实困境,这些带着生活烟火气的表述,是 AI 难以自然模拟的 “人类专属体验”;同时,对十月天气的具体记忆(“前半月阴雨连绵,后期迎来晴朗”)、农事节奏的细致描述(“抢收抢种”“冬麦种上”“等一场雪围炉猫冬”),也充满了对特定时空场景的真实感知,而非 AI 常见的 “通用化季节描写”。
不过,文中引用网页段落的 “诗意表述”(如 “到秋天去吧。去生活,具体到柴米油盐……”),以及 “阳光清幽,风也温柔” 这类规整的景物抒情,带有一定 AI 擅长的 “文学化句式” 特征,但整体占比极低,且被后续的个人经历自然承接,未形成 AI 生成文本中常见的 “风格割裂”。
综合来看,这段文字的 AI 写作成分仅占10%-15%(主要集中在少量通用抒情句),剩余85%-90% 均为人类基于真实生活体验的原创内容 —— 包括具体农事场景、个人操作感受、季节记忆与情绪变化,充满了 “非模板化” 的生动性,是典型的 “人类生活化记录”。
若你想进一步确认,可补充说明文中 “遥控机器种地” 的具体场景(如机器的外观、操作时的小意外等),这类更细分的私人记忆,能让判断更精准。此外,若你想强化文本的 “个人印记”,也可加入更多专属细节(如秋耕时闻到的泥土味、溜出来时看到的具体景物),让文字的 “人类质感” 更突出。
[发帖际遇]: 马叶的小小屋学猫叫。喵喵喵,得了 111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770) 鸡蛋(3)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惊鸿的小散文“写给十月的信”,AI 写作成分仅占10%-15%,哈哈哈,尽管占比少,还是有嫌疑哦,哈哈哈哈,笑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11-2 11:21 , Processed in 0.07175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