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写了我家的厨房三傻,其实我家橱柜的抽屉里,都成了“现代工业失宠妃嫔集中营”了。里头塞满了我网购来的各种小“神器”:什么去枣核儿的,削菠萝的,剔虾线的,做丸子的,搅蛋液的,刨莴笋的,压饺子皮儿的等等……真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
每次看着精彩的购物小视频广告,那叫一个神奇,呱呱就能把果呀菜的修理的服服帖帖的。刚买来时它们个个都是心头好,拆快递那一刻简直就像迎娶新娘。可惜热情如涨潮来的快退的也快。用不了两次,甚至还没用过就被我胡乱塞进抽屉,从此打入了冷宫。有些“妃嫔”命运更惨,我连它们的名字都记不清了。
光是去枣核器就分大核专用版和小核尊享版,我居然集齐了全套,活像在玩现实版的“大家来找茬”,
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削菠萝神器。每次看见水果店里黄澄澄的菠萝我就心动,可一想到处理菠萝的狼狈样儿,于是手就不听使唤地点开购物软件,等神器到货,吃菠萝的兴致也早过了,只好让它直接“入住”冷宫。下次再想吃菠萝时,神器早不知在哪个角落躺平着呢,最后只得是老老实实对半切开,用最原始的挖矿手法解决问题了。
至于那个长得像凶器的挑虾线工具,我从没敢让它见过世面。一是怕它尖头误伤我龙体,二是发现用剪刀一挑就能轻松搞定,何必兴师动众请这位“刺客”出山呢。
还有搅蛋器,电动的和手动款,电动的在新鲜劲儿时候,用过几次,没电了也没换电池,就丢在脑后了,手动的一次也没用过,每次还不是筷子一搅了事,哪会想起这些捣蛋用品呢。
做丸子器更是连包装都没拆——要用时根本想不起这位住在哪个冷宫厢房了,干脆勺子一舀,圆不圆的都是缘分。
这次为了写这篇网购拍图,居然在抽屉的冷宫里没有翻到这些”嫔妃“们,问了家人才知道,原来把这些神器们集体搬迁到了新居,都给塞在水管底下的纸箱里了,我给美其名曰叫“冷宫别苑”吧。
拿出拍照时,居然好多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了。我对着某些造型奇特的工具还发了一小会儿呆:这玩意儿到底是干嘛用的来着?等灵光乍现想起用途时,自己都要笑场了。最魔幻的是,有好多是“兄弟姐妹”款,都是隔了半年一载的,我会对同款神器再次心动,活像上演一出《甄嬛传》之“莞类卿”。
如今我可算悟到了:这些厨房神器满足的不是做饭需求,而是我们心里那个“精致生活”的幻想。每次下单,买的都是“我能轻松搞定一切”的错觉,仿佛拥有了它们,就离短视频里那个行云流水的大厨更近一步。
可惜现实是,我连它们藏身何处都记不清,
看来这些神器最大的神力,确实只存在于拆快递的那一秒钟。它们解决了“会不会”的理论问题,却忽略了“用不用”的灵魂拷问。就像买了一整套魔法道具,却发现日常生活的副本根本用不上这么花哨的咒语。
算了,就让它们在冷宫继续岁月静好吧。至少每次翻出来,还能给我提供一些笑料,这大概就是它们最实用的功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