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8-26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前言

在10年前,我只是一个喜欢古典诗词的学生,喜欢其幽微含蓄地表达作者心绪。在9年前,我开始尝试填词,那时候可不叫填,应是“写”,根本就不管什么格律、声韵、平仄等等一切规范。其实就是自己根本什么也不懂,只知道某一词牌有多少句,各句分别是多少字罢了。于是乎洋洋洒洒鼓捣了十几首出来,颇为得意。直到2001年底,兄长看了我的一首所谓《西江月》的“词”,实在忍无可忍,在论坛发了一短信给我,指出什么是“词”,为什么要根据格律来填……当时我真真是“无知者无畏”,竟忿然回书挖苦一番。此事很快过去,但经兄长如此一提醒,我开始成天埋头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然后是格律基础知识、词话、音韵……就这样,直到今天。

为什么要有这前言,我想说明一下。这不是出书,我也出不了书。我是工科出身的,通过学习而步入诗词殿堂的门槛,从无知格律到宣扬传承格律,相信我这样的门外汉能走的路,其他朋友更容易办到。

仅此为此文说明其目的和功用。

本文是根据当代学者谢桃坊先生撰《词律教程》主要内容为提纲,并结合我习词近10年的方法体会,通过文字的方式与大家讨论。不是教授什么知识,因为这些学术性的知识很容易在网络、书籍中去寻找,我仅仅是把其中精华部分汇集起来罢了,所以我不可能是这方面的老师。诗词之道无穷,终生为学,尚不为过。于此也只能是和大家讨论,在讨论中彼此学习,相互进益,这就是本文的目的。至于有什么用处,就俩字:寄心。让喜欢词体的朋友能在词的规则下寄放自己的一份心情。如此,既有了一己之寄托,也不辜负词这一多姿多彩的体式。


幽篁沐风


己丑·晚秋于大理听水居

二、词的概念

1、词的起源(简述)

词不是中原本土的产物,最初也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文学体式,就是当时的流行音乐,和我们当今社会的流行歌曲是一个地位。约公元六世纪后期,由来自西域的乐工和歌妓带来龟兹(今新疆库车)音乐,其旋律活泼、曲调优美、音节抑扬变化、歌词亦长短错落、奇偶数相间,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民众都非常喜欢。此后有不少曲调从西域以外的地方传入中土,如《菩萨蛮》调便是唐时从东南亚传入乐曲所制(今学者杨宪益、任二北考证,《菩萨蛮》乃古缅甸乐)。

所以世人一直认为词以“婉约”为宗。个人也认同词应如此。

2、词调的分类

词根据各调字数多少分类。一说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自-90字中调,91字以上长调;另有一说以62字为小令,以外统称“慢词”。长期以来这两种主张都没有定论,我们初学者可暂且不管。词调中有的小令未分段,谓之“单调”,大部分词调分为两段,少数词调分为三段,甚至四段,亦谓之“双调”、“三叠”、“四叠”。段即所谓“片”、“阕”。词虽然分成两段、三段、四段,但终究同属一词,所以各段之间关系紧密,尤其是过片处最是体现词人功底。

三、填词与词律

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学是先有诗,再根据作品内容配上相应乐曲,此谓“以乐从词”,以歌词为准度。词作为唐代新体音乐文学,是先有了乐曲,再根据乐曲的节奏和旋律作词,此谓“以词从乐”,以音乐为准度,即“倚声填词”。能做到倚声填词的只有精通音乐的人,如白居易、温庭筠、李煜、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也有不懂音乐的文人喜欢作词,即以前人作品为范本,模拟其声韵格律。特别是南宋词乐失传后,文人只能以范本为谱填词,此谓“按谱填词”。直到明代后期的词家才开始对唐宋词调的声韵规律进行整理,并制定词谱。至清康熙年间,修纂《词谱》四十卷是我们现在按谱填词的标准。这里要强调的是:词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声韵格律的规则,学习填词就必须严格遵守其规则。

四、词律构成

词体是讲究格律的,以“近体诗”声韵格律的经验加以发展,如果从文学角度出发,词应是格律诗体之一。近体诗格律由声、韵、体式构成,而词律更为复杂。明代徐师把词的形式概括为:“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但词律要素何止三点。

1、调。词以调为单位,每词只能是一个调,各调的格律规范绝无相同。

2、字数。词调最短是《十六字令》,16字,最长《莺啼序》,240字,填词必须遵守各调要求的字数,不能妄自增减一字。

3、句。句式从一字句到九字句皆有。词调中,最少的是四句,多的有几十句,填词须遵守各调规定句数、句式。

4、字声。词调字声平仄各有规定,亦有可平可仄的字声(以后简称“通”),须根据词谱规定,切不可随意更改(别问我原因,不为什么,就是词乐失传,没什么所谓的自度曲,词传了上千年,多少人填同一调,不论字、句、声都是一致的。不是前人没你聪明,而是大家都知道改不了,不信你就改改试试。除非失传的词乐再现!)。

5、韵。词体用韵即平声韵、仄声韵、入声韵(虽然入声也属仄声,但在词韵中是单独押韵的),各调都有规定。

词律对习词的束缚和限制是明显地多于诗律,就因为规则如此繁多,亦说明其规范、精致,艺术色彩尤为丰富。能让我辈后学享受桎梏之下的舞蹈。同时,既为律,便不可妄自更改,若要更改就得有更改的资本。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提词的起源并一直坚持必须遵守格律,必须用中古音,而不要理会什么所谓新韵的原因。在中古音的基础上形成并成熟的词体,若用新韵或不遵守格律,就如用油画笔去施展国画的大写意,是很可笑的事。是偷懒的人以“与时俱进”这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妄想颠覆格律和声韵的最根本问题。脱离格律和声韵的所谓“词”仅仅是韵句,甚至连韵句都算不上。。

学习建议:选温庭筠、李煜、冯延巳、柳永、欧阳修、晏殊、晏几道、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张炎等作品各十首(词牌种类合计最好10调以上),在后面注明其字数、句数、所押韵之韵部,诠释全词,注解生僻字,若有典故,注明典故。此举是训练基本功及赏析能力(关于赏析,我们在后面再分享讨论)。

五、词的字声。

词体字声的标准和近体诗相同,是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为标准。近体诗和词都产生于唐代,当时以官方《唐韵》为准,宋初在《唐韵》基础上扩大收字范围,重新审订,编制《广韵》,即隋《切韵》以来韵书的集大成者。以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各部所收字为准来选韵,除平声,上、去、入三声各韵部皆属仄声。

我们应该注意的是:

这里的平、上、去不是现代汉语拼音的三声(平分阴阳),是中古音的三声。同时,中古音的入声已融入现代汉语拼音的平、上、去三声,千万不可混淆。初学者觉得放弃从小就习惯的现代汉语拼音,去学中古音,是非常困难的事。其实这里有个误区。学习中古音一点也不难,重在一个勤字。韩非子曾云:“巧诈不如拙成”,只要多练习,对平仄的把握是水到渠成之事,根本就不需要去背。至于中古音的读音,相对要困难些,因为长期习惯用普通话念诗词,所以中古音的读音很难在文字练习中掌握。惟一的办法就是坚持用中古音来读诗词,当然,能唱读最好。至于识别方法,用“反切”(此法后面分享讨论),工具书参考中华书局出版的《广韵校本》。

有的词牌的平仄字声规定相对较宽,初学者可选用这类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贺新郎》、《临江仙》、《蝶恋花》……等。建议初学先从《临江仙》(原因见后面“选调”一说)开始。

谢桃坊先生认为辨别平仄的最好的简单办法是采取二分法,即先认熟平声字,平声字以外的即归入仄声。大家不妨一试。不过二分法不能有助于认识入声字,个人认为对入声字的把握一是多习作,在习作中认识。如同打招呼,一回生,二回熟,三次便是老朋友。二是多选入声韵的词牌习作练习。当然,大家也有各自的办法,目前也有入声的口诀(我只是在群里见诗友们说了一次),不管什么办法,只要实用,就是好办法。

学习建议:选温庭筠、李煜、冯延巳、柳永、欧阳修、晏殊、晏几道、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张炎等作品各十首(词牌种类合计最好10调以上),在调中每个字上面注明平仄或平仄符号。标注完后对照韵书,辨别正误,自行修改,直至没有错误。此基本功,须反复练习。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词的用韵

唐宋词人用韵基本上是参照诗韵,现在我们采用的是中古音系的平水韵。同时要注意的是,填词用韵切不可用曲韵或俗韵十三辙儿,更不能用所谓的今韵(普通话)。

词韵实际上比诗韵要宽,诗韵严格说来是不允许与其他韵部甚至邻韵相混淆。如“东”与“冬”不可混合用韵,但词韵可以。诗不可以用方言协韵,但词韵则允许。近体诗,只押平韵,词则可在同一调中根据自身的格律规定可押平韵、仄韵(含入声韵)、限用入声韵、一词多韵、平仄互叶(即“协”)等,如何变化,根据其具体规定而定。

注:本文用例

“◎”及“⊙”表示“通”(即可平可仄,本文简称“通”,“◎”表示本词用仄声字,“⊙”表示本词用平声字)。

“○”表示平声,“●”表示仄声。句末韵脚用橙色的“○”或“●”表示。

1、平声韵的词牌,如:《浣溪沙》

(以下摘自钦定词谱)

唐教坊曲名。張泌詞,有〔露濃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賀鑄名《減字浣溪沙》;韓淲詞,有〔芍藥酴縻滿院春〕句,名《滿院春》;有〔東風拂欄露猶寒〕句,名《東風寒》;有〔一曲西風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後黃花菊自開〕句,名《霜菊黃》;有〔廣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廣寒枝》;有〔春風初試薄羅衫〕句,名《試香羅》;有〔清和風裏綠蔭初〕句,名《清和風》;有〔一番春事怨啼鵑〕句,名《怨啼鵑》。

雙調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韻,後段三句兩平韻


韓偓
宿醉離愁慢髻鬟。六銖衣薄惹輕寒。慵紅悶翠掩青鸞。
◎●⊙○◎● ◎○⊙●●○ ⊙○◎●●○
羅襪況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細更沈檀。
⊙●◎○○●● ◎○⊙●●○ ◎○⊙●●○

此調以此詞為正體,若薛詞之少押一韻,孫詞、顧詞之攤破句法,李詞之換仄韻,皆變體也。前段第二句,韋莊詞〔孤燈照壁背窗紗〕,孤字平聲,照字仄聲;後段第二句,歐陽炯詞〔園中緩步折花枝〕,緩字仄聲;第三句,李煜詞〔登臨不惜更沾衣〕,登這平聲,不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其餘悉參後詞。至《花草粹編》所載李氏一詞,前段第三句〔流水飄香乳燕啼〕,歷查唐、宋、元諸家平韻詞,此句從無第二、第六字用仄,第四字用平者,李詞誤填,不可從。

又一體 雙調四十二字,前後段各三句,兩平韻


薛昭蘊
紅蓼渡頭秋正雨。印沙鷗跡自成行。整鬟飄袖野風香。
○●●○○●● ●○○●●○ ●○○●●○
不語含顰深浦裏。幾回愁煞棹船郎。燕歸帆盡水茫茫。
●●○○○●● ●○○●●○ ●○○●●○

此詞首句不起韻。薛詞別首〔越女淘金春水上,步搖雲鬢佩鳴璫〕,正與此同。

又一體 雙調四十四字,前段三句三平韻,後段五句兩平韻


孫光憲
風撼芳菲滿院香。四簾慵捲日初長。鬢雲垂枕響微鍠。
○●○○●● ●○○●●○ ●○○●●○
春夢未成愁寂寂。佳期難會信茫茫。萬般心。千點淚。泣蘭堂。
○●●○○●● ○○○●●○ ●○○ ○●● ●○

此詞後結作三字三句,唐、宋、元詞,僅見此作。

又一體 雙調四十六字,前段五句三平韻,後段五句兩平韻


顧敻
紅藕香寒翠渚平。月籠虛閣夜蛩清。天際鴻。枕上夢。兩牽情。
○●○○●● ●○○●●○ ○●○ ●●● ●○
寶帳玉爐殘麝冷。羅衣金縷暗塵生。小窗涼。孤燭背。淚縱橫。
●●●○○●● ○○○●●○ ●○○ ○●● ●○

此詞前後結皆三字三句。按,《花間集》本,前後兩結仍作七字一句,今從《花草粹編》,以備一體。

又一體 雙調四十二字,前後段各三句,三仄韻


李煜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
○●●○○● ○○●●○○ ○●●○○●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 ●●○○○● ●●○○○●

此調全押仄韻者,止此一詞,無別首可校。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2、仄声韵的词牌,如:《蝶恋花》

蝶戀花

唐教坊曲,本名《鵲踏枝》,宋晏殊詞改今名。《樂章集》注:小石調;趙令畤詞注:商調;《太平樂府》注:雙調。馮延巳詞,有〔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句,名《黃金縷》;趙令畤詞,有〔不捲珠簾,人在深深院〕句,名《捲珠簾》;司馬槱詞,有〔夜涼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韓淲詞,有〔細雨吹池沼〕句,名《細雨吹池沼》;賀鑄詞,名《鳳棲梧》;李石詞,名《一籮金》;衷元吉詞,名《魚水同歡》;沈會宗詞,名《轉調蝶戀花》。

雙調六十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

馮延巳
六曲欄杆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雙飛去。
◎●⊙○○●
 ⊙●○○ ◎●○○ ⊙●◎○○● ⊙○◎●○○
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
 ⊙●○○ ◎●○○ ⊙●◎○○● ⊙○◎●○○

此詞為《蝶戀花》正體,宋、元人俱如此填。馮詞別首,前段起句〔霜落小園瑤草短〕,霜字平聲,小字仄聲;第二、三句〔瘦葉和風,惆悵芳時換〕,瘦安仄聲,惆字平聲;第四句〔舊恨新愁都不管〕,舊字仄聲,新字平聲;第五句〔捲簾雙鵲驚飛去〕,捲字仄聲,雙字平聲;後段起句〔心若垂楊千萬縷〕,心字平聲,又一首〔淚眼倚樓頻獨語〕,倚字仄聲;第二句〔水闊花飛〕,水字仄聲;第三句,又一首〔齊奏雲和曲〕,齊字平聲;第四句〔忽憶當年歌舞伴〕,忽字仄聲,當字平聲;結句〔晚來雙臉啼痕滿〕,晚字仄聲,雙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至杜安世詞,前段起句〔秋日樓臺在空際〕,〔在〕字微拗;李石詞,前段起句〔武陵春色濃如酒〕,平仄全異。宋、元人無如此填者,恐彙參作圖,其體莫辨,附注於此,填者審之。

又一體 雙調六十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

沈會宗
漸近朱門香夾道。一片笙歌。依約樓臺杪。野色和煙滿芳草。溪光曲曲山回抱。
◎●○○○●
 ◎●○○ ⊙●○○ ◎●○○●○ ⊙○◎●○○
物華不逐人間老。日日春風。在處花枝好。莫恨雲深路難到。劉郎可惜歸來早。
◎○◎●○○
 ◎●○○ ●●○○ ◎●⊙○◎○ ⊙○◎●○○

此詞與馮詞同,惟前後段第四句及換頭句平仄異。《樂府雅詞》名《轉調蝶戀花》,轉調者,移宮換羽,轉入別調也。字句雖同,音律自異,故另分列。按,沈詞別首〔溪上清明〕詞及杜安世〔整頓雲鬟〕詞、〔池上新秋〕詞,賀鑄〔桃葉園林〕詞、〔排辦張燈〕詞,張元幹〔祥景飛光〕詞及魏氏〔記得來時〕詞,俱與此同,可以參校。沈詞別首,前段起句〔溪上清明初過雨〕,溪字平聲;第二、三句〔春色無多,葉底花如許〕,春字平聲,葉字仄聲;第四句〔輕暖時聞燕雙語〕,輕字平聲;第五句〔等閒飛入誰家去〕,等字仄聲,飛字平聲;杜詞,後段起句〔新翻歸翅雲間燕〕,新字、歸字俱平聲;第二句〔金縷衣寬〕,金字平聲;賀詞,第四句〔離索年多故人少〕,離字平聲,魏詞〔淚濕海棠花枝處〕,海字仄聲,花字平聲;沈詞別首,第五句〔綠楊風裏黃昏鼓〕,綠字仄聲,風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至杜安世〔別浦遲留〕詞與〔任在蘆花〕詞,兩結句亦拗體者,又與此微異,因字句悉同,注明不另錄。

又一體 雙調六十字,前段五句兩協韻、兩仄韻,後段五句四仄韻

石孝友
別來相思無限期。欲說相思。要見終無計。擬寫相思持送伊。如何盡得相思意。
●○○○○●
協●●○○ ●●○○ ●●○○○●協○○●●○○
眼底相思心裏事。縱把相思。寫盡憑誰寄。多少相思都做淚。一齊淚損相思字。
●●○○○●
 ●●○○ ●●○○ ○●○○○● ●○●●○○

此亦與馮詞同,惟前段平仄韻互協異。按,此詞〔期〕字、〔伊〕字,在平聲四支部,餘皆上聲四寘部、去聲四紙部中字也,即古韻所謂本部三聲協者。宋詞間用古韻,與《中原音韻》純乎北音者不同。



[发帖际遇]: 小吾言上学了,吾言很高兴,送给幽篁沐风现金10元.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3、限用入声韵的词牌,如:《兰陵王》、《》、《暗香》、《疏影》、《丹凤吟》、《霓裳中序第一》、《应天长》、《琵琶仙》、《雨霖铃》、《好事近》、《六幺令》、《浪淘沙慢》等。

蘭陵王

唐教坊曲名。《碧雞漫志》、《北齊史》及《隋唐嘉話》,稱齊文襄之長子長恭封蘭陵王,與周師戰,嘗著假面對敵。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武士共歌謠之,曰《蘭陵王入陣曲》。今越調《蘭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或曰遺聲也。此曲聲犯正宮,管色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故一句《大犯》。

三段一百三十一字,前段十句六仄韻,中段八句五仄韻,後段九句六仄韻

秦觀
雨初歇。簾捲一鉤淡月。望河漢。幾點疏星。冉冉纖雲度林樾。此景清更絕。
●○
 ○●●○● ●○● ●●○○ ●●○○●○ ●●○●
誰念溫柔蘊結。孤燈暗。獨步華堂。蟋蟀莎階弄時節。
○●○○●
 ○○● ●●○○ ●●○○●○
沈思恨難說。憶花底相逢。親贈羅纈。春鴻秋雁輕離別。
○○●○
 ○○●○○ ○●○ ○○○●○○
擬尋個錦鱗。寄將尺素。又恐煙波路隔越。歌殘唾壺缺。
●○●●○ ●○●● ●○○○●●
 ○○●○
淒咽。意空切。但醉損瓊卮。望斷瑤闕。御溝曾記流紅葉。
 ●○ ●●●○○ ●●○ ●○○●○○
待何日重見。霓裳聽徹。彩樓天遠。夜夜襟袖染啼血。
●○○○● ○○●
 ●○○● ●●○●●○

此調始於此詞,應以此詞為定格,但後段結句,作七字句,宋人無如此填者,故以周詞作譜,仍採此詞以溯其源。

又一體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一句七仄韻,中段八句五仄韻,後段十句六仄韻

周邦彥
柳陰直。煙裏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
◎○
 ⊙●○○● ○○● ○●◎○ ◎●○⊙●○ ⊙○●◎
誰惜。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 ○○● ⊙●●○ ⊙●○○●○
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
 ●◎●○⊙ ⊙●○ ⊙○⊙●⊙○
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 ◎○⊙● ○⊙◆●●◎●
 ●⊙◎○
淒側。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
 ●○ ●◎●○○ ⊙◎○ ⊙○◎●○○
念月榭攜手。露橋吹笛。沈思前事。似夢裏。淚暗滴。
●◎◎⊙◎ ◎○⊙
 ⊙⊙⊙◎ ●◎● ●◎

此調以此詞為正體,宋元人俱如此填。若辛詞、劉詞之添韻,陳詞之句讀小異,皆變格也。按,此詞有葛郯、張元幹、曹冠詞及譜中陳詞可校。趙必象詞,平仄不同者多至二十四字,譜內劉詞中段起句,添用一韻,辛詞後結用疊韻,另為一體,俱不參校。前段起句,彭履道詞〔章台路〕,章字平聲;第四句,彭詞〔花氣分明〕,分字平聲;第五句,楊澤民詞〔芳草侵階映紅葉〕,芳字平聲,袁去華詞〔一目千里總佳色〕,里字仄聲;第六句,李昴英詞〔別來情緒惡〕,別字仄聲;第十句,高觀國詞〔欲去又留〕,欲字仄聲;中段起句,高詞〔十年迥淒絕〕,十字仄聲;第二句,張元幹詞〔想蛾綠輕暈〕,暈字仄聲;第三句,曹冠詞〔采筆題石〕,采字仄聲;第四句,史達祖詞〔涉江幾度和愁摘〕,涉字、幾字俱仄聲;第五句,彭詞〔喚鳴箏掩面〕,喚字仄聲,鳴箏二字俱平聲,掩字仄聲;第六句,葛郯詞〔烏啼雲起〕,烏字平聲,袁詞〔古牆竹影〕,竹字仄聲;第七句,史詞〔分開綠蓋素袂濕〕,綠字仄聲;第八句,曹詞〔感往事陳跡〕,往字仄聲,袁詞〔甚良宵閑卻〕,宵字平聲;後段第三句,曹詞〔帥旗鼓文場〕,旗字平聲;第四句,李詞〔寶軫慵學〕,寶字仄聲,高詞〔沈沈春酌〕,下沈字平聲;第五句,高詞〔只愁入夜東風惡〕,隻字仄聲,方千里詞〔天涯何處相思極〕,何字平聲;第六句,高詞〔整新歡羅帶〕,歡字平聲,曹詞〔有陶令秫酒〕,秫字仄聲,葛詞〔要百柁傾珠〕,珠字平聲;第七句,彭詞〔瓜洲難渡〕,瓜字平聲,方詞〔恨隨塞笛〕,塞字仄聲;第八句,李詞〔猛拍欄杆〕,猛字、拍字俱仄聲,杆字平聲;第九句,葛詞〔又空腹〕,空字平聲;第十句,高詞〔更何說〕,何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餘參下陳詞。

又一體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韻,中段八句五仄韻,後段十句四仄韻、一疊韻

辛棄疾
一丘壑。老子風流占卻。茅簷上。松月掛雲。脈脈石泉透山腳。尋思前事錯。
●○
 ●●○○● ○○● ○●●○ ●●●○●○ ○○○●
惱殺晨猿夜鶴。終須是。鄧禹輩人。錦繡麻霞坐黃閣。
●●○○●
 ○○● ●●●○ ●●○○●○
長歌自深酌。看天闊鳶飛。淵靜魚躍。西風黃菊香噴薄。
○○●○
 ●○●○○ ○●○ ○○○●○○
悵日暮雲合。佳人何處。紉蘭結佩帶杜若。入江海會約。
●●●○● ○○○● ○○●●●●
 ●○●●
遇合。事難託。莫擊磬門前。荷蕢人過。仰天大笑冠簪落。
●● ●○
 ●●●○○ ●●○● ●○●●○○
待說與窮達。不須疑著。古來賢者。進亦樂。退亦樂。
●●●○● ●○○
 ●○○● ●● ●●

此詞與周詞校,後段第四句不押韻、第九句押韻、第十句疊韻異。中段第五句〔雲合〕,合字非韻。

又一體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韻,中段八句五仄韻,後段十句六仄韻



[发帖际遇]: 建国60周年,举国同庆,衡阳人论坛奖励幽篁沐风现金37元.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陳允平
古堤直。隔水輕盈颺碧。東風路。還是舞煙眠露。年年自春色。
●○
 ●●○○● ○○● ○●●○○● ○○●○
紅塵遍京國。留滯高陽醉客。斜陽外。千縷翠條。仿佛流鶯度金尺。
○○●○
 ○●○○● ○○● ○●●○ ●●○○●○
長亭半陳跡。記曾繫征鞍。頻護歌席。匆匆江上又寒食。
○○●○
 ●○●○○ ○●○ ○○○●●○
回首處。應念舊曾攀折。依然離恨遍西驛。倦遊尚南北。
○●● ○●●○○● ○○○●●○
 ●○●○
惻惻。怨懷積。漸楚榭寒收。隋苑春寂。顰眉不盡相思極。
 ●○ ●●●○○ ○●○ ○○●●○○
想人在何處。倚欄橫笛。閒情似絮。更那聽。夜雨滴。
●○●○● ●○○
 ○○●● ●●● ●●

此和周詞也。前段第四、五句,作六字一句、四字一句。楊澤民和詞,〔幾度嘯日迎風,怡怡釣秋色〕,與此同。又,中段第五、六句,作三字一句、六字一句,亦與周詞小異。

又一體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韻,中段九句七仄韻,後段十句六仄韻

劉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鞦韆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
●○
 ○●○○○ ○○● ○●○○ ○●○○●○
依依甚意緒。漫憶海門飛絮。亂鴉過。斗轉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
○○●●
 ●●●○○ ●○● ●●○○ ●●○○●○
春去。最誰苦。但箭雁沈邊。樑燕無主。杜鵑聲裏長門暮。
 ●○ ●●●○○ ○●○ ○○○●○○
想玉樹凋霜。淚盤如露。咸陽送客屢回顧。斜日未能度。
●●●○○ ●○○
 ○○●●●○ ○●●○
春去。尚來否。正江令恨別。庾信愁賦。蘇堤盡日風和雨。
 ●○ ●○●●● ●●○ ○○●●○○
歎神遊故國。花記前度。人生流落。顧孺子。共夜語。
●○○●● ○●○
 ○○○● ●●● ●●

4、一词多韵的词牌,如《虞美人》、《古调笑》(即《转应曲》)等

古調笑

《樂苑》:商調曲。一名《宮中調笑》。白居易詩《打嫌調笑易》,自注:調笑,拋打曲名也。戴叔倫詞,名《轉應曲》;馮延巳詞,名《三台令》。與宋詞《調笑令》不同。

單調三十二字,八句四仄韻、兩平韻、兩疊韻

王建
蝴蝶。蝴蝶。飛上金枝玉葉。君前對舞春風。
 ○疊⊙⊙⊙○◎ ⊙⊙◎◎⊙
百葉桃花樹紅。紅樹。紅樹。燕語鶯啼日暮。
◎◎⊙⊙●
 ○換○疊◎◎⊙○◎

此詞凡三換頭。起用疊句,第六、七句,即倒疊第五句末二字轉以應之。戴叔倫所謂轉應者,意蓋取此。按,此調五建詞四首,韋應物詞二首,戴叔倫詞一首,馮延巳詞三首。其第一、二句,第六、七句,平仄皆同,惟第三句,王詞別首〔美人並來遮面〕,美字、並字俱仄聲,遮字平聲。第四句,馮詞〔日斜柳暗花蔫〕,日字仄聲;戴詞〔山北山南雪晴〕,北字、雪字俱仄聲,山南二字俱平聲。第五句,王詞別首〔商人少婦斷腸〕,商人二字俱平聲,少婦二字仄聲。結句,戴詞〔蘆笳一聲愁絕〕,蘆字、笳字、愁字俱平聲,一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但唐人制調,審音必精,其平仄不同,自中律呂。填者或擇一體宗之,更為嚴謹也。

虞美人

唐教坊曲名。《碧雞漫志》云:《虞美人》舊曲三,其一屬中呂調,其一屬中呂宮,近世又轉入黃鐘宮。元高拭詞注:南呂調。《樂府雅詞》名《虞美人令》;周紫芝詞,有〔只恐怕寒,難近玉壺冰〕句,名《玉壺冰》;張炎詞賦柳兒,因名《憶柳曲》;王行詞,取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句,名《一江春水》。

雙調五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

南唐李煜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欄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
 ◎●○○ ⊙○◎●●○ ⊙●◎○⊙● ●○
笙歌未散樽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欄深。滿鬢清霜殘雪、思難禁。
⊙○●●○○
換⊙●○○ ●○○●●○換◎●⊙○⊙● ●○

此調以李詞、毛詞為正體,而宋、元詞依李體填者尤多。若顧詞二體,則惟唐人有之,皆變格也。此詞前後段四換韻,其兩結系九字句,或兩字微讀、或四字微讀、或六字微讀,以蟬聯不斷為合格。按,蘇軾詞,前段結句〔便使樽前醉倒且徘徊〕,後段結句〔對月逢花不飲待何時〕,醉字、不字俱仄聲;又,馮延巳詞,後結〔塵掩玉箏弦柱畫堂空〕,塵字平聲,玉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餘參張、馮二詞。



[发帖际遇]: 幽篁沐风爬百望山,误入军事基地,被抓罚款现金31元.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體 雙調五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

張炎
修眉刷翠春痕聚。難剪愁來處。斷絲無力綰繁華。也學落花流水、到天涯。
○○●●○○
 ○●○○ ●○○●●○ ●●●○○● ●○
那時錯認章台去。卻是陽關路。待將心恨趁楊花。不識相思一點、在誰家。
●○●●○○
 ●●○○ ●○○●●○ ●●○○●● ●○

此與李詞同,惟前後段不換韻異。按,周邦彥詞,前段〔戀、遠、腮、來〕四韻,後段〔按、看、煤、灰〕四韻,葛勝仲詞,前段〔樹、暮、時、池〕四韻,後段〔露、語、詩、歸〕四韻,俱不換韻,正與此同。

又一體 雙調五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

馮延巳
玉鉤鸞柱調鸚鵡。宛轉留春語。雲屏冷落畫堂空。薄晚春寒無奈、落花風。
●○○●○○
 ●●○○ ○○●●●○ ●●○○○● ●○
褰簾燕子低飛去。拂鏡塵鸞舞。不知今夜月眉彎。誰佩同心雙結、倚欄杆。
○○●●○○
 ●●○○ ●○○●●○換○●○○○● ●○

此詞後段不另換仄韻,但換平韻,與張詞異。

又一體 雙調五十八字,前後段各五句,兩仄韻、三平韻

毛文錫
寶檀金縷鴛鴦枕。綬帶盤宮錦。夕陽低映小窗明。南園綠樹語鶯鶯、夢難成。
◎○⊙●○○
 ◎●○○ ◎○⊙●●○ ⊙○◎●●○ ●○
玉爐香暖頻添注。滿地飄輕絮。珠簾不捲度沈煙。庭前閑立畫鞦韆。豔陽天。
◎○⊙●○○
換◎●○○ ⊙○◎●●○換⊙○⊙●●○ ●○

此詞前後段亦四換韻,但兩結俱七字一句、三字一句,多一字,多押一韻,與李煜詞體又異。《花間集》孫光憲、顧敻、鹿虔扆、李珣、閻選詞。《陽春集》馮延巳詞,俱如此填,宋詞有歐陽修、杜安世諸作可校。按,歐陽修詞,前段第四句〔睡容初起枕痕圓〕,睡字仄聲,初字平聲;後段第四句〔故生芳草碧連雲〕,故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其餘悉同李詞。



[发帖际遇]: 幽篁沐风在雁城宾馆做特殊服务,获得佣金现金69元.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體 雙調五十八字,前後段各五句,兩仄韻、三平韻

晁補之
原桑飛盡霜空杳。霜夜愁難曉。油燈野店怯黃昏。窮途不減酒杯深。故人心。
○○○●○○
 ○●○○ ○○●●●○ ○○●●●○ ●○
羊山古道行人少。也送行人老。一般別語重千金。明年過我小園林。話如今。
○○●●○○
 ●●○○ ●○●●●○ ○○●●●○ ●○

此與毛詞同,惟前後段不換韻異。按,杜安世〔江亭春晚〕詞,前段〔盡、近、情、行、清〕五韻,後段〔舜、峻、人、淪、巾〕五韻,俱不換韻,正與此同。

又一體 雙調五十八字,前後段各五句,五平韻

顧敻
觸簾風送景陽鐘。鴛被繡花重。曉幃初捲冷煙濃。翠勻粉黛好儀容。思嬌慵。
●○○●●○
 ○●●○ ●○○●●○ ●○●●●○ ●○
起來無語理朝妝。寶匣鏡凝光。綠荷相倚滿池塘。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揚。
●○○●●○
換●●●○ ●○○●●○ ●○●●●○ ●○

此調字句悉同毛詞,惟前後段全押平韻異。《花間集》亦僅見此體,無宋詞別首可校。

又一體 雙調五十八字,前段五句五平韻,後段五句兩仄韻、三平韻

顧敻
少年豔質勝瓊英。早晚到三清。蓮冠穩篸細篦橫。飄飄羅袖碧雲輕。畫難成。
●○●●●○
 ●●●○ ○○●●●○ ○○○●●○ ●○
遲遲少轉腰身嫋。翠靨眉心小。醮壇風急杏枝香。此時恨不駕鸞凰。訪劉郎。
○○●●○○
 ●●○○ ●○○●●○換●○●●●○ ●○

此詞字句,亦與毛詞同,惟前段全押平韻,用〔觸簾風送〕詞體,後段兩仄韻、三平韻,仍用毛詞體,見《花間集》,採入以備一體。

5、同部平仄韵互叶的词牌,如《西江月》

西江月

唐教坊曲名。《樂章集》注:中呂宮。歐陽炯詞,有〔兩岸蘋香暗起〕句,名《白蘋香》;程珌詞,名《步虛詞》;王行詞,名《江月令》。

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一協韻

柳永
鳳額繡簾高捲。獸鐶朱戶頻搖。兩竿紅日上花梢。春睡懨懨難覺。
◎●◎○⊙● ◎○⊙●○
 ◎○⊙●●○ ⊙●⊙○⊙協(叶)
好夢枉隨飛絮。閒愁濃勝香醪。不成雨暮與雲朝。又是韶光過了。
◎●◎○⊙● ⊙○⊙●○
 ◎○◎●●○ ◎●⊙○◎協(叶)

此調始於南唐歐陽炯,前後段兩起句,俱協仄韻,自宋蘇軾、辛棄疾外,填者絕少,故此詞必以柳詞為正體。沈伯時《樂府指迷》云:《西江月》第二句平聲韻,第四句就平聲切去押仄韻,如平聲押〔東〕字,仄聲須押〔董、凍〕字韻,不可隨意押入他韻。其說正與柳詞體合。若吳詞之兩段各韻,歐詞之添字,趙詞之不協韻,皆變體也。前段第四句,晏幾道詞〔曉鏡心情更懶〕,更字仄聲;後段第三句,司馬光詞〔笙歌散後酒微醒〕,笙字平聲;末句,歐陽炯詞〔猶占鳳樓春色〕,鳳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之,餘參下詞。

又一體 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兩協韻

蘇軾
點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當年戲馬會東徐。今日淒涼南浦。
●●○○●
協○○○●○ ○○●●●○ ○●○○○協(叶)
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
●●○○●
協●○○●○ ●○●●●○ ●●○○○協(叶)

此詞兩起句俱協仄韻,歐陽炯〔水上鴛鴦〕詞、辛棄疾〔貪數明朝〕詞,即此體也,其可平可仄,與柳詞同,故不復注。按,歐陽韻,以〔力、色〕協〔衣、眉、期、枝〕,蓋遵古韻〔陌、錫、職〕通〔寘、未〕,以四支無入聲也,不若蘇詞韻之〔虞、麌、遇〕本部三聲者為合法,故採蘇詞為譜。

又一體 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一協韻

吳文英
枝嫋一痕雪在。葉藏幾豆春濃。玉奴最晚嫁春風。來結梨花幽夢。
○●●○●● ●○●●○
 ●○●●●○ ○●○○○協(叶)
香力添熏羅被。瘦肌猶怯冰綃。綠陰青子老溪橋。羞見東鄰嬌小。
○●○○○● ●○○●○
換●○○●●○ ○●○○○協(叶)

此與柳詞同,惟前後段各韻異。周紫芝〔池面風翻〕詞,正與之合。

又一體 雙調五十一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兩仄韻

歐陽炯
月映長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淺沙汀上白雲多。雪散幾叢蘆葦。
●●○○○
 ○○●●○ ●○○●●○ ●●●○○
扁舟倒映寒潭裏。煙光遠罩輕波。笛聲何處響漁歌。兩岸蘋香暗起。
○○●●○○
 ○○●●○ ●○○●●○ ●●○○●

此見《樽前集》,換頭句較〔水上鴛鴦〕詞多一字,但此詞押韻,又與諸家不同。按,古韻從無〔五歌〕通〔四寘〕之例,此蓋以〔葦、起〕押〔水、裏〕,〔多、歌〕押〔河、波〕也。唐人有間押之法,採以備體。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體 雙調五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三平韻

趙以仁
夜半沙痕依約。雨餘天氣溟濛。起行微月遍池東。水影浮花、花影動簾櫳。
●●○○○● ●○○●○
 ●○○●●○ ●●○○ ○●●○
量減難追醉白。恨長莫盡題紅。雁聲能到畫樓中。也要玉人、知道有秋風。
●●○○●● ●○●●○
 ●○○●●○ ●●●○ ○●●○

此詞兩結句,不協仄韻,又各添三字,作九字句,見周密《絕妙好詞》選本。宋、元人無填此者,採之以備一體。

6、其他还有叠韵(如《长相思》)、数部韵交叶(《六州歌头》)等,初学者暂时不用考虑。

長相思

唐教坊曲名。林逋詞有〔吳山青〕句,名《吳山青》;張輯詞有〔江南山漸青〕句,名《山漸青》;王行詞名《青山相送迎》;《樂府雅詞》名《長相思令》,又名《相思令》。

雙調三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三平韻、一疊韻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
 ●◎疊○●○○●● ○○●●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
 ◎○疊●●○○○● ●○○●

此調以此詞及歐詞為正體,其餘押韻異同,皆變格也。此詞前後段起二句,俱用疊韻,如馮延巳詞之〔紅滿枝,綠滿枝〕、〔憶歸期,數歸期〕,張輯詞之〔山無情,水無情〕、〔擬行行,重行行〕,皆照此填。

又一體 雙調三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韻、一疊韻,後段四句三平韻

白居易
深畫眉。淺畫眉。蟬鬢鬅鬙雲滿衣。陽臺行雨回。
○●
 ●●疊○●○○○● ○○○●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蕭蕭郎不歸。空房獨守時。
⊙○○ ⊙○
 ●●○○○● ○○●●

此詞後段起句不用韻。如李煜詞之〔菊花開,菊花殘〕,歐陽修詞之〔長江東,長江西〕,皆照此填。

又一體 雙調三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三平韻、一疊韻

晏幾道
長相思。長相思。若問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見時。
○○
 ○○疊●●○○●● ○○○● 
長相思。長相思。欲把相思說與誰。淺情人不知。
○○
 ○○疊●●○○●● ●○○●

此詞前後段起疊用〔長相思〕四句,又與各家不同。

又一體 雙調三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四平韻

歐陽修
蘋滿溪。柳繞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時隴月低。
⊙◎
 ●◎ ○●○○○● ○○●●
煙霏霏。雨淒淒。重倚朱門聽馬嘶。寒鴉相對飛。
⊙⊙
 ◎⊙ ○●○○●● ○○○●

此詞前後段起二句不用疊韻,如周邦彥詞之〔沙棠舟,小棹遊〕、〔煙雲愁,簫鼓休〕。萬俟詠詞之〔一聲聲,一更更〕、〔夢難成,恨難平〕,曾覿詞之〔清夜長,泛玉觴〕、〔圍豔妝,留醉鄉〕,俱照此填。

又一體 雙調三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韻、一疊韻,後段四句三平韻

劉光祖
玉樽涼。玉人涼。若聽離歌須斷腸。休疑成鬢霜。
●○
 ●○疊●●○○○● ○○○●
畫橋西。畫橋東。有淚分明清漲同。如何留醉翁。
●○○ ●○
 ●●○○○● ○○○●

此詞後段平韻另換,與各家異。

个见:《六州歌头》太复杂,曾经填了一阕,竟用了一年时间(呵呵,应是个人能力问题)。版面关系,于此便不例举,若有兴趣可查阅相关工具书或找我复制。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7.入声韵

在诗韵中,入声单独分类,但在使用时属于仄声。词调中按照其具体规定,可用入声押韵。而有些词调是规定只能用入声押韵(前面已指出部分),是不能随意改变的(说白了,除非懂词乐者)。特殊的如《满江红》、《声声慢》、《贺新郎》、《忆秦娥》、《念奴娇》等调,虽然可用仄声韵或平声韵,但以用入声韵最能恰当地体现该调的声情。目前学术上所争议的“入派三声”,初学者暂且不管,应严守入声,这是必须明确的概念。

说到此,我辈习词应该用什么韵书?词韵大致参照诗韵,入声单独押韵,用韵规则根据各调规定。我个人依照清·戈载撰《词林正韵》。另有

学习建议:1、比较诗韵与词韵的异同。


2
、学习繁体字,在古典文学的学习中,要涉及很多古代文献资料,如果不掌握大量的繁体字,对查阅和学习古代文献是很困难的。虽然现在有简体版的,但转载了无数次的简体版的谬误比繁体版的多很多,这会造成查阅和学习结果的谬误。



[发帖际遇]: 幽篁沐风从衡阳火车站走到衡阳中心车站,省了现金2元.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词调的选用

每一个词调都有其渊源,有的专门为吊丧而作,有的是宴会所歌等等,总之不可能把吊丧的词牌用作祝寿,那会笑死八个人的。在此,我们举几个具体的例子来共同学习。

《蝶恋花》,本名《鹊踏枝》,兴于盛唐,属新燕乐曲。五代南唐词人作十余首,词意与声情极吻合,堪称典范。其结构句式以七言为主(共六句),另有四言、五言各二句。“这样形成流畅而又柔婉,激越而又低回的声情。词中表现惜春悲秋、离情别绪者多凄怆怨慕;表现艳情相思者多旖旎妩媚,咏物述志者多健捷激袅。

《临江仙》,最早见敦煌曲子词。“宋以前多咏神仙事,与江水有关。宋以来表现的内容可说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凡男女之情、朋友之谊、忧时之感、羁旅之愁、山林之乐、风俗民情,均有所反映。此调最宜歌咏恋情,展示士人心态和抒写伤世之感。”介绍到此,初学者用此调习词,最是适宜。

《念奴娇》,“起源于唐天宝年间宫妓念奴,她娇媚而善歌。此调之词或绮艳,或清腴,或娇媚,或幽微;将其丽艳逸的本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此调声韵而言,更适于表达豪放悲壮的情感。因其定格为上片十句,句脚字九仄声,一平声;下片十句,句脚字八仄声,二平声。构成拗怒的情调,所表达的情感显得激越凄壮(这样的句脚如何形成拗怒的情调,我不知词乐,是以不得其法,但体味其中声情,的确如此。),即使是选择艳情为题,也别是一番声情。”

《沁园春》,“很少用来写缠绵的绮情,很少出现婉约的笔调,而一般是呈现出雅驯典重、旷达疏放、豪迈悲壮的风格。”

《水调歌头》,“此调适于表现豪放之情,所咏有怀古、登览、赠别、庆贺、感时伤世等。”

学习建议: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自己去将同调的众多名篇细品,试着总结各调的特点。这样在习作的时候选择相应的词调寄托个人的思想感情,然后再体味其中声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11-16 14:34 , Processed in 0.09132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