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14) 鸡蛋(0)
发表于 2012-2-12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北京法源寺
文/李敖

楔子 神秘的棺材

       天河像一条带子,正南正北的悬在天上。北京的人说:“牛郎在河东,织女在河西,今年七月见一面,再等来年七月七。”

       七月七过去了,正南正北的天河改了方向。北京的人又说:“天河掉角了!天河掉角,棉裤棉袄。”这就是说,天快凉了。

       “接着是六月十五,是鬼节,家家都要“供包袱”。“供包袱”是到纸店买金银箔,叠成小元宝,搭配上一团一团的“烧纸”,装在方纸袋里。纸袋是特制的,上面用木刻版印上花样,由活人写上死人的名字,放在家门口,就烧起来了。烧的时候,要额外留出两张“烧纸”单独烧,做为邮费。就这样的,活人就把钞票火汇给死人了。

       七月十五伺候过了鬼,八月十五就伺候人了。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要蒸“团圆饼”。饼有五分厚,有六七层,用的材料包括葡萄干、桂圆、瓜子、玫瑰、木樨、红糖、白糖、青丝、红丝、桃仁、杏仁、面粉,一个蒸笼只蒸一个。过了中秋夜,第二天就切开了,家里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块,表示团圆。所以,“团圆饼”人人有份,不吃就表示不团圆。

       每一年的中秋,就在北京这样轮回着。时间年复一年的在前进、风俗周而复始的在重演。团圆、团圆、大团圆,多少中国人民在风霜里、在烽火下、在骨肉离散中,为这一梦想揉进了辛酸与涕泪。直到团圆化成多少块,像“团圆饼”化成多少块,一切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除了辛酸、除了涕泪,一切都归于乌有,只除了一具棺材。

       把棺材上漆,是北京人的一件大事,愈好的棺材愈要上漆,甚至年年上漆,没漆的棺材是穷人的。中国人讲究养生送死,送死比养生更考究,北京城的送死比其他城更考究。北京城的送死特色是“杠房”,杠是不同粗细的圆木,交叠起来,由“杠夫”抬起,上面放着棺材。杠的数目有“四十八杠”、有“六十四杠”,愈多愈神气、愈多愈稳。稳得上面可放上满满的一。碗水,不论怎么抬杠,保证水不洒出来。不洒的原因是杠夫走路不用膝盖,腿永远是直挺挺的,像僵尸一般。指挥他们的人叫“打香尺的”。“打香尺的”像赶一堆僵尸,不说一句话,只凭敲打一根一尺长、两寸宽的红木尺来发号施令,不论上下快慢、转弯抹角、换人换肩,都以敲打为记。北京城送死的另一特色是“一撮毛”。“一撮毛”是职业性撒纸钱的,他在腰间扎了条白带子,陪同丧家穿孝,以示敬重。出殡时候,每经十字路口或机关庙宇,就由“一撮毛”出面,把几十张碗口大小中有方孔的白色冥钞往天空撒去,撒上天的时候,一定要一条白练式的上去,高达九、十丈,然后像一群白鸽般的飘下来。使路人侧目,然后鼓掌叫好。

       这些特色,都表示了北京的人对送死的郑重,活人对死人的事,是含糊不得的。

       那是八月十六,中秋过后第一天的子夜,一个健壮的黑衣人谨慎的走向北京西四甘石桥,走近下牌楼的草地,向一根木柱子跑去。他一边跑着,一边自背上解下大麻袋,在月光下,把木柱下的一具死尸装进袋里。他匆匆在四周草地上检查了一下,又随手捡起许多零星东西,一并装进,然后扎紧袋口,背起来跑了。

       他跑过了一条街,回头看着,见到四边无人,就匆匆转入小巷,在小巷里穿梭前进着。清早三更的时候,他已经成功的脱出北京的内城。

       北京的内城有九个门,俗称“里九”,外城套在内城南边,有七个门,俗称“外七”。内城外城之间的三个门是中央的正阳门(丽正门)、东边的崇文门(文明门)和西边的宣武门(顺承门)。黑衣人背着麻袋,付了贿赂,脱出了宣武门,就朝左边的胡同里走去。他一转再转,转入一条死胡同。死胡同中有一间空屋,屋前有个小院子,有两个人等着他,地下一口棺材,棺材盖是打开的。两人看他来了,帮他接过了麻袋,解开麻袋,把死尸装进棺材。黑衣人把麻袋中的零星东西仔细清出来,一并装进棺材里。他掏出腰问的毛巾,为死尸的脸清理着。

       那张脸已被刀割得血肉模糊,但是轮廓还在,那是一张威武而庄严的脸,在月光下,神情凄楚地呈现在黑衣人面前。死尸全身是赤裸的,全身都被刀割得没有完肤,四肢也全断了他是被“凌迟”处死的。

       “凌迟”是中国辽、宋以后死刑的一种,是尽量使人犯临死前痛苦的一种文化、是专门用来对付大逆不道的人犯的。“凌迟”俗称“剐”,是把人犯绑在木柱上,由刽子手以剐刀细细切割,叫“鱼鳞碎剐”。剐刀长八寸,有木柄,柄上刻一鬼头,刀刃锋利无比。中国骂人话说“千刀万剐”,就是描写这种情况的。

       黑衣人清理了死尸的脸,凑合了四肢,用一张薄被,盖了上去,棺材上了盖,打下了木钉。黑衣人点上了一至香,插在上头,跪下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扑到棺材上,大哭起来:“老爷啊!你死得好惨!好惨!”他喃喃喊着。多少个小时的紧张与麻木,都随着泪水化解开来。
[发帖际遇]: 君雅 乐于助人,奖励 320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1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的两个人,忙着在棺材前后穿绳子,穿出两个绳圈,用一根木杠,贯穿过去。这棺材没有“四十八杠”,也没有“六十四杠”,只是两人抬着吊起的单杠。棺材没有上漆,是最廉价的那一种,木质是轻飘飘的。

    两个人一前一后,把棺材抬起来。黑衣人擦了眼泪,拿着香,走在前面。清早四更的天气,北京已经很寒了。

    他们快步走着,来到一大片红墙边。红墙上面铺着灰瓦,下面敷着灰泥。他们沿着红墙走着,红墙尽头,便是三座大门。大门中门最大,两边各有一座石狮。一位和尚站在中间,招呼他们进去。进去右首有一间房,房中摆好两个长板凳,棺材就放在板凳上。

    “都准备好了?”黑衣人间。

    “都准备好了。”和尚答,“我们立刻开始做佛事。”

    “愈快愈好。今天晚上我们来启灵。”

    “埋在哪里?”

    “埋在广渠门卧佛寺街东边。那边不招眼,不大有人注意”

    “很好,很好。”和尚合十说,“佘先生真是义士!佘先生肯在这样犯忌的时候收尸,真是人间大仁大勇,我们佩服得很。”

    “哪里的话,”黑衣人说,“法师们肯秘密做这一次佛事,超度亡魂,才是真正令人佩服的。”黑衣人作了揖,然后说:“现在佛事就全委托给法师了,我要出去办点事,准备今晚的启灵。”

    “佘先生请便。这边一切,请放心就是。”

    黑衣人再作了揖,和另外两人走出了庙门。迈出了门口,两人中的一个问黑衣人:“这庙叫什么啊?”

    黑衣人回身一指,正门上头有三个大字“悯忠寺”。


鲜花(1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悯忠寺

    七世纪的六四四年,中国正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唐大宗的天下。他忍了好多好多年,决心亲征东北的高丽了。高丽那时候,不仅在朝鲜半岛称霸,北边的势力,还延伸到中国东北的辽水流域,这是好大喜功的唐太宗绝不能忍耐的。不能忍耐归不能忍耐,他不能不小心,因为隋朝就为了三十年前打高丽,害得国内空虚,引起了革命,唐太宗才趁机灭了隋朝,建了唐朝。如今三十年后,他自己再重新发动这一进攻,是不能不特别小心的。

    唐太宗的计划是,用二十万人以下的兵力,用快速进攻,速战速决。他把这个计划告诉了一个三十年前曾参加打高丽的老战士,但老战士却说:辽东太远了,补给困难,高丽人很会守城,速战速决恐怕很难。但是,老战士劝阻不了唐太宗,最后劝阻他的一个大臣——魏征——也死了,没有人劝得住他,他决心打这场仗了。

    六四五年三月,他要出发了,他留守后方的儿子很紧张,哭了好几天。最后,为他送行的时候,他指着自己的衣服对儿子说:“等到下次看见你,再换这件袍子。”——衣服都不用换季,仗很快就会打胜的。

    五月,唐朝的大军打到了辽东城下,辽东是现在中国东北的辽阳城,血战以后,攻下了辽东城。六月,已进军到安市(辽宁盖平县东北)。高丽动员了十五万人,双方展开了恶斗,最后高丽打不过,就决定坚壁清野,将几百里内断绝人烟,使唐朝队伍无法就地找到补给。就这样的,战争拖下去了。

    夏天快到了。唐太宗还穿着原来的袍子,不肯脱下来。七月过去了,八月过去了,储存的粮食快光了,东北的天气也冷了,唐太宗的袍子也破了。新袍子拿来,他拒绝换,他说,将士们的袍子也都破了,我一个人怎么穿新的?最后,只好撤军了,九月在撤退里度过、十月在撤退里度过,十一月,才回到幽州.到幽州的时候,所有的马,只剩下五分之一了。

    幽州,就是北京。

    唐太宗很痛苦,他换掉了旧袍子,可是换不掉旧的创痕。魏征要是活着,就好了,他想。魏征活着,就会劝他别打这场仗。他派人到魏征坟上,新立了一座碑。把魏征的太太儿子找来,特别慰问他们,表示他对魏征的怀念。

    他在幽州,盖了一座庙,追念这次征东而死的所有的将士,他们的死亡,是为国尽忠而死,死在家乡以外。他们的死亡是叫人心愉的,他们的身世是可怜的,这座庙的名字,应该表达出这种意思,唐太宗最后决定,这座庙,叫做“悯忠寺”。

    寺里面,盖了一座大楼,叫悯忠阁,立了许多许多有名的和无名的纪念牌位,阁盖得极高,高得后来有一句谚语:“悯忠高阁,去天一握。”表示它离天那么近。

    这是中国的早期忠烈祠。

    一千年过去了。一千年的风雪与战乱,高高的悯忠阁已经倒塌了,但是悯忠寺还凄凉地存在着。

[发帖际遇]: 君雅 私房钱被发现,损失 224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1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悯忠寺刚盖时候的北京旧城,早就没有了,原来旧城的范围,也没有古迹可寻,留下的纪录,只能追溯到十世纪的辽朝。辽朝在北京盖了新城,悯忠寺被新城围住,位置在新城的东方。十二世纪的时候,金朝灭了辽朝,它把北京城重新加大。在辽朝盖的城外面,盖了一个大四倍的城,把它套在里面,这时候的悯忠寺,在金朝的北京城里,位置就偏向东南。十三世纪,元朝又灭了金朝,又重新盖了北京城,这个城,整个的朝北移动了,金朝的城,只有东北角的一小部分并到元朝的新城里,这时候的悯忠寺,被抛在城外的西南角。十四世纪,明朝赶走了元朝,又重建北京城,整个的朝南移,盖了一个方形的城,并入了元朝旧城的三分之二,这时候的悯忠寺,还是在城外面的西南角,不过离城比一百年前近了。到了十六世纪,大臣告诉明朝第十一个皇帝说,城外面的百姓,比城里面的多了一倍了,不能不保护他们。于是皇帝在一五五0年,叫一个奸臣严嵩主持,在城的南边,加盖了一个外城,东西比内城宽一点,南北比内城短一半。从此以后,这个古城的样子,就确定了。就这样的,四百三十多年下来,直到今天。

    一五五○年外城盖好的时候,悯忠寺正式重圈到北京城里来。过了九十四年,清朝取代了明朝,原来在辽水流域的满族,统治了汉族的中国。又过了八十六年,清朝的第三个皇帝世宗雍正皇帝,在他即位第九年、一七三一年的时候,想到了这座忠烈祠,他把它改名叫“法源寺”。四十九年后,清朝的第四个皇帝高宗乾隆也亲来这里,并且亲题写了“法海真源”四个字,刻成匾,挂在这庙里。

    又一百六十多年过去了,法源寺的附近,已经多了人烟,也多了寺南的义地和荒冢,许多从外地到北京来的人,死在北京,不能归葬的,都一一埋在这边了。那时候不流行火葬,人死后连同棺材运回家乡,很不简单。他们生时不能回归故乡,死后埋骨于此,总希望有点家乡味,所以,这些坟地也分区了,江苏人埋在江苏义地、江西人埋在江西义地、河南人埋在河南义地,不能明显分区的,也有许多义地可埋。至于能够归葬的,都先把棺材停在庙上,在庙里的空房,摆上长板凳,棺材就放在上面,有时候这一放就放得很久,甚至没人再过问。有的棺木不好,会生虫子、出恶臭,庙里的人,也只好一再用厚漆漆它,漆不住的,也只好就地处理,沦入荒家了。

    就这样的,北京的寺庙就成为人们生死线上的一个过渡,寺庙的和尚,除了本身的出世修行以外,他们的重要职务,就是代人们生前解决人神问题、死后处理人鬼问题。

    法源寺的和尚,也是如此。

    不同的是,法源寺在北京的寺庙里,有它特有的悲枪气氛。其他的寺庙,兴建的原因大多比较单纯,像隆福寺、法华寺,只是明朝皇帝应太监的请求,为了弘扬佛法,就盖起来了;像护国寺、普渡寺,是元朝丞相托克托、清朝摄政王多尔衷的宅邸,旧宅邸一改就完成了。法源寺却完全不一样。它从唐太宗死前四年盖起,目的就是追念为中国而死的先烈与国殇,它的悲枪气氛,从它原始的悯忠字样就已表露。北京的寺庙名字,柏林寺、贤良寺、普济寺、广化寺、宝禅寺、妙应寺、广济寺、崇效寺、龙树寺、龙泉寺等等,都没有悲怆的意味,嵩祝寺、瑞应寺、大庆寿寺、延寿寺等等,甚至还洋溢着一片喜气。只有悯忠寺,它一开始,就表露了阴郁与苍茫。它日后的历史,也一再和这种气氛相伴。在它兴建后四百八十年,一个亡国的皇帝被关到里面,那是北宋的钦宗,他有着可怜的身世,他的父亲徽宗,艺术家的成分远多于皇帝,在位二十五年,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后,丢给了他,他只做了一年皇帝,就亡国了,然后做了三十一年的囚犯。在悯忠寺,他回想故国,在晓钟夕照里,过着痛苦凄凉的岁月。

鲜花(1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世纪,南宋也亡了。一个江西的进士谢枋得,参加抵抗蒙古兵失败,妻子被俘。他隐姓埋名,在江湖上算命,他不肯用元朝的钱,只肯收米面等实物,给他钱,他就生气,丢在地下。后来被发现了,他逃到福建,藏身武夷山中。元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宠络汉人,到江南访求宋朝的遗士,跟它合作,名单开出三十人,谢枋得在里面,邀功的官吏找到他,强迫他北上。到北京后,他被安置在悯忠寺,他看到寺里曹娥碑,想到曹娥这个为了找父亲的尸体,十四岁就自杀了的汉朝女孩,感慨:“小女孩都能做到,我不能不如你啊!”遂把自己饿死在悯忠寺里。死的时候,六十四岁。

    悯忠寺,就带着这样悲伦的身世,从历史走了下来。在十四世纪,当悯忠阁还没倒塌的时候,一个生在元朝的第一个皇帝时候、死在元朝最后一个皇帝时候的老人张翥,曾为它留下一首哀婉的律诗,那是:

    百级危梯溯碧空,凭栏浩浩纳长风。
    金银宫阙诸天上,锦绣山川一气中。
    事往前朝人自老,魂来沧海鬼为雄。
    只怜春色城南苑,寂寞余花落旧红。

    在“寂寞余花”的时候,开始了本书的故事。

[发帖际遇]: 一个袋子砸在了 君雅 头上,君雅 赚了 364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1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寂寞余花

    时间是一八八八年,是清朝第九个皇帝光绪十四年,中国、的戊子年旧历正月初二日的上午,一个近三十来岁的青年人,一对有神的大眼睛,紧闭着嘴,有点黑,一脸广东人的长相,留着辫子、穿着灰色长袍、外套黑马褂、脚穿御寒的毛窝,漫步走向悯忠寺来。那时候悯忠寺已经改名法源寺,改了一百五十六年了。法源寺在北京宣武门外西砖胡同,远远望去,并排的三座大门,每座都对开两扇,门顶上是厚重的宫殿式建筑,门与门之间是墙,墙头也同样铺上琉璃瓦。这一排山门建筑,第一印象使人觉得厚重,好像凡是看到的,都戴了又厚又重的大帽子,庄严地等你过来。中间的门最大,前面左右各一只石狮子,尤其显得庄严。正门是开着的,可是冷清清,看不到什么人。虽然是正月初二,过年过得最热闹的时候,法源寺这种庙,却不是热闹的地方。北京的群众这时候去的是朝阳门外的东岳庙,这是奉礼道教东岳大帝的庙,庙里有真大大小的地狱七十二司,恶形恶状的,看起来很恐怖,据说还出自元朝塑像名家刘元之手。地狱有的还有活动机关,曾有吓死游客的事,所以停止了,足见这个庙的格调不高。这座老庙每到过年,香火特旺,男男女女,一清早就赶去烧香。庙的后院,有一头铜骡子,有人那么高,铸得很好,传说这骡子很灵,有病的人用手摸它身上哪个部位,自己身上哪个部位的病就会好;没病的人摸它身上哪个部位,自己身上哪个部位以后就不生病,要摸还得过年时候摸,过年时候才最灵。于是一到过年,这头铜骡子就被挤得水泄不通,被摸得光亮无比,不亦乐乎。它的生殖器,没人公然摸,但也极光亮,据庙里老道说,半夜三更许多人专门来摸它,这大多是生花柳病的人。

    铜骡子以外,就是月下老人庙,庙中有一副写得极好的对联,上联“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下联“是前生注定事,莫错因缘”。上下联分别来自《西厢记》和《琵琶记》,妙手天成,使这座小庙大生光彩。来烧香的都是老太太带大姑娘,有的大姑娘知道了是什么神,不好意思,不肯磕头,老太太逼她磕,她气得扭扭走了;有的不知道什么神,糊里糊涂也就磕了,一天下来,香灰满地,到处成堆。

    在东岳庙求健康长寿、求婚姻美满以后,发财问题还没解决,于是男男女女,又涌到广安门外财神庙。财神庙有个大香炉,可是人山人海,都来上香,容也容不下,香一上,管香炉的人就立刻把香抽出来,丢在下边大香池里,要想自己的香多烧一会儿,得在旁边拜托管香炉的,管香炉的也没办法,不过如果这香不是自己带来的,而是向这个庙买的,就可以稍加优待。庙里又订做大量的纸元宝,不卖,因为神不能做买卖,不过善男信女如果奉献足够的香钱,神可以奉送一个。就这样的,财神庙的盛会,最后发了财的,是财神自己。

    法源寺比起来,就冷清多了。

    法源寺的大雄宝殿并不高,走上八级台阶,就是宝殿正门。正门看上去四扇,只是中间两扇能开。正门左右有对联,上面有三扇横窗,横窗上就是“大雄宝殿”横匾。台阶旁边立着旧碑,因为是千年古刹,寺里的这类古迹也很多。有的旧碑下面塑着大龟,这个乌龟台石叫“龟趺”,唐朝以来就流行了。乌龟头略向上抬着,好像背负着历史,不胜负荷。

    青年人站在台阶旁边第一块旧碑前面,仔细看着碑文,又蹲下来,看着龟趺,他好像对龟趺比对碑文更感兴趣。龟在中国,是一种命运的象征。中国人自古就烧龟的背,从裂纹里判断命运,在中国人眼中,千年王八万年龟,龟是长寿的动物,它有足够的阅历来告诉人类吉凶福祸,可惜的是,龟不说话,所以只好用火刑逼供。烧出的裂纹,经过解释,有利,皆大欢喜;不利,就不敢动。唐太宗为了抢政权,杀他哥哥和弟弟的时候,左右劝他下决心,不然你哥哥弟弟就要杀你,唐太宗始终犹豫,最后搬出乌龟来问卜,张公谨走上去,抓起乌龟,丢在地上,说卜以决疑,不疑何卜?今天要做这事,已不容怀疑,如果卜的结果不吉,难道就不做不成?于是唐大宗就不问卜了。周朝灭商朝以前,也先问卜,结果竟是不利,大家都害怕了,姜大公把乌龟丢在地下,用脚去踩,说死骨头哪里知道什么吉凶?于是周武王还是出兵了。在中国历史上,除非这种英雄豪杰,没有人敢打破这种传统的信仰。

[发帖际遇]: 君雅 乐于助人,奖励 339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1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年人望着碑下的龟趺,看得出神了,没感觉背后已经站了一位和尚。那和尚好奇地望着这个青年人,像青年人端详龟跌一样地端详着他。最后,青年人站起身来,伸一伸懒腰,绕到龟趺的背后,这时候,他发现了和尚。

    和尚不像和尚,倒像一位彪形大汉。他四十多岁,满面红光,两道浓眉底下,一对精明的眼睛直看着他。和尚脸含着笑,但他的两道浓眉和一对利眼冲去了不少慈祥,他够不上菩萨低眉,但也不是金刚怒目,他是菩萨与金刚的一个化身。和尚的造形,使这青年人一震。

    和尚直看着青年人,心里也为之一震。这青年人气字不凡。四十多年来,和尚阅人已多,但像这青年人这样面露奇气的,他还没见过。

    青年人向和尚回报了笑容,和尚双手合十,青年人也合十为礼,但两人都没说话。

    过了一会,青年人把右臂举起,把手抚上石碑,开口了:

    “法师认为,是法源寺的名字好呢,还是悯忠寺好?”

    和尚对突如其来的问话,没有任何惊异。顺口就答了:

    “从对人的意义说,是法源寺好;从对鬼的意义说,是悯忠寺好;从对出家人的意义说,两个都好。”

    青年人会心地一笑,法师也笑着。

    “我觉得还是悯忠寺好,因为人早晚都要变成鬼。”

    “寺庙的用意并不完全为了超度死者,也是为了觉悟生者。”

    “但是悯忠寺盖的时候,却是为了超度死者。”

    “超度死者的目的,除了为了死者以外,也为了生者。唐大宗当年把阵亡的两千人,都埋在一起,又盖这座悯忠寺以慰亡魂,也未尝不是给生者看。”

    “对唐太宗说来,唐太宗杀了他弟弟元吉,又霸占了弟媳妇杨氏。后来,他把弟弟追封为巢刺王,把杨氏封为巢刺王妃。最妙的是,他把他跟弟媳妇好生的儿子出继给死去的弟弟,而弟弟的五个儿子,却统统被他杀掉。照法师说来,这也是以慰亡魂,给生者看?”

    “也不能说不是。”和尚不以为奇。“在中国帝王中,像有唐太宗那么多优点的人很少,唐太宗许多优点都考第一,当然他也有考第一的缺点,他在父子兄弟之间,惭德大多。有些是逼得不做不行;有些却不该做他做了。做过以后,他的优点又来收场,我认为他在事情过后,收场收得意味很深。盖这悯忠寺,就是证明。他肯盖这悯忠寺,在我们出家人看来,是种善因。”

[发帖际遇]: 一个袋子砸在了 君雅 头上,君雅 赚了 491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1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会不会是一种伪善?”

    “判定善的真伪,要从他的做出来的看。做出来的是善,我们就与人为善,认为那是善;如果他没做,只是他想去行善。说去行善,就都不算。我认为唐太宗做了,不管是后悔后做了、还是忏悔后做了、还是为了女人寡妇做了、还是为了收揽民心做了,不管是什么理由,他做了。你就很难说他是伪善。只能说他动机复杂、纯度不够而已。”

    “我所了解的善,跟法师不一样。谈到一个人的善,要追问到他本来的心迹,要看他心迹是不是为善。存心善,才算善,哪怕是转出恶果,仍旧无损于他的善行;相反的,存心恶,便算恶,尽管转出善果,仍旧不能不说是伪善;进一步说,不但存心恶如此,就便是存心不恶,但并没存心为善,转出善果,也不能说是善行;更进一步说,存心不善不恶,但若有心为善,转出的善果,也是不值得称道的,这就是俗话所说的‘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上面所说,重点是根本这个人要存心善,善是自然而然自内发出,而不是有心为善,有心为善是有目的的,跟善的本质有冲突,善的本质是没有别的目的的,善本身就是目的。至于无心为善,更不足道,只是碰巧有了善果而已,但比起存心为恶却反转出善果来的,当然也高明很多。天下最荒谬的事莫过于存心为恶,反而转出善果,这个作恶的人,反倒因此受人崇拜歌颂,这大不公道了!所以,唐太宗所作所为,是一种伪善。”

    “刚才我说过,判定善的真伪,要从一个人做出来的看,而不是想出来的说出来的看。这个标准,也许不理想,可是它很客观。你口口声声要问一个人本来的心迹,你悬格太高了,人是多么复杂的动物,他的心迹又多么复杂,人的心迹,不是那么单纯的,也不是非善即恶的,事实上,它是善恶混合的、善恶共处的,有好的、有坏的、有明的、有暗的、有高的、有低的、有为人的、有为我的。而这些好坏明暗高低人我的对立,在一个人心迹里,也不一定是对立状态,而是混成一团状态,连他自己也弄不太清楚。心迹既是这么不可捉摸的抽象标准,你怎么能用这种标准来评定他存心善、还是存心不善不恶、还是存心恶、还是有心为善呢?心迹状态是一团乱麻,是他本人和别人都难分得一清二楚的啊。所以,我的办法是回过头来,以做出来的做标准,来知人论世、来以实践检验真理。我的标准也许比较宽,宽得把你所指的存心善以外的三类——就是存心不善不恶、有心为善、甚至是存心恶的三类都包括进去了,只要这四类都有善行表现出来,不管是有意的无意的好意的恶意的,只要有善行,一律加以肯定。所以我才说,唐太宗肯盖这个悯忠寺,是种善因。”

    “法师真是佛心,喜欢与人为善,到了这样从宽录取的程度。”“宽是宽了一点,但也不是不讲究分寸。像我说唐太宗盖这个悯忠寺,是种善因,并不是做善行,这就是分寸。”

    “照法师这么说来,盖了这么个大庙都不算是善行,只算是善因,那么怎么才算是善行?”

[发帖际遇]: 君雅 捡了钱没交公 草币 降了 135 元 .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1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要看对谁来说。如果某甲有一两黄金,他出九钱盖庙,哪怕只能盖一砖一瓦,这是善行;如果某乙有十万两黄金,他出一千两盖了整个的庙,他的善行,比起来像善因,很难算是善行。”

    “所以唐太宗不算?”

    “唐太宗身为皇帝,当然不止是十万两的某乙,他盖悯忠寺,不能算是善行。何况,他有权力根本就不使盖悯忠寺的理由发生,那就是何必出兵打高丽?不打高丽,就不会死人,就无忠可悯,所以,唐太宗如根本不打高丽,那才算是他的善行。”

    “照法师这个因人而异的标准,我发现法师悬的格,简直比我还高。唐朝当时受到四边民族的压力,唐太宗不动手打别人,别大大了,就会打他,如今你法师竟用的是人类和平的标准、不杀不伐的佛教标准,来要求一个十九岁起兵、二十四岁灭群雄、二十九岁就君临天下的大人物,法师未免太苛求了。”

    “你说的不无道理,我悬格大高了。可是,大人物犯的错,都是大错。唐大宗若不是大人物,我也不会这么苛求了。因为,从历史上看,当时高丽并没有威胁到唐朝,高丽虽然欺负它南边的新罗,但对唐朝,还受唐朝的封、还对唐朝入贡,唐太宗打它没成功,盖悯忠寺回来,第二年高丽还遣使来谢罪、还送了唐太宗两个高丽美人。这些行为,都说明了你说的唐太宗不动手打别人,别大大了,就会打他的威胁性,至少对高丽来说,是担心得太过分。我认为唐太宗打高丽,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天可汗’思想作祟,要君临天下,当然也就谈不到爱和平了。我承认,要求唐太宗那样雄才大略的皇帝不走武力征服别人的路线,那反倒不近人情了。”

    “这么说来,法师还是肯定唐太宗了?”

    “当然肯定,任何人做出来的善我都肯定,而不以人废善。至于想去行善、说去行善,那只是一念之善,并没有行,那是不算的。善和行善是两回事,善不行,不算是善。”

    “法师这样注意行、注意做、注意以实践检验真理,这种思想,跟孟子以至王阳明的,完全不一样。”

    “是不一样。孟子认为发善情就是善,所谓‘乃若其情,则可以谓善矣’;王阳明认为在内心就是善,所谓‘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这些抽象的检定善的标准,我是不承认的。善必须要行,藏在心里是不行的。”

    “法师这种见解,我听了很奇怪,太不唯心了,佛教是讲唯心的。”青年人露出一点取笑的神气。

    和尚好像有一点为难,想了一下,最后说:

    “真正的唯心是破除我执,释迦牟尼与何罗逻仙人辩道时说:‘若能除我及我执,一切尽舍,是名真解脱。’我执就是主观的心,善如果没行出来,只凭主观的心认为已经是善就善了,这是唯心的魔道,不是唯心的正道。唯心的正道是破除这种凭想凭说就算行了善的魔道。真正的唯心在告诉人什么是唯心的限度、什么是光凭唯心做不到的。比如说吃饭,必须吃,想吃和说吃并不算吃,一定要有吃的行为;善也是这类性质,善要有行为,没有行为的善才真是伪善。”

[发帖际遇]: 君雅 乐于助人,奖励 362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1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师这一番话,我很佩服。只是最后免不掉有点奇怪,奇怪这些话,不像是一般佛门弟子的口气、不像是出家人的口气。我说这话,是佩服,不是挖苦,请法师别见怪。”

    和尚笑起来,又合十为礼。然后伸出右手,向庙门外面指一指:

    “现在北京城都在过年,大年初二,外面正在赶热闹,而你这位年轻朋友居然有这么大的定力,不怕寂寞,一个人,到这冷清清的千年老庙来研究古碑龟趺,一看就不是凡品。”

    青年人笑了一下。这时候,一阵鞭炮的声音,在附近响起。远处里还传来零落的响声。

    “听先生口音,是广东?”

    青年人的笑容转成了窘态。他听了大多次的挖苦他们口音的谚语——“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广讲官话”。何况他到北京来,一比之下,官话更是不行。

    “是广东南海。”

    “法师呢?”

    “先生听不出我口音?”

    “我第一次来北方,分不出口音,只觉得法师官话讲得很好。”

    “说了先生不信,我也是广东人。”

    “也是广东?”

    “是广东,广东东莞。”

    “那我们太近了。法师的官话讲得没有我们家乡味,为什么讲得这么好?我们讲广东话可好?”

    “惭愧,我不大会说广东话,我生在北京,并且一直住在北京”

    “尊大人一直住在北京。”

    “我们这一支,一直住在北京,已经两百五十多年了。”

    “这么久了?”

    和尚点了点头。

    “两百五十多年前,广东人就老远到北京来,那一定是在北京做官的。”

    “那倒不是,先祖是陪做官的来的,做官的被皇帝杀了,先祖偷了做官的尸首,埋在北京,一直在墓旁陪着到死,从此我们这一支就住在北京,没再回广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22 17:20 , Processed in 0.05657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