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266) 鸡蛋(0)
发表于 2012-5-7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关于《苕溪渔隐丛话》
江南铁鹰 编撰
    为了避免一些莫名的碎语,先做个解释代替自序也好。
这是铁鹰在读解《苕溪渔隐丛话》时的笔记,其中有自己的感悟、体会,更多是读书过程收集的一些旁据。肯定不属于原创,故用了“编撰”二字。
铁鹰喜欢读书,也有做些读书笔记的习惯,发在网上的目的,是与有兴趣的朋友们相互切磋、探讨,全无它意。万望不要望文生义,或者自以为是,想当然地去揣摩本意。既然是与友人探讨为目的,当然欢迎斧伐。只是希望仅限于学术氛围之内,勿去旁敲侧击、含沙射影、指桑骂槐。铁鹰国学底子有限,其中误讹定不会少,凡有诚意指出者,铁鹰感激不尽。但对故意寻衅者,必不奉陪!就原谅铁鹰不做回复了。
进入主题后,不再做此方面解释了。
《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一位叫胡仔的士大夫所著。他生于1110年,卒于1170年,享年60岁。胡仔,字元任,是胡舜陟次子。安徽绩溪人。北宋宣和年间寓居泗上,因为父亲的荫功补将仕郎,授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升从仕郎。在宋朝不算很大的官,大约相当于厅局长一类副职吧。绍兴六年(1136),随父任去广西。为广西经略安抚司书写机宜文字,转文林郎、承直郎,就差广西提刑司干办事。居岭外7年。在宋朝,广西、广东、福建一带皆属岭外。绍兴十三年,其父胡舜陟,遭奸相秦桧陷害,胡仔就此隐居浙江湖州的苕溪,“日以渔钓自适”,便自号“苕溪渔隐”了。
铁鹰是湖州人士,要发这部读书笔记,自也有弘扬故乡文化之意。这是题外话了。
《苕溪渔隐丛话》,是一部很有文学价值的学术作品。分前后两部,共一百卷,是一部北宋前诗歌发展史,清朝就被收入《四库全书》。前人有很多关于这部书的著作,铁鹰只是自己的读书体会,可能多数早有大家论述,无论相似或者雷同,请勿以为是故意剽袭。铁鹰无出书之意,更加不打算沽名钓誉,自然是与名利无关。
废话就此打住,从下言归正传。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南铁鹰 于 2012-5-9 10:08 编辑

卷一
苕溪渔隐的第一卷,胡仔定为《国风汉魏六朝》,很明白就是自有诗歌以来的春秋战国,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发展概貌了。
一谈到中国诗歌的发展,无疑,诗三百,是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开山鼻祖。关于这些诗的作者,来历,却一直是文史界研讨的话题。一般现在多数学者倾向于这样的观点:是春秋以后的文人根据口头流传的民歌、民谣整理记录下来的先秦作品。当然,其中也有是魏汉时期文人假托而作。
张文潜先生,即宋代诗人张耒,生于1054年,卒于1114年。字文潜, 号柯山. 楚州淮阴(今属江苏)人. 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熙宁六年(1073)举进士, 历任临淮主簿、寿安尉、咸平县丞等职.。张耒13岁能文,曾游学陈州, 受到学官苏辙爱重,因得从学于苏轼. 苏轼称其文甚似苏辙, “汪洋淡泊, 有一唱三叹之声”(《答张文潜书》). 自苏轼、苏辙、黄庭坚、晁补之相继去世,张耒便成为宋代诗坛翘首。
张耒论文, 渊源于三苏,主张文理并重,平易自然. 创作以诗歌成就最高,集中有乐府诗、古律诗30余卷,近1700首, 除个人抒情遣怀之作外, 写田野风光、稼穑艰难和民生疾苦的作品较多,颇有白居易、张籍、王建之风. 张耒诗风以平易、流丽、晓畅见长, 很少用硬语僻典,晁补之曾赞称说:“君诗容易不著意,忽似春风开百花”, 颇能道出张诗的妙处. 张耒之作对南宋诗人学习唐调, 开了风气. 他的写景抒怀诗, 真醇自然, 清新圆润, 耐人寻味.。
张文潜对诗三百的认识很明确:“诗三百篇,虽云妇人女子小夫贱隶所为,要之,非深于文章者不能作。如『七月在野』,至『入我床下』,于七月已下皆不道破,直至十月,方言蟋蟀,非深于文章者能为之邪?”这样深富写作技巧的诗篇绝不是民间的贩夫走卒可为!这就是他对诗三百的一种判断。他提到的【七月在野】和【入我床下】都是《诗经•豳风》七月中的句子。
《七月》中,这段诗的原文是:“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我们翻译成现代诗的大意如下:
五月蚱蜢弹腿叫,六月纺织娘振翅。   
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来到屋檐下。
九月蟋蟀进门口,十月钻进我床下。   
堵塞鼠洞熏老鼠,封好北窗糊门缝。
叹我妻儿好可怜, 岁末将过新年到,迁入这屋把身安。
张文潜以此段为例:诗中从七月写到9月,都没有具体说明,这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的究竟是什么?直到十月了,在说明是蟋蟀入我床下。像如此精细的写法,必定是善于文章布局的人所为。
[发帖际遇]: 江南铁鹰 乐于助人,奖励 197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漫叟诗话》,是一部已经失传的著作,即不知卷数,也不知所著撰之人。只有《诗话总龟》等书有所录存。郭绍虞、罗根泽均曾编辑其佚文,共有六十一条。
《漫叟诗话》中论诗重格韵,但不废巧语,并讲究用事、字句。称苏轼“最善用事,既显而易读,又切当”。在论到诗经时所言〔《诗》三百篇,各有其旨,传注之学,多失其本意。而流俗狃习,至不知处尚多,若『惟桑与梓,必恭敬止』,谓桑梓以人赖其用,故养而成之,莫肯淩践,则有恭敬之道。父子相与,岂特如人之视桑梓?今乃言父母之邦者必称桑梓,非也。〕是指出,后世所传诗经,大多已经失去本意,多有揣摩杜撰了。其中举出一例,就是关于“桑梓”的本意。
我们现在对桑梓的理解就是故乡的代词,因为古代人喜欢在房前屋后种植桑树和梓树。后人尊重前人种植的桑梓,就如同敬重前人。《漫叟诗话》却以为,不可能将自己的父母看作树木,那不是敬重了。所以后人用桑梓指代故乡是一种谬误。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谬误,就是读阅诗经的传注造成的。因为做注的人完全是根据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得出的认识。
看了这段话体会很深。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在看他人文字的时候,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揣摩作者的心思,想当然的把自己的看法当作作者的本意,从而造成严重的误区,甚至彻底歪曲了原意。这实在是很要不得的,尤其在学术上,更加应该去避免。
[发帖际遇]: 江南铁鹰 乐于助人,奖励 137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子京即宋祁,生于998年卒于1061年,享年64岁。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参加科考时,宋祁本是殿试时的状元,宋庠为探花,但章献太后刘娥不同意,谓弟不可以先兄,将宋庠定为状元,而置宋祁为第十名。世人称誉兄弟俩为“双状元”,分别称为“大宋”、“小宋”。  
宋祁曾自为墓志铭及《治戒》,自称“学不名家,文章仅及中人”。《郡斋读书志》说他的诗文多奇字。《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晁公武“殆以祁撰《唐书》,雕琢□削,务为艰涩,故有是言  宋祁、欧阳修编撰《新唐书》”。
今存宋祁的诗文集已非完本,即以现存者而论,文章兼有骈体和散体,其中确有好奇之癖和诘屈聱牙之句。但也有博奥典雅的一面。有的散文如《题司空图诗卷末》写道:“噫!表圣,贤者也。以其贤故,一言一物为后人爱秘若此。宁当时之人举不及后人之知表圣耶?是不然。同时者□,异时者慕,尚何怪哉!”写得笔墨淋漓,有思想深度和感情色彩。诗歌也有特色,如《侨居》写道:“世路风波恶,天涯日月遒。”《送范希文》写道:“危言犹在口,飞语已磨牙。”寓慨极深,耐人吟味。宋祁也长于词,其词多写个人生活琐事,语言工丽,王国维称道其《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清人辑有《宋景文集》。
《笔记》是宋子京读书写下的一些心得,现无无独立完本,多散见于各种文论中。
宋子京在此处对“夕阳”一词的来历和出处,做了注释。
〔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故《诗》曰:『度其夕阳。』又曰:『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指山之处耳。后人便用『夕阳忽西流』,然古人亦误用久矣。〕
宋子京根据诗经原文,指出:朝阳与夕阳都是山的位置,即山东面为朝阳,山西面为夕阳。并不是指早上和晚上的太阳。值得我们注意的,并不仅是宋子京读书治学的严谨,而且敢于纠正前人的谬误。在宋子京指出的古人误用久已中,所引用的“夕阳忽西流”,就是西晋非常著名的大文学家,音乐家,名将刘琨。这句诗来自刘琨的《寄赠卢谌别驾》: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惟彼太公望,昔是渭滨叟。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重耳凭五贤,小白相射钩。能隆二霸主,安问党与雠!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谁云圣达节,知命故无忧。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在这首诗中,最著名的诗句就是最后两句“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至今可谓家喻户晓,足见刘琨影响之深!宋子京恰恰指出这首诗中“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把夕阳理解为落山的太阳,是一个谬误。
我们今天读书,治学,有几人可如宋子京这样认真,严谨?
[发帖际遇]: 江南铁鹰 发帖时在路边捡到 189 元 草币,偷偷放进了口袋.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谷,即指北宋文学家黄庭坚。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并著有《山谷集》。
黄庭坚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江西修水县人。生于1045年六月十二日(7月28日),北宋诗人,书法家,词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 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1105年九月三十日(11月8日)死于宜州贬所。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 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晁补之云:“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 是当行家语,自是著腔子唱好诗。”(见《诗人玉屑》)另有不少俚词,不免亵诨。有《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有《山谷集》七十卷。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这就是黄庭坚脍炙人口的《登快阁》诗。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就是针对他们在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古法,追求书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黄庭坚与苏轼、米芾、蔡襄等被称为宋四家。
黄庭坚对书法艺术发表了一些重要的见解,大都散见于《山谷集》中。他反对食古不化,强调从精神上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强调个性创造;注重心灵、气质对书法创作的影响;在风格上,反对工巧,强调生拙。这些思想,都可以与他的创作相印证。
黄庭坚在山谷中提到的俞清老,是个道士,也是他多年的朋友金华人,终身未娶,号清老道人。“景陶轩”是俞清老为自己一座轩的题目。黄庭坚根据对诗经的理解,认为他在这里用的景字是个谬误。黄庭坚认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中的“景”字,并不能解释为“大”字,“景行”不是“大道”。“景”是“明”的意思,“景行”就是道路通达。

我读此书感慨颇多,很多我们现在运用的词汇,竟有很多是前人对经典的误读!这实在景我始料不及。可见读书要认真,不能盲从。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后山诗话》是宋人陈师道所作。陈师道生于1053年卒于1102年,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后山诗话》一卷,《郡斋读书志》着录于子类小说类,记为二卷,称“论诗七十余条”,《直斋书录解题》着录于集部文史类,《宋史•艺文志》着录于子类小说类,《四库全书》收于子部小说家类。
《后山诗话》
王师围金陵,唐使徐铉来朝,铉伐其能,欲以口舌解围,谓太祖不文,盛称其主博学多艺,有圣人之能。使诵其诗。曰,“秋月”之篇,天下传诵之,其句云云。太祖大笑曰:“寒士语尔,我不道也!”铉内不服,谓大言无实,可穷也。遂以请。殿上惊惧相目。太祖曰:“吾微时自秦中归,道华山下,醉卧田间,觉而月出,有句曰:「未离海底千山黑,纔到天中万国明。」”铉大惊,殿上称寿。 
 孟嘉落帽,前世以为胜绝。杜子美《九日诗》云:“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其文雅旷达,不减昔人。故谓诗非力学可致,正须胸肚中泄尔望夫石在处有之。古今诗人,共享一律,惟刘梦得云:“望来已是几千岁,只似当年初望时。”语虽拙而意工。黄叔达,鲁直之弟也,以顾况为第一云:“山头日日风和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语意皆工。江南有望夫石,每过其下,不风即雨,疑况得句处也。
 欧阳永叔不好杜诗,苏子瞻不好司马《史记》,余每与黄鲁直怪叹,以为异事。
 费氏,蜀之青城人,以才色入蜀宫,后主嬖之,号花蕊夫人,效王建作宫词百首。国亡,入备后宫。太祖闻之,召使陈诗。诵其《国亡诗》云:“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太祖悦。盖蜀兵十四万,而王师数万尔。 
 韩退之《南食诗》云:“鲎实如惠文。”《山海经》云:“鲎如惠文。”惠文,秦冠也。蚝相粘为山。蚝,牡蛎也。
  白乐天云:“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又云:“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前蜡烛红。”非富贵语,看人富贵者也。 
 杨蟠《金山诗》云:“天末楼台横北固,夜深灯火见扬州。”王平甫云:“庄宅牙人语也,解量四至。”吴僧《钱塘白塔院诗》曰:“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余谓分界堠子语也。
  黄鲁直云:“杜之诗法出审言,句法出庾信,但过之尔。杜之诗法,韩之文法也。诗文各有体,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尔。”
 黄鲁直谓白乐天云“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不如杜子美云“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也。孟浩然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不如九僧云“云中下蔡邑,林际春申君”也。
  苏子瞻云:“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
 学诗当以子美为师,有规矩故可学。退之于诗,本无解处,以才高而好尔。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学杜不成,不失为工。无韩之才与陶之妙,而学其诗,终为乐天尔。
 退之诗云:“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然此老有二妓,号绛桃柳枝,故张文昌云“为出二侍女,合弹琵琶筝”也。又为李于志叙当世名贵,服金石药,欲生而死者数辈,着之石,藏之地下,岂为一世戒耶!而竟以药死。故白傅云“退之服硫黄,一病竟不痊”也。荆公诗云:“力去陈言夸末俗,可怜无补费精神。”而公平生文体数变,暮年诗益工,用意益苦,故知言不可不慎也
 子美《怀薛据》云:“独当省署开文苑,兼泛沧浪学钓翁。”“省署开文苑,沧浪忆钓翁”,据之诗也
 王摩诘云:“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子美取作五字云:“阊阖开黄道,衣冠拜紫宸”,而语益工。
 杨大年《傀儡诗》云:“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语俚而意切,相传以为笑
  吴越后王来朝,太祖为置宴,出内妓弹琵琶。王献词曰:“金凤欲飞遭掣搦,情脉脉,看取玉楼云雨隔。”太祖起,拊其背曰:“誓不杀钱王。”
  武才人出庆寿宫,色最后庭,裕陵得之。会教坊献新声,为作词,号《瑶台第一层》。
 宋玉为《高唐赋》,载巫山神遇楚襄王,盖有所讽也。而文士多效之者,又为传记以实之,而天地百神举无免者。余谓欲界诸天,当有配偶,其无偶者,则无欲者也。唐人记后土事,以讥武后尔。
 黄诗、韩文,有意故有工,左、杜则无工矣。然学者先黄后韩,不由黄、韩而为左、杜,则失之拙易矣
  永叔谓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
  余以古文为三等:周为上,七国次之,汉为下。周之文雅;七国之文壮伟,其失骋;汉之文华赡,其失缓;东汉而下无取焉。
 陈绎批答《曾鲁公表》云:“爰露乞骸之请。”黄裳为曾侍读制曰:“备员劝讲。”乞骸,备员,乃表语,非诏语也。曾鲁公谓人曰:“使布何所道。
  诗欲其好,则不能好矣。王介甫以工,苏子瞻以新,黄鲁直以奇。而子美之诗,奇常、工易、新陈莫不好也。
 熙宁初,有人自常调上书,迎合宰相意,遂丞御史。苏长公戏之曰:“有甚意头求富贵,没些巴鼻使奸邪。”有甚意头、没些巴鼻,皆俗语也。
  某公用事,排斥端士,矫饰伪行。范蜀公咏《僧房假山》:“倏忽平为险,分明假夺真。”盖刺之也。
 鲁直谓荆公之诗,暮年方妙,然格高而体下。如云:“似闻青秧底,复作龟兆坼。”乃前人所未道。又云:“扶舆度阳焰,窈窕一川花。”虽前人亦未易道也。然学二谢,失于巧尔  苏诗始学刘禹锡,故多怨刺,学不可不慎也。晚学太白,至其得意,则?浦印H皇в诖郑云涞弥滓病 王荆公暮年喜为集句,唐人号为四体,黄鲁直谓正堪一笑尔。司马温公为定武从事,同幕私幸营妓,而公讳之。尝会僧庐,公往迫之,使妓逾墙而去,度不可隐,乃具道。公戏之曰:“年去年来来去忙,暂偷闲卧老僧床。惊回一觉游仙梦,又逐流莺过短墙。”又杭之举子中老榜第,其子以绯裹之,客贺之曰:“应是穷通自有时,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始觉为儒贵,不着荷衣便着绯。”寿之医者,老娶少妇,或嘲之曰:“偎他门户傍他墙,年去年来来去忙。采得百花成蜜后,为他人作嫁衣裳。”真可笑也。
  熙宁初,外学置官师,职简地亲,多在幕席。徐有学官喜谇语,同府苦之,咏蝇以刺之曰:“衣服有时遭点染,杯盘无日不追随。”
唐人不学杜诗,惟唐彦谦与今黄亚夫庶、谢师厚景初学之。鲁直,黄之子、谢之婿也。其于二父,犹子美之于审言也。然过于出奇,不如杜之遇物而奇也。三江五湖,平漫千里,因风石而奇尔。
 谢师厚废居于邓。王左丞存,其妹婿也,奉使荆湖,枉道过之。夜至其家,师厚有诗云:“倒着衣裳迎户外,尽呼儿女拜灯前。”
 世称杜牧“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为警绝。而子美才用一句,语益工,曰“千崖秋气高”也。
 鲁直有痴弟,畜漆琴而不御,虫虱入焉。鲁直嘲之曰:“龙池生壁虱。”而未有对。鲁直之兄大临,且见床下以溺器畜生鱼,问知其弟也,大呼曰:“我有对矣。”乃“虎子养溪鱼”也。
  欧阳公谪永阳,闻其倅杜彬善琵琶,酒间取之,杜正色盛气而谢不能,公亦不复强也。后杜置酒数行,遽起还内,微闻丝声,且作且止而渐近。久之,抱器而出,手不绝弹,尽暮而罢,公喜甚过所望也。故公诗云:“座中醉客谁最贤?杜彬琵琶皮作弦。自从彬死世莫传。”皮弦世未有也。
<尚书郎张先善着词,有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幕卷花影”,“堕轻絮无影”,世称诵之,号张三影。王介甫谓“云破月来花弄影”,不如李冠“朦胧淡月云来去”也。冠,齐人,为《六州歌头》,道刘、项事,慷慨雄伟。刘潜,大侠也,喜诵之。
 往时青幕之子妇,妓也,善为诗词。同府以词挑之,妓答曰:“清词丽句,永叔、子瞻曾独步,似恁文章,写得出来当甚强。”
  黄词云:“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盖韩诗有云:“断送一生惟有酒,破除万事无过酒。”才去一字,遂为切对,而语益峻。又云:“杯行到手更留残,不道月明人散。”谓思相离之忧,则不得不尽。而俗士改为“留连”,遂使两句相失。正如论诗云,“一方明月可中庭”,“可”不如“满”也。……
子厚即柳宗元。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发帖际遇]: 江南铁鹰 股票分红,赚了 110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蔡宽夫,名启,宋代人,详细生平无查,著有《诗话》;《蔡宽夫诗话》,不知卷数。原书久佚,亦不见诸家著录。郭绍虞、罗根泽均曾辑其佚文。蔡宽夫针对晚唐五代以来诗风颓靡,崇尚诗格、诗法的形式主义倾向,力主自然,反对用事过多。谓作诗无须劳心苦吟,而要“天然自在”,在艺术构思接近成熟的刹那间当会“语意自到”,所谓“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略近于所谓灵感。由此出发,作者进一步提出“全美”和“全篇佳意”的说法,注重意境的“浑然天成”,以此为诗的最高境界。并称:“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然。”

《蔡宽夫诗话》持论公允,考证详赡,在北宋诗话中是较为重要的一部。

〔秦、汉以前,字书未备,既多假借,而音无反切,平仄皆通用。如庆云卿云、皋陶咎繇之类,大率如此。诗『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燕燕於飞,下上其音,之子於归,远送于南。』『思』与『来』、『音』与『南』,皆以为协音。魏、晋间此体尤在刘越石『握中有白璧,本自荆山璆,惟彼太公望,共此渭滨叟。』潘安仁『位同单父邑,愧无子贱歌,岂敢陋微官,但恐忝所荷』是也。自齐、梁後,既拘以四声,又限以音韵,故大率以偶俪声响为工。文气安得不卑弱乎?惟陶渊明、韩退之,时时摆脱世俗拘忌,故栖字与乖字、阳字与清字,皆取其傍韵用,盖笔力自足以胜之也。〕

这段文字中蔡启主要是谈了自己对古文假借字的认识。他非常明确指出,在秦汉时代,使用假借是因为那个时候的字和书尚未齐备,也不存在四声和平仄,人们不得不用很多谐音字来代替。所以我们在阅读前秦、两汉文学作品的时候,不要望文生义,去误读、误解前人原意。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坡云:〔余读《文选》,恨其编次无法,去取失当。齐、梁文章衰陋,而萧统尤为卑弱,《文选引》斯可见矣。今观《渊明集》,可喜者甚多,而独取数首,以知其余忽遗者多矣。渊明作《闲情赋》,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与屈、宋所陈何异?而统大讥之,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刘子玄辨李陵《与苏武书》,非西汉文,盖齐、梁间文士拟作者。吾因悟陵与苏武《赠答》五言诗,亦后人所拟,而统不能辨。李善注《文选》,本末详备,极可喜。所谓五臣者,真俚儒之荒陋者也,而世以为胜善,亦谬矣。谢瞻《张子房诗》云:『苛慝暴三殇』,此《礼》所谓『上中下殇』,言暴秦无道,戮及孥稚也。而乃引『苛政猛于虎,吾父吾子吾夫皆死于是』,谓夫与父为殇,此岂非俚儒之荒陋乎?五臣既陋甚,至于萧统,亦其流耳。宋玉高唐《神女赋》,自『玉曰唯唯』以前皆赋也,而统谓之序,大可笑也。相如赋首有子虚、乌有、亡是三人论难,岂亦序邪?其余缪陋不一,亦聊举其一二耳。〕

苏东坡,苏轼,生于1037卒于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这段文字是对萧统《文选》尖锐的批评。萧统的这部《文选》,在当时地位很高。大多文人视为经典,很少有人去分析其中是否存在谬误。苏东坡却坦言“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苏东坡缓列举了,在宋朝看到的许多前朝作品,有很多都是后人假托所著。也有很多是解读错误,但是《文选》,继续以讹传讹,对很多文字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对想萧统这样前代成名的文坛巨子,敢于批评指责,在苏东坡那个年代,很少需要一点勇气的。

[发帖际遇]: 江南铁鹰 捡了钱没交公 草币 降了 149 元 .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蔡宽夫《诗话》云:〔五言起于苏武、李陵,自唐以来有此说,虽韩退之亦云然。苏、李诗世不多见,惟《文选》中七篇耳。世以苏武诗云:『寒冬十二月,晨起践凝霜,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以为不当有江汉之言,或疑其伪。予尝考之,此诗若答李陵,则称江汉决非是;然题本不云答陵,而诗中且言『结发为夫妇』之类,自非在虏中所作,则安知武未尝至江汉邪?但注者浅陋,直指为使匈奴时,故人多惑之,其实无据也。《古诗十九首》,或云枚乘作,而昭明不言,李善复以其有『驱车上东门』与『游戏宛与洛』之句,为辞兼东都。然徐陵《玉台》分『西北有浮云』以下九篇为乘作,两语皆不在其中。而『凛凛岁云暮』『冉冉孤生竹』等别列为古诗,则此十九首,盖非一人之辞,陵或得其实。且乘死在苏、李先,若尔,则五言未必始二人也。〕

蔡启在《诗话》中,就中国五言诗歌起源,提出自己看法。自唐朝起,就有五言创建于苏武和李陵。包括韩愈,也这样认为。其实这个认识的唯一依据是萧统的《文选》,其中只有七篇,并不能说明问题。此外,蔡启对很多著名诗歌做了真伪的辨析,可见读书至深。像《古诗十九首》究竟是什么人创作?是一人,还是数人?等等。对我们阅读学习诗歌帮助很大。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吕氏童蒙训》云:〔读《古诗十九首》及曹子建诗,如『明月入我牖,流光正徘徊』之类,诗皆思深远而有余意,言有尽而意无穷也。学者当以此等诗常自涵养,自然下笔不同。〕

又称《吕氏童蒙训》又称《童蒙训》,共三卷,宋代吕本中撰。  

 吕本中(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宋寿州人。  

 吕本中编撰《童蒙训》,是以他的曾祖父吕公著、祖父吕希哲、父亲吕好问为主线,凡涉及能颂扬其祖辈长处的有关人物的点滴事件及言论都加以汇集。

  可以说,吕本中编写《童蒙训》的宗旨是为了光宗耀祖,使祖宗的德业能流芳千古,并以此勉励自己的后人。这正是封建社会讲究的孝道的核心。书中颂扬的是儒家提倡的正统思想,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所记多正论格言,大抵皆根本经训。”当然,其中也不乏闪光的真理成分,仍是我们应该借鉴的。

  此书还保留了不少史书失传的资料,可供研究者使用。

内容摘要

  学问当以《孝经》《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为本,熟味详究,然后通求之《诗》《书》《易》《春秋》,必有得也。既自做得主张,则诸子百家长处皆为吾用矣。孔子以前,异端未作,虽政有污隆,而教无他说,故《诗》《书》所载,但说治乱大概。至孔子后,邪说并起,故圣人与弟子讲学,皆深切显明,《论语》《大学》、《中庸》皆可考也。其后孟子又能发明推广之。大程先生名颢,字伯淳,以进士得官。正献公为中丞,荐之朝,用为御史。论新法不合,罢去。泰陵即位,以宗正丞召,未受命,卒于家。其门人共谥为明道先生。先生尝以董仲舒“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合于圣人,仲舒之学度越诸子者以此,故门人以先生学之所就,以明道见其志焉。小程先生名颐,字正叔,举进士,殿试不中,不复再试。元佑初,正献公与司马温公同荐,遂得召用,侍讲禁中。旋又罢去,遂不复用。绍圣中,贬涪州。元符还洛。大观间卒于家。学者谓之广平先生。后居伊阳,又谓之伊川先生。二程先生自小刻励,推明道要,以圣学为己任,学者靡然从之,当时谓之“二程”。二程始从周茂叔先生为穷理之学,后更自光大。茂叔名敦颐,有《太极图说》传于世,其辞虽约,然用志高远可见也。正献公在侍从时,闻其名,力荐之,自常调除转运判官。茂叔以启谢正献公云:“在薄宦有四方之游,于高贤无一日之雅。”  

 张戬天祺与弟载子厚,关中人,关中谓之“二张”。笃行不苟,为一时师表,二程之表叔也。子厚推明圣学,亦多资于二程者。天祺之为御史,用正献公荐也。二程与横渠,从学者既盛,当时亦名其学为“张程”云。荥阳公年二十一,时正献公使入太学,在胡先生席下,与伊川先生邻斋。伊川长荥阳公才数岁,公察其议论,大异,首以师礼事之。其后杨应之国宝、邢和叔恕、左司公待制皆师尊之,自后学者遂众,实自荥阳公发之也。  

 关中始有申颜者,特立独行,人皆敬之,出行市肆,人皆为之起,从而化之者众。其后二张更大发明学问渊源。伊川先生尝至关中,关中学者皆从之游,致恭尽礼。伊川叹“洛中学者弗及也”。伊川先生尝识杨学士应之于江南,常称其伟度高识绝人远甚。杨学士是时犹未师伊川也。  

 安定胡先生之主湖州学也,天下之人谓之湖学,学者最盛。先生使学者各治一事,如边事、河事之类。各居一斋,日夕讲究。其后从学者多为时用,盖先生教人,务有实效,不为虚言也。是时孙公莘老名觉,顾公子敦名临,最为高弟。  

 正献公之在侍从也,专以荐贤为务,如孙莘老觉、李公择常、王正仲存、顾子敦临、程伯淳颢、张天祺戬等,皆为一时显人。  

 正献公既荐常秩,后差改节,尝对伯淳有悔荐之意。伯淳曰:“愿侍郎宁百受人欺,不可使好贤之心少替。”公敬纳焉。

  荥阳公尝说:“杨十七学士应之乐善少比,闻一善言,必书而记之。”荥阳公尝书于壁云:“惟天子为能备物,惟圣人为能备德。”应之遽取笔录记之。杨应之劲挺不屈,自为布衣,以至官于朝,未尝有求于人,亦未尝假人以言色也。笃信好学,至死不变。荥阳公尝赠之以诗云:“独抱遗经唐处士,差强人意汉将军。”应之,元佑间用范丞相尧夫荐馆职,不就试,除太学博士。出为成都转运判官,有属官与之辩论,应之嘉其直,即荐之朝。其自成都召为校书郎,有远房舅在蜀中,官满,贫不能归,应之尽以成都所得数百千遗之。其自立如此。  

 邵尧夫先生受学于李挺之之才,李之才受学于穆修伯长,穆伯长受学于陈抟希夷。其所传先天之学,具见于《易图》与《皇极经世》,故程伯淳作《尧夫墓志》云:“推其源流,远有端绪。”震,东方也;巽,南方也;离,南方之卦之类,此入用之位。如天地定位,乾南而坤北,山泽雷风水火相对,即先天之位。先生既没,其学不传,人能知其名,而不知其用也。尝欲传其学于伊川,伊川不肯。一日,与伊川同坐,闻雷声,问伊川曰:“雷从何方起?”伊川云:“从起处起。”盖不领其意。先生既没,元佑间,谥康节。邵康节以十二万四千五百年为一会,自开辟至尧时,正当十二万年之中数,故先生名雍,字尧夫。名雍,取“黎民于变时雍”也。字尧夫,取当尧时中数也。“四千五百年”,数未详。其居洛阳,亦取天地之中。  

 邵康节居卫州之共城,后居洛阳。有商州太守赵郎中者,康节与之有旧,尝往从之。时章敦子厚作令商州,赵厚遇之。一日,赵请康节与章同会,章豪俊自许,议论纵横,不知敬康节也。语次,因及洛中牡丹之盛,赵守因谓章曰:“先生,洛人也,知花为甚详。”康节因言:“洛人以见根柭而知花之高下者,知花之上也;见枝叶而知高下者,知花之次也;见蓓蕾而知高下者,知花之下也。如长官所说,乃知花之下也。”章默然惭服。赵因谓章:“先生,学问渊源,世之师表,公不惜从之学,则日有进益矣。”章因从先生游,欲传数学。先生谓章:“须十年不仕宦乃可学。”盖不之许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12-25 21:55 , Processed in 0.06107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