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水资源”,为你的片片增添灵气 前面关于西湖的片片,已经可以体现出“水”在风景摄影中的重要价值。在这个章节中,我想进一步谈谈自己对风景片片摄影中,如何去发现和挖掘“水资源”带来的灵气。 水是所有生命不可或缺的资源,生命没有了水,也会枯萎。摄影同样如此,凡事临水之处,三步之内必有芳草。我们要特别去留意在大海、大河、湖泊、小溪之畔去寻求自己的摄影灵感,并且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去体现水的无穷魅力,让水资源给自己的片片增添灵气。 我的故乡是南浔,凡事去过的人,无不为它那种迷人的魅力所倾倒。其实南浔之所以美,就是美在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苏州,自古以来便是水乡泽国。城中是水,城外是水;园中是水,园外是水,有着“东方威尼斯”之称。 其实这样来形容南浔同样不为过。南浔保持着古代河道系和“水陆并行,河道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依然随处可见。 徒步水巷,便见人家临水而居,浣纱洗衣。许多居家都是前街后河,时常可见有的人家,探出一座木桥,通向后街。河水清澈透明,水中有鱼有虾,时常还可以钓到黄鳝。那时河畔两岸的人家,不但用水很方便,而且,还可以在河埠石级上捣衣洗菜,闲坐在石栏旁喝茶聊天,或者看乌篷船悠悠划过。 随处便可见古桥、古屋和古塔,颇似旧体诗的用典。如果说那三横四直水波粼粼的小河,是一首诗行的分隔,那么,烟雨渲染风格各异的石桥,就分明是音韵的顿挫了。再看那高高低低的门墙,你就会觉得好像是线装书里的老宋体字,虽说有的已给蛀蚀得缺撇少捺,却仍不失古朴的神韵。踏上鹅卵石墁地的老街,你会发现两边的老店铺,好似律诗的对仗,虽不是那么工整,但也无逊规矩的底蕴。 南浔河道纵横,民居临水,简直就是一幅浑然天成的泼墨丹青。但是,摄影毕竟不是绘画,它无法在一张片片里表现全局。这就需要我们这些摄手,充分的凭借自己对美的感受,通过一个个片段,一个个独特又别致的画面,去提炼那种美的精华 这里拍摄的是南浔浔溪畔的百间楼。这里水面开阔,两岸民居连成一线,苍老而古朴。画面色彩单一,构图简洁洗练,完全是一种线条式结构。但正是这样的朴实明快的风格,才能突出浔溪河畔百间楼独有的风貌。 这张里面,我选择了岸边的垂柳和正在洗衣服的女子。此岸的生机与对岸那些古老的已经斑驳的民居,变形成了一种十分鲜明的对照。古老的千年古镇正在焕发新的勃勃生机。 这张是以河道为主的画面,河岸上苍绿、低垂的树冠已经贴到了水面,把河道几乎完全掩蔽起来。走在旁边的小路上,可以领略一种出世脱俗的恬静,那是一种很特别的享受。 这张是拍摄的南浔小莲庄外的船埠。小莲庄是清光绪年间南浔首富刘镛(字贯经)的私家园林、家庙及义庄所在,位于南浔镇南栅万古桥西,北临鹧鸪溪,西与嘉业堂藏书楼隔河相望。面积17399平方米。原为刘氏归榇暂殡寓园,从光绪十一年(1885年)开始,在池周补植花柳,重栽菡萏,布置台榭,启建家庙,历时四十载,于1924年完成。因慕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湖州莲花庄,而自名“小莲庄”。 我没有拍摄园内,而是拍摄的园外的船埠,夕阳西下下的几艘乌篷船,是不是可以叫今天的人们去联想当年刘墉的显赫?还有古老南浔昔日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