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散文] 关于散文 [复制链接] (31/2753)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
文学是表达人生和传达思想感情的。通常来说,小说、诗歌、戏剧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格律、剪裁、对话等安排布局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而散文,却可以自由些,看起来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多是零星杂碎的片段人生。
 散文主要分叙事性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议论性散文。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殷商时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记史的散文。到了周朝,各诸侯国的史官进一步以朴素的语言、简洁的文字记录列国间的史实,如《春秋》。随着时代的需求,产生了描述现实的历史文学,有了《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共18万字,记载了春秋240年间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和言论以及天道、鬼神、灾祥、占卜之事。这部书叙事富于戏剧性,情节紧凑,战事描写尤为出色,语言精炼,富于形象。  
 《国语》是国别史,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事,记言多于记事,所记大多为当时较有远见的开明贵族的话。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国策》作者不可考,现版本为西汉刘向辑成。同《国语》一样,也是分国记事,记载了西、东周及秦、齐、楚、赵等诸国之事,内容是谋臣策士的种种活动及辞说。《战国策》文章的特点是长于说事,善用比喻,人物形象塑造极为生动。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秦历史散文为中国的历史文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历史家和古文家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之交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学术流派纷纷著书立说,争论不休,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思想家的著作,促进了说理散文的发展。这些思想家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记载他们言论的书流传到现在的有《论语》、《孟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语》和《孟子》是儒家诠释“仁”的著作。《论语》是记录孔丘及其弟子言行的,其中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孟子》是记载孟轲言论的。孟轲长于辩论,因此书中语言明快,富于鼓动性。  
 《墨子》代表墨翟“喜爱”的主张,语言朴素,说理明确,逻辑性很强,《兼爱》、《非攻》等篇极有代表性。   《庄子》代表道家庄周“无为而治”的主张。庄子散文在诸子中独具魅力。这表现在作者具有奇幻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善用民间寓言,长于譬喻,使文章富于文学趣味。   《韩非子》代表法家“因时制宜”的主张。韩非散文结构严谨,锋芒锐利,说理深刻。  
 《荀子》代表荀况的学说,现有32篇,多长篇。荀子散文特点:论点明确、层次清楚、句法整练、词汇丰富。   《吕氏春秋》是秦丞相吕不韦门客的集体创作。它包括八览、六论、十二纪,兼有儒、道、墨、法、农诸家学说。书中保留了大量先秦时代的文献和佚事。它是一种系统化的、集合许多单篇的说理文,层层深入,最见条理。和诸子散文一样,它往往以寓言故事为譬喻,因而文章富于形象性。  
 先秦诸子的说理散文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
[发帖际遇]: 江南铁鹰 坚信春天花会开,竟然开个玉玲珑,赚了149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43) 鸡蛋(0)
发表于 2012-7-14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大哥,受益匪浅!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际遇]: 江南铁鹰 撒豆成兵落木成林,玉手一挥,散文成型,赚了177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南铁鹰 于 2012-7-15 19:44 编辑

汉初,政论散文有所发展。贾谊(西元前200——前168)是西汉初年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文章《过秦论》总结了秦代灭亡的原因,汲取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教训,发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他的散文善用比喻,语言富于形象性。  
 除贾谊外,汉初还有不少散文家,他们的文章大多或论秦之得失,或针对时弊,提出自己的主张,其中以晁错和邹阳成就较高。晁错以主张募民备塞的《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两篇散文最为著名。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建王朝迫切需求总结古代文化,给予大一统的统治局面以哲学和历史的解释,司马迁的《史记》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将先秦历史散文又大大向前发展了一步。在《史记》的影响下,东汉产生了不少历史散文著作,班固的《汉书》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汉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文体“赋”。赋的名称始于战国赵人荀卿的《赋篇》,到后代形成了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节,兼具诗歌和散文的双重性质。接近散文的称“文赋”,接近于骈文的称“骈赋”。汉初贾谊的《吊屈原赋》、《鹏鸟赋》;司马相如(前118—前179)的《子虚》、《上林》;西汉末年杨雄(公元前53—18)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班固的《两都赋》;东汉张衡(78—139)的《二京赋》,都是汉赋的名篇。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晋南北朝时期,骈文盛行,散文衰落。但在郦道元的《水经注》和杨衡之的《洛阳伽蓝记》等学术著作中仍有一些质朴的叙事、抒情、写景的优美文字。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散文的复兴
唐朝韩愈大力反对浮华的骈俪文,提倡作古文,一时从者甚众,后又得柳宗元大力支持,古文创作业绩大增,影响更大,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文学史上称其为古文运动。以韩柳为首的古文运动的胜利,树立了一种摆脱陈言俗套,自由抒写的新文风,大大提高了散文的抒情、叙事、议论、讽刺的艺术功能。  
 中唐以后,古文运动一度衰落,到了宋代,欧阳修再一次掀起了古文运动,此后的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等人都在古文革新运动的影响之下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后人将他们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北宋的历史文学家司马光编有一部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它除具有史学价值外,还非常具有文学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30 20:38 , Processed in 0.05012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